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

湖上朗读

《湖上》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王柏。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湖上

木落孤山分外孤,
尖风索索响枯芦。
暗香全未传消息,
和靖还曾著意无。
笙歌只解闹花天,
谁肯敲冰掉小船。
要识湖山真面目,
偷他冷月访三贤。

译文:

秋天里,孤山上的树木凋谢得格外孤寂,
尖锐的风声在枯芦中回响。
暗香悄然无声地散去了,
和平与宁静曾一度被关注,却再无人问津。
笙歌的欢乐只能在花天中闹腾,
没有人愿意去敲击冰面,打破小船的安宁。
如果想要真正了解湖山的真实面貌,
不妨偷偷地借助寒冷的月光去拜访那三位贤者。

诗意与赏析:

《湖上》这首诗词通过对湖山的描写,表达了一种幽寂和孤独的意境。诗中的孤山、落叶和尖风都象征着秋天的寂静和凋零,给人以深沉的感受。作者描绘了湖上的景象,通过对暗香逝去、和平无人问津的描述,凸显了湖山的清幽和被遗忘的状态。

诗中的笙歌与花天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对繁华喧嚣的反思。笙歌只会在花天中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和拥护,而冰面上的小船却没有人愿意去打破它的宁静。这种对繁华和宁静的对比,呼应了诗中的主题。

最后两句“要识湖山真面目,偷他冷月访三贤。”则表达了诗人对湖山真实面貌的探索和向往。他希望通过冷月的照耀,偷偷地拜访那些在湖山中隐居的三位贤者,以便更好地了解湖山的真正意义。

整首诗以深沉的意境和寓意丰富的表达方式,展示了作者对湖山的感悟和对人世间繁华与宁静的思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抒发了对寂寞与孤独的体验,以及对真实与追求的渴望。这使得《湖上》成为一首有着深远内涵的诗词作品,值得细细品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柏

王柏(1197-1274),字会之,婺州金华人。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王柏朗读
()

猜你喜欢

玄豹无心守九关,日随雾雨隐南山。莫嗟遗鞟同羊犬,犹托文章见一斑。

()

秋风开径已萧骚,词苑书来雁影高。健在我惟凋鬓发,雄飞君尚念蓬蒿。

缑山笙驻千峰鹤,汝海窗临八月涛。他日夷门忆公子,停车不羡信陵豪。

()

张周二夫子,诗好人太癖。更不过岭来,如今头尽白。

人传禹力不到处,河声流向西。又到处即闭户,

()

罢钓空江水绕矶,无鱼偏载月明归。东陵已卜宜瓜地,谁向青门问布衣。

()

有脚阳春到处催,小车叨逐傍花来。东君煮酒频烧叶,稚子迎门静扫苔。

丰草未将晞露报,汗樽聊向晚晴开。何因得借双凫履,共对南山歌有台。

()

轻雷送雨过池塘。烦蒸顿解,柳外水亭凉。手弄冰销新浴起,半堕钗凰。

风里芰荷香满,凭栏十里湖光。流苏垂下绛厨张。

()

夜将半,潮正平,儿童告我玉壶倾。宾主分携各归去,犹有隔江渔火明。

()

月华万片散天门,拾得清光满客尊。醉起白云如可驾,吾将乘此去昆仑。

()

新年雨雪亦大恁,十日中无一日晴。岂应雷电除夜作,复尔天鼓东南鸣。

诸军幸捣莲池穴,大将宜坚缅柳营。几欲临风抚长剑,白头还自笑书生。

()
松枝为管京邑无,山翁持赠最勤渠。
千年自饱幽涧雪,一日忽快南窗书。
但知来处已潇洒,况复毫端精有余。
茅齐举眼有真率,象齿琅玕浑不知。
()
恶潮翻海真龙泣,未央庭露秋蓬湿。
崧云无意招不来,旌旗日月随山入。
茅屋主人长卧揖,盛气虬髯横槊立。
汉陵白骨生春光,半夜平怀听呼吸。
()
元方除却牡丹兄,俗紫凡红敢竞名。
天女散花虽不染,道人养马岂无情。
一芽才动看承久,千蕊俱空断送轻。
三万卷书总零落,匹如风雨未须惊。
()

九十秋光今已半,天河无云星历乱。须臾明月出东海,散落清辉遍遥汉。

素魄盈盈桂树边,金波沐沐璚楼畔。坡山形胜昔称奇,良夜移尊赏最宜。

()

云样飘萧月样团,百年雄丽压南冠。
黄金缀顶攒文羽,白璧垂缨间木难。
刺绣尚期平敌垒,簪花曾梦舞仙坛。

()

缥缈洞庭连白云,绿橘黄柑能见分。昨日扁舟寻好事,明年处士比封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