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黄循斋。宋代。阳枋。桂胜炉峰月,香飘字水春。姓名天下客,抱负洛中人。膴仁方三纪,徂年未六旬。循斋余售用,何必欢穷民。
《挽黄循斋》是宋代阳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桂胜炉峰月,
香飘字水春。
姓名天下客,
抱负洛中人。
膴仁方三纪,
徂年未六旬。
循斋余售用,
何必欢穷民。
诗意:
这首诗词以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题。诗人描述了夜晚月色明亮,炉峰上的桂树盛开,周围弥漫着芳香的情景。他自称是天下的客人,怀揣着对洛阳的向往和追求。诗人自述自己年过半百,但仍然充满斗志,愿意为洛阳的人民发挥余热,不愿过于安逸享乐。
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阳枋对洛阳的热爱和追求。诗人通过描绘月夜中桂树的美丽和芳香,以及用字如水春天般的香气弥漫,营造了一种宁静而优美的自然景象。他自称为“姓名天下客”,表达了他对洛阳的向往和对名利的不追求。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年事已高,但依然怀抱抱负,渴望为洛阳人民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不甘心过着富贵而无所作为的生活。最后两句“循斋余售用,何必欢穷民”,表达了他愿意为洛阳的人民尽自己的力量,认为享受富贵并不如帮助穷人。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情感和追求,展示了他对洛阳的深情厚意和对人民的关怀。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阳枋。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雨後田间杂纪五首。宋代。杨万里。晴路无泥亦未埃,野云尽薄不全开。满山都是长松树,无数杨花何处来。
晦夜双溪兄来访和韵。明代。唐秩。独坐山村一草亭,交穷更得性情清。敲门却笑苔新破,凉夜何妨月未明。半世为多凭病懒,百年谁与了诗盟。相逢且拚灯前醉,身后宁知记姓名。
汴州乱二首。唐代。韩愈。汴州城门朝不开,天狗堕地声如雷。健儿争夸杀留后,连屋累栋烧成灰。诸侯咫尺不能救,孤士何者自兴哀。母从子走者为谁,大夫夫人留后儿。昨日乘车骑大马,坐者起趋乘者下。庙堂不肯用干戈,呜呼奈汝母子何。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其五。唐代。姚合。晓钟惊睡觉,事事便相关。小市柴薪贵,贫家砧杵闲。读书多旋忘,赊酒数空还。长羡刘伶辈,高眠出世间。
谒秋崖先生方吏部墓借斗韵。宋代。杨公远。崖翁底事姓名香,照世文章日月光。葭坞留荷啼晓露,趼窝埋玉黯斜阳。碑刊地记生前撰,甃蚀苔痕去后荒。一炷炉薰瞻警罢,教人空结九回肠。
开元天宝杂咏 游仙枕。宋代。萧立之。一枕仙游足自娱,萧然清思离尘区。十洲三岛经行处,知有岷峨剑阁无。
书事 其一。清代。谭宗浚。新传严诏馺娑宫,玉虎晨威一震同。卧护西陲稀健将,角巾东第到群公。本来袁窦原殊气,却比萧周已尽空。独使至尊忧社稷,未央前席策平戎。
次方式成壶山韵。宋代。刘克庄。图经云此有神仙,曾见壶公跳入年。斫木人多山渐瘦,结庵僧去石谯眠。鸟归半岭衔斜日,樵返疏村起远烟。君若能抛尘里事,一龛共占野云边。
杪春寄友人。清代。王喦。何处相逢万事忙,卓家楼上百淘香。明朝渐近山僧寺,更为残花醉一场。
南乡子·新月上。五代。李珣。新月上,远烟开。惯随潮水采珠来。棹穿花过归溪口。沽春酒。小艇缆牵垂岸柳。
送外兄方卿公美赴广东宪十绝。宋代。黄公度。遐陬赤子困侵牟,跳弄潢池今几秋。从此声威憺强梗,自然戈戟变锄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