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郡舍人挽诗。宋代。虞俦。璧池鼓箧岁庚辰,蟾窟分枝癸未春。夹侍螭坳司记注,同升凤掖演丝纶。靖言交契从来厚,追想音尘不复亲。拘缀无由陪执拂,招魂楚些为沾襟。
《中书郡舍人挽诗》是宋代诗人虞俦的作品。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中书郡舍人挽诗》
璧池鼓箧岁庚辰,
蟾窟分枝癸未春。
夹侍螭坳司记注,
同升凤掖演丝纶。
靖言交契从来厚,
追想音尘不复亲。
拘缀无由陪执拂,
招魂楚些为沾襟。
这首诗的诗意较为隐晦,需要通过细致品味来理解。虞俦通过细腻的表达,展示了他对过去时光的追忆和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中的"璧池鼓箧"和"蟾窟分枝"是一种象征性的描写,形容岁月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璧池"指的是一种美玉,暗示着珍贵而短暂的时光。"鼓箧"则表示时间的流动,象征岁月的推移。"蟾窟"是指月亮,而"分枝"则暗示月亮的变动和阴晴圆缺,寓意人生的变幻无常。
接下来的两句"夹侍螭坳司记注,同升凤掖演丝纶",表达了作者在朝廷中的职位和工作,展示了他过去的荣耀和辛勤。这里的"螭坳司记注"指的是官府中的文书官员,而"凤掖"则是指皇帝的内殿,"演丝纶"则表示在宫廷中处理琐碎事务的工作。
接下来的两句"靖言交契从来厚,追想音尘不复亲"表达了作者与亲友之间深厚的感情。"靖言交契"表示作者与亲友之间的默契与理解,而"追想音尘"则表达了思念之情。诗人感慨时光的流转,不再能与亲友亲近交谈。
最后两句"拘缀无由陪执拂,招魂楚些为沾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念。"拘缀"指的是官场的束缚和琐碎的事务,使得诗人无法陪伴亲友。"招魂楚些"则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希望他们能够回来一同聚首。
整首诗以隐晦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和亲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在官场中的职责和内心的孤独。通过对诗句的细腻品味,读者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和对人生变迁的思考。
虞俦,生卒年月不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隆兴初进人太学,中进士。曾任绩溪县令,湖州、平江知府。庆元六年(1200)召入太常少卿,提任兵部侍郎。工诗文,著有《尊白堂集》24卷,清修《四库全书》收录其部分诗文。如其词《满庭芳》:色染莺黄,枝横鹤瘦,玉奴蝉蜕花间。铅华不御,慵态尽欹鬟。...
虞俦。虞俦,生卒年月不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隆兴初进人太学,中进士。曾任绩溪县令,湖州、平江知府。庆元六年(1200)召入太常少卿,提任兵部侍郎。工诗文,著有《尊白堂集》24卷,清修《四库全书》收录其部分诗文。如其词《满庭芳》:色染莺黄,枝横鹤瘦,玉奴蝉蜕花间。铅华不御,慵态尽欹鬟。
浣溪沙(霜菊黄)。宋代。韩淲。霜后黄花尚自开。老年情绪为何哉。株株浑是手亲栽。秋际有言挥玉尘,冬来无梦绕金钗。相思一夜发窗梅。
送林以乘赴任江西佥宪。明代。蒋山卿。先帝昔巡幸,小臣同上书。事危攀折槛,情切止乘舆。未得陈丹悃,空令伏玉除。天心那可问,皇怒竟何如。氛雾昏霾久,雷霆震击余。伤魂逮囹圄,鞭血溅衣裾。半刺犹怜尔,孤游孰起予。联翩嗟去国,萧索苦虽居。圣哲临宸极,清明开太虚。王纲重照洗,奸孽尽诛锄。紫诏恩初降,苍生愤始摅。逐臣皆见召,旧故复相於。禁闼还通籍,官曹并直庐。感时唯涕泪,叹逝重欷歔。从宦心俱懒,求名术本疏。只应旅进退,敢望独吹嘘。翻怪无鸣鹤,堪怜似戏狙。十年才易组,六月便驱车。去作长途别,行将大暑袪。凉云停碧树,渌水泛红渠。南国秋风早,西江白露初。霜威迎獬豸,月令改蟾蜍。世路多欹侧,斯文有卷舒。身须混泾渭,誉欲等璠玙。霄汉看鹰隼,江湖觅鲤鱼。与君生死分,分手一踌蹰。
壬寅春扫先师翁塔 其一。明代。释今无。江门觅路拜高岑,瞻仰嵯峨春暮阴。溪雨欲来山气歛,泉台长掩法源深。烟开孤白啼归鹤,土酿新红出远林。旧日绕床孙渐老,一盘荼味荐微忱。
谒昭明祠。宋代。周紫芝。历年有攸归,脩短良亦异。天乎不祚梁,斯人乃即世。于皇元良资,盛德真岂弟。高文贯百家,妙学穷六艺。悠悠悲徂年,凛凛尚生气。伟哉千载人,享此百世祀。金朱焕灵宫,奔走恭祀事。遐瞻俨森寒,神雨倏复至。伛偻奠椒浆,悲风肃兰佩。想像折芳馨,兹焉独长喟。
宿古寺。宋代。赵汝鐩。黄昏投寺宿,古屋瞰荒江。村酒沽春瓮,山房耿夜釭。滩高声撼枕,月落影收窗。僧老人皆玩,楼钟晓未撞。
送姚子章之浙东帅掾。宋代。郑采。南纪四明雄浙左,孤城百雉接风涛。越裳客去得犀角,日本船来看宝刀。元帅旌旗开外阃,掾郎才略服诸曹。帐中羽檄何须草,政爱夔州诗法高。
春思。元代。张玉孃。玉勒雕鞍燕北春,闲愁空自惜芳尘。杨花入户还飞去,应笑虚帏翠被新。
牡丹盛开对之感叹寄秘阁侍郎。宋代。李昉。白公曾咏牡丹芳,一种鲜妍独异常。眼氏见伊真国色,算头闻者是天香。朝含宿雨低垂泪,晚背残阳暗断肠。多病老翁争奈向,寄诗遥问少年郎。
忠献韩公挽辞二首 其二。宋代。王安石。两朝身与国安危,典策哀荣此一时。木稼尝闻达官怕,山颓果见哲人萎。英姿爽气归图画,茂德元勋在鼎彝。幕府少年今白发,伤心无路送灵輀。
凌云寺。宋代。晁公溯。问途出青郊,践胜得绀园。始登十寻阁,敬礼两足尊。仰观碧玉螺,瑞光发面门。飞霞在指瑞,甘泉生耳根。屹为江山壮,高揭日月存。念此未云夸大,法身满乾坤。东望乌牛峰,突起如伏鼋。少休白云亭,远见苍烟村。晴波溢清辉,午树增重昏。方袍无平叔,佳处莫与论。
德清太善寺。宋代。傅梦得。西风吹客过唐栖,袖拂尘埃读断碑。适意绕廊询古迹,老僧引看建炎诗。
送张光禄弟克允还兖州。明代。石宝。扁舟来探石城春,一夜埙篪动四邻。虎踞龙蟠看王气,鸟啼花发助诗神。灯前白发身俱健,画里青山说未真。有兴不妨秋更到,年年光禄酒杯新。
五月望夜与诸君山中再酌和仅初韵。明代。华察。仲夏苦昼永,薰风起将夕。圆景海上来,照此山中客。坐令微暑消,兼使众累释。兴至时命觞,露下复移席。因耽水竹居,遂同鱼鸟迹。盘游岂忘返,玩物聊取适。台空人影疏,夜静潭气白。参差树杪峰,历历辨咫尺。超然悟真境,万物一虚寂。
颂古一○一首。宋代。释子淳。木人来问青霄路,石女年尊似不闻。携手相将归故国,暮山芨芨锁重云。
归航夜雨有感。宋代。周密。扣舷何处起吴歌,客思由来入夜多。感愤诗篇偏跌宕,飘浮身世任蹉跎。风摇岸火如飞电,雨打溪蓬似滴荷。十载别鸥成底事,依然西塞晒渔蓑。
淮东楚客。宋代。陈郁。淮邦产宝皆奇士,楚客能词只小夫。些语凄凉君自感,未应山色独关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