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花

桐花朗读

《桐花》是宋代诗人董嗣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桐花》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清明疏雨洗芳天,
烂积霞英涨晓暄。
香蔼路阴埋古井,
枝缠瓦影接颓垣。

诗词以清明时节的疏雨洗涤着芳草盎然的天空作为开篇。雨水洗净了天空的尘埃,显得晴朗明亮。烂积的霞光和花朵的芳香在黎明时分逐渐膨胀,使清晨的阳光更加温暖。

香蔼的桐树覆盖着小路,使古老的井口被掩埋在树荫之下。枝条纠缠在瓦片上,树影与颓垣相接。这里描绘了桐花的繁茂景象,以及它们与古老建筑的交相辉映。这种景象不仅仅展示了桐花的美丽,更寓意了岁月的更迭和文化的传承。

琴村鼓舜无遗调,
圭叶封唐岂戏言。
此本自云花自委,
丛生树子堕秋原。

下文提到琴村和鼓舜,这里暗指古代的音乐文化。琴村指的是古代的琴乡,鼓舜是指舜帝所敲的鼓。这两者都是古代音乐的象征,表达了作者对古代音乐文化的敬仰。

圭叶指的是古代礼器上用来封存文物的玉器。圭叶封唐则暗示唐朝文物被尊重和保护,不是戏言。这一句呈现了作者对古代文化的珍视和尊重。

最后两句表达了桐花自然而然地生长和凋落,仿佛本是天性使然,不加人为干预。树子堕秋原,描述了桐花的果实在秋天自然地掉落。整首诗词通过描绘桐花的景象,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和对自然生命的赞美。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桐花的美景与古代文化相联系,呈现出一幅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画面。同时,通过桐花的自然生长和凋落,传达了对自然律动和生命变迁的思考和赞美。整首诗词以清新、恬静的笔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古代文化的独特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董嗣杲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

董嗣杲朗读
()

猜你喜欢

仕路何曾乐,迎新却是荣。
诸公新引类,难弟久专城。
便恐班朝著,无劳仗友生。
长沙风月夜,炯炯自清明。
()

窜逐勿复哀,惭君问寒灰。浮云本无意,吹落章华台。

远别泪空尽,长愁心已摧。二年吟泽畔,憔悴几时回。

()
言语日益工,风节顾弗竞。
杞柳为桮棬,此岂真物性。
病夫背俗驰,梁甫时一咏。
奈何七尺躯,贵贱视赵孟。
()

丹柰花初结,朱樱子半成。寝兴因物变,筋力与年增。

燕拂承尘去,蜂随曳杖行。玉泉几千仞,好在翠如倾。

()

龙种权奇匀骨肉,筒耳铃眸籋云足。为君一饱死边庭,不作驽骀空厩粟。

()

翰墨风流冠古今,鹅池谁不赏山阴。此书虽向昭陵朽,刻石犹能易万金。

()

吾乡幕客老天隅,为拟东还结伴趋。难后赤身行不得,重怜觅渡向苍梧!

()

绿荷红蓼掉歌还,桃柳连堤水拍湾。和靖不归坡老去,空教鱼鸟管湖山。

()

开元天子万事足,惟惜当年光景促。昭阳殿里第一人,十幅红绡围夜玉。

梦中同蹑凤凰翎,归作霓裳羽衣曲。沉香亭北倚阑干,缓歌慢舞凝丝竹。

()
轻肌弱骨散幽葩,真是青裙两髻丫。
便有佳名配黄菊,应缘霜后苦无花。
()
八茧丝,舞衣嫌重要纎絺。
君王自按霓裳曲,直到披前驻马时。
()

病容衰惨澹,芳景晚蹉砣。
无计留春得,争能奈老何?
篇章慵报答,杯宴喜经过。

()
空手把锄头,蚊子上铁牛。
步行骑水牛,黄河水逆流。
人从桥上过,猛虎当路坐。
桥流水不流,佛祖是仇雠。
()

千峰寂寂待知音,人世纷纭那许寻。不是我来频寄迹,孤他泉壑万年心。

()
斜日清霜山薄暮。
行到桥东,林竹疑无路。
小院横窗香_雾。
胆屏曲几花如雨。
()
仙《韶》别院奏新声,不按唐山曲里名。
青鹞白翎俱入破,十三弦底似雷鸣。
¤
()

幂幂轻云护晓霜。银花千万朵,烂韶光。宝山金字屡更张。笙箫远,帘幕闷重廊。
车马暗尘香。一邦如蜡日,尽豪狂。游人归路笑声长。长歌里,击壤咏陶唐。

()

短栅疏篱罥绿萝,蒹葭深护水云阿。槎丫社树霜中秀,上下风帆屋后多。

驱犊几家来牧笛,采莲十里发清歌。元龙豪气全销尽,匣里青萍不用磨。

()

爽气西来,玉削群峰,千杉万松。望疏林清旷,晴烟紫翠,雪边回棹,柳外闻钟。夜月琼田,夕阳金界,倒影楼台表里空。桥阴曲,是旧来忠定,手种芙蓉。
仙翁。心事谁同。付鱼鸟相望一笑中。向月梅香底,招邀和靖,云山高处,问讯梁公。物象搜奇,风流怀古,消得文章万丈虹。沉吟久,想依春树,人在江东。

()

去岁君捐馆,凄凉隔一期。乡园埋玉处,客路断肠时。

亏礼惭兄道,全恩仗母慈。孤舟湖上泪,不尽孔怀思。

()

百度不一回,千书信不归。春风吹杨柳,华艳空徘徊。

()

名与临淮往日齐,乘轺今过华山西。参天老树荒祠在,遍野新芜旧宅迷。

将略不须穷玉籍,王封宁复数躬圭。中兴唐室如公少,回想忠贤首屡低。

()

敧枕不成眠,得句十分清绝。一夜酸风阁花,酝江天飞雪。晓来的皪看枝头,老蚌剖明月。帝所待调金鼎,莫教人轻折。

()
元自阳春无间断,何人能识化工心。
梅边把酒日近午,鸟语风微花气深。
()

此夜西亭月正圆,疏帘相伴宿风烟。

梧桐莫更翻清露,孤鹤从来不得眠。

()
松子排烟去。
英灵眇难测。
惟有清涧流。
潺湲终不息。
()

画戟朱楼映晚霞,高梧寒柳度飞鸦。

门前不见归轩至,城上愁看落日斜。

()

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

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

()
鹤舞梅开总有情,小园方喜得双清。
无端风十妨游览,不使衰翁眼暂明。
()
读昜堂边路,曾闻赤舄声。
心从画前到,身在昜中行。
忧国何缘寿,思亲岂欲生。
不应永州月,犹傍雨窗明。
()
乳雀啁啾日气浓,雉来交影日重重。
秧田百亩鹅黄大,横策溪村属老农。
()

薄命妇,良家子,无事从军去万里。汉家天子平四夷,

护羌都尉裹尸归。念君此行为死别,对君裁缝泉下衣。

()

老作星沙守。问今年、平头六十,翁还知否。暑葛霜砧都历遍,还著回旋舞袖。奚所用、皤然一叟。欲觅金丹驻颜色,纵铁鞋、踏破终无有。空自诧,不龟手。
西风又近中秋候。记相将、桂华开未,月儿圆又。弧矢四方男子事,争奈灰心也久。何以报、国恩深厚。了却官痴归去好,有竹窗、蓬户生涯旧。姑一笑,付杯酒。

()
欹枕闻春雨,闭门见绿阴。
可人歌扇底,犹有惜春心。
()

扁舟东去背西风,数幅轻帆一望中。飞尽芦花雪欲下,带将秋色过江东。

()
簇簇烟林挂酒帘,山藏古寺寂无僧。
瘦筇便欲幽寻去,隔岸小舟呼不应。
()

院角秋千是妾家,每于摇处挽红纱。侍儿惯逐香风底,拾得钗钿并落花。

()
莫笑耽书不计年,寒儒业定几生前。
读经今日韦编绝,作赋当时铁砚穿。
公路晚悲身至此,令威归叹冢累然。
三更听雨蓬窗底,又作鳏鱼夜不眠。
()

尽室遍相将,中方上下方。夜深楠树远,春气陌林香。

圣迹留岩险,灵灯出混茫。何因将慧剑,割爱事空王。

()
倦翼投深樾,惊鳞忆故川。
渊明松有迳,杨恽豆宜田。
穷达安微分,行藏愧昔贤。
此心谁尽了,达此固怡然。
()
髭发难藏老,湖山稳寄身。
郤寻方外士,招作社中人。
霜叶深於染,秋花晚自春。
无人还有碍,诗卷莫辞频。
()

屈指六年别,关心万里长。重来深愿见,久病欲相忘。

风物随人老,秋光似旧香。公门桃李满,多愧一庄荒。

()

水涨芙蓉粉,烟含杨柳丝。幽人家住五云溪。行过东坡书院,孝侯祠。

箧有中封帖,吟成东去词。荆南相望一相思。恰又晚村花垛,夕阳时。

()

草径通村入,茅茨傍水安。贫知身计拙,瘦觉带围宽。

花雨沾苔湿,茶烟入竹寒。无人会心事,默坐自弹冠。

()

莫怕南风且尽欢,湘山多雨夏中寒。

送君万里不觉远,此地曾为心铁官。

()

高高孤顶雪濛濛,劫外行藏路不通。半夜岭梅消息转,不关春色暗香浓。

()

巨橐方熔物,洪炉欲范金。紫光看渐发,赤气望逾深。

焰热晴云变,烟浮昼景阴。坚刚由我性,鼓铸任君心。

()

自从别銮殿,长门几度春。不知金屋里,更贮若为人。

()

送君南浦草青青,记得江边一醉醒。骑马却来寻旧处,依然苍竹近寒厅。

()
江上南风起白蘋,长沙城郭异咸秦。
故乡犹自嫌卑湿,何况当时赋鵩人。
()
乘时皆闭粜,有谷贵如金。
寒士糟糠腹,豪民铁石心。
可怜饥欲死,那更病相侵。
到处闻愁叹,伤时泪满襟。
()

马蹄今日到袁州,山木萧椮四面愁。多谢晚来风力劲,朔云寒日共悠悠。

()
高吟大笑意猖狂,潘阆骑驴出故乡。
惊起暮天沙上雁,海门斜去两三行。
古人道,不看经,不念佛,看经念佛是何物。
自从识得转经人,龙藏圣贤都一拂。
()

盘溪记取熟游途,写入丹青似也无。家有奇书难竟读,问君何事历江湖。

()

小筑傍名泉,春风试雨前。开琴班草坐,把卷枕云眠。

杖底三山兴,尊中十日缘。渡头分手处,钟寺隔湖烟。

()

柳丝拂拂弄春风,日色春容一样同。
嫩草破烟开秀绿,小桃和露坼香红。

()

陶公住人境,心远地自偏。陈侯服官政,结庐讵同然。

吾闻鲁仲尼,行止非一端。寸心若太虚,龙蠖偕媸妍。

()

碧海何年已变田,空传双舄旧时仙。
乘风欲挹浮邱袖,同访朱明别洞天。

()

泉西里云朋董。访扶风钰洞。话真铅真汞。火如何弄。分清净功能总。蚁穿珠九孔。午倒颠成珙。性真堪宠。

()

寒水绕近郭,栖鸦蔽高原。映带幽人居,暝色起草根。

衡门东南开,浊河日夜奔。所喜古堤月,初出烟江村。

()

银河脉脉渡云軿,未拟穿针倚画屏。独向闲阶风露下,夜深无语拜双星。

()

亭与溪相近,无时不有风。涧松生便黑,野藓看多红。

雨足秋声后,山沈夜色中。主人能守静,略与客心同。

()
几年辞辇寺,拥衲住云林。
上国归心绝,千峰去梦深。
残经看雪卷,好句听秋吟。
曾有寻高迹,禅房古木阴。
()
美人戚氏出椒房,金缕衣成八宝妆。
夜静绮罗香度处,瑶台月下江庭芳。
()
文君自制白头吟,怨思来时海未深。
怨杀相如偿底事,初头苦信一张琴。
()

郴南周览几山城,更向澬州问客程。春色平铺三百里,梅花千树伴经行。

()
买得荷包酒旋沽,荷包惜不是鲈鱼。
鲈鱼不见张翰辈,自向沧波隐处居。
()

快雪过青涧,初霞隐丹冈。登台望韶石,乃在江之阳。

薄言荐蘋藻,再拜瞻宫墙。当宁俨遗像,巍巍垂衮裳。

()
朱帘高槛俯幽芳,露浥烟霏玉褪妆。
月冷素娥偏有态,夜寒青女不禁香。
从教春事年年晚,要使诗人日日狂。
替取秋兰纫佩好,忍随风雨受凄凉。
()
秋暑不可耐,几思泛中川。
晚来兴有适,溪船偶及门。
凉月才上弦,平潮可黄昏。
倚楫纵所知,卧看龙泉山。
()

携侄弃儿行,此心对天地。追及树繫之,义至仁不至。

天道岂无知,买妾遭亲谊。伤哉所弃儿,懊哉遂斩嗣。

()
一日不见如三秋,人如湘浦春风楼。
危途崔嵬坂九折,万事变灭水一沤。
我公方寸湛古井,砥柱四海之颓流。
艺兰九畹媚幽处,公暇独立谁为俦。
()
东海一生垂钓客,石渠万卷校书郎。
丈人风味今如此,鹤到扬州兴更长。
()

公来有馀乐,所乐为郡间。讼稀聊自适,静胜以纾颜。

清轩开晓幔,历历见淮山。山色洗新雨,佳期如可攀。

()

一醉隗俄转任真,东邻醒了又西邻。从他白眼从他指,自信人间无此人。

()
一泓落古寺,三赤开方池。
怀山决渎后,烁石流金时。
君看此廉泉,不增亦不亏。
炯炯玉色透,灿灿金沙辉。
()

山绕青原百雉城,入关尽说长官清。才贤肯为明时出,政事多资赞画成。

禾黍秋风螟螣息,梧桐朝日凤皇鸣。昼閒好读开元纪,节操存心慕广平。

()

穗帐陈筵日,云軿载道时。悲深万民泪,痛失百寮师。

献替犹如昨,仪容俨在斯。可怜风雨急,花萼损连枝。

()

野外有一人,独立无四邻。彼见是我身,我见是彼身。

()

非窦太皇崇老子,呵公孙子诧周公。
汉廷可是无骁勇,刺彘须烦九十翁。

()
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赏意如何。
华阳洞里秋坛上,今夜清光此处多。
()

君家自有头风药,种在青青竹素园。
此物但堪供暑啜,肯来相就发清言。

()
穿凿虚空幻架成,从来共住不知名。
笑他借位明功底,错认檐头雨滴声。
()
世传满子是人名,临就刑时曲始成。
一曲四调歌八叠,从头便是断肠声。
()

衔悲向南浦,寒色黯沈沈。风起洞庭险,烟生云梦深。

独飞时慕侣,寡和乍孤音。木落悲时暮,时暮感离心。

()

卷絮风头寒欲尽。坠粉飘红,日日香成阵。新酒又添残酒困。今春不减前春恨。

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恼乱横波秋一寸。斜阳只与黄昏近。(横波秋 一作:层波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