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园双竹呈瑞二首

小园双竹呈瑞二首朗读

《小园双竹呈瑞二首》是岳珂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两株竹子在小园中的景象,并以此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
锦绷玉立纪双清,
瑞牒千年重得名。
龙竹高标俨元致,
熊湘素节凛皇英。
质同陇麦两歧秀,
奇并庭柯连理荣。
却羡次峻尤特立,
虚心直道不孤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两株竹子为主题,通过描绘它们的特点和形象,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首先,作者形容竹子如锦绷般美丽,如玉立般高耸,纪录了它们的清雅之美。接着,竹子得到了瑞牒的赞誉,被认为具有千年的历史和重要的名望。这种赞美使得竹子更加显得高贵,具有崇高的品质。

其次,作者通过比喻将竹子与龙和熊湘相联系,形容竹子的姿态高标俨贵,体现了其元致之美。龙象征着权威和威严,熊湘则代表着纯洁和高尚,而竹子也以其高洁的品质凛然成为皇英之物。

然后,作者将两株竹子与陇麦进行对比,赞美它们的质地同样优秀,尽管它们在不同的领域中成长,但都展现出了各自的独特之处。竹子与庭柯并列,表达了它们的连理荣耀,意味着它们的品质高尚而美好。

最后,作者表达了对高峻之竹的羡慕之情,认为它们特立独行,虚心而直接,没有孤立自我,而是与众不同地坚持着自己的道路。这种态度也是作者所崇尚的,同时也是作者对自身追求的一种激励和思考。

整首诗词通过对竹子的描写和比喻,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品质和高尚道德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身追求的思考和认知。诗意深邃,赏析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纯洁、高尚和自我坚守的追求,以及对与众不同的独特之美的赞美和羡慕。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岳珂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学家。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岳珂朗读
()

猜你喜欢

春阳已出地,冰雪尚峥嵘。半作泥涂湿,尤妨车马行。

溪流成小派,海气乱新晴。湮郁须披豁,谁同上古城。

()
枕漱鑱鍼泉石肓,登临又刮山川目。
太清飞出离宫景,平地分为散仙福。
知津有赖大夫松,避道尤勤居士木。
层峦破晓霞散绮,断岩涵空雾披縠。
()
送客城西客已远,归路北池接南苑。
冰澌片断水光浮,柳线和柔风力软。
缭墙朱户谁家园,流水平畦春日浅。
禁河分溜一池足,洛圃移花百金贱。
()

百花头上和闰手,乃祖声名似孝先。
太息北朝开府老,真成故里烂柯仙。
庆流家嗣承先泽,学到孙枝又一傅。

()
芦深可藏人,下有扁舟泊。
正似洞庭风,日莫孤帆落。
()

道人野鹤姿,昂昂在鸡群。
谁能恋场粟,俯仰劳骸筋。
飘然欲何之,驻目西山云。

()

范内留芳训,扶天有骏功。
仙游知跨凤,圣念为当熊。
玉珮虚无里,苍云怅望中。

()

盘马万山顶,弹禽群木中。追思年少行乐,减尽旧豪雄。

三十六峰青矗,三百六滩碧逝,归路杳重重。拱手问仙伯,谪宦岂天公。

()
明日一百五,春风余几何。
愁随新火出,病忆故人多。
草色墙阴合。
花香宿雨和。
()
虚阁近鸣湍,应宜把一竿。
雨伤春麦烂,风折晚蒲干。
抱瓮临江汲,携书入寺看。
自惭何独幸,世难此偷安。
()

强敌寒盟,兵忽踰塞。公持汉节,迓客于界。控弦欻来,率土震骇。

外臣桀傲,自矜强大。公誓不慑,有死无拜。杀身成仁,播美千载。

()

不期欣会面,如即失炎蒸。
废寝看迟月,同吟忆远僧,
过旬河复见,无雨露多凝。

()
孤坐忽太息,拂衣临长风。
天高夕月冷,木脱秋山空。
良晤匪易得,好怀难再同。
思君不可见,心逐孤飞鸿。
()
曾经伯乐识长鸣,不似龙行不敢行。
金埒未登嘶若是,盐车犹驾瘦何惊。
难逢王济知音癖,欲就燕昭买骏名。
早晚飞黄引同皂,碧云天上作鸾鸣。
()

门外长槐窗外竹,槐竹阴森,绕屋重重绿。人在绿阴深处宿,午风枕簟凉如沐。

树底辘轳声断续,短梦惊回,石鼎茶方熟。笑对碧山歌一曲,红尘不到人间屋。

()

劳劳车马悔风尘,况复风尘抱病身。梦里不知身是客,喃喃犹唤枕边人。

()

握手河梁酒一卮,若为会合在何时。前旌剡剡催行迈,疏柳萧萧绾别离。

明月圆亏千里共,尺书往复半年期。愿言清慎修吾职,早晚高迁侍玉墀。

()

似此瑶华色,何珠空谷音。悲哉击筑泪,已矣唾壶心。

迹岂焚书白,病因老苦侵。有文焉用隐,无水若为沉。

()

骊山禾黍已连阡,谁道强秦冢未迁。一炬咸阳山岳裂,肯留墓木倚云边。

()

伏波铜柱早登坛,新命仍加执法冠。千里风声传木夹,三年冰雪寄珠官。

人从益部占星入,雨过碉房倚马看。莫道殊方频历试,循良先著御屏端。

()

月洗高梧,露漙幽草,宝钗楼外秋深。土花沿翠,萤火坠墙阴。静听寒声断续,微韵转、凄咽悲沉。争求侣,殷勤劝织,促破晓机心。

儿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任满身花影,犹自追寻。携向华堂戏斗,亭台小、笼巧妆金。今休说,从渠床下,凉夜伴孤吟。

()

枯鱼过河泣,劝鱼且莫泣,劝鱼且莫悲。蛟龙有时斩,何况鲂与鲵。

()
镜内苍颜,梳间白发,犹然骋俊刚求。
不愁自己,贪为子孙忧。
人人争名竞利,时时地、筹运机谋。
堪失笑,这般憨汉,直待死方休。
()

王母祠东古佛堂,人传栋宇自隋唐。年深寺废无人住,满谷西风栗叶黄。

()

百泉东岸三古杨,下枝扫拂书院墙,上枝瑟飒于穹苍。

空山野阴雷雨黑,柯干冥冥动山壁。剪伐难为栋梁用,盘踞番逃斧斤厄。

()
小阁瞰清池,荷花镇长见。
吏休苟得暇,只携书一卷。
()

吾爱李太尉,崛起定中原。骁雄十万兵,四面围国门。

一战取王畿,一叱散妖氛。乘舆既反正,凶竖争亡魂。

()

寸寸河山寸寸金,

()

寒芜极目连三楚。雁阵惊相语。一声长笛出高楼,渺渺断云天暮。

江深月黑,霜寒人静,独自衔芦去。

()
晓棹旌旗迥,暮河钲鼓喧。
商船极目避,汉使一何尊。
()

开轩望平子,骤马看陈王。狸膏熏斗敌,芥粉壒春场。

解翅莲花动,猜群锦臆张。

()

池亭秩芳筵,落日船始放。晴空散馀霞,秋水净氛坱。

高荷虽离披,尚尔绿弥望。搴豁成璧池,不碍双桨荡。

()
军马所不到,大山夹长谷。
千载几离乱,不知有杀戮。
鸡犬何晏然,未羡鄠杜曲。
连林望不极,春晚蓊以绿。
()
昨日山光寺前雨,今朝邵伯堰头风。
野云不散低侵水,鱼艇无依尚盖蓬。
藉味初能消酒渴,蓼花犹爱照波红。
杨州有使急回去,敢此寄声非塞鸿。
()

葛巾藜杖兴何长,为爱南湖六月凉。
雨在山头作云气,风来水面散荷香。
登临稍喜市声远,徙倚犹嫌归兴忙。

()

饷留儿女自喧呼,指点春禽又引雏。村妇相逢还笑问,把蚕今岁是三姑。

()

正声久不作,怀古竟何人。鸾凤翱翔下,荃兰咳唾新。

百年开壁叠,万象入陶钧。突兀浮丘阁,长留太古春。

()

我於文字无一精,少学五言希李陵。
当时巨公特推许,便将格力追西京。
卞和无足定抱宝,乘骥走行天下老。

()
青藜不解支脚力,机杼微闻隔林织。
暗香来处穷幽栖,蹇驴崎岖牛喘息。
山中欲访隐君子,等闲未许李邕识。
同盟颇笑五大夫,晚节污秦有惭色。
()

湘中琳琅碧,岳顶莲花白。隐几深竹中,嗒尔天游客。

()

祸生既有胎,福茂讵无根。玄理谅不爽,群动何纭纭。

商周数百载,积累基至仁。胤嗣岂皆贤,所藉先泽存。

()
半醉上车儿,车儿稳碾归。
轻风迎面处,翠柳拂头时。
意若兼三事,情如拥九麾。
这般闲富贵,料得没人知。
()
熔铅煮白石,作玉真自欺。
琢削为酒杯,规摹定州瓷。
荷心虽浅狭,镜面良渺弥。
持此寿佳客,到手不容辞。
()

绿骥骄龙媒,嘶云啮苍昊。谁令服盐箱,西上太行道。

伯乐一见之,脱鞅恐不早。回头语紫燕,报恩期瑶草。

()

旧游幕府无余俸,载得云根几片归。
爱此嵌崎苍玉质,剩判莎屩滑烟飞。

()

扫地焚香避湿蒸,睡馀茶熟碾声清。风来桐竹僛僛舞,雨过阶除㶁㶁鸣。

()
江南菊花差晚开,把酒前兰复后梅。
天公何尝负此老,天下腐儒臣方回。
()
赵公好,伟貌正青春。
莫把光阴虚度却,愿将功行宝相亲。
与我作比邻。
清闲在,认得出迷津。
()

屏迹山林养病身,数迂旌旆访幽人。追酬雅韵篇章富,共醉芳醪意气亲。

顾我老为沧海客,羡公去作紫霄宾。经纶蚤动中兴业,亦欲归居浙水滨。

()

四郊秦汉国,八水帝王都。阊阖雄里閈,城阙壮规模。

贯渭称天邑,含岐实奥区。金门披玉馆,因此识皇图。

()

日重光,天际翔,愿言贞明永瞻望。月重轮,淡溟渊。

愿犹月之恒,协帝仪中天。

()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醿。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似愁凝、汉皋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

冷暖世情谙已熟,雌黄舆议厌常闻。龟囚蚕缚末由脱,樽酒何时与重论。

()
蕙歇兰消菊已乾,横枝疎影到癯仙。
向来买种恨无地,我辈钟情亦有年。
最是爱他风骨峻,如何只喜玉姿妍。
小园应怪无佳句,未放幽香到酒边。
()
竹底开幽径,山根结小楼。
谁知多病苦,自判一生休。
舟著平沙尾,桥横古渡头。
往来皆物役,却扫独无求。
()

海气漫漫江上风,潮声时度越山中。且看移得新亭好,一任知名谁勇功。

()

人去西楼雁杳。叙别梦、扬州一觉。云澹星疏楚山晓。听啼乌,立河桥,话未了。

雨外蛩声早。细织就、霜丝多少。说与萧娘未知道。向长安,对秋灯,几人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