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监湖上。宋代。楼钥。万顷平湖一苇杭,此归喜似贺知章。上恩赐与西湖曲,遂老吾家归照堂。
《贺监湖上》是宋代楼钥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楼钥在监湖上的情景,并表达了他对家乡西湖的深深思念之情。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万顷平湖一苇杭,
此归喜似贺知章。
上恩赐与西湖曲,
遂老吾家归照堂。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家乡西湖的热爱和思念之情。诗中的"万顷平湖"形容了湖泊的广阔和平静,"一苇杭"则显示了湖上只有一根苇草,暗示了湖面的宁静和寂寥。
首句"此归喜似贺知章"表达了作者回到家乡的喜悦之情,并借用了贺知章这一历史人物的名字,以突出喜悦的程度。贺知章是唐代的一位著名诗人,他也曾表达过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上恩赐与西湖曲,遂老吾家归照堂"则表达了作者对上级恩赐之下,回到家乡西湖的心愿。"上恩赐"指的是皇帝的恩典,赐予了他回家的机会。"西湖曲"则指的是西湖的美景和诗曲之地。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回家的决心和渴望,将自己的晚年过在家乡的照堂之中,体现了对家园的深情厚意。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文字勾勒出了湖泊的宁静、作者的喜悦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温馨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家乡的美好和归乡的喜悦。这首诗词展现了楼钥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以及对家园的归属和守护之意。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
楼钥。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
感怀四首 其三。明代。张子翼。农家岁熟儿犹哭,海上兵添赋岂堪。抱病杞人曾过计,春风疑不到天南。
揽镜六言三首。宋代。刘克庄。天上映藜已懒,雾中看花不真。顾我七十馀老,见公三两分人。
登许昌城望西湖。宋代。梅尧臣。试望许西偏,湖光浸晓烟。岸痕添宿雨,草色际平田。夏木阴犹薄,朱荷出未圆。人闲绿波静,幽鹭插头眠。
祷雨有喜。宋代。许及之。已用计然策,犹烦傅说霖。绵延三日往,慰藉九重深。柱础收馀润,摩围散薄阴。何庸尸祝力,圣主自诚心。
题赵子昂摹唐人二戏马驹。元代。方回。我尝远过燕山北,树木已无草一色。骐骥骅骝动万匹,互啮交蹄戏跳踯。谁欤画此双名驹,似斗非斗相嬉娱。唐人遗迹赵子摹,善书善画今代无。善书突过元章米,善画追还伯时李。先画后书此一纸,咫尺之闻兼二美。无章伯时两人合一人,愧我一诗难写两人真。
千秋行再赠殿卿。明代。王世贞。许生少小青门客,一日交游满东国。雕鹗秋盘九塞云,骅骝气压千群色。夭矫长虹挂银汉,浩荡高风来碣石。是时历下李攀龙,往往道汝文章伯。贞也乾坤昧夙昔,飞书莽苍神相识。蓟门红尘万杨柳,五马初停赵州守。酒徒零落声华尽,且复低眉事奔走。乍看恐失许赵州,胡为刺促不能休。要知肝胆酒边露,还是当年荆聂俦。清霜片片压羽曲,北斗插地河西流。有足肯蹑朱门履,独棹南天破盘水。未容魑魅快时人,尚有头颅辨山鬼。携手慷慨河梁篇,丈夫微名安足怜。眼前离合差挂意,此辈岂与千秋权。
夕次鹿门山作。唐代。阎防。庞公嘉遁所,浪迹难追攀。浮舟暝始至,抱杖聊自闲。双岩开鹿门,百谷集珠湾。喷薄湍上水,舂容漂里山。焦原不足险,梁壑未成艰。我行自春仲,夏鸟忽绵蛮。蕙草色已晚,客心殊倦还。远游非避地,访道爱童颜。安能徇机巧,争夺锥刀间。
上巳霞庄阻雨不果来和诗寄示叠韵答之。清代。钟大源。不管重三节候来,雨师刻意阻流杯。湿云昨日又今日,孤棹欲开仍未开。卅里空濛遮望眼,一春黯澹负诗才。若偿旧约须新霁,定要朱樱绿笋催。
谒志公塔作二首。明代。李维桢。钟声停苦事何如,今日东南物力虚。倘忆金陵乡国否,遗民愿比鲙残鱼。
早春田行。宋代。梅尧臣。风雪双羊路,梅花溪上村。鸟呼知木暖,云湿觉山昏。妇子来陂下,囊壶置树根。予非陶靖节,老去爱田园。
和吕秘校观梅 其二。宋代。徐积。寒梅虽淡薄,乃是物之珍。天与离群性,花前独步春。江皋多冒雪,山路不逢人。根本蟠虽久,花趺长自新。妖姿虽共处,正色愿相邻。纵使红为饰,何如素是真。北人殊未识,南国见何频。须假东风力,春香到紫宸。
东窗。宋代。寇准。徙倚东窗夜未明,悄然幽馆独凝情。灯摇古壁秋虫怨,露下疏林宿鹤惊。道在任从时态薄,年加潜觉睡魂轻。待酬北阙君恩了,归听冰泉落石声。
次曹雪林见寄韵。明代。陶宗仪。告老归来鬓已秋,山中庐墓境深幽。田园已遂陶彭泽,乡里争称马少游。戏彩庭前思远道,解缨风外濯清流。新诗题寄浑难和,笔力高于五凤楼。
王夫人挽词。宋代。李复。家声昔冠秦中望,妇学今传颍上风。百岁流光方过半,新春逝水忽驰东。丹山凤泣归巢冷,寒月乌啼反哺空。他日拂弦悲旧曲,应将哀恨寄孤桐。
次韵六四叔村居即事十二绝。宋代。刘子翚。春来太半在农畴,邂逅相逢皆饮流。贪看暮烟驰万柳,不知明月上前洲。
奉和御製读晋书。宋代。夏竦。土行勤武力,机鉴信良哉。国赖桓文业,人推葛陆才。殊祥双鹤至,吉梦八门开。终始全高节,诚因左翼推。
夜宿陈尔昭竹溪山馆得西字。明代。黄克晦。回磴断桥山日西,高枫叶赤飞满蹊。一家村巷到始觉,千树花源行转迷。野夫欺虎度林黑,沙鸟避人穿竹低。欲移衾枕抱云宿,月白天鸡空里啼。
呈邵张二宰 其一。明代。蓝仁。从祀先儒起邵张,高门奕世擢贤良。列星并应郎官出,爱日相期化国长。綵翮固非栖枳棘,白头重欲咏甘棠。观风倘入闽关境,邑有弦歌野有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