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卜算子朗读
静青黄烛。
灭烟消,白黑红光旭。
转灵丹令沐浴。
口长生,五彩从前簇。
宗评法?。
写金书,拯救灾回福。
及归依功行足。
现金丹,衮出昆山

《卜算子·静青黄烛》是元代王哲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静青黄烛,烛光静静地燃烧着。烟雾散去,留下了白色、黑色和红色的光芒,明亮耀眼。这种变化如同转化了灵丹药一般,使人可以享受洗浴的仪式。口中长生不老,五彩缤纷的过去纷至沓来。宗教仪式评判法则,书写着金色的经书,拯救灾难并带来福祉。这一切都归功于功德行善的积累。现实中的金丹仙丹,带领我们超越昆山(即凡俗世界的困境),达到更高的境界。

诗词以静默的烛光为开端,表现了一种宁静、内敛的氛围。烛光的消散和光芒的转化,象征着变化与转化的过程,这种转化又被赋予了灵丹的象征意义,使人们能够洗涤心灵,回顾过去的美好。接着,诗中提到了宗教信仰和功德行善的重要性,以及通过这些积累的功德所带来的祥福和救赎。最后,现实与超越相结合,金丹仙丹成为超越凡俗世界的象征。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一种内心状态的转变和升华,通过烛光、灵丹、金丹等意象的运用,将物质与精神、现实与超越相结合,展现了一种追求灵性与超越的思考。这种诗意的融合,使得诗词更具有哲学意味,引发读者对于生命和存在的思考。

诗词所表达的思想境界和美感,展现了元代王哲独特的艺术风格。通过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诗人将世俗与超脱、现实与理想、内心与外在相互交融,呈现出一幅精神世界的画卷,使读者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得到一种心灵的启迪。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哲

(1112—1170)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王哲朗读
()

猜你喜欢

一段江山秀气,风流故国王孙。三年不惯冰天雪,白璧借春温。

宦路常难聚首,别期先已销魂。与君两鬓犹青在,梅竹老夷门。

()

吾乡多俊彦,夫子独超群。诗妙唐人法,词工汉史文。

精忠县皎日,高谊薄行云。为别今三载,空怀晋鄙薰。

()

窗户青红断手初,桃蹊竹径类僧居。
日陪骚客挥椽笔,时著班衣奉板舆。
领会能忘一樽酒,穷通拟付十年书。

()

官著朝中贵,才传海上名。早年常好道,晚岁更遗荣。

授箓归三洞,还车谒四明。东门诏送日,挥涕尽群英。

()
黄须羽帽破乌桓,丈八蛇矛血未干。
胡马尽归元帅幕,番刀赠与故人看。
()

云中太守何翩翩,归来但扫落花眠。
落花坛临孟津口,白岸苍波称钓叟。
门前车马又纷纷,此翁惟视南天云。

()
春风满山花正开,春衫女儿红杏腮。
侬家荡桨过江去,为问阿郎来不来。
()

君家旧林壑,寄在乱峰西。近日春云满,相思路亦迷。

闻钟投野寺,待月过前溪。怅望成幽梦,依依识故蹊。

()

景虽不及旧家庄,且向林中结草堂。竹杖芒鞋堪伴侣,藜羹菽水亦膏粱。

莺啼花坞惊春晓,昼掩柴扉觉日长。遥想难兄年六十,旨目未得效姜肱。

()

之子瘦策湘竹枝,写我委羽春耕时。鞭索在手横溪湄,看牛饮溪特子随。

开窗卷帘惊见之,有二文殊还自疑。镜中瘦影丝发无,参差又如饮溪牛。

()

河上冰犹合,关山雁未回。君行阻舟楫,征马犯尘埃。

天远惊离袂,春寒入劝杯。江东碧云外,日暮独悠哉。

()

荧荧帐中烛,烛灭不久停。盛时不作乐,春花不重生。

()

净绿环城亦何有,跳锦潜银不容取。
尚余翠盖拥红妆,两两三三早秋后。
秋官公廨临池傍,结筠为筏开轩窗。

()

春风朱雀桥边路,只许游蜂独往来。
□□园花兼巷柳,却寻芳事到酴醿。

()
傥来无定,浮生如寄,休说真非真是。
道人半睡半醒时,全身在、碧霄宫里。
风师四起,云君六合,茅舍有何准拟。
待他雪阵打窗来,旋披起、半床纸被。
()

玉蕊怜倾国,金瓶为洗妆。凝脂何太白,沈水坐无香。

脉脉含多思,纷纷妒众芳。遥闻东阁咏,髣髴对清扬。

()

再御中天坐,犹思玉色温。瑶阶花自落,宝扇影空存。

重感天伦戚,钦承世及恩。欲谐追述志,永绍裕陵尊。

()

山馆题诗已十年,重来风景更凄然。黄蒿满地秋无主,白水迷村冷浸烟。

烽火四郊频送警,江湖一念独相牵。翻思献纳当时旷,策马斜曛愧负暄。

()
得得修行,有令捷径走。
子午俱无,何须卯酉。
只用两珍,於余堪厮守。
铅汞从教结作*。
()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