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早秋

西湖早秋朗读

《西湖早秋》是苏泂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明知有热不多时,可喜秋清又可悲。
四十九年蘧伯玉,西湖一阵桂风吹。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西湖早秋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复杂感受。诗人明白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的清凉将会来临,这让他感到欣喜。然而,他也感到悲伤,因为他意识到秋天的美景也是短暂的。诗中还提到了蘧伯玉,这是一个已经度过了四十九个秋天的人物,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西湖早秋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迁和生命短暂的思考。诗人在明知夏天即将结束、秋天将来临的情况下,既感到欣喜秋天的清凉,又感到悲伤秋天的短暂。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诗词充满了哲理和情绪上的冲突。同时,诗人通过提到蘧伯玉,将自己的感受与时间的流逝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生命的有限性和珍贵性。

这首诗词运用了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传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词气势恢宏,意境深远,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和哲理,展示了苏泂深邃的诗性和对人生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泂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苏泂朗读
()

猜你喜欢

童冠追随赖切磋,谈锋雄峻若悬河。地连浈海游歌便,气带风云化泽多。

殿最任渠书课绩,升沈那复计如何。盘涡深处芙蓉秀,归庆清平咏不波。

()

密雪沾游幕,馀寒犯酒茵。坐招群客饮,愁是独醒人。

事业惭知己,衣冠愧此身。吾生自有分,休问紫姑神。

()

五湖千万里,况复五湖西。渔浦南陵郭,人家春谷谿.

欲归江淼淼,未到草萋萋。忆想兰陵镇,可宜猿更啼。

()
竹鸡啼雨隔林塘,四月山深梅未黄。
水近洞门云气湿,葛花开上石眠床。
()
河势东回今几年,浓阴满目尽桑田。
川原变化无终极,一气不为常寂然。
()

良人何事滞京华,日醉青楼不顾家。独宿空闺今几载,又惊秋色上蘋花。

()
又扶残醉渡溪桥,饮散南园夜寂寥。
炬火照山疑犯斗,松风动地欲平潮。
观河自叹尘容老,就日那能鬓雪消。
煨芋拥炉谈妙道,阶梯佛祖直须超。
()
索莫归未得,闲云还满空。
愁吟对寒月,不睡到晨钟。
衣喜初冬寄,书怜手自封。
何当听夜雪,暖酒夜炉红。
()

鹿门佳处恣游遨,谁识沈冥一世豪。莫把功名论出处,卧龙终让德公高。

()
汪精卫
秋来凋尽青山色,我亦添头白。
独行踽踽已堪悲,况是天荆地棘欲何归。
闭门不作登高计,也揽茱萸涕;
谁云壮士不生还,看取筑声椎影满人间。
()

勿讶非吴下,深惭令海盐。旧琴蛇腹断,新笔鼠须尖。

诗苦非因债,官清不为廉。窗前山色好,终日坐钩帘。

()

胡风激秦树,贱子风中泣。家家朱门开,得见不可入。

长安十二衢,投树鸟亦急。高阁何人家,笙簧正喧吸。

()

故垄松楸暗,空城草棘荒。数峰横鸟道,一径绕羊肠。

桑叶露仍沃,稻花风已香。儿时十年梦,怀旧一悲凉。

()
回山楼观拥烟霞,即是瑶池阿母家。
万里不来青鸟使,千年空老碧桃花。
汉朝天子求丹药,瀛海神仙望翠华。
欲问安期杳何许,沧溟清浅几桑麻?
()

去都二百四十里,河流中间两城峙。
南城草草不受兵,北城楼橹如边城。
城中老人为予语,契丹此地经钞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