湖上望月二首。宋代。释智圆。秋水澄澄树绝风,冰轮苒苒上遥空。闲思今夜供吟景,冷色清光几处同。
《湖上望月二首》是宋代释智圆创作的诗词作品。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湖面秋水清澈平静,树木在寂静中摇曳。月亮像一轮冰轮,若隐若现地升起在高远的天空之上。静静地坐着,我思考着今夜的景色,为了吟唱而准备。冷色的月光清晰明亮,几处地方都是如此。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秋天的湖面和月亮,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感受。诗中的“秋水澄澄”形容湖水清澈见底,给人以宁静和安详之感。而“树绝风”描绘了湖边的树木在微风中摇曳的景象,增添了一丝生动和活跃感。作者用“冰轮苒苒”来形容月亮的升起,给人一种若隐若现、神秘而美妙的感觉。
在景色静谧的环境下,作者思考着当下的景色,准备吟咏。这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欣赏和沉思的心境。冷色清光的描述使得月光的明亮和幽静感更加突出,显示出作者对于细节的观察力和对于自然景色的敏感。最后一句“几处同”意味着在不同的地方,都可以感受到这样冷色清光的美景,使得整首诗词更具普适性和共鸣力。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抒发内心感受,呈现出一种宁静、美丽和思考的氛围。读者可以通过欣赏这首诗词,感受到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于人生的思考,同时也能引发读者对于自然与人文的共鸣和思考。
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
释智圆。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
采石阻风。明代。袁应文。扁舟何太阻,采石自东流。雨雪经旬暗,风涛尽日愁。心飞京国路,梦绕故乡楼。指点骑鲸处,聊为吊古留。
寄表兄王升之。元代。黄庚。客袂临分日,杨花落酒边。重来期半月,一去忽经年。莎草平诗屋,江潮没钓船。何时归旧隐,风雨对床眠。
漳州白莲僧宗要见遗纸扇每扇各书一首。宋代。蔡襄。老去将携只要轻,况临炎暑绕风清。儿童爱把承帘溜,未识山家质素情。
题赵承旨竹居图。元代。马麟。魏国图书天下无,当时声价满皇都。万篇文绣垂金薤,一段冰清置玉壶。碧海春深龙出蛰,丹山月白凤生雏。看云忽起苕溪梦,便欲乘舟访五湖。
浣溪沙(元夕)。宋代。韩淲。分付心情作上元。不知投老在林泉。谁将村酒劝觥船。月影静摇风柳外,霜华寒浸雪梅边。醉_乌帽忽醒然。
题竹洲。宋代。徐元杰。人之生也直,此君亦如是。我酷爱此君,臭味相本相似。方其出地初,一种根萌异。刚特俨不回,钧石莫障蔽。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渍。玉成修茂姿,表表在天地。其静专似仁,其动闢似智。其肃然似礼,其凝然似义。虚中纯白生,似信不容伪。在人该五常,在天足五气。六月苍苍寒,不附炎热势。雨雪披猖中,弹压万凋瘁。似正色立朝,忠诚著於世。似广厦万间,共荫足以庇。似闻伯夷风,顽廉懦立志。似坚子卿节,夷险无二致。似见鲁仲连,不复论鄙事。似识元紫芝,顿消名与利。子陵钓严滩,太公钓璜渭。风月一竿中,相从神骨契。持此叩竹洲,考功言外意。
泪洗面。清代。洪亮吉。朝辞秦淮暮入汴,此间旦夕泪洗面。泪洗面,何时干,不若叔实无心肝。
赋辰州东园水乡。宋代。赵蕃。往日苍苔满废墙,只今新绿涨芳塘。不唯新种荷成柄,更复添栽柳作行。墨客休题洛神赋,主人政念水仙王。
听雨惠山。明代。马世奇。偶尔成三笑,俄惊度九秋。汀迷曾宿客,树系欲行舟。酒劲风殴碎,灯清雨解愁。翻嫌人意冷,永夕为天留。
失题诗。宋代。陈应龙。昌黎文字登天府,爱筑书台伴山坞。翰墨淋漓草树香,哦吟呼动群虫舞。老洞开口陪笑谈,寒泉哽咽怜清楚。谁将邑宰限奇才,天为阳山降申甫。正气挽回天地春,斗牛直射无今古。虽落当年奸计笼,芳名历历播青史。
送王判官之江阴军幕。宋代。梅尧臣。往时初渡江,颇爱江南美。谁知坐卧间,思及烟波里。絮逐
山行行歌十首。宋代。周文璞。竦楶雕珉万万层,云头晃晃现觚棱。野人自爱幽深景,只是寻常不见僧。
新岁雪霁到西湖作三首。宋代。宋庠。新年城曲坐溪台,密霰初收晚冻开。无限禽声兼柳意,欲催春色过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