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龙井寺。宋代。郑清之。竹门斜倚酒家帘,石路高低记水帘。炙背老农惊伛偻,乘肩痴女笑窥觇。数羝人立攀篱落,一蝶儿嬉掠繖檐。款约朋从归去路,马头应有月纤纤。
《到龙井寺》是宋代诗人郑清之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幅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与人情的和谐。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竹门斜倚酒家帘,
石路高低记水帘。
炙背老农惊伛偻,
乘肩痴女笑窥觇。
数羝人立攀篱落,
一蝶儿嬉掠繖檐。
款约朋从归去路,
马头应有月纤纤。
诗意表达了一种宁静而美丽的乡村风景。首先,竹门斜倚,仿佛是为了迎接来访的客人,而酒家帘隐约可见,暗示人们的欢聚与宴饮。接着,石路高低起伏,标记着曲折的小溪。诗中出现的炙背老农和乘肩痴女是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生动描绘,老农弯曲的背,痴迷于肩上的女子,展现了他们对生活的执着和快乐。数羝人立攀篱落,一蝶儿嬉掠繖檐,展现了自然界的活力和细腻之美。最后,款约朋从归去路,马头应有月纤纤,揭示了友情的重要性和夜晚的宁静。
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具象的形象,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与宁静。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诗人表达了对大自然和人情世故的热爱,并通过友情的温暖与夜幕的静谧,给予读者一种宁静和愉悦的感受。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郑清之。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和高漫士梅江谣。明代。王恭。梅江水,流浩浩,居人尽说梅江好。自从海上筑城池,使车络绎无昏早。梅江水,深复深,行人一见怀千金。老夫平生爱江水,日饮一石无贪心。青萝盘盘数峰色,兜高望见扶桑白。蜃气朝凝鲛女宫,珠光夜照天吴宅。居人生小住江皋,架壑梯岩结构牢。沙鸥不省逢机事,江叟何曾识县曹。峨峨百雉连山郭,夷岛清宁无摽掠。将门子弟解逢迎,大侄儿郎谈礼乐。有时江上渔歌发,捩柁抽向江空阔。蹒跚竹篓紫蟹肥,拨刺金盘素鳞活。龙门子,何处来,向予西指凤凰台。京行此别三千里,怅饮应须数百杯。谢公好为苍生起,山中猿鹤徒为尔。到日秦淮有鲤鱼,尺书先寄梅江水。
题李溉之学士白云半閒。宋代。虞集。山中多白云,何由到城邑。招之恐不来,欲揽遽无迹。栖檐候晨光,纳牖作秋色。用冲不为盈,常住宁若客。分张任苍松,散落还白石。日照香炉峰,月射仙掌侧。有恩封一乡,与子当共食。
送别。清代。沈树荣。落叶枫林两岸秋,曾于南浦动离愁。只今一片江头月,不照归舟照去舟。
将至池阳呈鲁使君。宋代。张孝祥。珍重池阳鲁使君,忘年交契独情亲。江山佳处公开府,风雨来时我问津。翠逼笋舆松径合,绿随秧马稻畦新。东归剩作登临好,病怯诗肠故恼人。
米元章黄龙帖赞。宋代。岳珂。华胄遥遥楚国,宗风的的曹溪。唤起争名米老,奎光长照珍题。
送汪用衡北上。元代。王冕。去年送客西湖路,芳草落花春已暮。今年送客浦阳江,六月秋风吹柳树。年年送客为赋诗,赋诗每以功名期。玉堂金马等閒去,朱衣紫绶笑取之。归来高卧良自鄙,此语云云成戏耳。相如不是轻薄儿,马周终非穷途士。古人穷达各有守,今人枵然何所有?百宝妆腰逞豪俊,千金买马誇疾走。春风笑看陌上花,夜月醉眠蛾眉家。平生事业止于此,旁人为尔何咨嗟?汪君汪君拔其萃,读书论道真我辈。江山万里在胸中,洗却人间约绮态。此行必夺锦袍归,腕头更佩金垒垒。若问今朝作诗者,竹冠草衣盘礴裸。商歌饭牛松下坐。
西湖竹枝词六首 其五。元代。宇文公谅。湖上交秋风露凉,湖中莲藕试新尝。莲心恰似妾心苦,郎意争似藕丝长。
和黄鲁直送茶二首。宋代。孔武仲。君茶勇勇睡魔门,但恐湿我腹中书。欲酬黄金台上意,愧乏夜光明月珠。□□□□□□□,□□□□□□如。多君藻思比华腴,新诗妙墨更如湖。
再用前韵赠子勉四首。宋代。黄庭坚。句法俊逸清新,词源广大精神。建安才六七子,开元数两三人。
古风十首 其四。元代。赵孟頫。自有天地来,蓬莱几清浅。人生空皓首,举世谁得见。瑶台在何许,渺渺烟波远。方舟不可渡,使我空展转。
和赞善叔父尊韵。明代。陈航。千里怀人念故乡,应多感慨遇重阳。殷勤尽在诗编里,目极南天忆雁行。
奉和严司空重阳日同崔常侍崔郎及诸公登龙山落帽台佳宴。唐代。令狐楚。谢公秋思渺天涯,蜡屐登高为菊花。贵重近臣光绮席,笑怜从事落乌纱。萸房暗绽红珠朵,茗碗寒供白露芽。咏碎龙山归出号,马奔流电妓奔车。
至日依韵和老杜五首 其二。南北朝。邹浩。蛮风吹鬓鬓毛斑,非复登楼旧日颜。上主亦应怜久窜,孤臣尤切望今还。金鸡欢动栏杆外,綵服光生骨肉间。归去此恩何以报,惟将香火祝南山。
途中杂咏同区季誉 其七。明代。李之世。嫩绿柔红斗晓晖,江南花信未全稀。镜前病起愁添鬓,马上春寒未授衣。蔓草似连边外色,遥山半入雨中微。家园三径知无恙,碧荇苍苔满旧矶。
惠州秋日同尹澜柱先生假寓叶金吾湖山泛舟 其四。明代。张穆。隔城朱阁两相看,万叠青峦晓色寒。谁好曙烟争早起,美人先抚赤栏干。
高阳台 其一 汉茂陵。清代。周之琦。宛马吟愁,粤鸡啼恨,流虹休问猗兰。丹鼎龙归,一丘空指苍烟。蒲轮正好贤良聚,奈褰裳、海上仙山。甚蓬莱,误了阿房,重误甘泉。神君帐里知何语,但返魂香烬,枉赋哀蝉。五柞鹃声,负他桃熟千年。谁论朱鸟窗中事,剩初明、泪洒通天。最难禁,玉椀凄凉,宛在人间。
二月三日点灯会客。宋代。苏轼。江上东风浪接天,苦寒无赖破春妍。试开云梦羔儿酒,快泻钱塘药玉船。蚕市光阴非故国,马行灯火记当年。冷烟湿雪梅花在,留得新春作上元。
答蓝山兄。明代。蓝智。寄来诗句清如水,思向山中拜老庞。总为玄经生白发,久知丹诀出清江。秋风茆屋芝三秀,春雨蓝田玉一双。也欲论文重载酒,何时剪烛共西窗。
寿母生朝 其三。宋代。朱熹。阴澹园林岁欲霜,怪来和气满中堂。要知积善工夫巧,变得人间作寿乡。
癸酉春送杨君雨人北上。明代。曾曰唯。杏雨香春江,柳花上行李。立马一书生,感时涕江涘。握手访中原,茫茫不可视。今上古武丁,鼎铛缺双耳。大川棹腐楫,劲弦控挠矢。翰林养相望,棋枰酒杯底。何不习吏事,而但讨文史。言官无大谏,徒取圣听鄙。是以越职言,或从小臣起。大学古成均,诸生与胄齿。今为鬻爵肆,群蚁奔羊市。高皇重积分,中兴复古始。司成冢宰争,王言若置屣。嗟古举贤良,选择励廉耻。晁贾公孙文,犹云累科举。胡乃名世才,时艺斯焉取。孔孟虽皇皇,亦当事训诂。而况帖括中,安得伊与吕。安石乱天下,种毒今未已。记诵欺主司,田宅遗孙子。大车誇闾巷,竿牍害乡里。养士三百年,功效如是止。齐寇比帝京,寒齿附唇比。困兽思决藩,恐其渡辽水。西贼秦抵燕,较齐稍缓尔。亦畏走北胡,二寇互表里。即我粤海中,大鲸相衔尾。百城一参戎,犄角将何以。墨牧嚼人骨,大吏倒贤否。清惠被弹文,交章荐狼豕。犯怒长官邪,乃云肃网纪。虽不非大夫,亦当计桑梓。子昔感神京,帝栋础则圮。万虏城下薄,无人应拊髀。天子自登陴,朋分挠国是。寄书太息言,天下事如此。以致圣主疑,有臣不敢恃。大镇工户曹,中官坐协理。主既疑益深,臣乃化绕指。间有谔谔然,千人而一士。此行又三岁,抱膝熟摩揣。努力经世务,明明天子使。若乃逢年事,其道在故纸。黄口拾进贤,沾沾亦自喜。得之不必才,况子已才美。何事立春江,喃喃话知己。
扫花游(赋高疏寮东墅园)。宋代。张炎。烟霞万壑,记曲径幽寻,霁痕初晓。绿窗窈窕。看随花甃石,就泉通沼。几日不来,一片苍云未扫。自长啸。怅乔木荒凉,都是残照。碧天秋浩渺。听虚籁泠泠,飞下孤峭。山空翠老。步仙风,怕有采芝人到。野色闲门,芳草不除更好。境深悄。比斜川,又清多少。
蚤春登楼遣兴。明代。于谦。千条柳线织春愁,不放韶光入画楼。远塞天低云漠漠,长河风静水悠悠。十年客路双蓬鬓,万里归心一叶舟。南北往来成底事,此身无恙任沉浮。
和司徒侍中舟中再赋一阕。宋代。强至。燕子迎船贴岸飞,波光流色日晖晖。都人倍恋行春乐,只恐恩容昼锦归。
用前韵奉寄寿官伯父 其二。明代。罗钦顺。四峰骈耸一峰高,好景长牵客梦劳。拙宦有年无寸补,何如赢取伯成毫。
咏玉泉山竹。清代。胤禛。御园修竹传名久,嫩筱抽梢早出墙。雨涤微尘新浥翠,风穿密叶澹闻香。低侵幽涧波添绿,静幂虚窗影送凉。更羡坚贞能耐雪,长竿节节挺琳琅。
偶题八首 其五。明代。苏仲。得莫欣欣失莫悲,是谁先我得天机。龙飞蠖屈真男子,局蹐人间岂解知。
南苑阅武。清代。载淳。风劲霜高万马骧,特临南苑饬戎行。八方无事边烽静,七萃如云士气扬。岂是劳军来细柳,敢云纵猎效长杨。防秋略寓貙刘意,家法钦承戒怠荒。
戏调浦进士 其二。明代。孙继皋。十二楼中吹笛声,梅花落尽不胜情。夜深忘却公车诏,笑指灯前暗结盟。
雪中与林择之祝弟登刘园之宴坐岩有怀南岳旧游赋此呈择之属和并寄敬夫兄。宋代。朱熹。风雪集岁晏,掩关聊自休。今辰展遐眺,倚此寒岩幽。同云暗空室,皓彩迷林丘。崩奔小涧歇,飞舞增绸缪。仰看鸾鹤翔,俯视江汉流。乾坤有奇变,澒洞惊两眸。三酌不自温,倚杖空冥搜。悲歌动华薄,璀璨忽满裘。向来一杯酒,浩荡千里游。亦复有兹赏,微言寄清酬。解携今几许,光景逝不留。怀人眇山岳,省己纷愆尤。对此奇绝境,一欢生百忧。茫然发孤咏,远思谁能收。
凉飙霁雨。万叶吟秋,团团翠深红聚。芳桂月中来,应是染、仙禽顶砂匀注。晴光助绛色,更都润、丹霄风露。连朝看、枝间粟粟,巧裁霞缕。
烟姿照琼宇。上苑移时,根连海山佳处。回看碧岩边,薇露过,残黄韵低尘污。诗人谩自许。道曾向、蟾宫折取。斜枝戴,惟称瑶池伴侣。
清风满桂楼(丹桂)。宋代。曹勋。凉飙霁雨。万叶吟秋,团团翠深红聚。芳桂月中来,应是染、仙禽顶砂匀注。晴光助绛色,更都润、丹霄风露。连朝看、枝间粟粟,巧裁霞缕。烟姿照琼宇。上苑移时,根连海山佳处。回看碧岩边,薇露过,残黄韵低尘污。诗人谩自许。道曾向、蟾宫折取。斜枝戴,惟称瑶池伴侣。
寄辇下译经正觉大师。宋代。释智圆。水国无归梦,年来帝泽深。梵书翻宋语,道论变吴音。静室清香凝,闲庭古树阴。玉华前事在,高迹许谁寻。
诉衷情·山河萦带九州横。元代。刘秉忠。山河萦带九州横。深谷几为陵。千年万年兴废,花月洛阳城。图富贵,论功名。我无能。一壶春酒,数首新诗,实诉衷情。
山阁杂咏 其八。明代。梁维栋。生平未暇评花品,今夏看榴兴不孤。一发丹葩朱寔出,始知渠是锦衣图。
六月三日夜闻蝉。唐代。白居易。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乍闻愁北客,静听忆东京。我有竹林宅,别来蝉再鸣。不知池上月,谁拨小船行。
浙人自辽囊父榇返。明代。边贡。客衣零落鬓毛斑,迢递沙场负骨还。三尺古碑千载恨,曹娥江上水潺潺。
挽庄定山用见素韵。唐代。杨廉。东头曩日侍先皇,犹记鳌山第一章。独酌久应收燮理,素丝新岂恋羔羊。不妨野寺参南老,肯使终身作务光。草阁天峰人已去,依然篱菊自寒香。
二月十九日度大庾岭题云封寺四首。宋代。杨万里。行者南来今几春,一回举似一回新。钵盂夺得知何用?不怕梅花解笑人。
次韵翁古晚府判 其二。宋代。陈著。振讯䙰褷病鹤形,箳篂影下话平生。受原宪业惟环堵,溯德公心不入城。日把寸量著蝶梦,云拖一出被猿惊。自惭迂学经题品,输与两生无姓名。
诗偈 其七十一。唐代。庞蕴。无事被他骂,佯佯耳不闻。舌亦不须动,心亦不须瞋。关津无障碍,即是出缠人。
为谷隐和虞参议韵。宋代。杨冠卿。诛茅祗合老僧龛,一笑欣陪麈尾谈。天末冥鸿方避弋,辽东白豕忍怀惭。折腰我已宦情薄,嚼蜡谁言世味甘。万事转头俱梦幻,试将此语静中参。
再用前韵。明代。薛瑄。钟山南望凤凰台,山下平湖一镜开。近岸紫骝穿柳去,沿堤画舫采菱来。山禽将子飞还止,水鸟衔鱼去复回。无限太平门外景,神游何必访仙垓。
咏史二十七首 其四。明代。王夫之。安世不藏父恶,南轩尽掩前羞。迁史直承尧典,紫阳曲学春秋。
再游栖霞洞。宋代。刘克庄。直路幽阴侧路明,玉为墙壁雪为城。殷勤报有诗翁到,万一仙人肯出迎。
祁门道中即事。宋代。曹彦约。弦诵琅琅两岸闻,此风万足张吾军。儿童相顾惊相问,莫是当年旧主人。
司马温公挽诗五首。宋代。孔武仲。赐告恩稠叠,闻丧上震惊。秋原无喜色,夜雨有悲声。世路嗟存没,公心达死生。蓬山预雠校,新见史书成。
鳊鱼。宋代。苏轼。晓日照江水,游鱼似玉瓶。谁言解缩项,贪饵每遭烹。杜老当年意,临流忆孟生。吾今又悲子,辍筋涕纵横。
日本杂事诗 其一七七。清代。黄遵宪。左陈履宪右冠模,夏屋纷罗万象图。聚族同谋轮扁秘,不过依样画葫芦。
陈州村人或赋上阳白发人者毛甡过闻而感焉。清代。毛奇龄。河南河北不种麻,上阳宫中无好花。玉沟流水载花出,从此宫墙不能八。宛丘东路桑落村,漂流近在村东园。黄门持鹞晚归寂,公主望乡朝负暄。西山盗贼走春电。花落重飞旧巢燕。舞鹭翻垂篽宿衣,沤麻添作西宫线。金舆入蜀未得归,道傍不用伤蛾眉。《上阳白发》谁家赋,能使傍人双泪垂。
山杜鹃花。明代。周玉箫。千山绕缭杜鹃开,挂纸罍尊满插来。应是空斋兄妹血,年年春雨不能灰。
暮春游西湖北山。元代。杨载。愁耳偏工著雨声,好怀常恐负山行。未辞花事骎骎盛,正喜湖光淡淡晴。倦憩客犹勤访寺,幽栖吾欲厌归城。绿畴桑麦盘樱笋,因忆离家恰岁更。
绍兴祈谷三首。清代。佚名。于穆思文,克配上帝。涓选休成,遵扬岩术。祗牙明诚,肃陈量币。享兹吉蠲,申锡来裔。
寄王彦贞 其一。明代。乌斯道。兔泉探夜月,熊耳挹岩霏。白玉无尘点,黄金似土挥。乡关心已遂,城市迹全稀。尚爱慈湖水,娟娟照戟扉。
和吴警斋侍郎二首。宋代。刘克庄。帝悯龙钟许放还,梦魂尚记侍威颜。难陪贡禹王阳后,犹在申公辕固间。昔领群仙上蓬岛,今为居士老香山。痴年八十官三品,不欠浮名只欠闲。
戏为韦偃双松图歌。唐代。杜甫。天下几人画古松,毕宏已老韦偃少。绝笔长风起纤末,满堂动色嗟神妙。两株惨裂苔藓皮,屈铁交错回高枝。白摧朽骨龙虎死,黑入太阴雷雨垂。松根胡僧憩寂寞,庞眉皓首无住著。偏袒右肩露双脚,叶里松子僧前落。韦侯韦侯数相见,我有一匹好东绢。重之不减锦绣段,已令拂拭光凌乱。请公放笔为直干。
附画风竹于箑送子甘题此。明代。徐渭。送君不可俗,为君写风竹。君听竹稍声,是风还是哭。若个能描风竹哭,古云画虎难画骨。
进之天锡舜弼有和章再用韵。明代。顾清。冻指握笔如拳虬,犹有雪诗来北楼。北楼几日不一到,寒阵未许阳乌收。瑶琨鹭羽孰坚脆,往往精辩闻龙牟。长安书生四十韵,远喜不救沟中愁。颍阴禁体亦何事,雕刻但有空言留。凭高极目意颇豁,滉漾如驾虚空舟。珠宫玉宇隔人世,一暖谁为苍生谋。洛阳尽覆吾亦愿,尚恐目前无此裘。
涌金亭同冀定甫马伯龄醉赋。明代。谢榛。百泉声不断,风雨乱沧波。地接烟岚迥,天开灵秀多。古人馀胜事,今代有狂歌。为爱苏门好,携樽共一过。
再用韵戏答陈仲思。宋代。刘宰。一读新诗一解颜,天孙机杼锦斓斑。致师自昔能无语,瞥眼君宜付等闲。风定波涛收万壑,云归紫翠山千山。论交早岁今华发,少有猜疑愧两间。
十二月二十九夜大雪三首。宋代。杨公远。岁已云除四日春,正嗟无雪慰农心。重衾夜觉十分冷,平地朝看一尺深。剡曲舟虽无月载,灞桥景更有谁吟。今宵拚饮椒花酒,醉后烹茶自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