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寅元日。宋代。李洪。年年元日雨,常是一春愁。客子诗多感,梅花信已休。春风吹柳眼,海雾暗沙头。聊举椒觞酒,萱苏岂释忧。
《丙寅元日》是宋代诗人李洪的诗作。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年年元日雨,
常是一春愁。
每逢新年的元旦,总是下着雨,
使得整个春天都带着愁绪。
客子诗多感,
梅花信已休。
身为游子的我,写下了许多感慨之诗,
梅花的芬芳已经不再传达。
春风吹柳眼,
海雾暗沙头。
春风吹动柳树的眼睛,
海雾笼罩了沙滩的前头。
聊举椒觞酒,
萱苏岂释忧。
我只好举起香料盛满的酒杯,
红萱和苏草又怎能解除忧愁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元旦雨天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新年时节的感慨和愁绪。雨水代表了一种沉重和忧愁,使得整个春天都笼罩在愁云之中。作者自称“客子”,表示自己身处异乡,对故乡和亲友的思念之情。他曾经写过很多抒发感慨的诗歌,但如今梅花不再传达他的心声。这里的梅花可以被理解为作者曾经借以表达情感的象征物,而现在已经失去了它的意义。
诗中描绘了春风吹拂柳树和海雾笼罩沙滩的景象,通过这些自然景物的描写,进一步烘托了作者内心的忧愁和孤寂。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境遇的无奈和无能为力,只能借着酒杯的抚慰,但即便是酒杯中的香料和芳草,也无法真正解除他内心的忧愁。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新年时节的复杂情感,抒发了对故乡和亲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流逝时光的感叹。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交融,诗中营造出一种愁绪缭绕的氛围,给人以深思和共鸣的空间。
[约公元一一六九年前后在世]字不详,本扬州人,后寓居海盐,李正民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乾道中前后在世。工诗。历知温州、藤州。其馀事迹均不详。洪著有文集二十卷,今仅存芸庵类稿六卷,《四库总目》不及十之三四。其诗时露警秀,七律尤工。...
李洪。[约公元一一六九年前后在世]字不详,本扬州人,后寓居海盐,李正民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乾道中前后在世。工诗。历知温州、藤州。其馀事迹均不详。洪著有文集二十卷,今仅存芸庵类稿六卷,《四库总目》不及十之三四。其诗时露警秀,七律尤工。
刘谏议挽词二首。宋代。周必大。早习唐蕡策,中为汉辅官。伏蒲频尽节,当宁极隆宽。身荷甘泉橐,家仍陋巷箪。清名垂宇宙,犹足障狂澜。
累日文符沓至怅然有感。宋代。陆游。白首逢人只累欷,今虽未是昨真非。文章才尽欲焚稿,仕宦兴阑当拂衣。浪出自应为後戒,放言那计堕危机。辽天华表苍茫里,千载何人识令威?
咏蜡梅水仙。宋代。楼钥。二株巧笑出兰房,玉质檀姿各自芳。品格雅称仙子态,精神疑著道家黄。宓妃漫诧凌波步,汉殿徒翻半额妆。一味真香清且绝,明窗相对古冠裳。
老人。宋代。释文珦。老人方外人,观物又观身。得性无今古,随时亦故新。梅容微笑腊,柳意暗藏春。除是同怀者,知予此语真。
题龙兴观胡道士壁。宋代。洪朋。倒生松树倚清池,日下西山鸦乱啼。隔水竹林人不到,欲寻神界路应迷。
送交代吴共叔师礼。宋代。赵蕃。往君在太学,有类如何蕃。仁义积诸身,诸生知所尊。今君为主簿,又类习凿齿。不仁荆州士,四海名未已。谁云斗水浑,可养横海鱣。涧壑虽阻深,松桧能参天。群公顷争荐,亦既升初秩。似君许人物,岂计一阶级。圣朝开文馆,政为时育才。似君此风骨,咫尺斯蓬莱。而我独何者,瓦砾偶居后。纵加刻画工,未救无盐丑。古人重交契,今人顾不然。愿君保金石,勿为燥湿迁。饮君一卮酒,属君千万寿。更欲拘君船,江头已无柳。
临江仙。宋代。辛弃疾。手捻黄花无意绪,等闲行尽回廊。卷帘芳桂散余香。枯荷难睡鸭,疏雨暗池塘。忆得旧时携手处,如今水远山长。罗巾浥泪别残妆。旧欢新梦里,闲处却思量。
新第落成漫赋二首。明代。邓渼。欻炉依柳下,瓢杓挂林中。水为临池黑,泉因洗药红。诗留招隐士,笺就与天公。咄咄终何事,将寻植杖翁。¤
寄苏亲家叔郊时六十一初度因致遥祝。明代。欧大任。两家世好似朱陈,击壤三朝祝颂新。高卧啸从苏岭客,太平耕是鹿门人。閒来日月惟藜杖,醉后烟霞一葛巾。綵服更看娱白发,洛园睢社碧江春。
予久客思归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元代。仇远。人寄天地间,官爵寄所寄。所寄本傥来,得丧亦常事。何哉浅丈夫,以此芥胸次。达人视为轻,譬彼摴蒲戏。役满须过更,代者乃未至。故乡隔太湖,一舸归甚易。秋高山骨露,始见松竹翠。依依古梅村,是中有深意。
南窗。宋代。苏辙。京师三日雪,雪尽泥方深。闭门谢还往,不闻车马音。西斋书帙乱,南窗初日升。展转守床榻,欲起复不能。开户失琼玉,满阶松竹阴。客従远方来,疑我何苦心。疏拙自当尔,有酒聊共斟。
木香花。宋代。董嗣杲。斗雪轻微吐粉蕤,同开结约是酴醾。玉英递韵埋深叶,檀蕊分姿袅别枝。无力可延春色住,有方曾著药名遗。花空风转薰弦院,红柱棚欹{上艹下憂}乱垂。
步步娇。清代。顾贞立。却又早、绿叶成阴,深深院遍。小窗纱、流莺啭。问可是、城东第一妍。词章禁苑传。谪仙才、人争羡。
经蚌壳湖。明代。吴与弼。前月兹晨滥宠嘉,恭承天语侍文华。片帆容易几千里,独咏西风野水涯。
浮丘道人招魂歌。宋代。汪元量。有母有母死南国,天气黯淡杀气黑。忍埋玉骨崖山侧,蓼莪劬劳泪沾臆。孤儿以忠报罔极,拔舌剖心命何惜。地结苌弘血成碧,九泉见母无言责。呜呼二歌兮歌复忆,魂招不来长叹息。
发嵩县留别守御千兵邑庠教谕。明代。程本立。嵩州官舍留三日,日日乱山云吐吞。闻鸡夜看北斗柄,借马晓出东城门。广文无毡坐宾客,将军有书传子孙。我怀先世此乡里,愿聚族人居陆浑。
冬夜有怀柯田山人四首 其一。宋代。张元干。闻说新居好,山樊卜筑深。药囊能济物,龟策少知音。四海忧黔首,中原尽绿林。直须期雪屋,夜棹去相寻。
同虞汝薇游太云寺。明代。邹元标。僧依水竹情偏寂,客到空庭念亦休。尔我相看无片语,心随明月大江流。
大酺(永昌元年)。唐代。杜审言。圣后乘乾日,皇明御历辰。紫宫初启坐,苍璧正临春。雷雨垂膏泽,金钱赠下人。诏酺欢赏遍,交泰睹惟新。
长生草。宋代。楼钥。我方髫龀时,已复见兹草。仲舅尉江阳,奉亲颜色好。窗门挂经冬,蛛丝罩轻缟。意为霜雪残,白花乃明杲。世间三友外,此有岁寒操。年至十七八,童心如木槁。随时到柯山,逢人细访考。买之野人手,何须访蓬岛。尝为伯氏寿,作诗颂难老。经今五十年,得自江南道。老我日就衰,岁月岂长保。一笑哦子诗,犹将伴梨枣。
送黄竑。宋代。叶适。有客家住宝剑窟,将身自比夜明帘。见我立谈尽肝膈,骇视世俗徒沾沾。千年豪杰供指使,笑挞胡虏如奴钳。嗟予病衰绝少韵,只欲炙背依茅簷。劝子持难复居易,吕梁之舟先历试。焦桐邂逅爨下薪,良玉磋磨庙中器。谁言怒海鲲鲸恶,别有晴川鸥鸟戏。心亨习坎行自孚,安流傥寄相思字。
蜀僧宗杰来乞诗三日不去作长句送之。宋代。陆游。看遍东南数十州,寄船却泝蜀江秋。孤云两角山亡恙,斗米三钱路不忧。万里得诗长揖去,它年挈笠再来不?放翁烂醉寻常事,莫笑黄花插满头。
立春日病中邀安国仍请率禹功同来仆虽不能饮。宋代。苏轼。孤灯照影夜漫漫,拈得花枝不忍看。白发欹簪羞彩胜,黄耆煮粥荐春盘。东方烹狗阳初动,南陌争牛卧作团。老子従来兴不浅,向隅谁有满堂欢。斋居卧病禁烟前,辜负名花已一年。此日使君不强喜,新春风物为谁妍。青衫公子家千里,白首先生杖百钱。曷不相将来问病,已教呼取散花天。
夏盖湖。清代。陈梓。当年停盖此婆娑,障海孤峰翠结螺。南朔东西波浪急,辛壬癸甲别离多。石根隐聚鼋鼍窟,松顶高穿日月梭。万国衣冠渺何处,满湖烟雨一渔蓑。
题沈凡民兰亭卷子 其一。清代。袁枚。先生垂老泪星星,行箧常携感旧铭。一代交情存笔墨,三人颜色付丹青。酒杯曰社秋来忆,玉笛山阳雨后听。五十二年鸿爪在,昭陵风雪满兰亭。
送吴宗猷从伯氏芥舟之阮江受学。清代。成鹫。之子初生时,予发如髹漆。之子入学年,予发数茎白。去岁子能文,予发白拣黑。今年子远游,予发无拣择。子如哉生明,我如旁死魄。盈虚会有期,日月不相息。少壮贵及时,老大良可惜。之子何所之,湖南岭之北。之子何所为,去家亲讲席。昨暮理琴书,今朝事行役。再拜别二人,依恋两难释。受命行出门,一日三记忆。阿爷命阿儿,寸阴如尺璧。阿母命阿儿,努力加餐食。耿耿方寸中,悠悠行路客。路逢白发僧,记得曾相识。长歌送远人,怅然念今昔。壮哉大鹏雏,高举奋六翮。云垂鹏背轻,天高鹏路直。行矣莫淹留,帝乡在咫尺。当从阮江翁,并驾朝天舄。
杂曲歌辞·结客少年场行。唐代。虞羽客。幽并侠少年,金络控连钱。窃符方救赵,击筑正怀燕。轻生辞凤阙,挥袂上祁连。陆离横宝剑,出没惊徂旃。蒙轮恒顾敌,超乘忽争先。摧枯逾百战,拓地远三千。骨都魂已散,楼兰首复传。龙城含晓雾,瀚海隔遥天。歌吹金微返,振旅玉门旋。烽火今已息,非复照甘泉。
题虞侍禁山亭。宋代。李覯。岭上簷楹缔构新,我来登望倍凝神。可怜韬略真名将,犹与豀山作主人。会把松心欺过雪,更冯花萼占留春。江南风物虽佳丽,争奈燕然有虏尘。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徐份。宋代。林同。父疾亦云笃,如何豁尔平。孝经惟泣诵,昼夜不停声。
和章守三咏·右披云楼。宋代。黄公度。飞楼跨危堞,云雾晓披披。形胜供临眺,公馀来燕宜。江横睥睨阔,山入绮疏奇。风月本无价,君侯况有诗。
杨叔瓛哀挽。明代。丘浚。弱冠相逢今白头,别来又是十馀秋。他年舟过期重会,前日书来未及酬。无命遽成终古诀,有才可惜半生休。朝来忽得江南讣,老泪临风不觉流。
驻马听。元代。白朴。裂石穿云,玉管宜横清更洁。霜天沙漠,鹧鸪风里欲偏斜。凤凰台上暮云遮,梅花惊作黄昏雪。人静也,一声吹落江楼月。
西亭子送李司马。唐代。岑参。高高亭子郡城西,直上千尺与云齐。盘崖缘壁试攀跻,群山向下飞鸟低。使君五马天半嘶,丝绳玉壶为君提。坐来一望无端倪,红花绿柳莺乱啼,千家万井连回溪。酒行未醉闻暮鸡,点笔操纸为君题。为君题,惜解携。草萋萋,没马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