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云行 激发丹阳。金朝。王哲。东海汪洋,西山详审。金钩钓得欢无恁。一头活乐大鲸鱼,万鳞灿烂铺白锦。随我遨游,水云信任。青山绿水相过甚。张公吃酒李公来,李公
《踏云行 激发丹阳》是元代诗人王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踏云行 激发丹阳
东海汪洋,西山详审。
金钩钓得欢无恁。
一头活乐大鲸鱼,万鳞灿烂铺白锦。
随我遨游,水云信任。
青山绿水相过甚。
张公吃酒李公来,李公……
译文:
踏云行,点燃朝阳。
东海广阔无垠,西山如镜盘查。
金钩垂下,欢乐难终。
一头欢快的大鲸鱼,身披万片辉煌的鳞甲。
随着我的徜徉,水云皆为我所信任。
青山绿水的美景太过绝妙。
张公畅饮,李公前来,李公……
诗意:
这首诗以踏云行、激发丹阳为题,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和自由畅游的情景。诗人以东海和西山作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界的赞美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的大鲸鱼象征着自由、快乐和辉煌,它的存在点燃了朝阳,给整个世界带来了活力和美丽。水云信任的描绘则强调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赏析:
诗词以豪放自由的笔调展现了元代诗人王哲独特的风格。通过丰富的形象和鲜明的色彩描绘,诗人将自然界的壮丽景观与自由徜徉的心境相结合,表达了对自由、快乐和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的东海和西山象征着广阔和宁静,金钩、大鲸鱼、白锦等形象则增添了诗词的视觉冲击力和生动感。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美好生活的追求。
(1112—1170)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王哲。(1112—1170)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苦旱六首。宋代。陈造。旱气乘炎熇,触耳仍怨咨。九重正宵旰,解颜定何时。书生身世忧,宁止八口饥。可复河朔醉,欲赓云汉诗。
缘识。宋代。宋太宗。蔟蔟排弦声流美,因风独弄无宫徵。闲庭引思道情中,五音不入行人耳。仰望云霄听未足,何期到了不成曲。秋蝉夜噪素琴鸣,边城角罢春水渌。高悬韵响声来去,堂深兴寐无相阻。不类乐中得此名,圆月明时何自苦。凄清激切繁空影,日夜如流后天永。无穷之外更无穷,依傍群弦方始品。
九日书怀。元代。王冕。玉露霏凉木渐酡,每逢佳节惜年华。青山叠叠多归梦,白发萧萧不在家。触景漫思千古事,无钱空对一篱花。相知相见情何已,石鼎山泉且煮茶。
游仙诗三首 其一。元代。贝琼。巍巍阆风台,层构切青霄。一气存太始,三神建高标。天风翼芝盖,仙曲和箫韶。左携赤斧游,右御山图朝。上帝颔其颐,元君目相招。富贵一脱屣,于焉恣长谣。
九日月中对菊同禧伯郎中赋六首 其三。明代。张本。子山牢落去江南,赋主悲哀尚一堪。只恐秋天闻亦苦,并催红雨下霜岩。
冯唐庙。宋代。周密。自古英雄遇者稀,为郎未是不逢时。江湖亦有如公者,两鬓苍苍理钓丝。
怀灵隐寺三首 其一。唐代。陈蜕。少年几载住西湖,双桨芙蓉兴不孤。乐水未如苏白智,入林曾与阮嵇俱。笋香远透千竿竹,饭熟偏甘一味蔬。自落尘埃过五十,清游以外总模糊。
九日二首。宋代。刘克庄。戏马呼鹰盖世豪,废台千载委蓬蒿。不愁绛县疑年甲,生怕清溪照鬓毛。浊酒闷人聊饮湿,小楼携客准登高。落英果可充肠否,空和陶诗续楚骚。
题施武子所藏老融二牛图。宋代。楼钥。乌犍离立意逶迟,鞭策俱忘取次归。騃犊跳风仍却顾,老融於此露天机。
答乔衡州汝修 其二。明代。顾璘。鲍叔元知我,陶潜久悟非。身经畏途老,梦想故园归。失路沾青眼,馀生乞采衣。相过知不远,长望岳云飞。
摸鱼子 答沈融谷。清代。曹贞吉。坐江楼、冰瓯涤笔,新翻水调南浦。瑶华飞落长安市,红豆谱来非误。良夜聚。有多少、乌衣白帢同樽俎。悠然怀古。甚兰畹金荃,尊前复雅,未抵玉田句。深卮劝,从事青州太苦。匆匆鲑菜无序。虎房桥畔霜花冷,扑上征衫如雾。君且住。君不见、团圞好月参旗度。高斋归去,想凤咮嶙峋,龙宾磊落,又写丽情赋。
春秋战国门·田子方。唐代。周昙。太子无嫌礼乐亏,愿听贫富与安危。贱贫骄物贫终在,富贵骄人贵必隳。
至分水戍。唐代。骆宾王。行役忽离忧,复此怆分流。溅石回湍咽,萦丛曲涧幽。阴岩常结晦,宿莽竞含秋。况乃霜晨早,寒风入戍楼。
度庾岭谒张文献公祠三首 其三。明代。卢龙云。遵彼庾关道,开凿念前劳。长松荫修陆,车马自滔滔。行者日百里,仗之辟莱蒿。万古周行在,功方粤岭高。
别国史院敕峰石。宋代。虞集。秋雨莓苔数丈身,文章曾见百年人。吁嗟一代兴王盛,付托诸公制作新。坰野有诗皆在鲁,泰山无刻更先秦。凤麟一去无消息,空使驽骀愧后尘。
冬怀三首。宋代。张耒。悲笳奏已罢,落月在西壁。卧闻中林鸟,先晓鸣啧啧。尔求亦易供,固合事安息。夜归陵旦起,何尔更劳役。乾坤扰万物,不使轻有获。无求良独难,何以休吾力。
惜别。唐代。姚合。酒阑歌罢更迟留,携手思量凭翠楼。桃李容华犹叹月,风流才器亦悲秋。光阴不觉朝昏过,岐路无穷早晚休。似把剪刀裁别恨,两人分得一般愁。
圣祖仁皇帝挽辞 其四。清代。顾成天。京国游踪出塞垣,九重犹想对临轩。悲魂恍惚惊魂定,闻道新皇已改元。
示志诚偈二首 其二。唐代。慧能。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
濡须道中。宋代。章甫。今年淮西旱,城市无米糶。所至萧条童仆饥,手持楮币无人要。行不择日粮不齎,恨身不生太平时。还家从头语儿辈,山中寂寞犹可耐。
烧药不成命酒独醉。唐代。白居易。白发逢秋王,丹砂见火空。不能留姹女,争免作衰翁。赖有杯中绿,能为面上红。少年心不远,只在半酣中。
中春登楼。唐代。刘兼。金杯不以涤愁肠,江郡芳时忆故乡。两岸烟花春富贵,一楼风月夜凄凉。王章莫耻牛衣泪,潘岳休惊鹤鬓霜。归去莲花归未得,白云深处有茅堂。古今通塞莫咨嗟,谩把霜髯敌岁华。失手已惭蛇有足,用心休为鼠无牙。九天云净方怜月,一夜风高便厌花。独倚郡楼人不会,钓舟春浪接平沙。
芳树。明代。罗颀。芳树,曷以花自贼?树何贵?贵有质桂之香靡嘉实。桃以妍,根则蚀。柳以枝攀,桑以叶摘。俱不如松与柏,挺孤直。物性固不同,芳菲谅何益。
长安竹屿酌诸子四首 其二。明代。何吾驺。故苑新篁万玉林,长安数个也萧森。黄梅昨夜窗前梦,春雨初高碧十寻。
尉迟杯。清代。朱祖谋。危阑凭。看一点、南去飘鸿影。秋声万叶霜乾,天角阴云笼暝。孤衾夜拥,残烛飐、参差客愁醒。又争知、痛哭苍烟,野风独树吹定。应念北斗金华,空肠断妖星,战气犹凝。心定寒灰都无著,将恨与、哀笳乱迸。何时送、云帆海角,更偎傍、天涯泣断梗。问何如、杜曲吞声,紫荆吹老山径。
念奴娇。清代。张惠言。海云一朵,是何人、招入医闾山骨?千古惊波流不尽,洗出海山明灭。入手秋空,当心夜炯,见此明明月。蓬莱何处,一泓如许澄澈!此地宜着神仙,小山高赋罢,琼枝亲折。我是江东飞来鹤,定与闲云相识。出岫无心,平波好住,揽佩还重结。且歌征角,尊前试扣清越。
李戚畹园 其一。明代。范景文。侯家铺设盛,别墅也雕甍。况是水边竹,兼存林下风。苔花生石绣,柳浪衬鱼红。山泽非无胜,终当让此工。
甲寅元月二首。宋代。刘克庄。少小逢场老罢休,衰残更阅几春秋。瓜牛庐有亲情贺,罗誉门无谒刺留。梦断玉皇香案畔,诗成田舍火垆头。赐驹牵与萧京兆,归去姑乘款段游。
送晏桂山赴高沙郡。宋代。张蕴。拦武容台彼一时,溪乡重幸得追随。鸥前心事沧浪影,梅下吟情汗漫期。感慨中年无近别,徘徊明月有相思。殷勤劝醉阳关晓,受尽耶歈只自知。
长亭怨 纸煤。清代。王闿运。正妆罢、搓胭掐粉。早又拈起,麝煤纤笢。巧削葱根,细吹兰气,口脂晕。酒边茶后,频敲处、微红印。看似碧蕉心,不许展、春风半寸。香烬。怎知香歇罢,刚被冷茸留衬。殷勤记取,喜罗袖、暗笼低抆。问那日、细写相思,待烧了、成灰教认。莫去点孤镫,长是照人离恨。
浣溪沙(木樨)。宋代。杨泽民。金粟蒙茸翠叶垂。月宫仙种下天涯。儿曹攀折有云梯。枕畔幽芳醒睡思,炉中换骨脱金泥。待持金翦怕儿啼。
惠山听松庵。唐代。皮日休。千叶莲花旧有香,半山金刹照方塘。殿前日暮高风起,松子声声打石床。
雨过行视舍北菜圃因望北村久之。宋代。陆游。蔬畦蹑屐惬幽情,检挍园丁日有程。得雨尚悭须灌溉,我来时听桔槔声。
谢吴白匋先生三首录二 其二。宋代。单人耘。为诗贵独创,不论深与浅。深者奥而峻,言赅意多转。浅者清且畅,情真意弥显。先生造意奇,陈趋为之浣。师古不泥古,风光攻绝巘。颂今缘爱今,年高益黾勉。作语欲惊人,题材严遴选。所以虽少许,孜孜费裁剪。一叶苇航渡,春涛千丈捲。
穷居。宋代。陆游。厄穷心自乐,寂寞道常尊。老病频辞客,嬉游不出村。淖糜均列鼎,徒步当华轩。不但终吾世,犹堪遗子孙。
刘直孺示拙逸诗编且命着语。宋代。朱南杰。拙自愚中来,逸与怠相比。限界固分明,差忒亦容易。人心自有机,天下本无事。更参大学章,终始一诚意。
点绛唇 天竹子。清代。陈枋。瘦影疏斜,绀珠万颗梢头缀。天寒谁倚,莫是湘娥泪。红豆轮圆,比了樱桃细。休闲拟,凤凰餐未,那许莺儿至。
方处士玄英祠留题 其一。明代。张萱。芙蓉七里郁苍苍,百尺双台一瓣香。怪底先生诗句好,数椽原傍汉严光。
送李山人还越。元代。徐贲。旧宅鉴湖阴,东归慰远心。风帆沙树杳,驿路水云深。袖有题诗卷,囊多卖卜金。翩然自来往,应不负山林。
梅花十首 其二。宋代。许及之。诗到西湖更不疑,西湖以外可无诗。孤山水月无边思,只在清香不在枝。
次山东提学毕廷珍佥宪见寄韵。明代。程敏政。承递邮筒到集仙,宛然高兴绕吟边。彩毫香动乌台柏,秀句清分玉井莲。东鲁化行新士馆,曲江人减旧宾筵。寻常离合宁须计,共惜平生报主年。
浣溪沙。金朝。刘仲尹。万叠春山一寸心。章台西去柳阴阴。蓝桥特为好花寻。别后鱼封烟涨阔,梦回鸾翼海云深。情知顿著有如今。
即席以韵课诸生东斋诸物 其四 玉簪。元代。刘因。花中冰雪避秋阳,月底阴阴锁暗香。玉瘦每忧和露滴,心清惟恨有丝长。且留宛转围沈水,莫遣联翩入粉囊。只许幽人太相似,苍苔疏雨北窗凉。
秋夜江行客有歌唐人野旷天低树江空月近人之句因用为韵 其二。明代。张萱。江寒夜气肃,帆开江月上。冷然白玉琴,中情寄幽旷。
过终南柳处士。唐代。卢纶。五老正相寻,围棋到煮金。石摧丹井闭,月过洞门深。猿鸟三时下,藤萝十里阴。绿泉多草气,青壁少花林。自愧非仙侣,何言见道心。悠哉宿山口,雷雨夜沈沈。
陇头行。唐代。张籍。陇头路断人不行,胡骑夜入凉州城。汉兵处处格斗死,一朝尽没陇西地。驱我边人胡中去,散放牛羊食禾黍。去年中国养子孙,今著毡裘学胡语。谁能更使李轻车,收取凉州入汉家。
夜酌迟友人不至。明代。徐渭。方朔侏儒两欲死,智伯中行一是知。醉里放言何造次,醒中为客太支离。檐飞细雨除清暑,烛笑粗花旋紫芝。坐待人来将说与,夜深敲缺唾壶儿。
吴参政挽诗三首。宋代。高斯得。念昔先君子,慈恩托下陈。嵇孤虽愿识,李御竟无因。赏遇肝肠照,书题骨肉亲。数行知已泪,西望几沾巾。
癸卯除夕。清代。李英。穷愁怜此夕,秉烛坐更阑。岁月催人老,生涯浊世难。枯肠甘淡薄,霜鬓易摧残。风木亲何在,牛衣只自寒。
九张机。唐代。无名氏。三张机。吴蚕已老燕雏飞。东风宴罢长洲苑,轻绡催趁,馆娃宫女,要换舞时衣。
怀徐审知王彦博审知之侄彦章。宋代。赵蕃。为见山花发,忽思湖柳深。当君散帙坐,著我倚楼吟。别句漫多纸,别觞终欠斟。光阴几尺璧,书疏阙万金。病驹匪恋秣,鸿雁归有心。已后兰亭集,犹能与竹林。
木兰花慢(寄朱子西)。宋代。尹济翁。渺渺怀芳意,苦对景、可怜生。记燕外莺边,柳深竹嫩,度密穿青。如今淡烟细雨,正午窗半梦酒初醒。乐事怎堪重省,起来一饷愁萦。悠然又把酒壶倾。摆不动离情。想闲却春游,绿阴深院,芳草长亭。乾愁有谁解得,傍晚来,风起碎池萍。坐待晴云四卷,依然月上疏棂。
听袁员外弹琴。元代。倪瓒。郎官调绿绮,谷雪赏初晴。两忘弦与手,流泉松吹声。问言踰八十,云尝见河清。挂帆望九华,神人歘相迎。啖以海上枣,欢爱若平生。玄遇宁复得,惜哉遗姓名。
送陈文叔分教融州。明代。赵迪。别来三载一相逢,百越云山意万重。回雁峰高霜月冷,梦魂犹忆帝城钟。
送聂学士赴阙。宋代。胡宿。台召西来二节荣,清江浮舸鸭头平。十行受诏龙纶重,五两占风鸟羽轻。目送华林春雨色,梦随长乐晓钟声。伫看只日延英对,丸墨宫毫属长卿。
山花子 春愁。清代。邹祗谟。澹日春烟花信宜。红云到处罥游丝。自是凄凉浑不管,总难支。小雨三更归梦湿,轻烟十里乱愁迷。幸有秭归能解事,未曾啼。
牡丹。宋代。赵彦端。沉香亭北无消息,魏国姚家亦寂寥。不见君王殿中见,溪园堂下雨潇潇。
甘露寺僧房。唐代。张乔。临水登山路,重寻旅思劳。竹阴行处密,僧腊别来高。远岫明寒火,危楼响夜涛。悲秋不成寐,明月上千舠.
暮春三首。宋代。张耒。还将多病眼,冉冉对残春。啼鸟日求侣,晚花如向人。物情懒着意,杯酒最关身。亦有功名志,吾生付大钧。
嘲解十首。宋代。王迈。一相当朝总百官,升沉只在笑谈间。及门炙手趋炎火,倾国将身靠泰山。子独何人蜉撼树,众皆重足虎当关。仙舟已到蓬莱境,却被波神勒取还。
本事诗。近现代。陈独秀。双舒玉笋轻挑拨,鸟啄风铃珠碎鸣。一柱一弦亲手抚,化身愿作乐中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