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酬明上人。宋代。释智圆。养病孤山下,消摇任野情。闲门浸寒水,高槛露荒城。砌月移杉影,岩泉隐磬声。唯君许来此,相伴老馀生。
《次韵酬明上人》是宋代释智圆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孤山下疗养病情,心境平静自如,不受外界的动荡情绪所困扰。门外静静浸泡在寒冷的水中,高台上露水洒在荒凉的城市之上。月光映照在石阶上的松树影子,山岩间的泉水隐约传来磬声。只有您批准我来到这里,陪伴您度过晚年。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孤山下疗养的景象。作者通过与自然的亲近和心灵的安静,将自己融入了大自然的怀抱中,远离了尘嚣和纷扰,达到了心灵的宁静与安宁。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明上人的敬重和感激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一种宁静、舒适的氛围,给人一种安抚心灵的感觉。作者将自己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与山水相伴,自得其乐。描绘的孤山、寒水、荒城等意象,与作者内心的宁静相辅相成,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画面。通过这种与自然的亲近,作者获得了内心的平静和解脱,同时也表达了对明上人的敬重和感激之情。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示了宋代文人的修养和对自然的热爱。
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
释智圆。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
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宋代。司马光。公厨敕许酿芳樽,屡唤宾朋醉后园。谑浪略无名位间,谁人知道太师尊。
宫词一百首。宋代。岳珂。乾元朵殿立黄麾,淳化新行入阁仪。鸣佩声摇珠纲近,夔龙先集凤凰池。
金陵怀古。宋代。吴陵。烟云莽莽对穷秋,六代雄豪见古丘。万里长波东赴海,千年闲客独登楼。山川冥漠天难问,运数推移地莫留。终信东南多王气,浙中今是帝王州。
题红云岛。宋代。喻良能。红云覆绝岛,望之心神开。弱水不负舟,何由至蓬莱。吾欲烦巨鳌,为载三山来。不然骑鲸去,一醉流霞杯。
湖上。元代。杨载。秋郊纵步却骖驔,胜事能多许客参。如雪万家收早稻,未霜千树著黄柑。鼍鸣海上潮先涌,猿叫山前雾欲含。放浪渔樵元有处,使人犹爱住江南。
胡人牧。宋代。苏颂。牧羊山下动成群,啮草眠沙浅水滨。自免触藩羸角困,应无挟策读书人。毡裘冬猎千皮富,湩酪朝中百品珍。生计不赢衣食足,土风犹似茹毛纯。
云际亭。宋代。司马光。高齐杳冥际,迥与世尘违。席上山河近,天边桑柘微。人间已飘洒,栋里始纷霏。草树收残照,逍遥久未归。
如梦令 悼媳陈氏。清代。朱中楣。愁砌一腔新闷。万斛千航难盛。何处最伤情,儿向书帏谁问。孤零。孤零,应掩关雎不咏。
梅花集句 其五十五。金朝。李龏。酥滴寒英露滴香,迎春先有好风光。落花寂寂黄昏后,疏影横斜最断肠。
次两知县韵四首 其二。宋代。陈造。暴醉琳腴饱栈羊,巡檐闲认小梅香。胡床曝背关情甚,古锦囊诗引兴长。
器沈生。元代。张玉孃。仙郎久未归,一归笑春风。中涂成永绝,翠袖染啼红。怅恨生死异,梦魂还再逢。宝镜照秋水,明此一寸衷。素情无所著,怨逐双飞鸿。
郊庙歌辞·梁太庙乐舞辞·皇帝行。清代。佚名。莫高者天,攀跻弗克。隮天有方,累仁积德。祖宗隆之,子孙履之。配天明祀,永永孝思。
移居(一作《病起移居王元美小祗园。明代。吴孺子。宿愁未许抛衾枕,抱病移居江上村。忙里提携知药饵,闲来点检失琴尊。南檐爱月先安榻,北牖嫌风即闭轩。且是主人能好客,黄鱼白饭早过门。
如梦令 蒙友惠词。金朝。王哲。明月古今长有。怎奈华宗海口。黑窟里头居。黯不分夜昼。吾友。吾友。问你如何下手。
蓼花。宋代。薛季宣。不矜秀色傲春风,笑倚斜阳露气浓。秋草凄凉风索索,江天寂静水溶溶。岸移晴绮飘仙袂,叶起丹霞照玉容。可奈少香香似可,为传滋味入醺醲。
翁洲行。明代。张煌言。自从钱塘怒涛竭,会稽之栖多铩翮。甬东百户古翁洲,居然天堑高碣石。青雀黄龙似列屏,蛟螭不敢波间鸣;虎韔争如秦妇女,鱼旐半是汉公卿。五、六年间风云变,帝子南巡开宫殿;繇来泽国仗楼船,乌鬼渔人都不贱。堂怡穴斗几经秋,胡来饮马沧海流;共言沧海难飞越,况乃北马非南舟!东风偏与胡儿便,一夜轻帆落奔电;南军鼓死将军擒,从此两军罢水战。孤城闻警蚤登陴,万骑压城城欲夷;炮声如雷矢如雨,城头甲士皆疮痍。云梯百道凌霄起,四顾援师无蝼蚁;裹疮奋呼外宅儿,誓死痛苦良家子。斯时弟子在行间,吴淞渡口凯歌还;谁知胜败无常势,明朝闻已破岩关。又闻巷战戈旋倒,阖城草草涂肝脑;忠臣尽葬伯夷山,义士悉刭田横岛。亦有人自重围来,向余细语令人哀;椒涂玉叶填眢井,甲第珠珰掩劫灰。而今人民已非况城郭,髑髅跳号宁复肉。土花新蚀遗镞黄,石苔早绣缺斨绿。呜呼!问谁横驱铁裲裆,翻令汉土剪龙荒?安得一剑扫天狼,重酹椒浆慰国殇!
梅边约客。宋代。方岳。昨日今日雪欲落,一梢两梢梅正开。携壶野亭醉复醉,折简故人来不来。山翁意重百金值,俗士面有三寸埃。临风叹息重叹息,玉飞片片相徘徊。
见率斋王帘使。宋代。刘鉴。使星来照鹭边沙,王郎皇皇远有华。尽起绮园山个时,更招温石水之涯。
广州竹枝词 其四。清代。屈大均。洋船争得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
奉和史馆张阁老以许陈二阁长…南北省会于左掖因而有咏。唐代。权德舆。伯仲尽时贤,平舆与颍川。桂枝尝遍折,棣萼更相鲜。丹地晨趋并,黄扉夕拜联。岂如分侍从,来就凤池边。
赋高氏苔竹轩。明代。唐之淳。苍苔绿竹谁所怜,高君作轩苔竹边。三春雨湿锦纹乱,六月风寒丹凤眠。有时自引阶前鹤,踏破云根竹华落。有时自煮石铛茶,轻烟冥冥萦屋角。我来正值清明时,蜗篆生香入砚池。青葱色里无人扫,剥啄声中有客棋。我知此君爱幽独,亦欲依君结茅屋。乞借墙阴半亩苔,更植阶西数竿竹。
和张承吉韵。宋代。范偃。飞阁临无地,巨区可平吞。高岩耸怪石,老木缠云根。人散鱼虾市,帆归葭苇村。每来豁尘虑,不妨频款门。
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六韵。唐代。权德舆。嘉节在阳数,至欢朝野同。恩随千钟洽,庆属五稼丰。时菊洗露华,秋池涵霁空。金丝响仙乐,剑舄罗宗公。天道光下济,睿词敷大中。多惭击壤曲,何以答尧聪。
送赵左丞之湖广省二首 其一。元代。卢挚。十年关陇得春偏,户有城南尺五天。昨夜台躔照吴楚,梦中黄鹤亦欣然。
老而健贫而诗自志其喜八首。元代。方回。拙宦知今是,颓颜及古稀。寡言为暖药,微醉当寒衣。空腹蝉当饱,长身鹤肯肥。天容清更健,不省桔槔机。
贻李道士。元代。郭奎。茅山李道士,卖药巢湖上。头戴乌纱巾,手植青藜杖。双鬟童子相随行,向月壶中吹玉笙。紫芝采罢忽不见,又骑玄鹤登蓬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