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吟》是宋代诗人卫宗武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晚年时的心境和情感。
诗意:
在晚年,卫宗武打开了名利的枷锁,享受了十年的悠闲自在。他想象着自己隐居在一座美丽的园林里,寻找宁静与自由,但却为找不到像商山那样的理想之地而忧愁。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作者晚年心境的描绘,表达了对名利的看透和追求内心宁静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打透利名关"意味着作者已经看破名利的追逐,不再为功名所困扰,获得了内心的解脱。"十载尤欣老得閒"表明作者在这十年中心情愉悦,感受到了老年带来的闲适与宁静。
接下来,卫宗武拟想自己能够隐居在一个像绮园那样美丽的地方,这里可以成为他的避世之所。然而,他却为找不到像商山那样的理想之地而忧愁。商山在古代被视为隐居者的理想所在,代表了追求宁静和高尚境界的象征。
整首诗通过对晚年心境的描绘,表达了卫宗武在追求名利的过程中逐渐看破尘世,渴望寻找内心的宁静。这种追求内心自由和远离尘嚣的情感,与宋代士人的思想倾向相契合,体现了当时文人士大夫对于内心自由和精神追求的共鸣。
卫宗武约公元?年至一二八九年字洪父,(一作淇父)自号九山,嘉兴华亭人。生年不详,卒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淳佑间历官尚书郎,出知常州。罢官闲居三十余载,以诗丈自娱。宋亡,不仕。宗武著有《秋声集》八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诗文气韵冲澹,有萧然自得之趣。...
卫宗武。卫宗武约公元?年至一二八九年字洪父,(一作淇父)自号九山,嘉兴华亭人。生年不详,卒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淳佑间历官尚书郎,出知常州。罢官闲居三十余载,以诗丈自娱。宋亡,不仕。宗武著有《秋声集》八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诗文气韵冲澹,有萧然自得之趣。
满庭芳。元代。许有壬。学本迂疏,才非明哲,天恩偶听归田。良辰美景,相遇更欣然。细数人生行止,或城市、或在林泉。都评过,忘形适意,惟是在尊前。只今头尽白,但怜饮量,不似当年。甚蘖痰媒渴,无事招愆。时有亲朋来劝,学康节、微醉为贤。先生笑偶,当乘兴,又作饮中仙。
江夏别宋之悌。唐代。李白。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庐山瀑布谣。元代。杨维桢。银河忽如瓠子决,泻诸五老之峰前。我疑天仙织素练,素练脱轴垂青天。便欲手把并州剪,剪取一幅玻璃烟。相逢云石子,有似捉月仙。酒喉无耐夜渴甚,騎鲸吸海枯桑田。居然化作十万丈,玉虹倒挂清泠渊。
龙女祠。唐代。岑参。龙女何处来,来时乘风雨。祠堂青林下,宛宛如相语。蜀人竞祈恩,捧酒仍击鼓。
送华石上人还樵阳西塔。明代。王恭。金天向西多佛祖,宝筏东来多梵语。直指单传悟者稀,沙门衲子徒辛苦。初闻祇苑布黄金,复有袈裟入少林。夜雪齐腰将见性,霜刀落臂始安心。西峰法侣多僧气,曾与空门掌书记。半偈应超最上乘,万缘只合西来意。白云乡馆去迟迟,忆得从前别母时。今日重寻故园树,几回落叶又抽枝。秋风野水黄花路,浮世相逢偶相聚。玄度清谈不复期,道林笑别知何处。去去沧波难重陈,青山明月与谁邻。连天塔影空青外,唯将法雨谢时人。
江东晚泊。元代。范梈。云间列岫映朱楼,江水东来打石头。不是行人惜光景,人心旧有帝王州。
忆秦娥 镫花二首 其一。明代。王夫之。心未冷。娟娟还弄斜阳影。斜阳影。半点红轻,一天烟暝。残香犹袅金猊鼎。泪痕微映鸳鸯枕。鸳鸯枕。如何落去,孤衾难整。
为任柏溪题画二首 其一。明代。杨巍。箕踞科头烟雾间,百年生计是青山。陶诗和罢无人见,落日苍松一鹤还。
中秋夜舟次延平对月有感。明代。林廷选。万里无云月满天,平分秋景自年年。人言难得此时霁,客意偏惊今夜圆。光搅故山慈母梦,影遥官舍小儿怜。寸心两地愁无计,坐听城钟起曙烟。
寄江州褚咨议诗。南北朝。何逊。自与君别离,四序纷回薄。分手清江上,念别犹如昨。追忆边城游,奚寻平生乐。俱登巃嵷领,共坐逶迤阁。清吹或忘归,繁文时间作。连镳戏浅草,游幰遵长薄。五载同衣裘,一朝异暌索。夫君颇留滞,骖騑未沃若。伊家从入关,终是填沟壑。早秋正凄怆,馀晖晚销铄。林叶下仍飞,水花披未落。如何隔千里,无由举三爵。因君奏采莲,为余吟别鹤。
霅溪夜宴诗(鸱夷君歌)。唐代。水神。 雪集大野兮血波汹汹,玄黄交战兮吴无全陇。既霸业之将坠,宜嘉谟之不从。国步颠蹶兮吾道遘凶,处鸱夷之大困,入渊泉之九重。上帝愍余之非辜兮,俾大江鼓怒其冤踪。所以鞭浪山而疾驱波岳,亦粗足展余拂郁之心胸。当灵境之良宴兮,谬尊俎之相容,击箫鼓兮撞歌钟。吴讴越舞兮欢未极,遽军城晓鼓之冬冬。愿保上善之柔德,何行乐之地兮难相逢。
忆诸侄。宋代。陈允平。万里经年别,临分手重携。地寒冬气早,家远暮云低。有信秋凭雁,无眠夜听鸡。满怀霜露感,不隔故山西。
谒金门(闻莺声作)。宋代。吕胜己。花满树。两个黄鹂相语。恰似碧城双玉女。对歌还对舞。可惜娟娟楚楚。同伴彩云归去。居士心如泥上絮。那能无恨处。
杨都督将解镇赋二绝迎之 其二。明代。王世贞。忽雷驳散紫花文,明月弓韬青海云。莫向灞陵愁醉尉,何人不道李将军。
临封八景次韵 其一 江口归帆。明代。陈鸿。波映山颜丽似苔,封江两岸锦帆开。淩风抢雾天边去,踏浪冲星月下回。片片白云排石壁,声声鱼笛落江梅。仙舟李郭欣相得,击楫空明远溯洄。
拟古五首。元代。方回。高台垂钓竿,不过一渔翁。三径连东篱,略与寒士同。何独严与陶,百代流清风。文叔本侥幸,寄奴非英雄。我评夷与齐,大胜营丘公。
消夏词。宋代。王松。南向轩窗一一开,修篁左右水潆洄;招凉不用频挥扇,自有薰风入座来。
幽事。宋代。姜特立。幽事春来早,晨兴即启阍。扫梁延燕子,插楥护龙孙。数日招宾友,先期办酒尊。淋漓衣袖湿,不管渍春痕。
刘聚卿属题翁覃溪书金刚经塔图本。清代。郑孝胥。柳书精拓《金刚经》,近出燉煌之石室。唐人写经此其最,见之使人每自失。聚卿示我初有悟,结构艰辛扫圆滑。书来复示经塔本,细楷乃是覃溪笔。一塔适成经一部,共嗟此老太巧密。名流好事殊可喜,叶氏刊传妙无匹。陶斋收藏甲天下,独肯为子舍珍物。翩翩诗字含古味,骎骎北平欲度越。尔来时事愈难挽,志士灰心竞学佛。好持此经礼浮图,收拾精魂敛心骨。回文哀怨谁复谅,苏蕙英灵久埋没。题成卷图起看天,飞鸽喧空绕双阙。
送松溪司空致政东归。明代。边贡。故乡今日是真还,入里遥应喜动颜。岐路苦辛年岁里,庙堂勋业梦魂间。閒看瞑鸟投深树,静爱秋云卷碧山。传语绰然亭下柳,旧枝新叶许谁攀。
过池州。明代。翟溥福。昔年曾作青阳宰,今过池州百感俱。岂有仁恩濡小邑,空留宦迹入新书。抚绥犹记三年久,暌别俄经一纪馀。遥望九华清可挹,卧云凝就谪仙居。
远水。唐代。项斯。渺渺浸天色,一边生晚光。阔浮萍思远,寒入雁愁长。北极连平地,东流即故乡。扁舟来宿处,仿佛似潇湘。
自适。元代。王恽。旋收柏实炷炉薰,纸帐低垂自有春。竹几隐眠无俗梦,蒲团容膝胜华裀。窗间白日惊涛迅,门外黄尘万事新。幸与圣贤相晤语,未辞藜藿此生贫。
雪霁。宋代。陆游。米尽囊空莫问渠,天公自解养迂疏。雪泥壅路断来客,朝日满窗宜读书。渐暖横林闻语鸟,乍晴幽圃富嘉蔬。东家小蹇那须借,早晚吾儿送鹿车。
无梦令 赠元公。金朝。马钰。德茂元公兄弟。月帔星冠随意。奉劝更修持,炉炼丹砂无比。无比。无比。占得蓬瀛仙位。
杂兴六言六首 其五。明代。顾璘。境向静馀生动,身从冗地求清。嘉树阴边听讼,流泉声里传更。
泊卢家步。宋代。赵汝鐩。泊舟葭苇岸,风唤夜凉生。天远星疑坠,秋清月倍明。倾杯浮蚁匝,把剑古蛟鸣。甚矣吾衰矣,功名念已轻。
谢人惠猫头笋。宋代。黄庭坚。长沙一月煨鞭笋,鹦鹉洲前人未知。走送烦公助汤饼,猫头突兀想穿篱。
陈知府体仁和予七夕试院诗并以龙涎数十饼为。宋代。喻良能。八郡经生满鱣堂,那能斗酒博西凉。晚年刻意玄虚讲,蚤岁留心翰墨场。怜我无毡寒坐客,分公燕寝旧清香。相逢一笑宁多得,归去匆匆有底忙。
送万彦和佥宪之广东。明代。宗臣。为郎依北斗,作赋重西京。云里金茎诏,愁边沧海行。星文开凤节,秋色动羊城。桂叶双旋转,梅花列戟迎。按章孤岛入,揽辔曲江平。紫气朝看剑,苍梧夜勒兵。回风五岭振,飞雨百蛮惊。潮起鱼龙偃,珠来日月明。罗浮高可立,溟渤远能清。吴楚千戈泪,乾坤竹帛名。纵横粤王垒,慷慨汉臣缨。万里还相忆,寥寥今古情。
鹤。宋代。林尚仁。楚楚异凡禽,相看瘦不禁。饥寻芝术晚,梦忆海山深。华表千年事,青天万里心。一声唳清夜,霜月满疎林。
春兴 其七。明代。申佳允。阊阖霜回紫气寒,女墙高砦雾漫漫。天悬埤堄卢沟月,山逼巑岏易水滩。羽檄横驰连朔漠,铙歌飞捷沸长安。明光赓和阳春曲,气合双龙倚剑看。
西江月。宋代。戴复古。三过武昌台下,却逢三度重阳。菊花祗作旧时黄。白雪堆人头上。昨日将军亭馆,今朝陶令壶觞。醉来东望海茫茫。家近蓬莱方丈。
偶成。宋代。刘宰。木落山呈骨,泉空水反源。知时秋燕去,负日午蜂喧。玉粒炊晨甑,金英卧晚园。岁寒今已暮,身世两忘言。
赠刘述亭郎中。明代。邹元标。刘向传经事已违,归来仍掩白柴扉。空门似待幽人往,莲社翻令静者依。澹荡久便麋鹿性,疏狂新制芰荷衣。相看不尽泠然意,彼我何时杜德机。
曾侍郎挽章。宋代。王洋。道盛当尧日,名高嗣圣安。人推金鼎望,帝念玉楼居。旧典尊王迹,传家教孝书。崇文华夏事,澹泊寄情疏。
送前宜春理徐茂吴。明代。汤显祖。西湖徐君美如此,眇眇东来渡江水。微飚木叶江波生,皓露芙蓉秋色死。秋色连山客早悲,倍忆离鸿江月时。旧郡钤阳醉烟柳,动道宜春春不宜。豫章城西江水满,片雨疏花石兰馆。献赋谁知锦组文,题书直道珠盈碗。一别苍洲间白云,金台暑路忽逢君。祗合飞冤填北海,那堪解愠出南薰。芳皋幂辞青敔,及子风流度江左。孤亭水树别留人,别道烟霞须着我。我边知我若逢君,卿处相卿自有人。无事南湖催送桨,扁舟小妇好随身。莫嫌小妇恒随从,茗碗香垆朝夕供。风雨离骚秋暮行,荃兰墨妙连舟重。去去西湖箫鼓陈,香丝艳粉逐年新。不惜风流频取醉,君来看见六朝人。
作家书。清代。孟超然。勉强报平安,欲书还迟迟。行者马已秣,安得罄其私。寄信谢行人,归去到茅茨。但言颜色好,不异去家时。远游事多端,勿使衰亲疑。送君上马去,我心君应知。
寄慈感寺一峰上人。明代。史鉴。能诗兰谷老,化去已多年。霅上一峰秀,灯前三昩传。莲花滴漏水,月色照归船。记得长松下,曾参玉版禅。
次韵游南岳题石桥。宋代。释德洪。飞梯上云雨,猿臂攀层岩。天风吹鬓须,兹行非人间。幽泉不知处,但闻鸣佩环。崄艰碍清快,洄涡走平宽。□□落万仞,溅雪惊潺潺。悬崖忽见寺,白昼方掩关。境□□遐想,坐久生清寒。山空寂无人,鸟啼花不言。云披献青嶂,风槛争卷帘。
晚过邻曲。宋代。陆游。阳狂跌宕送年华,信步来寻野老家。浅濑水清逢立鹭,横林叶尽数栖鸦。书生一饱依耕耒,壮士孤愁入戍笳。王绩但思酣美酝,葛洪不复问丹砂。
故殿撰侍郎赵公挽章三首。宋代。曹彦约。早岁灯窗密,中年宦海遥。相看嗟落寞,晚复共渔樵。已矣耆英会,居然一吉凋。岂无朋友念,人物叹公朝。
颂证道歌·证道歌。宋代。释印肃。心镜明,鉴无碍,十方刹土无边背。打破镜来相见伊,祗这圆光会不会。
北征。唐代。杜甫。北归至凤翔,墨制放往鄜州作。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杜子将北征,苍茫问家室。维时遭艰虞,朝野少暇日。顾惭恩私被,诏许归蓬荜。拜辞诣阙下,怵惕久未出。虽乏谏诤姿,恐君有遗失。君诚中兴主,经纬固密勿。东胡反未已,臣甫愤所切。挥涕恋行在,道途犹恍惚。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靡靡逾阡陌,人烟眇萧瑟。所遇多被伤,呻吟更流血。回首凤翔县,旌旗晚明灭。前登寒山重,屡得饮马窟。邠郊入地底,泾水中荡潏。猛虎立我前,苍崖吼时裂。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车辙。青云动高兴,幽事亦可悦。山果多琐细,罗生杂橡栗。或红如丹砂,或黑如点漆。雨露之所濡,甘苦齐结实。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坡陀望鄜畤,岩谷互出没。我行已水滨,我仆犹木末。鸱鸟鸣黄桑,野鼠拱乱穴。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潼关百万师,往者散何卒。遂令半秦民,残害为异物。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见耶背面啼,垢腻脚不袜。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海图坼波涛,旧绣移曲折。天吴及紫凤,颠倒在裋褐。老夫情怀恶,呕泄卧数日。那无囊中帛,救汝寒凛栗。粉黛亦解苞,衾裯稍罗列。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问事竞挽须,谁能即嗔喝。翻思在贼愁,甘受杂乱聒。新归且慰意,生理焉能说。至尊尚蒙尘,几日休练卒。仰观天色改,坐觉祆气豁。阴风西北来,惨澹随回鹘。其王愿助顺,其俗善驰突。送兵五千人,驱马一万匹。此辈少为贵,四方服勇决。所用皆鹰腾,破敌过箭疾。圣心颇虚伫,时议气欲夺。伊洛指掌收,西京不足拔。官军请深入,蓄锐何俱发。此举开青徐,旋瞻略恒碣。昊天积霜露,正气有肃杀。祸转亡胡岁,势成擒胡月。胡命其能久,皇纲未宜绝。忆昨狼狈初,事与古先别。奸臣竟菹醢,同恶随荡析。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周汉获再兴,宣光果明哲。桓桓陈将军,仗钺奋忠烈。微尔人尽非,于今国犹活。凄凉大同殿,寂寞白兽闼。都人望翠华,佳气向金阙。园陵固有神,扫洒数不缺。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