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宋代。吴潜。野景有谁收。只在苍鸥白鹭洲。风树飘摇云树暗,衣飕。目断青天天际头。壮志世难酬。丹桂红蕖又晚秋。多少心情多少事,都休。载取江湖一片愁。
《南乡子·野景有谁收》是宋代吴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野景有谁收。
只在苍鸥白鹭洲。
风树飘摇云树暗,衣飕。
目断青天天际头。
壮志世难酬。
丹桂红蕖又晚秋。
多少心情多少事,都休。
载取江湖一片愁。
中文译文:
谁来收拾这野外的景色,
只有在苍鸥和白鹭的洲岛上。
风吹动树木,云遮蔽天空,衣袖飒飒作响。
视线断绝于青天与天际之间。
壮志难以实现于世间。
红艳的丹桂和盛开的红蕖再次迎来晚秋。
多少心情,多少事情,都已放下。
承载着江湖的一片忧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野外景色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壮志难酬的感慨和对世事的无奈。诗中的苍鸥白鹭洲象征着净土,而风树和云树的摇摆暗示着世事变幻莫测,给人以不稳定的感觉。目断青天天际头表达了作者的视线被限制,无法看到更广阔的天地,暗示了壮志难以实现的困境。诗句中的丹桂红蕖又晚秋,描绘了季节的变迁,意味着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看透和对纷扰世事的超脱,将心情和事情都抛诸脑后,并以江湖一片愁代表了人世间的忧愁和苦恼。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感慨和对世事的思考。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壮志难酬和人生无常的主题,给人以深深的思索和共鸣。同时,通过诗词中的意象和抒情手法,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忧愁和对世态炎凉的洞察力。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吴潜。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重九会郡楼。宋代。米芾。山清气爽九秋天,黄菊红茱满泛船。千里结言宁有后,群贤毕至猥居前。杜郎闲客今焉是,谢守风流古所传。独把秋英缘底事,老来情味向诗偏。
送梁宗文亲家。明代。庞嵩。万里音书迥,千峰障雨秋。多君越国步,慰我入乡愁。缩席期宵话,鸣和晓发驺。愧无琼玖在,何以寄绸缪。
自福宁旋省度白鹤岭 其一。清代。李联琇。陡绝舆夫肩,高出飞鸟翼。鸟飞有时集,夫无半岩息。半岩欲倾泻,可下不可立。一舆直压肩,扛举万钧力。奚翅上山劳,舆如牵井汲。匪徒夫力竭,舆中亦危仄。上苦缒城升,下防倒箧出。漠漠舆帘外,茫茫海难测。謦欬生风雷,吹落杳无极。以手障舆帘,不敢一转侧。兢兢坐如塑,自午洎日入。岭尽官吏迎,乃得下舆揖。
元符三年七月蒙恩复除棣学喜而成诗。宋代。陈师道。老作诸侯客,贫为一饱谋。折腰真耐辱,捧檄敢轻投。早作千年调,中怀万斛愁。暮年随手尽,心事许溟鸥。
次韵陆岩老祠部见寄五首 其四。宋代。葛胜仲。词场弱岁以文鸣,落落寒松见老成。剧郡神君频结课,中台郎位早飞声。当年威令千人废,此日精神一座倾。欲试閒窗鸿笔健,春容诗轴灿琼英。
泛舟过金家埂赠卖薪王翁。宋代。陆游。水生浦漵多浮鸭,风急汀洲有断鸿。渺渺江天无限景,一时分付与樵翁。
江南春。清代。屈大均。花已搅,柳边牵。荷丝萦一缕,荷叶叠千钱。苦心成藕悲莲子,莲子成时郎不怜。
和刘对与顾龙山探梅四首。宋代。刘宰。山行未惬此情真,问讯寒梅到比邻。但有疏花印寒月,不妨自是一家春。
和游赵韩王国。宋代。李复。剥剥啄啄初叩扃,主人立门双眼青。篮舆遽下屏徒御,脱帽解带风泠泠。倦思经时一日纵,乍离涸辙游沧溟。靓深曲折任吾向,度桥绕径足不停。芍药晚花犹泫露,樱桃满树垂繁星。万竹森严拥幢盖,苍松夭矫呼风霆。空叹春时不得到,枯香落蒂今飘零。徒倚历览意稍满,自具野饭追渌醽。却呼主人坐对酌,脯醢间错鱼虾腥。共叹羁韁鲜休暇,一饷聊尔消沉冥。病余量隘不禁醉,骑马归舍犹未醒。解衣拂榻欲假寐,传呼有客来造庭。
园居六十章 其八。明代。张萱。莫问山禽与水禽,绕枝争噪镜中林。楼上主人舒一啸,天风吹落凤鸾音。
遣闷 其六。清代。吴伟业。白头儒生良自苦,独抱陈编住环堵。身历燕南遍齐鲁,摩挲漆经观石鼓。上探商周过三五,矻矻穷年竟奚补,岣嵝山头祝融火,百王遗文弃如土。马矢高于矍相圃,笺释虫鱼付榛莽。寓言何必齐庄周,属辞何必通《春秋》。一字不向人间留,乱离已矣吾无忧。
好事近(东湖席上次曾守韵,时幕曹同集)。宋代。洪适。风细晚轩凉,妙句初挥新墨。绿水池中宾佐,对嫩荷擎绿。坐看微月上云头,清臂映寒玉。只恐朝来酒醒,有文书羁束。
高陵篇。明代。沈毅。公武博士赋《高陵篇》,词意醇古,三复增慨,因继其后。炎刘昔丧乱,天实厌其德。桓桓孙豫州,起义申讨贼。降年曾不永,有子迈前烈。伯也英雄姿,一战基霸业。仲氏善谋断,鼎足跨扬越。神器固有归,付畀必豪杰。开国五十年,光明比先哲。赫赫乘鸿休,配天享褅。后王过荒淫,邦国用殄绝。园陵日隤圮,碑版亦摧缺。精爽犹神明,历载未磨灭。阴风或飞扬,古怪凭异物。尝闻父老言,往往荡舟出。当时珍玩器,尽数遭发掘。枯骸穴蝼蚁,尘沙任狼藉。至今吴城南,过者感叹息。世无贤方伯,伊谁命修殖。俯仰无百年,草木同朽卒。浩歌《高陵篇》,临风动悲泣。
十咏二首 其一 领边绣。南北朝。沈约。纤手制新奇,刺作可怜仪。萦丝飞凤子,结缕坐花儿。不声如动吹,无风自袅枝。丽色傥未歇,聊承云鬓垂。
赠赵季清县丞。宋代。叶适。多生有奇姿,名已在仙籍。朝游风后馆,暮返旌阳宅。五月凉如秋,照夜干将白。养之锋铓余,参鲁柴亦愚。
憩和州香泉馆。明代。欧大任。何代温汤馆,今依浴院开。气蒸江汉上,云度历阳台。鹤沼荒明月,骊宫散紫埃。惟馀功德水,长许濯缨来。
寒芦落雁渔舟图一首。明代。黄省曾。吴榜暮乘凫,寒流漾碧湖。青山声入雁,绿水影含芦。月下看联集,云中闻断呼。故人天末在,寓有尺书无。
送石达卿赴淮南之辟。明代。董纪。当代搜罗急俊英,岂容徒老鹿门耕。淮南幕府多招隐,水北山人最得名。参术正须归狄笼,盐梅甫用入商羹。只应湖上秋风起,犹为鲈鱼惜此行。
舟中望庐山。唐代。王翰。宫亭风静镜光平,回望匡庐翠霭凝。宝剑插天青玉立,香炉照日紫烟升。侵云鸟道还通谷,隔水僧房秖见灯。拟向中峰看瀑布,生憎高岫白云兴。
留别成父弟以贫贱亲戚离为韵五首 其五。宋代。赵蕃。人事苦好乖,咫尺当语离。及乎中年后,畏与亲友辞。陶谢得道者,其言且如斯。况我乃畸人,呜呼得无悲。
答师厚夜归客舍见诒。宋代。韩维。幽居直欲学忘言,忍对贤豪遂默然。谈到精微夜寥阒,秋风时下竹窗前。
湖上白莲十首 其七。明代。何巩道。玉写冰姿雪写神,悠悠云水一閒身。湘娥瑶瑟调皆冷,鲛客明珠数未匀。自泛烟波常独往,谁怜鸥鹭欲相亲。年来旧社多零落,才入东林问主人。
别张明我入山。明代。谢元汴。相逢何必曾相亲,尔我之间即古人。健翮摩天横大海,孤尊泛月映千春。放形稍喜呼牛马,遣志惟当混耒纶。携得君家新柳色,茗初雨止卜香巡。
重阳遣兴。宋代。喻良能。秋高身老少陵悲,不独云飞雁亦飞。红叶色深偏照酒,黄花香重欲沾衣。绝知落帽欢娱好,最奈登山伴侣稀。强插茱萸修故事,未妨醉眼送斜晖。
琅琊山中三首 其二。明代。王守仁。狂歌莫笑酒杯增,异境人间得未曾。绝壁倒翻银海浪,远山真作玉龙腾。浮云野思春前动,虚室清香静后凝。懒拙惟馀林壑计,伐檀长自愧无能。
夜行问外舅病。明代。王一鸣。问舅甥宜往,存亲妇亦携。路长宁禁夜,月小正临溪。浅水时时渡,高山步步迷。不须求驻马,早已听鸣鸡。
中秋月。宋代。晏殊。天时与人意,龃龉旧无疑。坐久翻遗恨,光来已后期。行云凝黛色,见跋费金枝。况复轮来夜,笙歌继夕曦。
送柴伯通归衢梁。宋代。黄裳。晚入荷华一叶香,羡君归兴满仙乡。他年上国来须早,今夜中秋别太忙。虽厌风波同客路,已怜松柏共秋霜。东来传舍无多地,勤寄新诗莫我忘。
尤西堂太史宴集楫青亭分韵。清代。夏时。城南结隐构池亭,山色遥分郭外青。才子逼真天语重,文章巧夺化工灵。陶情诗酒来今雨,啸傲林泉聚客星。我亦烟霞游寄者,输君高枕狎鸥汀。
满庭芳。宋代。刘处玄。体挂云衣,身如布素,应为莫厌清贫。道无形象,大悟里头真。憎爱心无有德,俱赞美、归顺良因。洪禧至,闲看法教,松竹每为邻。真亲。全性命,明今达古,混世忘尘。若依余常善,永免沉沦。蓬岛仙乡咫尺,蜕形去、现出真神。碧霄疑脱一字大罗天上,无缺宝光新。
佛池口大风复泊。宋代。范成大。碧苇无思连天生,青山有情终日横。风声汹怒木朝拔,川气流光珠夜明。谁能坐守白头浪,我欲往骑金背鲸。俯仰之间抚四海,可怜步步愁江程。
拟古十二首 其十一。元代。梁寅。驱马出东郭,松林见高坟。云是公侯葬,华表干层云。岁月既已远,朽石生荆榛。虺蛇或内蛰,狐狸当昼蹲。生者歌其上,死者宁复闻。感此长太息,浮生若飙尘。惟当勖令德,千载逝犹存。
虞美人。宋代。苏轼。持杯遥劝天边月。愿月圆无缺。持杯更复劝花枝。且愿花枝长在、莫离披。持杯月下花前醉。休问荣枯事。此欢能有几人知。对酒逢花不饮、待何时。
寄虽张子公尚书。宋代。郑刚中。昔我初至秦,使旨不到蜀。延首锦城春,千里寄孤目。逮公今出峡,贱迹人羁束。梦看使君船,翩翩转江曲。西州去思者,何啻连万屋。攀辕犹弗还,我意岂能足。所怜蜀人病,羸骨未生肉。公兮胡弗留,共与营糜粥。自惟救护心,寝食对沟渎。回顾莫有助,此志亦单独。公兮那得留,峡水峻而速。蚤去登堂庙,大作天下福。病身鸡肋瘦,别恨容千斛。势须更勉强,渭上几一熟。郡县减苛赋,廪廥贮馀粟。便当乞身归,径去友麋鹿。
汉阳客舍题壁。清代。张问陶。剪纸难招久客魂,此身漂泊任乾坤。江湘风雨秦南郡,申息云山楚北门。一树枯槐怜庾信,十年秋柳泣桓温。故人小别今如雨,零落春衣旧酒痕。
香奁冬词。明代。孟淑卿。默坐深闺思有余,霜威渐觉袭衣裾。青绫被冷无鸳梦,紫塞天寒断雁书。竹叶舞风侵户响,梅花和月上窗虚。双蛾争似庭前柳,腊尽春来忽又舒。
万竹亭。元代。范梈。谁能买山种万竹,残年请老住巴蜀。结亭更在竹中间,四面云溪写山麓。风敲最觉夜眠清,雨洗胜延秋望绿。日吟不限三千字,日饮定须过百斛。陇西仙翁持斧客,散马凉城行新菊。为言令弟隐沧江,如此风流天下独。乃家正在蚕茨野,束束琅玕绕茅屋。方知白眼待时人,箕踞科头自为俗。是邦子云剧博雅,闭门草玄食汉禄。多缘未识此君心,往事微瑕伤白玉。使君自是廊庙具,方驾前修讵为辱。平生抱负劲直节,日暮天寒照空谷。始我瞻望望不及,终我叹嗟嗟不足。乞官傥或从西游,向子亭边祝黄鹄。
送汪太学游江都四首。明代。黄姬水。蔷薇芍乐与茱萸,无数芳菲傍酒墟。惟有蕃釐仙观里,一株玉蕊世间无。
山中二首。宋代。于石。我家万山中,日日采樵去。扪萝上层巅,苔滑不留履。落日负樵归,云深失归路。谁家犬吠声,声在云深处。
春暮。清代。慕昌溎。皇州春晚柳依依,湿翠侵阶苔藓肥。满地落花新燕乳,一天疏雨晓莺飞。茶烟几缕閒留树,轻絮无声暗扑扉。历乱碧桃开未尽,幽庭犹自弄芳菲。
江南好 其八。清代。冯煦。伊园好,一抚少文尘。万里河山同聚米,百年身世本劳薪,等是倦游人。
薄暮发富屯月行二十里至顺昌。明代。郭之奇。路入青山兴已遥,斜阳古道倍萧萧。归巢夕鸟微妨静,咽露初蝉不避嚣。乍见秋容惟月树,复闻涧响促星轺。云林正得幽人意,何事王孙费隐招。
病中曾缮部携酒同黎秘书夜过得长字。明代。欧大任。并马移尊问草堂,茂陵秋色正苍苍。城头笛起关山月,槛外砧飞汉苑霜。多病更堪羁思苦,清欢其奈鬓丝长。芸台水部能来往,倦客浑忘在异乡。
记珍珠事二首 其一。清代。蒋春霖。长恨微躯易,深缘小聚偿。雕笼闲翡翠,新冢隔鸳鸯。绿字三年约,红楼一水望。相要复相决,何处诏西皇。
题罗年能六友堂。宋代。魏了翁。罗氏堂中六友图,要求纸尾数行书。若於此味真知得,着甚言词乞与渠。
陆君实挽诗。元代。仇远。乾坤那可问,至痛老臣心。甘抱白日没,不知沧海深。忠魂随上下,义骨肯浮沈。草木长淮泪,秋风起莫阴。
和经仲春日即事。宋代。吴芾。淡烟笼水一溪虚,别有风光在野庐。幽哢唤人回远梦,落红铺水失清渠。此生得酒休辞醉,今日何人是奠居。正向东山念萧索,筠筒烦寄指南车。
游山阳十首。宋代。陈造。故人不复倒奚囊,但有荒阡荫白杨。魂定可招吾得已,试吟楚些命巫阳。
斋居喜雪联句。明代。程敏政。夜寒集疏霰,岁暮呈嘉祥。天心重昭格,民事期丰穰。斋诚达宵旰,祀出排缁黄。同袍此共宿,旅夕能相忘。凭檐俯轻飏,引烛惊微光。严城漏声寂,小阁炉烟翔。簌簌堕庭戺,霏霏闯堂皇。萦空转飘撇,亚风随低昂。乍翻燕山席,陡溢韩军囊。剪裁谢新巧,涂抹羞妍妆。同出联祖祢,分飞忽参商。蚕缫散绩室,舞袂投东房。辉增
游蒲涧梅花寺 其二。明代。欧必元。地以千秋胜,田因近日还。僧收数亩粟,聊驻半年山。牛系柴门外,人归夕照间。菖蒲无处采,赢得片时閒。
江行杂咏 其二。明代。欧必元。朗宁饱餐短项,端州初试细鳞。风波愁杀游客,海味输他渔人。
八月星槎一叶横,几人身得到东瀛。衡门枉驾深秋冷,高烛联诗永夜清。
已化鹏风溟海上,却回龙节洞庭行。归装满载端溪石,陆贾南金自可轻。
钱太常葭湄以半舫诗索和次韵四首兼以送之 其四。清代。陈恭尹。八月星槎一叶横,几人身得到东瀛。衡门枉驾深秋冷,高烛联诗永夜清。已化鹏风溟海上,却回龙节洞庭行。归装满载端溪石,陆贾南金自可轻。
次余仲庸松风阁韵十九首 其八。宋代。裘万顷。杨柳阴中啼杜鹃,梧桐枝上噪玄蝉。篇章满眼无人会,赢得诗翁取意编。
题宋子章竹。元代。成廷圭。黄陵只在断云西,苦竹丛深望欲迷。帝子不归春又晚,满林烟雨鹧鸪啼。
有荐胡仁叔历阳令者仁叔以诗送知已暇日杨德。宋代。王之道。四海皆兄弟,三界是道场。果且无彼我,安用分封疆。胡公历阳来,气焰何可当。威严走邸吏,不露太守章。锦衣荣会稽,暮雨成高唐。观望改侪辈,鸡群鹤昂昂。斯民苦兵火,有意哀劳伤。岂无九转丹,为助千金方。古来记循吏,不称苟道将。杀弟自取酷,防人人所防。子潜去少室,渊明恋柴桑。出处虽异事,一梦归黄粱。昔日骨已朽,伤哉今也亡。邶国歌柏舟,曹风赋鹈梁。秋来河伯喜,未睹若与洋。大小自有见,一笑还两忘。我生分每越,泉石成膏肓。弃遗等麟角,空虚漫龟肠。常欲埋车轮,除奸继张纲。如此人气和,致彼天时康。语之有暇矣,未窥夫子墙。理所不可及,马腹徒鞭长。讵知王者师,异日韩张良。愿言三顾虑,卧龙起南阳。
归三山入秋益凉欣然有赋。宋代。陆游。药物扶持美食眠,镜湖仍遇素秋天。一年强起归犹健,百口相看喜欲颠。碧瓦朱甍无杰屋,乌篷画楫有新船。道山顶上虽清绝,万顷烟波始是仙。
读方干诗因怀别业。唐代。崔涂。把君诗一吟,万里见君心。华发新知少,沧洲旧隐深。潮冲虚阁上,山入暮窗沈。忆宿高斋夜,庭枝识海禽。
感秋。宋代。宋祁。回肠病骨两惊秋,已作衰翁未白头。天上有星宁免客,人间无地可埋忧。车翻落日何曾定,臂化鸣鴞岂易求。莫就离鸿寄归思,离鸿身世更悠悠。
临江仙 十月木芙蓉。宋代。江南雨。五彩枝头开晚,霜寒不掩风情。胭脂和露晓妆成。众芳皆索寞,一梦未凋零。俟命堪称君子,天教玉润冰清。肯同桃李媚春晴。偎人心意悄,羞与说卿卿。
高马勿捶面,千里事难量。长鱼变化云雨,无使寸鳞伤。一壑一丘吾事,一斗一石皆醉,风月几千场。须作猬毛磔,笔作剑锋长。
我怜君,痴绝似,顾长康。纶巾羽扇颠倒,又似竹林狂。解道澄江如练,准备停云堂上,千首买秋光。怨调为谁赋,一斛贮槟榔。
水调歌头(席上为叶仲洽赋)。宋代。辛弃疾。高马勿捶面,千里事难量。长鱼变化云雨,无使寸鳞伤。一壑一丘吾事,一斗一石皆醉,风月几千场。须作猬毛磔,笔作剑锋长。我怜君,痴绝似,顾长康。纶巾羽扇颠倒,又似竹林狂。解道澄江如练,准备停云堂上,千首买秋光。怨调为谁赋,一斛贮槟榔。
奉和御製读五代史后唐史。宋代。夏竦。长兴秉钧者,子晦道攸隆。刚介昌言远,忠清茂泽丰。懿文常体道,妙略早從戎。可惜亏同德,当年阻建功。
感咏十解寄呈杨安抚 其九。宋代。白玉蟾。跃马西湖道,载酒湖水滨。一蝶忽花下,招之论大椿。
怀归 其十七。明代。申佳允。城角高楼起,清辉眺碧寥。凌风堪拂袖,凭槛任横箫。放浪浮鸥屿,艰危悟鹿蕉。旱蝗千里赤,三径已萧条。
退院口占。清代。大须。十四年来了宿因,扪心尚不失天真。徜徉山水成初愿,守护烟霞得替人。百八摩尼无量佛,三千世界自由身。寄言江上乘风客,莫待昏黄始问津。
送舅弟李贞宇会试。明代。张子翼。青年东观想燃藜,壮志悬知柱久题。欲把文章挥事业,便将科第作筌蹄。椿萱独羡龄犹健,鸿雁堪怜羽未齐。太史奏书传日下,泥金须蚤慰云霓。
王光禄园林杂咏 其一。明代。区大相。洞小沿花入,花香出洞新。彩云飞不去,留作洞中春。
九日雨中寄玉清道侣。元代。吾丘衍。野径黄花发,芜城忽暮秋。已成彭泽懒,不作汝南游。凫舄终遐举,匏瓜岂暂留。相看风雨际,何用识江州。
痴儿。宋代。王迈。痴儿缠五岁,器局稍精明。弄笔夸郎罢,窥鸾效女兄。顾瞻眸子俊,酬答舌头轻。但愿身长健,看渠骨骼成。
寄一贯通。宋代。释行海。别君容易见君难,三载无书去问安。身在异乡春又老,梦回孤馆雨生寒。江山有待人皆往,桃李无言客自看。东望沃洲何处是,暮云重叠锁峰峦。
早春用僧齐己韵。清代。马鸣萧。柳岸冰初解,数声雁北还。青波萦古渡,黄鸟啭深山。春草春风里,一诗一酒间。是非都不问,兴至但开颜。
铁骨搭。元代。杨维桢。铁骨搭,伟鹘砂,性如獬豸口如鸦。仰见太阴剥食欲,挟匕上天刳妖蟆。俯见海扬波,誓拔快剑水上断蝮蛇。才雄志大无位可施展,乃令行人走使匹马无停挝。南藩大吏一月二十九日醉藩职,弗理莫敢辄玼瑕。骨搭北上见官家,官家门南事,一一叩陛下,陈治忽谈忠邪。天子为点首,百官尽惊呀,御史结舌惭辅车。有附和,无聱牙。于乎骨搭者,古之汲直无以加,天子何不唤取归南衙。下为百司司白简,上为天子持黄麻。
同舒伯源自双溪口度桥登高山望幽谷诸峰赋八绝 其二。元代。刘崧。坐石弄芳草,渡溪行翠微。西峰月未上,独自看云归。
寄答沈从先。明代。徐熥。海国秋高一雁轻,题书千里见交情。鹿门君已逃踪迹,鹤市谁能识姓名。玄草谩忧瓿上覆,彩花长向笔中生。浅才何敢当皇甫,欲序三都愧未成。
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旁。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处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孟母三迁。两汉。刘向。 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旁。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处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