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书寄奉蟾上人。宋代。释智圆。君居武康山,昔年我曾游。崎岖松径寒,冷落竹房秋。握手既欢笑,拂榻且相留。一驻十旬馀,旦夕乐清幽。因话净名事,涤砚勉操修。蛮香爇古篆,山茶分越瓯。看雪同拥炉。乘月共浮舟。喻心指太虚,视世类浮沤。明春我归去,湖上隐林丘。杜门过五载,脾疾日少瘳。闲宵坐月下,往事来心头。书之将寄君,路远水悠悠。
《代书寄奉蟾上人》是宋代释智圆所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昔年我曾游武康山,君今居于此地。这座山崎岖,松径清寒,竹房萧瑟,秋意渐浓。我们相见握手,欢笑不断,你拂去床榻上的尘埃,邀请我稍作停留。于是,我在这里逗留了十余天,日夜享受着这宁静幽美的环境。
我们谈论着佛法的纯净名号,用洗净的砚台勉励自己修行。那古老的篆字在火焰中燃烧,山茶花开放在越州的瓯江边。我们一同观赏着飘雪,共同坐在温暖的火炉旁。这些景象启迪着我们的心灵,使我们超越尘世的浮沉。
明年春天,我将离开此地,回到湖上隐匿的林丘。五年后,我将再度过你的门槛,与你相聚。这些年来,我一直饱受脾疾的困扰,但日渐好转。在闲暇的夜晚,我坐在月光下,回忆起往事,心头涌现出一片宁静。
我将写下这首诗词送给你,希望它能够寄达到你的手中。但征途遥远,水流不息。
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
释智圆。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
闻笛。宋代。汪炎昶。荒村犬吠人独行,惊鸟乱啼山月明。南娄捣碪适复罢,何处吹笛和更清。疑含白龙堆外怨,恨不黄鹤楼中听。萤飞露下百草湿,倚风激烈思平生。
送康状元乃叔上舍生还武功。明代。边贡。武功山路渺,西去雪巉巉。里布儒生服,邮车使者衔。上堂修典册,登陇拜松杉。记取龙头事,乡人问阿咸。
初秋喜雨 其一。宋代。赵奉。长风吹出万山云,酿作甘霖四野均。畦背蓑衣牛背笛,津津喜色洽吾民。
游韬光庵与沈千秋分韵作。先秦。周文。转径白云近,回风清磬残。霜花欺客眼,江雁怯秋翰。片石泉声细,千峰日影寒。烟深鸟不语,归路已漫漫。
大明殿口占。元代。朱德润。丝竹声传鼓似雷,宝装驼象列三台。从官绯紫东华入,阿母旌幢兴圣来。绣凤铺裀氍叠煖,金龙缠柱扆屏开。大官献纳盐梅味,独有双成捧玉杯。
哭舅氏元美先生二首。明代。曹子念。浔阳千里恨春潮,一去麻姑信息遥。华表纵教归白鹤,也应城市半萧条。
寄刘茂实。宋代。陈起。送君登广陌,杨柳正依依。别后人应老,庭前叶又飞。闯檐迎过雁,无语立斜晖。还忆西楼月,云寒白雪微。
郝侍中钓台。宋代。耶律铸。槎杌荆榛薙草莱,欲令无一点尘埃。行歌正则行吟泽,坐啸狂奴坐钓台。鸟道不冲天宇断,雁行横过海门恢。黄花已为西风瘦,更对凝霜鬓影开。
杂感十首以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为韵。宋代。陆游。我昔下三峡,百丈堆两车。初发公安城,已过长风沙。早知世路恶,恨不常浮家。至今清夜梦,双橹闻讴哑。
红杏香中,绿杨影里,画桥春水泠泠。深沉院满,风送卖花声。又是清明近也,粉墙畔,时有迁莺。当此际,人传天上,特降玉麒麟。
风云。今会遇,名邦坐抚,入侍严宸。更儿孙兰玉,都是宁馨。脆管繁弦竞奏,蕙炉袅,沉水烟轻。华筵罢,江城回首,一点寿星明。
满庭芳·红杏香中。宋代。赵良玉。 红杏香中,绿杨影里,画桥春水泠泠。深沉院满,风送卖花声。又是清明近也,粉墙畔,时有迁莺。当此际,人传天上,特降玉麒麟。风云。今会遇,名邦坐抚,入侍严宸。更儿孙兰玉,都是宁馨。脆管繁弦竞奏,蕙炉袅,沉水烟轻。华筵罢,江城回首,一点寿星明。
走笔再和凤凰山十韵酬良器解元兼呈文中宣德 其八。宋代。葛胜仲。秋残景物更萧疏,愁寄忧埋尽破除。埃壒是中无少分,昼尘终恐误君书。
秋日即事。元代。马臻。芙蓉凉浅未全红,稚子拦街斗草虫。节物变迁风景在,故园心事不言中。
题承诏亭。宋代。宋祁。地占高明适,亭兼仁智居。竹林兹置酒,栗里近回舆。山对盘龙外,涛观濯鹭馀。落霞霏迥宇,升月净凉疏。园甃悟阴合,窗风桂籁徐。岩芳曼空迳,野绿冒前除。宴厦仍喧雀,宾庖已餍鱼。落成严诏下,猿鹄怨轺车。
寄宋国瑞二首 其一。宋代。郑洪。虎豹重关锡命来,麒麟高阁画图开。七书总是平时略,三策应非济世才。玉树无花江令老,青袍似草庾郎哀。风尘满地江湖迥,都把心情付酒杯。
伯氏到济南寄诗颇言太守居有湖山之胜同韵和。宋代。黄庭坚。西来黄犬传佳句,知是陆机思陆云。历下楼台追把酒,舅家宾客厌论文。山椒欲雨好云气,湖面逆风生水纹。想得争棋飞鸟上,行人不见只听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