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怨慢 杨花

长亭怨慢 杨花朗读

《长亭怨慢 杨花》是元代诗人邵亨贞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怀念过去美好时光的情感,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转、生命短暂的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长亭怨慢 杨花
正愁怕、曲江云尽。
转首隋堤,尚留芳景。
客路相逢,满身香影动离恨。
绿窗深窈,浑不寄、天涯信。
暗忆那回时,向马足车轮,长是随趁。
问春心何在,一点沾泥无准。
潘郎怕老,又禁得、雪添双鬓。
怅日暮、静掩长门,且频嘱、东风休紧。
谩犹记章台,帘卷日长人困。

诗词中的诗意和赏析如下:

《长亭怨慢 杨花》以描写长亭和杨花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绪。诗词的开头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的忧虑和不安,曲江的云彩散去,正使作者感到失望。然而,当作者回首隋堤时,仍然能够欣赏到过去美好的景色,这种留恋之情在诗中得到体现。

接下来,诗词描绘了作者在客路上与他人相遇的情景,他们身上的芳香和身影激起了作者的离愁之情。绿窗深窈,作者感叹自己无法将思念之情寄托于远方,信件无法传达到天涯。作者暗自回忆起过去的时光,马蹄车轮飞驰,他似乎一直在追随着时光的脚步。

诗词的后半部分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追问,作者询问自己的心在何处,但只能看到一点泥土,无法得出准确的答案。此处以潘郎怕老、雪添双鬓的形象描绘了时光无情地带来衰老。日暮时分,长门静默,作者频频嘱咐东风不要再吹紧,希望能够保留这片宁静。最后一句提到谩犹记章台,帘卷日长人困,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模糊回忆,以及帘卷日长下人们的倦意。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景物、情感和时光的变迁,传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离愁别绪的痛苦和对衰老的忧虑。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邵亨贞对于生命短暂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给人以深情而又略带忧伤的美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邵亨贞

邵亨贞(1309~1401) 元代文学家。字复孺,号清溪。云间(今上海松江)人。曾任松江训导。邵亨贞生当元、明之际,入明后生活近30年。终于儒官,足迹不出乡里。著有《野处集》4卷、《蚁术诗选》1卷、《蚁术词选》4卷。...

邵亨贞朗读
()

猜你喜欢

危峰崱屴千岩外,瘦削芙蓉入渺溟。龙虎气蒸钟阜白,金焦影蘸海门青。

时平莫问山多隐,僧老方知药有灵。欲访江郎旧亭馆,碧云红树几飘零。

()

认濛濛、万竿修竹,绿烟一片清冷。楚天不问云深浅,日暮凄其风劲。

吹不定。望不尽、满川秋水寒光迥。露澄烟暝。更无数青山,无边青霭,天际远峰映。

()

回溪非故隘,九虎失西东。惟有黄金匮,依然又省中。

()

岱云东浮日西晻,下有畸人事铅椠。忽来青鸟衔尺书,月入轩棂灯吐燄。

别子三年断音问,敝裘白发空冉冉。引领常睎函谷关,停骖尚忆终南广。

()

昨日相逢刘礼部,高言大句快无加。从君烧尽虫鱼学,甘作东京卖饼家。

()

日斜风定数峰青,白鹭冲波掠翠萍。独倚垂杨竿不动,蓑衣飞上几蜻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