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元代。仇远。四郊皆积水,鸣雁一何多。随处沙头宿,常时月下过。弟兄求口食,羁旅困风波。寄语支更者,芦深有网罗。
《雁》是宋代诗人仇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四周郊野皆是积水,
雁鸣声此起彼伏。
它们随处找沙头栖宿,
常常在月光下飞过。
我的亲朋兄弟们寻求食物,
在旅途中受困风波。
我寄语那些离乡背井的人们,
芦苇丛深处隐藏着陷阱。
诗意:
这首诗以雁的形象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离乡背井、困境中的人们的思念和关注。诗中描绘了四周郊野积水的景象,鸣雁的声音此起彼伏,意味着离乡背井的人们遍布各地。他们在陌生的环境中辗转沙头寻找栖息之地,常常在月光下飞过,给人一种凄迷的感觉。在困苦和风波中,他们的亲友兄弟们不断寻求食物,并且面临困境。最后,作者寄托出对他们的关心和祝福,提醒他们要小心芦苇丛中的陷阱。
赏析:
《雁》以雁的形象隐喻了离乡背井者的困境和生活状态,通过描写雁群的行为和环境,表达了对他们的同情和思念之情。诗中的积水、鸣雁、沙头和月光等意象,以简练的语言揭示了离乡背井者在陌生环境中的无助和艰辛,给人以深深的共鸣。作者通过雁的形象,将自己与离乡背井者紧密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他们的关心和祝福,同时也暗示着希望他们能够小心避开困境中的陷阱,寻求安稳的生活。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通过对雁的描绘,将离乡背井者的遭遇和心境生动地展现出来。它凭借着朴素的形象和深刻的内涵,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离乡背井者的困境、作者的思念和对他们的祝福。诗词以其独特的方式,传递了人们对离乡背井者的关切和对困境中人们的理解,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仇远。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苦雨吟和曾退如 其一。明代。袁宏道。陵雨无朝夕,呻吟益病妻。床头新墁落,灶下老㜎啼。一室坳堂芥,千家乱水畦。侍儿持茗语,满褶裤花泥。
祀伍相庙诗。南北朝。萧绎。石城宁足拒,金阵讵能追。楚关开六塞,吴兵入九围。山水犹萦带,城池失是非。空馀寿宫在,日暮舞灵衣。
鹧鸪天。宋代。夏竦。镇日无心扫黛眉。临行愁见理征衣。尊前只恐伤郎意,阁泪汪汪不敢垂。停宝马,捧瑶卮。相斟相劝忍分离。不如饮待奴先醉,图得不知郎去时。
陇西行·天上何所有。清代。佚名。天上何所有,历历种白榆。桂树夹道生,青龙对道隅。凤凰鸣啾啾,一母将九雏。顾视世间人,为乐甚独殊。好妇出迎客,颜色正敷愉。伸腰再拜跪,问客平安不。请客北堂上,坐客毡氍毹。清白各异樽,酒上正华疏。酌酒持与客,客言主人持。却略再拜跪,然后持一杯。谈笑未及竟,左顾敕中厨。促令办粗饭,慎莫使稽留。废礼送客出,盈盈府中趋。送客亦不远,足不过门枢。娶妇得如此,齐姜亦不如。健妇持门户,一胜一丈夫。
秋居杂咏十首。宋代。李弥逊。穷秋杂花远,眷此霜下杰。明金委珞璎,宝璐缀环玦。依依风递兰,皓皓日穿雪。若无夭冶姿,不受众目悦。共杯泛其英,揽之肠为结。谁能踵高门,持以浣中热。
遣兴二首。宋代。赵蕃。秋清意自佳,况此山崦静。今晨风日暖,亦复起我病。丛深木樨多,激烈香成阵。何必檐卜林,方能明佛性。
和向巨源冷语。宋代。吴芾。长空一夜飞瑞叶,正是人间苦寒月。静坐遥闻修竹折,天惨云愁风更冽。喜君试水烹春雪,却笑酒酣长耳热。
过安吉县梅溪二首。宋代。卫宗武。纵步历前村,翛然幽趣深。鸣鸿归别渚,倦鹊立寒林。烟树远横带,云甍高耸岑。随风数声笛,清绝似龙吟。
晚步。清代。罗萱。凉风起孤馆,池水动微波。野径夕阳没,远山秋色多。归禽寻故木,积暝入烟萝。芒屦归来晚,镫前生浩歌。
秋兴。宋代。丘葵。天下四时秋最惨,况於人世尚流离。向来犬吠鸡鸣处,今见猿啼鬼哭悲。泪洒典花金灿烂,寒生白骨玉参差。满山寂寞秋梧冷,正是愁肠欲断时。
鹧鸪天 效东坡体。金朝。元好问。煮酒青梅入坐新。姚家池馆宋家邻。楼中燕子能留客,陌上杨花也笑人。梁苑月,洛阳尘。少年难得是闲身。殷勤昨夜三更雨,胜醉东城一日春。
清明书事。宋代。曹勋。老来不复较三余,只养恬愉守故居。新火又逢寒食节,故人谁寄一行书。随人只得身康健,寓物须烦酒破除。剩读佳章正凭槛,海棠花上雨疏疏。
驱车登紫清,晚袖拂风起。携酒坐孤亭,酌秋入深味。
虫鸣云罅中,月卧石丛里。峰壑印吾心,盈亏何所计。
新喻赴会途中寄宿殊熠梅岭公寓酌月紫清山半翌日复邀渔歌访徐美华兄蛟溪二首 其一。清代。陈忠平。驱车登紫清,晚袖拂风起。携酒坐孤亭,酌秋入深味。虫鸣云罅中,月卧石丛里。峰壑印吾心,盈亏何所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