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 赠京兆王小六郎。金朝。王哲。这仁人,忒伶俐。问我修行,便出非常意。怎奈时间家事累。更有一般,妻子应难弃。劝明公,休出离。日*名香,谨把三光贵。万事心怀方便起。岁举时臻,也到云霞里。
《苏幕遮 赠京兆王小六郎》是元代作家王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这位仁人,太聪明了。问我如何修行,便给出了非同寻常的意见。可惜时间和家务事让人疲倦。还有一般的事情,妻子难以舍弃。劝告明公,不要离开。日子一天天过去,名声如香,要谨慎保持高贵的品德。在万事中保持心怀宽容,顺利地度过岁月,最终到达仙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京兆王小六郎的赞美和劝告。作者称赞小六郎聪明伶俐,向他请教修行之道时,小六郎给出了独特的见解。然而,作者也意识到时间和家务事的繁忙给人带来疲惫感,同时妻子也是不容易舍弃的。因此,作者劝告京兆王明公不要轻易离开家庭,而要谨慎地保持高尚的品德和名声。诗词最后表达了对明公的祝愿,希望他能在各种事务中保持心怀宽容,顺利地度过岁月,最终达到仙境。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疲倦和困扰,展示了作者对家庭和品德的重视。它提醒人们在追求个人成就的同时,也要注重家庭和内心的平衡。作者通过对明公的劝告,传递了珍视家庭和道德价值观的思想。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意义,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1112—1170)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王哲。(1112—1170)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寿岳丈海月赵翁八秩又一二首 其一。明代。邓云霄。趺坐忘言道气深,清风明月照虚襟。肯寻丹灶延年药,独抱青莲不染心。世上蜩螗喧可厌,云中鸡犬静闻音。丈人兴寄谁能会?知在梅花四百岑。
郑家口夜泊次俞宜黄韵因怀昔年计偕诸公。明代。归有光。飞沙竟日少光辉,浪急风高月色微。为忆含桃催物候,尚淹行李未春归。吴歌独自弹长铗,楚制堪怜著短衣。来往常经郑家口,当时同伴共来稀。
献郑给事。唐代。杜荀鹤。化行邦域二年春,樵唱渔歌日日新。未降诏书酬善政,不知天泽答何人。秋登岳寺云随步,夜宴江楼月满身。他日朱门恐难扫,沙堤新筑必无尘。
满林风雨竹。明代。徐庸。玉堂仙客居金台,凤凰池上时徘徊。丝纶执掌几年岁,调羹共待为盐梅。文章不独世所重,筼筜更有胸中材。紫宸朝散日未午,琼佩响自花间回。平生心志好清玩,喜有绿竹当庭栽。解衣盘薄小窗下,正值满林风雨来。高枝乱叶写此态,云气惚恍连尘埃。风声号怒雨声急,电母激电雷公雷。乾坤上下互明晦,势转澎湃惊童孩。深根摇撼不自把,綵鸾羽湿空毰毸。湘川涛浪接渭水,千里便觉相喧豗。阴山铁骑走苍莽,散乱不用宵衔枚。须臾既罢若晴霁,似履夷坦忘崔嵬。乃知神妙夺造化,方驾古昔无疑猜。人间一纸不易得,重比瑚琏轻玫瑰。菊窗先生新得此,披对令我襟怀开。墨花点点渍龙尾,援笔笑把新诗裁。
饯常熟宰。宋代。万俟绍之。多幸三的依德字,喜无一事到公庭。庭前柳是公遗爱,去后相看眼更青。
清平乐·西池烟草。宋代。晏几道。西池烟草,恨不寻芳早。满路落花红不扫,春色渐随人老。远山眉黛娇长,清歌细逐霞觞。正在十洲残梦,水心宫殿斜阳。
咏史上·董仲舒三首。宋代。陈普。孟轲死后惟董子,道义两言扩古今。性善七篇何落落,千秋不遇一知音。
入龙丘岩精舍诗。南北朝。江总。法堂犹集雁,仙竹几成龙。聊承丹桂馥,远视白云峰。风窗穿石窦,月牖拂霜松。暗谷留征鸟,空林彻夜钟。阴崖未辨色,叠树岂知重。溘此哀时命,吁嗟世不容。无由访詹尹,何去复何从。
岁暮杂咏十二首 其二。宋代。李祁。物未能齐我未忘,心为行役敢辞忙。总疑水到渠成候,丽日中天花自芳。
将归 其一。明代。韩上桂。将归南郭搆林居,绕屋荒茅次第除。昼里蝉声寒嘒嘒,梦来蝶觉喜蘧蘧。竹窗晒药牵蛛网,石磴摊书检蠹鱼。但使应门存稚子,彩云休讶故人车。
频至子由书斋追记游事。元代。方回。行山稍已倦,径作坦腹卧。茗至即仰啜,即复起端坐。拓窗眼豁然,如见天宇大。金碧何太丽,玉雪不受涴。向来宴豢人,魂兮复谁些。积沙东西移,怒潮日夜簸。烟表越树细,云端海鹊过。人生仅如尺,倏忽分寸挫。万古一悲歌,悲歌孰予和。
颂证道歌·证道歌。宋代。释印肃。犹如赫日消霜雪,逡巡业海皆枯竭。露出毗卢体不分,别无艺解堪施设。
渔翁。宋代。陆游。江头渔家结茆庐,青山当门画不如。江烟淡淡雨疏疏,老翁破浪行捕鱼。恨渠生来不读书,江山如此一句无。我亦衰迟惭笔力,共对江山三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