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次示朱友龙

舟次示朱友龙朗读

《舟次示朱友龙》是宋代董嗣杲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雪花侵鬓转栖栖,
身寄篷窗醉似泥。
荻港水寒鸥聚远,
芜湖山近雁飞低。

客舟泊夜秋无奈,
社鼓催春梦欲迷。
津岸喜登无可语,
不堪明日各东西。

译文:
白雪飘落在鬓发上,让人感到微寒;
坐在船篷下,如醉如泥。
荻港的水很冷,海鸥在远处聚集,
芜湖的山峦近在眼前,雁儿低飞。

客船停泊在寒秋的夜晚,无奈之情油然而生,
村庄里的鼓声催促着春天的梦想,让人欲望迷离。
站在码头上,心中充满喜悦,却无法用言语表达,
明日的离别令人心痛,各自东西南北分离。

诗意:
这首诗以舟次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在秋天夜晚乘船的情景。诗人描述了自己坐在船篷下,被雪花侵鬓的感觉,以及身处其中的陶醉和疲倦。诗人通过描写荻港水上聚集的海鸥和近处低飞的雁儿,展示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动态。诗人在客船停泊的夜晚感到无奈,社鼓声催促着春天的到来,引发了对未来的渴望和迷惘之情。最后,诗人站在津岸上,感叹离别之苦,明日各自东西南北,不知何处相聚。

赏析:
《舟次示朱友龙》通过描绘秋夜乘船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景物描写,如雪花侵鬓、荻港水寒、芜湖山近等,生动地刻画了自然景色的变化和美感。同时,诗人以客船停泊为背景,表达了对离别的痛苦和对未来的迷惘。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情感受的描绘,传递了对时光流转和生命变幻的思考与感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董嗣杲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

董嗣杲朗读
()

猜你喜欢

梅花亦作黍离看,野水荒坟绕一湾。
肠断黄金台下客,更传天语到孤山。

()

灵蟾濯魄金飙凉,玉炉爇罢笃耨香。瑶阶净拭疑铺霜,紫蕉爽挹槐花黄。

绿槐古株年寿长,浓阴幂摇青苍。幽人歌咏声琅琅,银汉不隔天红墙。

()

黄芽至宝莫轻论,白雪通玄敢谩言。不是野人藏秘诀,大都仙药俗难吞。

浮沉卯酉玄分路,变化龟蛇别有门。万万学徒无一二,浪称道友满乾坤。

()
旅梦忘为客,檐声忽叹愁。
亲庭未差远,佛屋不胜秋。
只麽功名是,如今悟鲜不?
十年行路饱,谁不遣吾休。
()
百丈游丝牵别院。
行到门前,忽见韦郎面。
欲待回身钗乍颤,近前却喜无人见。
握手匆匆难久恋。
()

以自见云
雨趁轻寒,风作秋声,燕归雁来。动天涯羁思,登山临水,惊心节物,极目烟埃。客里逢君,才同一笑,何遽言归如此哉。别离久,算不应兴尽,却棹船回。
主人下榻高斋。更点检笙歌频宴开。便留连不到,迎春见柳,也须小驻,度腊观梅。花上盈盈,闺中脉脉,应念胡麻正好栽。从教去,正危阑望断,小倚徘徊。

()

丛桂许谁攀,经年不闭关。池平吞月浅,林静受云閒。

草色春愁外,禽声午梦间。开窗岚翠满,疑对八公山。

()

诉衷情,为大地众生泪洒。晓夜忧煎贪活路,尽都被、妻男相挂。使万种机关图富贵,全不怕、犁耨高架。劝愚迷早悟,后世因缘,直言直写。幽雅。买玄妙不用钱价。只用他心灯常不昧,要万法灵通总压。待行满丹成归去日,把四假凡躯脱下。向桃源仙会,玉殿金楼,长春不夜。

()

我思仇山人,山川莽回互。十书九不到,木叶岁频暮。

颇闻近移居,并失梦中路。得无挈妻儿,倒载入山去。

()

猗欤奇哉,紫霞之洞真天开。
千变万状不可述,恍疑幻出壶中之蓬莱。
湘滨两姝不敢到,怅望苍梧云缥缈。

()

乳狗衔雉尾,骢马系丝缰。舐笔不敢下,众史空彷徨。

匠人出新意,一寸金针芒。绒缕错彩色,毛骨浮神光。

()

分得黄堂一丈帘,清风碧沼浪纤纤。鹤鸣昼永文书静,不放沉烟出画檐。

()
今朝结却布袋口,明眼衲僧莫乱走。
心行灭处解翻身,喷嚏也成师子吼。
旃檀林,任驰骤。
剔起眉毛顶上生,剜肉成疮露家丑。
()
芳樽酌水清无淤,梨园著雪迷根株。
邺官士女喜行乐,坐上醉客谁亲疏。
倦游不知岁月过,痛饮渐觉筋骸苏。
风吹落片乱鹅毳,雨结细实骈明珠。
()
萧骚拂树过中庭,何处人间有此声?涨水雨余晨放闸,骑兵战罢夜还营。
闲凭曲几听虽久,强抚哀弦写不成。
暑退凉生君勿喜,一年光景又峥嵘。
()
我有坚玉黝而泽,尝从十八公处得。
兰胶麝篆积甚劳,佛账书灯扫何益。
江南务官骨已朽,潘仙久矣寻李白。
谁欤获此古胶法,持赠茅斋轻尺璧。
()

我生遘末造,天戒犹未央。连延三辅地,十岁九旱蝗。

害气致晦蒙,妖星为欃枪。有时雨如血,疵疠见伯强。

()

百年天地一青毡,随处江山不费钱。谩倚栏杆看月上,惹人何事不成眠。

()

雪后柴门迹未新,谁将尺素走阳春。应怜短棹山阴客,共是朱弦调里人。

超暝楼台同气象,濯风梅柳且精神。相知莫笑多高枕,懒病袁生不为贫。

()
涌金门外雨晴初,多少红船上下趋。
龙管凤笙无韵调,却挝战鼓下西湖。
()

五月官衙乐事多,绿阴清昼午风和。茶烹雪乳新萝

()

若纳希文受责均,前贤初岂有冤亲。
暮生颍上还惆怅,引起无穷射羿人。

()
如鷳非鹤自精神,天地江湖快尔生。
既不鹃吟因甚瘦,何尝食素也能清。
随身钓具去无计,到处画图来便成。
见说得鱼归较晚,芦花滩上月偏明。
()
山光照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
薄宦跕鸢城,归来梦乍惊。
壮图空老大,朴学误平生。
有客嘲杨子,无人荐祢衡。
盐车逢伯乐,作意一长鸣。
()

摩天羽翮森森齐,胸中壮气蟠虹霓。区区世俗谁相知,青云歧路看如泥。

()

数峰蘸碧,记载酒甘园,柳塘花坞。最堪避暑。爱莲香送晚,翠娇红妩。欸乃菱歌乍起,兰桡竞举。日斜处。望孤鹜断霞,初下芳杜。
遥想山寺古。看倒影金轮,逆光朱户。暝烟带树。有投林鹭宿,凭楼僧语。可惜流年,付与朝钟暮鼓。漫凝伫。步长桥、月明归去。

()

纷纷异说总纵横,春到园林万木生。檐角风传天籁处,有声谁听到无声。

()
孤城寂寂枕江湄,万室烧余事可悲。
故老归来泣环堵,行人竚立问遗基。
年华只觉凋容鬓,花鸟何曾管乱离。
依旧汉傍春事好,野桃开尽暖风迟。
()

秦女吹箫蹑彩霞,孤茔幽馆掩梨花。
龙盘金写崇真字,犹是宁王赐嗣华。

()

把盏非怜酒,持竿不为鱼。唯应嵇叔夜,似我性慵疏。

()

掌故今何往,非星即霁汉。薤上露不长,竹间名岂短。

我欲号■帏,其如犴扉管。灵车即脩途,送者持涕返。

()

清风明月小虞滨,鹤发萧萧一老身。自信胸中无一事,得居林下作閒人。

无钱无粟未妨乐,有酒有书谁道贫。满野閒花并野草,无非都是自家春。

()

佳儿去日口仍黄,苴杖扶来七尺强。优孟衣冠如可学,寝丘遗泽未应荒。

()

经霜落叶金堆地,遇雨奇峰碧满门。
要识丰年在何处,牧儿横笛下烟村。

()

禹画九州,河内曰冀。霍山崇崇,作镇积势。我祀如何,百末旨味。

承神燕娭,诸神毕至。

()
谁将春晚作冬看,添着绵衣减却难。
道是麦寒犹未在,愿渠麦熟且禁寒。
()

月儿圆也。趁金风,舒皓彩,碧空斜挂。浸著两溪玉浪,一城霜瓦。

水楼上,招红袖,许多妖冶。閒话、都笑蟾孤兔寡。

()

衰柳白门湾,潮打城还。小长干接大长干。歌板酒旗零落尽,剩有渔竿。

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更无人处一凭栏。燕子斜阳来又去,如此江山。

()

病久胎禽剩瘦形,朝来羽化竟冥冥。孤情望断林间影,秃笔书残石上铭。

苔径忽空新印迹,松巢忍见旧遗翎。高人从此添离索,哀怨还如失一丁。

()

老去怀人鬓已秋,江山犹带别时愁。
碧云不隔相思梦,几度吟魂到客舟。

()
()
入夜金盆上,终宵玉镜悬。
气凉征戌骨,肠断别离缘。
皎洁宁伤性,虚明欲竟天。
平生看不足,兹夕更悠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