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事。宋代。李流谦。饱饭将何适,携筇登翠微。江长仍曲折,树远欲依稀。煮井未休汲,田家初掩扉。惊心崖路险,隔岸唤船归。
《书事》是宋代诗人李流谦的作品。该诗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场景和心境。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书事》中文译文:
饱饭将何适,
携筇登翠微。
江长仍曲折,
树远欲依稀。
煮井未休汲,
田家初掩扉。
惊心崖路险,
隔岸唤船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李流谦的亲身经历为背景,表达了他在旅途中的感受和体验。诗人在描写自己的旅程时,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示了他内心的思考和情感。
诗的开篇,“饱饭将何适”,表达了作者对于旅途的疑惑和不确定感。这句诗意味着诗人已经吃饱,但不知道接下来的旅途会如何。这种迷茫和不安的心情贯穿整首诗。
接着,诗人提到自己携带着手杖登上了翠微山,一个景色优美的地方。江水蜿蜒曲折,远处的树木似乎模糊不清。这些描写展示了诗人周围环境的美丽和变幻,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起伏和迷离。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述了一系列场景。他提到自己还没有停下来汲水,农田的家门刚刚关闭,心中却被崖路的险峻所惊吓。最后,他通过隔岸呼唤船只来归途。这些情节揭示了旅途的困难和挑战,以及诗人对于归途的期盼和渴望。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观和旅途经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动荡和追求。诗人的感叹和疑问,以及对于归途的渴望,勾勒出一种富有诗意的旅程体验,使读者能够在阅读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共鸣和思考空间。
[约公元一一四七午前后在世]字无变,汉州德阳人。生卒年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以文学知名。荫补将仕郎,授成都府灵泉县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全蜀,置之幂下,多所赞画。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力乞补外改奉议郎,通判淹州府事。流谦著有澹齐集八十一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李流谦。[约公元一一四七午前后在世]字无变,汉州德阳人。生卒年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以文学知名。荫补将仕郎,授成都府灵泉县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全蜀,置之幂下,多所赞画。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力乞补外改奉议郎,通判淹州府事。流谦著有澹齐集八十一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题梅四首 其四。元代。贡性之。寒气棱棱雪作晴,看花独自出郊行。北枝未吐南枝发,笑杀春光也世情。
西江月 灵岩听法 咏雪塑僧伽像。清代。吴伟业。透出光明眼耳,忍来冰雪心肠。坐时两手且收藏。捏弄儿童无状。著体生成冷絮,开门自在斋粮。大千世界尽银装。到得来朝一样。
夏日览物思古人三首·陶潜。宋代。韩维。众鸟依嘉树,想像先生居。日哦高简篇,浊酒自为娱。世事不挂口,方且爱吾庐。
过皇恐滩。明代。张宁。曾于信史见遗名,今日番从此路行。极目烟霞迷石浪,满船风雨起滩声。分明瞿峡西游处,彷佛梁山北去程。独有孤臣怀国意,东流不尽故时情。
壮东南形胜,淮吐浪、海吞潮。记此日江都,锦帆巡幸,汴水迢遥。迷楼故应不见,见原缺见字,兹据丁钞本补琼花、底事也香消兴废几更王霸,是非总付渔樵。谁能十万更缠腰。鹤驭尽飘飘。正绣陌珠帘,红灯闹影,三五良宵。春风竹西亭上,拌淋漓、一醉解金貂。二十四桥明月,玉
木兰花慢 灯夕到维扬。元代。白朴。壮东南形胜,淮吐浪、海吞潮。记此日江都,锦帆巡幸,汴水迢遥。迷楼故应不见,见原缺见字,兹据丁钞本补琼花、底事也香消兴废几更王霸,是非总付渔樵。谁能十万更缠腰。鹤驭尽飘飘。正绣陌珠帘,红灯闹影,三五良宵。春风竹西亭上,拌淋漓、一醉解金貂。二十四桥明月,玉
金山妙高台。宋代。苏轼。我欲乘飞车,东访赤松子。蓬莱不可到,弱水三万里。不如金山去,清风半帆耳。中有妙高台,云峰自孤起。仰观初无路,谁信平如砥。台中老比丘,碧眼照窗几。巉巉玉为骨,凛凛霜入齿。机锋不可触,千偈如翻水。何须寻德云,即此比丘是。长生未暇学,请学长不死。
杂怨。唐代。张籍。切切重切切,秋风桂枝折。人当少年嫁,我当少年别。念君非征行,年年长远途。妾身甘独殁,高堂有舅姑。山川岂遥远,行人自不返。
西河(已亥秋作)。宋代。黄升。天似洗。残秋未有寒意。何人短笛弄西风,数声壮伟。倚栏感慨展双眸,离离烟树如荠。少年事,成梦里。客愁付与流水。笔床荼具老空山,未妨肆志。世间富贵要时贤,深居宜有馀味。大江东去日西坠。想悠悠千古兴废。此地阅人多矣。且挥弦寄兴、氛埃之外。目送蜚鸿归天际。
舟行立冬。明代。张煌言。寒暄原物候,忽忽且扬舲;岁月偏如鹘,乾坤总似萍。江声浮碧落,海气混玄冥。笑问银河上,曾无犯客星?
偈颂一百零二首。宋代。释绍昙。司南车,辘辘转。务与冥行指迷,肯被傍人指点。三脚驴却步不前,老杨岐恶肴难掩。
自我去廊庙,远举如飞蓬。徇道敢怀禄,谋身殊未工。
空馀耿耿心,不惭楚两龚。幸然诸季贤,意气与我同。
读东坡和渊明贫士诗寄诸子侄云重九俯迩樽俎萧然今余亦有此叹因次其韵将录寄梁溪诸弟以发数千里一笑 其六。宋代。李纲。自我去廊庙,远举如飞蓬。徇道敢怀禄,谋身殊未工。空馀耿耿心,不惭楚两龚。幸然诸季贤,意气与我同。何当恩听归,兵息道路通。却寻惠山路,杖策得相从。
谒颜子心斋坐忘图。明代。苏应机。不待披图拜下风,心香久已炷炉烘。一丝尧舜千年派,尽在如愚两字中。
长相思。宋代。吴潜。要相逢。恰相逢。画舫朱帘脉脉中。霎时烟霭重。怨东风。笑东风。落花飞絮两无踪。分付与眉峰。
所思。明代。李昱。不是春来懒赋诗,赋诗偏动故乡思。苏公堤上看花日,西子湖头载酒时。三载不归生白发,几回曾梦倚乌皮。春风锦瑟遥怜汝,夜雨青灯独对谁。
冬至展先母罗太安人漕坪陇有感 其一。明代。邹元标。违远慈容久,新冬始一过。有身成病楚,无泪不滂沱。草木蒙茸湿,云山变幻多。重冥真隔世,心折此烟萝。
秋日入佘山观昭庆三栝松。明代。陆深。云间山水称绝奇,简远开豁无不宜。村村花柳足佳丽,亦有落落蛟龙姿。新秋晴日照古寺,鸣丝偃盖风离离。阁前两株疏且瘦,左右拱揖如佳儿。独怜众草没昙院,不见十尺围桐皮。稍偏一株在东麓,蓊翳拔起三虬枝。擎空似欲拿云雨,匝地更与成涟漪。我闻佳树以地贵,豫章赤水非人为。云间栝松重昭庆,往往盆盎时见之。此来得共恣幽赏,山深谷暝何迟迟。未嗟才大难为用,颇恨地僻稀相知。摩挲风霜有古意,指点时代多遐思。东廊一僧最朴野,导我屋角开重篱。为言秋高八九月,风前落子堪萌滋。迩来区赋要往役,此事久废从先师。山中岁月已如此,世上风波纷路岐。坐成三叹倚石壁,欲别未别空犹夷。苍髯戟戟老发秃,白云冉冉游丝垂。此山九峰居第一,谁为姓佘谁所遗。或云种茶似阳羡,吴歈楚调聊相随。陆家放鹤还沙际,张季思鲈今水湄。他日青松能待我,茯苓琥珀总宜诗。
金缕曲 咏雪四首,用旧题 其一 闺阁。清代。易顺鼎。越显庞儿白。添一点、颊潮圆印,晕成红月。恨煞狸奴真叵耐,睡暖流苏帐侧。硬不受、小鬟驱策。绣被今宵铺更紧,把层层、鸳梦围来窄。香汗出,恁般热。试妆呵手浑无力。只爱剪、寿阳宫样,额黄亲贴。十幅窗纱看欲亮,谁写折枝都活。梅影似、倩魂将别。有甚琼装和玉琢,付三生、春水休重说。冰透了,泪花缬。
美人十八首 其七 画中。清代。李振钧。若个风姿可肖卿,曾于纸上唤真真。天生媚妩宜留影,宫样梳装更出尘。难使有情空色相,偏从无语著精神。愿为周昉纤纤笔,粉泽脂香得一亲。
集古 送客之南宫。金朝。李俊民。萧萧风竹夜窗寒,书剑催人不暂闲。对酒已成千里客,断肠声里唱阳关。
题神冈庙其神盖六朝时刘竺使君也。宋代。周必大。岸断川平拔一峰,丹青剥落古灵宫。邦人岁久忘遗爱,贾客时来乞好风。二水有情犹磬折,霜枫无数尚旗红。冈头故址宜亭榭,城郭江山尽眼中。
赣州晤郑珠江简讨即送之入都 其二。宋代。何绛。青雀南来赴紫宸,管弦风细两河闻。虔州渐与吉州近,江上依然五色云。
山胡。宋代。苏辙。山胡拥苍毳,两耳白茸茸。野树啼终日,黔山深几重。啄溪探细石,噪虎上孤峰。被执应多恨,筠笼仅不容。
和张员外次韵顾仲瑛柳花词十首 其四。明代。谢肃。柳条垂影马鞍清,张绪华年别有情。狂雪莫教吹一点,䓁闲粘着鬓边明。
羽衣能补舜衣裳。闲看云忙。宣文奎画龙珠护,□家山、辉映琳琅。天上重逢初度,仙韶锡宴非常。满期人道鲁灵光。合佩金章。丹牙修出纤纤月,看年年、玉斧吴刚。不枉盘根寿栎,要扶宗社灵长。
风入松 寿吴大宗师。元代。张雨。羽衣能补舜衣裳。闲看云忙。宣文奎画龙珠护,□家山、辉映琳琅。天上重逢初度,仙韶锡宴非常。满期人道鲁灵光。合佩金章。丹牙修出纤纤月,看年年、玉斧吴刚。不枉盘根寿栎,要扶宗社灵长。
鹊桥仙(席上赋七夕)。宋代。黄庭坚。朱楼彩舫,浮瓜沈李,报答风光有处。一年尊酒暂时同,别泪作、人间晓雨。鸳鸯机综,能令侬巧,也待乘槎仙去。若逢海上白头翁,共一访、痴牛騃女。
竹枝词 其七。明代。袁宏道。船上女儿画春娥。一叶飘随水上波。左手牵妹右牵板,云冠不动青峨峨。
对镜偷匀玉箸,背人学写银钩。系谁红豆罗带角,心情正著春游。那日杨花陌上,多时杏子墙头。
眼底关山无奈,梦中云雨空休。问看几许怜才意,两蛾藏尽离愁。难拚此回肠断,终须锁定红楼。
河满子。宋代。晏几道。对镜偷匀玉箸,背人学写银钩。系谁红豆罗带角,心情正著春游。那日杨花陌上,多时杏子墙头。眼底关山无奈,梦中云雨空休。问看几许怜才意,两蛾藏尽离愁。难拚此回肠断,终须锁定红楼。
东庄小留四首。宋代。陈造。接屋连墙翠密中,炊香羹玉饱过从。人将逋客为同社,地与斜川作附庸。
寄罗履贞兼柬谢君绩。元代。郭钰。烽火平安月正中,思君长倚翠楼东。儒生忧国灯前泪,壮士封侯马上功。半榻松风看草檄,一庭花雨坐调弓。谢庄文采江东少,青竹题诗想最工。
对菊。明代。顾可文。丛丛黄菊绕畦栽,日日清溪抱瓮来。正是满林霜叶落,幽花偏对隐君开。
怀旧诗 伤胡谐之。南北朝。沈约。豫州怀风范。绰然标雅度。处约志不渝。接广情无忤。颉颃事刀笔。纷纶递朱素。美志同山阿。浮年迫朝露。
新亭三首。宋代。马之纯。新亭见说在山头,看见江河衮衮流。何事后人轻变改,不教遗址且存留。怜他一代称贤相,说此诸人似楚囚。若使有人来访旧,一番人见一番羞。
楚僧元瑛谈湖南三十年来事作四绝句 其四。清代。顾炎武。梦到江头橘柚林,衲衣桑下惬同心。不知今日沧浪叟,鼓枻江潭何处深。
四时宫词 其三。元代。萨都剌。宫沟水浅不通潮,凉露瑶街湿翠翘。天晚不闻青玉佩,月明偷弄紫云箫。正宫夜半羊车过,别院秋深鹤驾遥。却把閒情望牛女,银河乌鹊早成桥。
和张功父桤木巴榄花韵。宋代。杨万里。南湖窠木已交加,种榄栽桤更北涯。生眼错呼为夜合,新莺知不是桃花。绿阴四合藏云屋,翠浪全机织素纱。桂隐主人臞见骨,不餐酥酪却餐茶。
享太庙乐章。唐代。萧仿。于铄丕嗣,惟帝之光。羽籥象德,金石荐祥。圣系无极,景命永昌。神降上哲,维天配长。
经和宁门外卖花市见菊。宋代。杨万里。病眼仇冤一束书,客舍葭莩菊一株。看来看去两相厌,花意索寞恰似无。清晓肩舆过花市,陶家全圃移在此。千株万株都不看,一枝两枝谁复贵。平地拔起金浮屠,瑞光千尺照碧虚。乃是结成菊花塔,蜜蜂作僧僧作蝶。菊花障子更玲珑,生采翡翠铺屏风。金钱装面密如积,金钿满地无人拾。先生一见双眼开,故山三径何独怀。君不见内前四时有花卖,和宁门外花如海。
为僧题画。明代。姚绶。问渠何事懒参禅,答我新来结懒缘。窗外日高啼鸟乱,拥衾犹伴白云眠。
新雁过妆楼 虎邱感旧。清代。陈维崧。绀殿雕轩,千人石、夜深曾记同游。一天皓月,和烟罨住长洲。谁奏定风波一曲,玉簪轻卸节秦讴。蘸霜毫,题名偏向,青粉墙头。重来莓苔蚀遍,更风吹雨打,往事都休。回廊坼尽,数行难觅银钩。池边重窥绝壑,只老树、斜眠压酒楼。回船好,趁笛声未紧,归伴沙鸥。
三衢阻雪至永丰道中又雪。宋代。舒邦佐。前日堆银冻未消,今朝满地踏琼瑶。一杯蘸甲寒威退,只要行人著酒浇。
述怀五十三首 其三十九。明代。周是修。中古汉而下,为国少足珍。唐宋肇大业,所贵亦以仁。魏晋更窃取,礼乐俱无伦。我皇抚大运,有位以得民。龙飞应九五,天地感阳春。德化慕初古,风俗尽还醇。终当亿万世,轨范希圣神。
骑马行答赠吴中张子潜乡贡。宋代。戴表元。君不见天上续弦胶,又不见海外切玉刀。傍人错愕心自快,痕迹过眼无秋毫。吴江先生淮海客,长篇大章歌落托。白袍只作东土音,黑头曾射南宫策。霜清水落芙蓉开,酒酣独吴王令台。缄书右望寄飞鸟,乘风忽拟穿蓬莱。人生相逢不在早,贾生太少颜生老。兴老亦欲向西游,约君骑马阊门道。
杂诗二首。魏晋。曹丕。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天汉回西流,三五正纵横。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惜我时不遇,适与飘风会。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吴会非吾乡,安能久留滞。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
赋花。唐代。王起。花。点缀,分葩。露初裛,月未斜。一枝曲水,千树山家。戏蝶未成梦,娇莺语更夸。既见东园成径,何殊西子同车。渐觉风飘轻似雪,能令醉者乱如麻。
开原八景 其五 平原秋猎。清代。戴梓。空天映雪海鹰青,云锦追驰犬嗅灵。羡杀健儿围后渴,虎腔饮血不知腥。
罗浮对雪歌。清代。屈大均。峤南自古无大雪,况复罗浮火洞穴。山人不识冰与霜,白露少凝阴道绝。今年季冬太苦寒,雪花三尺如玉盘。麻姑玉女尽头白,四百缟素失峰峦。天气忽将南作北,层冰峨峨路四塞。浮碇冈头似白山,罗阳溪口成敕勒。千株万株松欲摧,梅花冻死无一开。北风惨吹笼葱裂,猿狖僵卧吟且哀。辟寒有方得仙客,斫取龙鳞薪琥珀。地炉烧出日轮红,天井迸来云箭白。咫尺空濛接海津,光摇宫阙失金银。玉作越王烽火树,瑶华飞满珊瑚身。天鸡夜半冻不叫,曜灵忍失朱明照。久伤乌羽坠重光,安得烛龙衔一爝。欲挽羲车力士无,穷阴苦逼岁华徂。麑裘不暖难消夜,坐拥瑶琴影太弧。
秋宵有感。宋代。华岳。满目秋容拂画图,改荷衰柳接平芜。西风刮地雁声落,寒月满天人影孤。木耳有才持紫橐,楮皮无计换青趺。不知此去功名事,还许封彝见也无。
坐禅铭。唐代。大义。参禅学道几般样,要在当人能择上。莫只忘形与死心,此个难医病最深。直须坐究探渊源,此道古今天下传。正坐端然如泰山,巍巍不要守空闲。直须提起吹毛利,要剖西来第一义。瞠却眼兮剔起眉,反覆看渠渠是谁。还如捉贼须见赃,不怕贼理深处藏。有智捉获刹那顷,无智经年不见影。深嗟兀坐常如死,千年万岁只如此。若将此等当禅宗,拈花微笑丧家风。黑山下坐死水浸,大地漫漫如何禁。若是铁眼铜睛汉,把手心头能自判。直须著到悟为期,哮吼一声狮子儿。君不见磨砖作镜喻有由,车不行兮在打牛。又不见岩前湛水万丈清,沈沈寂寂杳无声。一朝鱼龙来搅动,波翻浪涌真堪重。譬如静坐不用工,何年及第悟心空?急下手兮高著眼,管取今生教了办。若还默默恣如愚,知君未解作工夫。抖擞精神著意看,无形无影悟不难。此是十分真用意,勇猛丈夫却须记。切莫听道不须参,古圣孜孜为指南。虽然旧阁闲田地,一度赢来得也未。要识坐禅不动尊,风行草偃悉皆论。而今四海清如镜,头头物物皆吾听。长短方圆只自知,从来丝发不曾移。若问坐禅成底事,日出东方夜落西。
有怀。清代。陈忠平。记得一为别,不知花几残。风回春阁煖,雨滴客心寒。雁影疑曾识,笺尘不忍看。当年携手处,觉梦已更阑。
西江月·慈母行封大国。宋代。张孝祥。慈母行封大国,老仙早上蓬山。天怜阴德遍人间。赐与还丹七返。莫问清都紫府,长教绿鬓朱颜。年年今日彩衣斑。兄弟同扶酒盏。
题栖凤亭四首。宋代。白玉蟾。竹也多年管风月,凤兮几夜宿云烟。林间有客吹箫去,竹化成龙凤入天。
丙子重阳触事有赋得绝句七首 其二。宋代。程公许。策策窗前落叶乾,晚香空自傲霜寒。力贫未办倾家酿,一酌亲颜也自欢。
鹧鸪天(乙未钱守登君山)。宋代。丘崈。准拟关门度一秋。强扶衰病起相酬。不辞酩酊还吹帽,自笑__怯露头。江日晚,更迟留。争传五马足风流。论车载酒浑闲事,著笼藏花说未休。
星岩二十景 其十七 仙掌秋风。明代。郭棐。亭亭仙掌屹云端,长挹东皇势郁盘。绝顶可能翔独鹤,凌风容与驾双鸾。
寄顾山甫 其一。明代。王世贞。君是吴阊人,不踏吴阊迹。野菜佐蒸藜,一饱枕白石。岁邸偶相见,眉宇寒山碧。却笑柴桑叟,被人唤彭泽。名者果何物,于身了何益。新诗不杜机,终难辞物色。
赠吴孝父归黄山。明代。区大相。黄山连碧虚,上有轩辕居。丹台久芜没,何客此结庐。结庐独长往,早发金庭想。高揖曹阮辈,炼药恣偃仰。紫房闭绿苔,清涧袅云来。丹井昔常洁,瑶宫今始开。自为黄山客,醉拂黄山石。兀然发孤啸,千峰敛暮色。何时启石关,投足遍人寰。意欲穷九有,归卧云松间。君去亦多时,君来何太迟。容成与浮丘,招手白云期。昔落风尘里,名姓在人耳。今返烟霞际,悠然与终始。三十二莲峰,荡漾金芙蓉。归来当见忆,云鹤许相从。
三见咸阳哭李斯,一归东海十成期。毋论启事人堪笑,忽得除书已亦疑。
野性云霄终自浅,主恩天地欲谁私。纵令伏枥雄心在,犹忆羊肠踠足时。
迭前韵奉酬徐宗伯见和之作时公有书劝驾诗尾亦及之。明代。王世贞。三见咸阳哭李斯,一归东海十成期。毋论启事人堪笑,忽得除书已亦疑。野性云霄终自浅,主恩天地欲谁私。纵令伏枥雄心在,犹忆羊肠踠足时。
自天津南所经由亡不陆沈者聊成短述兼志忧年得十六韵。明代。王世贞。脉涌中原破,堤平万穴趋。青天回碣石,大壑播方壶。甲子尧年偶,庚辰禹佐殊。向来分水陆,兹往混江湖。远舍晨都鳄,危樯夜宅乌。鸥行饶道路,桧偃夺菰蒲。急瀑千珠溅,宽流一镜铺。縠文寒茧栗,锦色昼模糊。紫凤疑来往,天吴或有无。
即日。明代。苏伯衡。午门同出独归迟,立断铜壶漏下时。添得绿荷千万柄,雨声强半在西池。
寿沈守。宋代。周行己。三甲三壬五福俱,胸中落落贮琼琚。池塘芳草诗情远,富贵浮云世事疏。一郡寿炉薰爱日,层霄仙籍寄真书。君王万亿臣千亿,永作天官拱帝居。
李鍊师云閒卷。元代。张雨。朝随飞鹤出檐端,倦鸟纷纷莫与还。若似山居无用者,此身政不羡云閒。
素梅 三六。元代。王冕。霜气横空水满川,梅花枝上月娟娟。却思前载孤山下,半夜吹箫上画船。
蝶恋花(扇鼓)。宋代。史浩。桂影团团光正满。更似菱花,齐把匀娇面。非镜非蟾君细看。元来却是吴姬扉。一曲阳春犹未遍。惊落梁尘,不数莺喉啭。好著红绡笼玉腕。轻敲引入笙歌院。
次韵和刘宗保秋怀二首 其二。明代。刘基。蛩螀啼露作悲愁,雕鸮抟风乐素秋。莫讶系匏长不食,亦知神剑解相求。翰林白发三千丈,吏部回肠一万周。借问何如青白眼,酣歌竟日为身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