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雨中故人相过。元代。王恽。谁惜幽居,故人相过还晤语。话余联步。来看花成趣。春雨霏微,吹湿闲庭户。香如雾。约君少住。读了离骚去。
《点绛唇 雨中故人相过》是元代王恽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谁珍惜幽居,故人相过来还与我交谈。我们一起漫步,来欣赏盛开的花朵。春雨绵绵轻飘,吹湿了宁静的庭院和门户。花香如雾般飘散,邀请你稍作停留。读完离骚之后,与我一同离去。
诗意:
这首诗以雨中相逢的情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在幽居中的寂寞和渴望与故友相见的情感。诗人希望与故人一同漫步赏花,共享春雨的美好。雨水轻盈而绵细,柔软地滋润着庭院和门户。花香如雾,弥漫在空气中,仿佛邀请着故人稍作停留。诗人读完《离骚》之后,与故人一同离去,寄托着对离骚诗的赞美和对友情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雨中故人相遇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愿望和情感体验。诗人以幽居的孤寂为背景,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和期待。故人的到来让诗人感到欣喜,他们一起漫步赏花,共同享受春雨的细腻和花香的弥漫。雨水轻柔地滋润着庭院和门户,花香仿佛弥漫着整个空气,使得整个环境充满了诗意和美感。诗人约请故人稍作停留,希望与他一同欣赏这美好的时刻。最后,诗人读完了《离骚》这首著名的古代长诗,与故人一同离去,寄托了对离骚诗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描写雨中相逢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美好时光的向往。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雨中花园的美景和香气,同时借意邀请故人一同停留,凝聚了友情和相伴的情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清新,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情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思绪和情感,使人感受到了友情和美好时光的珍贵。
王恽(yùn)(1227—1304年7月23日),字仲谋,号秋涧,卫州路汲县(今河南卫辉市)人。元朝著名学者、诗人兼政治家。一生仕宦,刚直不阿,清贫守职,好学善文,成为元世祖忽必烈、元裕宗真金和元成宗皇帝铁穆耳三代著名谏臣。其书法遒婉,与东鲁王博文、渤海王旭齐名。著有《秋涧先生全集》。散曲创作,今存小令41首。大德八年六月二十日,在汲县去世,终年七十八岁。...
王恽。王恽(yùn)(1227—1304年7月23日),字仲谋,号秋涧,卫州路汲县(今河南卫辉市)人。元朝著名学者、诗人兼政治家。一生仕宦,刚直不阿,清贫守职,好学善文,成为元世祖忽必烈、元裕宗真金和元成宗皇帝铁穆耳三代著名谏臣。其书法遒婉,与东鲁王博文、渤海王旭齐名。著有《秋涧先生全集》。散曲创作,今存小令41首。大德八年六月二十日,在汲县去世,终年七十八岁。
寄姚首斋。宋代。胡仲弓。笑俯修栏一欠伸,年来踪迹尚埃尘。几曾只字商量酒,强把篇诗料理春。风雨无情莺口啉,江山有恨柳眉颦。不知桃李成阴未,我欲行吟避醉人。
次韵史少庄竹醉日移竹。宋代。魏了翁。平生自许岁寒操,醉日移来三十丁。底事此君亦移转,连明风雨唤教醒。
许由观。宋代。释居简。万乘何曾换一瓢,羽成玉骨蜕尘嚣。是非到耳虽无迹,颍水何曾洗得消。
次韵子椿九日登高见怀兼呈君俞相约寻春。宋代。李之仪。重阳曾记客京埃,江国相逢又七回。感旧只如春梦断,登高未许壮心摧。方嗟陈迹何时见,底事新诗到眼来。便好扶携披节物,犹胜落木对空罍。
宣化道中。清代。李文田。左临虎北右飞狐,旧国千年忆霸图。绝塞关山秦上谷,极天岚采汉军都。明昌废苑生禾黍,统漠荒台长桦榆。樵牧不知兵燹事,沙陀斜日觅湛卢。
自洵阳登舟向白河。明代。王云凤。吏人随我出,渡头云正晴。映雪波逾绿,有泉山更清。地每少人迹,舟不系吾情。到县三百里,短歌记遥征。
次韵陈机宜见赠。宋代。陆游。邂逅今年得若人,翛然不染庾公尘。思幽屈子歌山鬼,语妙陈王赋洛神。初接笑谈忘老惫,熟观风度爱清真。花时飞尽频行乐,莫学衰翁睡过春。
村灯。明代。李之世。远火明长薄,孤村欲暝时。人声在篱落,花影宿茆茨。犬猎遥归垄,鸡栖尽上枝。田家多夜作,腰斧斫松脂。
师警维那请赞。宋代。释崇岳。冤有头,债有主。鳖鼻蛇,白额虎。活捉生擒,当阳直举,发杨须是千钧弩。
春尽日。宋代。赵蕃。山密风蟠木,檐疏雨著窗。拥衣憎旧絮,酌酒爱新缸。放意初无累,冥观久已降。一春今日尽,归梦渺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