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汉史。宋代。姜特立。万石躬行不读书,公孙张禹号名儒。诗书何罪工发冢,自是诸生爱颔珠。
《读汉史》是宋代诗人姜特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汉朝历史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读书学习的看法和对古代名士的赞美。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万石躬行不读书,
公孙张禹号名儒。
诗书何罪工发冢,
自是诸生爱颔珠。
诗意:
《读汉史》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读书学习的态度和对古代名士的赞美之情。诗中,万石是一个不读书的富豪,而公孙、张禹则是号称名儒的学者。作者在诗中借古讽今,批评了那些不重视读书的人,强调了读书学习对于知识的追求和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描写,将读书学习与富贵名儒相对立,凸显了读书的价值和意义。诗中的万石是一个形象的对比,他代表着那些追求物质享受而忽视知识修养的人。而公孙和张禹则代表着那些古代名士,他们通过读书学习,获得了崇高的声誉。
诗中的"诗书何罪工发冢,自是诸生爱颔珠"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读书学习的正面评价。"诗书何罪工发冢"意味着这些古代名士,他们以诗书才华而受到后世的尊重,他们的墓志铭上刻着他们的成就。而"自是诸生爱颔珠"则表明了诗人对于诸多学子对知识的追求和热爱。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读书学习的推崇,通过对古代名士的赞美,强调了知识修养的重要性以及读书对于个人修身养性的影响。它呼吁人们应该重视读书学习,追求真理,提高个人素质,以达到人生的更高境界。
咸平生日 其一。宋代。韩驹。昔年亲擢校书郎,夜梦苍龙绕屋梁。异时那知今日应,六龙深驻载赓堂。
八日登山同谒吴王祠。金朝。李俊民。老树凋残尽,灵祠寂历中。古今时易改,幽显意能通。岁享屡登乐,俗追三让风。送迎人散后,日落乱山空。
挽赵漕二首。宋代。杜范。蔚蔚郎闱望,皇皇使节辉。竞时俱勇往,怀宝独言归。皂盖人方惜,黄粱梦已非。萧山遗老在,谁使涕交挥。
新秋同唐古遗须竹游钟武故城归坐小轩夜语四首 其三。明代。王夫之。野人爱菊亦偶尔,种菊满阑秋已清。但为爱君兄弟好,欹眠闲看绿光晴。
逍遥咏。宋代。宋太宗。龙虎刚柔隐圣方,一时和合运阴阳。周知配类无疏失,我一从来理自长。鼎里花开装五彩,心明火候制三黄。更能通得华池妙,南北东西不可当。
佛郎国进天马歌。元代。杨维桢。龙德中,元气昌,天王一统开八荒。十又一叶治久长,前年白雉来越裳。中国圣明日重光,仁声极沓动嘉祥。乌桓部族号佛郎,实生天马龙文章。玉台启,阊阖张,愿为苍龙驾东皇。瑶池八骏有若亡,白云谣曲成荒唐。有元皇帝不下堂,瑶母万寿来称觞。属车九九和鸾锵,大驾或驻和林乡。后车猎俟非陈仓,帝乘白马抚八方。调风雨,和阴阳。泰阶砥平玉烛明,太平有典郊乐扬。尚见荣河出图像,麒麟凤鸟纷来翔。
从甘泉师游罗浮和韵 其一 舟次十字滘。明代。庞嵩。千金重一瓢,借我中流度。觉岸倘先登,游刃与时措。东西南北辕,适国为大道。行矣慎所之,无惑多岐路。
千秋岁。金朝。王哲。汨汨尘寰扰。苦苦尤深窈。长系绊、不分晓。日生还恁地,夜梦魂惊杳。听分表。都缘劫劫波波绍。急急心开肇。早早俱除剿。回首处、见明了。一般真个好。万道银霞绕。这番了。秋潭皓月波光晶。
选部中作。宋代。晁说之。白发来游宦,山公不我闻。邪犹在中等,政不占微分。孤泪沧溟感,微言上帝勋。何妨贫且贱,嵩岭有高云。
唐人四马卷 其二。元代。宋无。簇仗回来玉勒閒,黄门牵向落花间。君王不爱长杨猎,嘶入春风十二闲。
乌夜啼(夜坐)。宋代。张鎡。月儿犹未全明。乞怜生。几片彩云来去、更风轻。应见我。行又坐。苦凝情。卷起帘儿不睡、到三更。
秋日杂诗 其四。清代。边连宝。清商沁骨髓,发为酸楚吟。物理有推激,欲制难可禁。金匏虽异族,竹磬乃同音。孟郊死已久,谁当知我心。
尝语客莼鲈橙蟹的对或言今年斗门坚寒故蟹不。宋代。陈傅良。莼鲈有玉西风急,橙蟹无金东海深。只为酒醒愁夜来,二虫得失我何心。
钱选画张果图歌。明代。李梦阳。张翁纸驴真有无,钱也何意传其图。印记虽明幅断裂,李侯完之亦奇绝。所恨图尾钱有诗,就蛇添足将无痴。忆昔翁来集贤院,入宫诏许肩舆便。一日声名人主动,千年面目吾今见。帝貌深沉玉榻雄,侍人一异三人同。汉皇信有瑶池降,秦始枉慕蓬莱通。玄言未竟铃殿风,寸驴跃出青箱空。有僮追捉双眼红,此驴䠥
关山路三首。宋代。孔武仲。马力虺隤苦不禁,仆夫流汗亦沾襟。抱琴来写非无意,爱此山高涧水深。
次韵胡观光长庆寺早起。宋代。王庭圭。晓天楼殿倚空虚,尚见星辰落落疏。鹊动高林人起后,马嘶残月客行初。偶来作尉聊驱盗,岂谓论功得谤书。但使一方无犬吠,即看黄纸下新除。
初至襄阳与熊心开总理夜话。清代。梁朝钟。虎帐铜壶夜气清,羽林十万静无声。单于冬入残三辅,汉上秋成絷九营。勿虑卫青终失宠,无劳贾诩更谈兵。吴山楚水年馀别,残角空阶尽月明。
云谷杂诗十二首 其十一 下山。宋代。朱熹。行随流水声,步出哀壑底。绿树枝相樛,白涧石齿齿。树石无穷年,流水日千里。
贺陈握卿葭月举第五子。宋代。章采。石麒头角露峥嵘,宝志摩来分外精。珠璧一阳逢会合,地天两数大生成。谢兰漫擅当年宝,窦桂还开此日荣。太史占星遥望气,德辉今已聚江城。
送外赴蜀。清代。陆懿淑。忍攀杨柳繫征鞍,男子桑蓬逸处难。儿代课书休寄忆,亲能勿药便平安。连云蜀栈千寻上,捧日皇途一例看。领袖功名应不远,他年禄养好承欢。
口占绝句。宋代。道潜。寄语东山窈窕娘,好将幽梦恼襄王。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
怀玉山歌二首 其二。明代。李梦阳。君不见怀玉山,山七盘,盘盘上无极。阴霾白日崖洞黑,隆冬雨路谁来得。稻田月池山上头,半天有地今我游。石坛剥落古佛弃,木落俯见东岩湫。湫中巨鱼长如人,红眼射日翻金鳞。天台桃源在何许,采药避秦此处吾告汝。
导引。唐代。无名氏。清都未晓,万乘并驾,煌煌拥天行。祥风散瑞霭,华盖耸,旗常建,耀层城。四列兵卫,爟火映、金支翠旌。众乐警、作充宫庭。皦绎成。绀幄掀,衮冕明。妥帖坛陛霄升。振珩璜、神格至诚。云车下冥冥。储祥降嘏莫可名。御端阙、肸号敷荣。泽翔施溥,茂祉均被含生。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其七十三。明代。释函是。五更开户望,孤月照禅真。脚踏生台影,灯摇绕佛身。风停花入定,雁过水无尘。不到空潭曲,难论旷世因。
论诗绝句三十首 其九。清代。赵清瑞。玉树谱新声,绮弱而无骨。诗词判刚柔,何用咎狎客。
题括苍冯公岭二首。宋代。曹豳。平芜千里绿迢迢,水宿山行好耐劳。最是愁人最奇崛,冯公之巘浙江潮。
菩萨蛮(新秋)。宋代。李弥逊。凉飚轻散余霞绮。疏星冷浸明河水。欹枕画檐风。秋生草际蛩。雁门离塞晚。不道衡阳远。归恨隔重山。楼高莫凭栏。
六州歌头。清代。庄棫。门迎众绿,还放石榴红。人如醉,娇欲睡,起先慵。静帘栊。愁绪天涯绕,共莺燕,随蜂蝶,曾几度,额黄染,脸脂融。剩得轻阴,阁外深深护,雨湿烟浓。望江南江北,绮思去无踪。似水韶华,太匆匆。记嬉游处,春如海,花飞径,乍相逢。佳约误,钿车过,更谁从。影朦胧。旧日庭前月,似团扇,又熏风。秋未到,欢长好,意惺忪。纤手瑶琴自抚,仙裾戛、玉佩丁冬。任鸳鸯六六,水宿梦相通,碧涨悠溶。
题苏东坡木石图。宋代。米芾。四十谁云是,三年不制衣。贫知世路险,老觉道心微。已是致身晚,何妨知我稀。欣逢风雅伴,岁晏未言归。
赋新繁周表权如诏亭。宋代。吴中复。君构义方亭,人知善教成。恩封新诰命,词合旧题名。承袭诗庭训,辉光里闬荣。如今彩衣养,蔼蔼振家声。
送邵察院陪知朗州。宋代。王禹偁。郡斋全占五溪云,就养辞权以孝闻。重戴旧称秦御史,高堂新授汉封君。板舆为别经三载,寿酒先斟满十分。我叹今生无此事,赋诗相送泪雰雰。
读书楼赠道士。宋代。耶律铸。道本无名莫强名,在人呈露自然情。楼头山色门前水,不是天公彩画成。
游青原山。明代。罗钦顺。朝访名山露未晞,翠岚浮动欲侵衣。坡头路转松阴合,陇上人閒豆荚肥。泉响遥闻心已净,寺门初到梦先飞。从来剩有烟霞癖,争奈行藏与愿违。
京口别黄甥良式。明代。陆深。千里相随论古今,河桥风雨夜沈沈。不知此日江头路,何似当年渭水深。
送长乐令郁文叔谢病还晋陵。明代。徐熥。弃官应遂白云心,行李空携单父琴。病骨岂堪长负弩,黑头偏乞早投簪。家当杨柳茶烟细,门比柴桑柳色阴。除却簿书劳半载,一生清福总山林。
次韵衢守陈守言职方招游烂柯山。宋代。赵抃。贤侯九日去寻山,牵俗无由得附攀。换世昔传仙局久,登高今喜使车还。平原丰稔农欢劝,犴狱空虚吏放閒。从此烂柯光价起,为留佳句落人寰。
游仙。明代。陆采。明车拂天罡,白日驻轩盖。招摇舞青霞,芝髓涤玄薤。仙者四五人,黄眉笑相邂。玉虬偃灵风,瑶鞭静垂带。谓余来何迟,羞以盘龙脍。双双紫鸳鸯,游戏蓬池内。静婉歌未穷,雨师肃归辔。望望红羽旂,追之了无际。
谒李梅亭。宋代。乐雷发。九拔鲸牙气贯虹,玉堂归只守文穷。世无真魏扶吾道,人以乾淳望此翁。大地精灵藏笔下,国家命脉寄山中。缦袍羸驷崇仁路,正拟登门听击蒙。
山侗稽首,自别姚仙。思心度日如年。即此清清雨霁,遍润芝田。伏惟神明协相,处安闲、法体然。钰如昨,荷寻常留念,书信相传。辄有微言相恳,谭仙去相邀,鹤羽翩翩。傥若携云光访,感激难言。些儿闲中闲事,待贤来、面罄不宣。山侗拜,上玄中玄玉座前。
满庭芳 邀姚公书。金朝。马钰。山侗稽首,自别姚仙。思心度日如年。即此清清雨霁,遍润芝田。伏惟神明协相,处安闲、法体然。钰如昨,荷寻常留念,书信相传。辄有微言相恳,谭仙去相邀,鹤羽翩翩。傥若携云光访,感激难言。些儿闲中闲事,待贤来、面罄不宣。山侗拜,上玄中玄玉座前。
为浪溪题折枝海棠。元代。欧阳玄。点缀春风只一枝,此花犹是半开时。更令老杜如今见,便是无情也赋诗。
连理木为何坰赋。元代。徐贲。松阳之山如游龙,粤罗浮原独巃嵸。有坟峨峨树且封,谁其葬者楚国公。楚公系同正献宗,煌煌炎宋祠业鸿。若子洎孙俱登庸,德泽绵衍何其隆。至坰七世庆未穷,坰也孝义被厥躬。只率党序相睦雍,上以承祀弗坠躬。下以奉亲能婉容,昊天不慭降鞠訩。群丑戏兵侪蚁蜂,居民悉毁郊甸空。母也奄忽时适逢,葬地罔差吉与凶。仓皇原傍凿幽宫,礼弗克备诚匆匆。明年又复殂乃翁,五内摧裂号彼穹。相原石塘气郁葱,佥曰合迁母也从。坰以体魄安其中,而更发露实所恫。岁丙午春时雨丰,连理木生元气钟。巨干开合敷枝葼,廿又四尺为其崇。望如车盖俨童童,山灵挥诃护芳秾。祯奇孰云非化工,于戏孝感天地通。暴祥表瑞无以充,乃于兹木昭孝衷。眉山记语具始终,乡人颂美万口同。我闻其事愧愚蒙,作诗聊以备采风。
同阿大野臣斋中夜集围炉三首 其二。明代。王彦泓。芗泽微闻履屧交,羁怀顿为减牢骚。难辞腕藕擎犀斝,喜见唇樱染麝毫。醉客任嘲髯似戟,愁予逆送眼如刀。狂心于此何能已?帘外琼铺尺许高。
别西湖。宋代。房灏。人在画船泥样醉,安知西北有兵尘。书生老眼厌风尘,天遣临安看一回。便是西湖不留客,也曾身到日边来。
和崔正谏登秋日早朝。唐代。沈佺期。鸡鸣朝谒满,露白禁门秋。爽气临旌戟,朝光映冕旒。河宗来献宝,天子命焚裘。独负池阳议,言从建礼游。
和洪秀才八首。宋代。胡寅。闻说频频党,深遵秩秩猷。题评归月旦,裁鉴比阳秋。赋谢雕虫手,诗通美盼眸。看君多直谅,端似汉朱游。
插秧歌。宋代。周紫芝。田中水满风凄凄,青秧没垄村路迷。家家趁水秧稻畦,共唱俚歌声调齐。树头幽鸟声剥啄,半雨半晴云漠漠。五白草斑谁敢闲,农夫饷田翁自作。去年两经群盗来,妇儿垂泣翁更哀。蚕丛烧尽不成茧,陵陂宿麦无根荄。今年插秧忧夏旱,旱得雨时兵复乱。官军捕贼何时平,处处村村闻鼓声。
戏赠江仲嘉司兵。宋代。程俱。君不见谢公栖迟乐东土,起作司马征西府。莫年谈笑有穰孙,鹤唳风声走强虏。又不见子猷剡川高兴阑,肯随鹤书落人间。不知骑曹底官职,朝来拄颊看西山。平生清真翠岩老,泉石膏肓偶同调。岁寒落落见孤松,不忍低眉宁枯槁。年来无米继朝炊,闻说吴兴富鱼稻。不妨来作古司兵,士卒投醪止凫藻。美哉洋洋霅溪水,秋塘百里荷花绕。当年钓徒放浪处,醉目悠然送归鸟。斯人不死世不识,往往凌波弄瑶草。君方参同佐龙虎,我欲治荒种梨枣。会当月夜见庞眉,一笑超然凌八表。
家眷至衙。明代。黄公辅。朗陵三度阅梅花,每觉乡心感物华。老妇携来孙与子,一堂相聚宦为家。流莺巧弄春风袅,弱柳柔翻暖日斜。妻务焚香儿课读,公庭无事早归衙。
甘州 题陈百生阆风绁马图。清代。蒋春霖。是何年吹堕谪仙人,春风紫罗裳。看长虹吐气,才如天马,醉摆丝缰。踏遍苍梧悬圃,瑶草四蹄香。十二芙蓉外,佩玉翱翔。已分琼楼玉宇,策斑虬欲起,笑问天阊。甚三千弱水,云隔路茫茫。漫回首、蓬莱清浅,算神仙、也怕见沧桑。龙媒俊,任乘风去,招手鸾凰。
和总得居士康乐亭韵。宋代。张孝祥。尚忆池塘梦阿连,当时此意惜无传。薪车不障洪河决,乔木终随故国颠。柳下煅工真得道,竹林酒友谩称贤。先生义慨云天薄,千载参渠活句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