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门道中即事。宋代。曹彦约。半沦溪谷半山冈,地狭民多尽盖藏。争道去年小丰稔,至今租米正输王。
《祁门道中即事》是宋代诗人曹彦约的作品。这首诗以描绘祁门道路两旁的景象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喻寄托,表达了诗人对人世间生活的思考和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半沦溪谷半山冈,
地狭民多尽盖藏。
争道去年小丰稔,
至今租米正输王。
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祁门道路两旁的溪谷和山冈,展示了景色的美丽和宏伟。"半沦溪谷半山冈"一句描绘了道路沿途的地势,将人们的生活环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地狭民多尽盖藏"一句则表达了地方狭小,人口众多的现状,人们不得不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来居住和生存。
诗中提到"争道去年小丰稔,至今租米正输王",通过描写农业丰收和租米输往王宫的情景,表达了农民对税收的压迫和不公的愤懑之情。这里的"租米"暗示了农民需要将部分收成上交作为赋税,而"输王"则暗示这些税收最终流入王室。这种对现实生活的触动和诗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凸显了作品的时代气息。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现实生活的一隅,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的揭示,传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人民生活的关注。这种对现实的触动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使得这首诗词在宋代文学中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意义。
曹彦约(1157~1228)南宋大臣。字简甫,号昌谷,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曹彦约。曹彦约(1157~1228)南宋大臣。字简甫,号昌谷,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上已日舍舟丰城。宋代。曹彦约。路出丰夺县,篮舆了夕阳。何人共列坐,胜事忆流觞。帝里衣冠近,家山念虑长。殷勤楼下水。今夜到吾乡。
贺屠朝宗进左都宪加太子少保。明代。程敏政。凤敕辉煌听晓颁,鸿恩汪濊属丹山。江南旧望传三辅,岭表新功震百蛮。左辖位当乌府印,东朝官重紫宸班。清时才杰如公少,看立勋名宇宙间。
山居偶成。宋代。释智圆。世上喧哗耳不闻,烟萝深处绝人群。岁寒弗改怜高柏,舒卷无机爱白云。闲采药苗医故疾,旋编红叶写新文。有人来问居山意,寂寂茆堂日又曛。
题合溪乾洞(又见刘商集,题作题潘师房)。唐代。于鹄。渡水傍山寻绝壁,白云飞处洞天开。仙人来往行无迹,石径春风长绿苔。
刀镊黄陈二生。宋代。释惟一。双手乖如双眼乖,等闲净出顶门埃。几多铁额铜头汉,驻被渠侬按过来。
追和王百谷梅花绝句十首 其一。明代。王夫之。梅叶上红争欲落,南枝何处索春光。姮娥前夕开明镜,莫有佳人试早妆。
石经殿。宋代。李廌。漆书寘兰台,笔削犹敢擅。真名镂遗编,定知伯喈篆。未校芸阁书,成此石经殿。
宋君辅许当世陈彦谦苏宣甫自远还乡上元同饮。宋代。蔡襄。故国逢君慰喜偏,清宵行醼重留连。山楼上火人初合,天汉无云月自圆。乐色时闻花院里,春风都在酒旗边。莫辞彻晓须沈醉,后会还应不计年。
落第东归。唐代。罗邺。年年春色独怀羞,强向东归懒举头。莫道还家便容易,人间多少事堪愁。
咏荔枝闽宪作。明代。谢肃。星毬朱柿杂硫黄,磊落千林带海旁。火齐外包团绛色,水精中结莹寒浆。每嫌天宝供妃子,岂谓元丰献帝王。今代御筵唯玉食,不因微物扰炎方。
次韵留友直道士来访。宋代。陈著。九六荡摩中,几人閒处同。浮生丝傀儡,后计石婆翁。事事休休过,时时咄咄空。何如仙羽健,来往傲方蓬。
别无锡南禅莲老。宋代。曹勋。生平罹百忧,老来始一欣。得履方外趣,不涉卷内闻。留锡憩福境,禅悦志所勤。日款乡关旧,俱叹鸿鹄分。偶同窗雨,永怀九仙云。好持洞下香,法界期普薰。
九日同潘璜溪凌叔子张策时王兰成作。清代。钱大昕。木落雁南下,天涯各滞淫。百年多病客,九日故乡心。风度高楼笛,寒生别浦砧。西山爽气在,无计一登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