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旱。宋代。李石。四月旱火坤西维,湫潭百丈沧江湄。潭中老龙帝所御,偃蹇不任世俗羁。招呼频费香火诚,去则甚速来何迟。炎官火伞日轮午,一尘不动天琉璃。火光之中兴白雾,风伯鼓鞴雷奋椎。黑云压城白昼暝。倒泻银汉倾天池。帝勅九乌以震死,血饱龙吻纷淋漓。再拜谓龙曷少霁,龙与我职均有司。商霖傥可通帝梦,正直炯炯唯龙知。
《夏旱》是宋代李石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夏季旱灾的景象,并展现了祈求龙神降雨的场景。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四月旱火坤西维,
湫潭百丈沧江湄。
潭中老龙帝所御,
偃蹇不任世俗羁。
这首诗词以夏季旱灾为背景,描述了干旱的景象。夏天的火热让大地干涸,没有一丝雨水的滋润,这种干旱状况已经持续了很久。在这干旱的景象中,作者提到了一个叫做湫潭的地方,潭中居住着一条老龙,它是帝王之神,驾驭着天龙掌管着天气。老龙懒散而倦怠,不愿接受世俗的约束。
招呼频费香火诚,
去则甚速来何迟。
炎官火伞日轮午,
一尘不动天琉璃。
人们为了祈求老龙的降雨,频繁地燃烧香火,表达真诚的祈愿。他们期待着雨水的到来,希望老龙能够快速而及时地回应。尽管太阳当空炎热,烈日高悬,但是天空中的琉璃色的晴空却一丝动静也没有,没有一丝云彩的出现。
火光之中兴白雾,
风伯鼓鞴雷奋椎。
黑云压城白昼暝,
倒泻银汉倾天池。
然而,在火焰的照耀下,突然升起了白色的雾气,从火光中升腾而起。风伯擂动着巨大的鞴鼓,雷神挥动着震撼人心的雷电之锤。黑云压城,使白昼变暗,天空仿佛是黑夜一般。接着,滂沱的雨水如银河倾泻而下,宛如倾天之池。
帝勅九乌以震死,
血饱龙吻纷淋漓。
再拜谓龙曷少霁,
龙与我职均有司。
这场狂风暴雨是由上天的皇帝亲自发布的命令所引发的,九只神鸟受命而出,以雷声之势撕裂了干旱的天地。雨水如洪水般汹涌而至,血腥的龙吻飘散在空中,血迹纷飞。人们再次跪拜,问龙为何迟迟不停雨,希望龙能尽快停止降雨。诗人声称自己与龙有同样的职责和使命,都是掌管天气的神明。
商霖傥可通帝梦,
正直炯炯唯龙知。
希望商人的祷告和祭品可以传达到上天的皇帝,并且让皇帝在梦中得知商人的真诚。只有龙知道商人的真正心意,只有龙能够洞察人心的正直。
这首诗词《夏旱》以干旱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述人们祈求龙神降雨的场景,展示了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干旱所带来的痛苦的描绘。诗中使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描绘干旱、火焰与雨水的对比,强调了干旱的严重性和人们对雨水的期盼。同时,诗人通过描绘龙神的形象和人们祈求的场景,表现了对神灵的崇拜与依赖,并强调了人与神之间的联系与共同使命。
整首诗词以平淡朴实的语言描绘了干旱与雨水的对比,情感真挚而深沉,展现了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通过描述人们祈求龙神降雨的场景,诗人表达了对干旱所带来的苦难的共鸣和对龙神的仰慕与期待。整首诗词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展现了自然界的伟力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李石。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李石。李石。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长相思。明代。霍与瑕。楼阑写恨吟飞燕,歌管传情投木瓜。苦病三春愁不尽,谁将怀抱寄重华。
题萧彦常竹。明代。杨士奇。雨苔绿遍珊瑚石,云彩晴开翡翠林。好作萧斋傍幽处,一编时究古人心。
归来。宋代。释文珦。世变今如此,吾心复背时。皇皇无所与,去去欲何之。独木桥难渡,三叉路可疑。归来差自好,猨鹤旧相知。
忆秦娥。明代。顾若璞。晓莺呕。懒梳云鬓上秦楼。上秦楼。一帘春色,惹起新愁。杨花飘荡弄轻柔。残红零落倩谁收。倩谁收。乌盐歌罢,倦倚箜篌。
感皇恩 癸未重午日,冶头回辔,得感皇恩一。元代。王恽。之情也。示秀才郑彦通流水小桥横,冶头沙路。一道清阴转林坞。满襟凉润,犹是夜来新雨。幽禽*客至、如晤语。坐荫辛夷,间挥吟尘。泽畔行歌恐良苦。人生适意,正要时情容与。却怜身处世、初无补。
寄卢公武兼问殷孝伯安信(时殷为咸阳县教官。元代。谢应芳。忆言雨别去涂难,喜得云归旧谷盘。郡乘手挥狐史笔,斋居头戴鹿皮冠。草生林馆皆书带,竹老溪园可钓竿。为问咸阳殷博士,有无书尺报平安?
题扇送同年奚从之使海南。明代。顾清。仙人乘槎南海去,祖席燕市已分冰。把赠金陵半轮月,为君随处扫炎蒸。
长沙遇雪赠何待制二首。宋代。张舜民。由来地气本无天,致感中和报有年。拂槛穿帘初学舞,萦风带雨不成团。清光并入书仙府,寒色偏留逐客船。老杜题诗曾有乞,漂零今昔路人怜。
煌煌明月珠。元代。黄溍。煌煌明月珠,未害居浊水。君看黄河黄,岂解污清济。我方遗吾形,宠辱齐一指。悬知破琴戴,未若掺挝祢。
寒夜吟为吴贞母赋。清代。周锡渭。寒鸡欧欧天欲明,街头乱沸虾蟆更。轧轧纬萧竟通昔,纺砖滑汰无觚棱。一升米,一尺布,斧冰作麋与儿哺,十指皲瘃裂如锯。
穰东驿壁间有诗因次其韵。南北朝。邹浩。箠辔驱驰长眼花,更堪风雨作泥沙。邮亭准拟一醉倒,白酒黄鸡无处赊。
闻落叶。唐代。齐己。楚树雪晴后,萧萧落晚风。因思故国夜,临水几株空。煮茗烧干脆,行苔踏烂红。来年未离此,还见碧丛丛。
李工部挽歌三首。唐代。张说。锦帐为郎日,金门待诏时。杨宫先上赋,柏殿几连诗。瞬息琴歌断,凄凉箫挽悲。那堪霸陵岸,回首望京师。宅兆西陵上,平生雅志从。城临丹阙近,山望白云重。会葬知元伯,看碑识蔡邕。无由接神理,挥涕向青松。常时好宾客,永日对弦歌。是日归泉下,伤心无奈何。墓庭人已散,祭处鸟来过。碑石生苔藓,荣名岂复多。
龙窟二首 其一。明代。陆深。江南泽国水风秋,彭蠡西来是上游。百尺楼船箫鼓发,和云冲过百花洲。
有调。明代。王叔承。相思回梦入青扉,隔夜红绡月色微。巫峡行云含雨出,章台折柳带春归。颦开镜里新沾黛,笑拂床头旧舞衣。怪得莺莺憔悴死,鸳鸯花下又双飞。
夜思。宋代。陆游。露泣啼螿草,潮声宿雁汀。经年寄孤舫,终夜托丘亭。楚泽无穷白,巴山何处青?四方男子事,不敢恨飘零。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五代。李煜。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鹧鸪天。宋代。王安中。茜雾红云捧建章。鸣珂星使渡银潢。亲将圣主如丝语,传与陪都振鹭行。香袅袅,佩锵锵。升平歌管趁飞觞。明时玉帐恩相续,清夜钧天梦更长。
鹊桥仙(林侍郎生日)。宋代。刘克庄。出通明殿,入耆英社,谁似侍郎洪福。掌中元自有三珠,更检校、诸孙夜读。管他莱相,管他鹤相,留我本来面目。希夷一枕未曾醒,笑人世、几回翻局。
和仆射牛相公寓言二首。唐代。刘禹锡。两度竿头立定夸,回眸举袖拂青霞。尽抛今日贵人样,复振前朝名相家。御史定来休直宿,尚书依旧趁参衙。具瞻尊重诚无敌,犹忆洛阳千树花。心如止水鉴常明,见尽人间万物情。雕鹗腾空犹逞俊,骅骝啮足自无惊。时来未觉权为祟,贵了方知退是荣。只恐重重世缘在,事须三度副苍生。
题小室二首。宋代。刘克庄。已向深林卓小庵,是中仅可着禅龛。士师何止三无愠,中散居然七不堪。一去重华那复得,方当盛汉勿多谈。近来弟子俱行脚,谁伴山僧面壁参。
蜀都春晚感怀。唐代。刘兼。蜀都春色渐离披,梦断云空事莫追。宫阙一城荒作草,王孙犹自醉如泥。谁家玉笛吹残照,柳市金丝拂旧堤。可惜锦江无锦濯,海棠花下杜鹃啼。
夏日野塘泛槎。明代。杨巍。十亩野塘里,浮槎亦胜游。不知三伏暑,浑似五湖秋。映酒垂红蓼,傍人起白鸥。因思西里泊,毒雾若为愁。
杂曲歌辞·排遍第三。清代。佚名。坐对银釭晓,停留玉箸痕。君门常不见,无处谢前恩。
赴京道中寄惟起惟扬二弟 其三。明代。徐熥。愁目不可极,怅望心魂惊。仳离足感叹,况乎骨肉情。愁多无定绪,路远难计程。危时幽愤积,逆旅孱躯轻。凉风天际来,呖呖哀鸿鸣。
与王氏履约履吉文氏寿承休承袁氏补之永之六贤上方山玩月。明代。顾璘。幽怀洽清夜,兴言陟穹窿。寒景自憭慄,况兹山间中。明月出海嵎,浮云净遥空。二八轮正满,桂影虚玲珑。河汉近人泻,衣袂多烈风。俯窥震泽外,一气涵鸿濛。凭虚意惝恍,酒酣兴弥雄。浩歌楞伽岩,向振冯夷宫。山川阅今昔,代谢焉可穷。今兹欢乐趣,往者谁复同。吴越且黄土,安问陶朱公。不如林壑间,偃仰息微躬。神超形无阂,道合契有终。彷佛绝尘境,高举凌烟虹。
用德祖韵送毛彦时二首。宋代。程俱。往者玉楼客,栖迟感秋蓬。龙钟江海士,屑屑悲穷冬。今我亦羁旅,号寒思祝融。故乡邈千里,胡马长嘶风。平生饮最少,亦复贤圣中。其谁共谈笑,无乃志所同。泮宫备文质,楩楠饰雕栊。毛子亦好古,摛辞丽春工。飘然适我愿,一舸来自东。明时猎英奇,备问罗皋龙。逢辰若公等,附凤云从龙。遥知赋伐木,相望有梁鸿。
玉融潘源润师事黄山陈平叔师殁哀甚以讣音来告余答诗且寓伤悼之意云 其三。明代。王恭。别野霜空柿叶凋,曲堂云掩墨香销。碧萝野径黄山里,谁更登临望落潮。
采药诗。魏晋。庾阐。采药灵山㟽,结驾登九嶷。悬岩溜石髓,芳谷挺丹芝。泠泠云珠落,漼漼石蜜滋。鲜景染冰颜,妙气翼冥期。霞光焕藿靡,虹景照参差。椿寿自有极,槿花何用疑。
石砚行。元代。元淮。溧阳渺渺红尘杳,讼牒簿书何日了?日斜犹自未休衙,欲寝楼头已催晓。政出多门空扰扰,休誇金印大如斗。君不见古人惜砚如惜圭,端溪妍丑纷不齐。此来囊中无一锥,但携石砚作亲随。官罢奚奴背归去,浓磨香墨赋樵溪。
题杨允嘉近画 其二。明代。杨士奇。峄阳嶰谷总奇材,别有奇材泗水隈。圣治无为用韶乐,选材须献大廷来。
五绝呈李惟学山长。元代。王奕。星气西流一掷梭,起看斗柄夜如何。篝灯急了床头易,明发开门事又多。
昌黎子。宋代。刘克庄。渥洼驹孰非龙种,丹穴雏皆是凤毛。却怪韩公产韩昶,不如枚叔有枚皋。
题芦雁绝句十八首 其十五。明代。王夫之。回望还惊伴侣迟,分飞愁绝故心移。江皋莫爱霜枫紫,自是栖乌夜宿枝。
鸡鸣曲。清代。牛焘。鸡初鸣,一声复一声,沉沉寒夜向五更。漏鼓添筑参正横,壮士起舞天未明。天未明,何处去,锦衣肯向夜中行。怀宝暗投不自惜,黄金费尽空归耕。吁嗟鸡初鸣兮鸣未已,叹尔蹉跎运未亨。不如且卧林邱常使梦寐清。鸡再啼,风雨正凄凄,二十一声秋漏迟。征车半向函关西,狐狸哀号鸱鸺啸,听此嗡嗡踏寒凘。吁嗟鸡再啼兮啼正悲,锦衾角枕重提撕,其奈长途荆棘迷。鸡三唱,嘐嘐喈喈音嘹亮。蒲牢惊吼百八声,烛龙掀破三千浪。同是鸡鸣声不同,此时恶声转清吭。君不见,榑桑日出地雷鸣,智临之吉苍生望。天子明达辟四门,魑魅褫伏鬼胆丧。劝君莫怀盗蹠孳孳心,九重捐金沉珠清风畅。吁嗟鸡三唱兮休迷恋,北山草堂虚,南山白石烂,吾将起涧阿而赓拜飏。
玩丹砂 赠堂下道人。金朝。马钰。舍了家缘更舍身。即非喂虎济饥鹰。幻躯识破自忘形。无耻无羞无染著,逍遥坦荡气神清。心中真佛现光明。
和榴皮题壁韵。宋代。冯开元。万里间关辞蜀道,六年前后到西馀。虽无泰华寄来树,且读人间未见书。
武清道中作 其一。清代。黄遵宪。始识风尘苦,吾生第一回。斗星随北指,云气挟东来。走竟偕牛马,臣初出草莱。海天千万里,南望几徘徊。
听薛阳陶吹芦管。唐代。张祜。紫清人下薛阳陶,末曲新笳调更高。无奈一声天外绝,百年已死断肠刀。
以诗句咏梅·一树横斜独可人。宋代。方蒙仲。玉堂亦茅舍,未易得疎亲。且亲轻相可,梅非多可人。
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唐代。王维。天官动将星,汉上柳条青。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李莲生茂才以长句为题小草依韵奉谢。清代。慧霖。修竹心虚坚有节,老梅骨瘦硬如铁。乾坤清气得来难,一卧空山休漏曳。是空是色年复年,空中幻出云霞烟。不恨生在千年后,但恨生不千年前。有诗可吟酒可醉,菩提即是逃禅处。一朵梅花一首诗,万个吟身万梅树。李侯生有冰雪姿,倾心为我题长句。李侯李侯歌漫夸,请将此笔凌云霞。不然署作护花使,愿与仙人扫落花。君不见仙骨珊珊身落落,举头一拔红尘脚,定有清风振河岳。
汪津夫过宿次早即别却寄。清代。陈梓。不见山翁五载余,自怜故态尚狂奴。三杯大笑出门去,袖有井田封建图。
与鲜于庶子泛汉江。唐代。岑参。急管更须吹,杯行莫遣迟。酒光红琥珀,江色碧琉璃。日影浮归棹,芦花罥钓丝。山公醉不醉,问取葛强知。
减字木兰花(再用前韵)。宋代。姚述尧。霜天奇绝。江上寒英重缀雪。簌簌轻绡。应是司花巧奏刀。东君清楚。故把疏枝来酒所。出西汉。点点新妆。冷浸冰壶别有香。
思越人(与本调不同)。五代。冯延巳。酒醒情怀恶,金缕褪,玉肌如削。寒食过却,海棠零落¤乍倚遍,阑干烟淡薄,翠幕帘栊画阁。春睡著,觉来失,秋千期约。
永昭陵挽词三首 其三。宋代。欧阳修。行殿沉沉画翣重,凄凉挽铎出深宫。攀号不悟龙胡远,侍从犹穿豹尾中。日薄山川长起雾,天寒松柏自生风。斯民四十年涵煦,耕凿安知荷帝功。
广落花诗三十首 其一。明代。王夫之。惠风习习柳阴阴,只此閒愁警客心。昔以视今悲曲水,物犹如是奈江浔。素筝如怨歌珠断,玉斝疑催烛泪深。乱扑红颜都不省,待沾华发可知音。
南华十咏 其四。明代。王渐逵。虎伏猿啼接万峰,坛经犹在讲堂空。当时正果应谁得,潭上深怜蜕骨龙。
题杨子元琪所藏东坡古木。宋代。楼钥。东坡笔端游戏,槎牙老气横秋。笑揖退廉博士,信酷似文湖州。
下元日暖甚夜风雨大作早微雪从子潗以酴醾来。宋代。楼钥。眼明喜见早酴醾,窗外风号集霰时。梅蕊已惭前腊破,芳心休用怨春迟。纳凉除夜昨几似,见雪芭蕉今不疑。若使洛人真得此,应须更诧百宜枝。
明藏主闽回。明代。释函可。春晓辞家秋暮归,杖头偏与雁相违。去携塞雪江声冷,归散闽天月色辉。荔子乍尝思嫩蕨,麻鞋已破抖尘衣。逢人莫话西来事,万里长风泪易挥。
昼夜乐 中秋董太守席上。明代。杨慎。螳螂川上清秋节。爽襟怀、消烦热。香醪桂馥兰熏,官妓舞琼歌雪。五马风流华筵设,金屏燕颃莺颉。软语劝飞觞,有如花连舌。座中豪兴称三绝。高阳并,斜川埒。且偕仙侣逍遥,肯叹群儿圆缺。未害广平心似铁。看霜鬓、半成耄耋。倩横玉叫云、把寥天吹彻。
松。宋代。丁谓。君子怜无改,诗人赋有乔。轻舟随桧楫,深涧映山苗。偃盖秦官远,凌霜夏社遥。鹤栖知得地,柏悦见干霄。
咏紫荆。宋代。朱翌。鹤骨龙筋结寿枝,红绡紫绮曝仙衣。只应不奈麻姑爪,独领春风住翠微。
放桃花画舫寻春。绿水回环,红雨缤纷。嫩柳丝垂,莺簧乍啭,陌头骤起香尘。
雷塘何处,小桥流水,弥弥濏濏粼粼。只莺花不改,无数箫声,占断芳晨。
怨朱弦 宗梅岑约游红桥,泊舟韩园纪事。清代。邹祗谟。放桃花画舫寻春。绿水回环,红雨缤纷。嫩柳丝垂,莺簧乍啭,陌头骤起香尘。雷塘何处,小桥流水,弥弥濏濏粼粼。只莺花不改,无数箫声,占断芳晨。伊道紫宫金弹,我道钿筝锦瑟,此恨平分。且试向东风寄语,细与评论。是谁家、桃叶桃根。鸦黄隐笑,蛾黛留颦。偷傍犀帘,微揎翠袖,的的东邻。明言未实,暗祝方真。又是夕阳斜度,早难道且住为佳,踏遍黄昏。回首千秋索下,猛忆三生石畔,记取腰身。更莫向西园北里,轻掷销魂。
寄杨埙。宋代。赵湘。闭门苔自长,春恨极天涯。落日山横水,空城雨过花。断狂曾避蝶,多病更闻蛙。江上无消息,风吹渡柳斜。
读列女传。清代。夏伊兰。我披《列女传》,怀古心长悸。忠孝节义风,罗列类略备。闺阁垂师表,摹仿匪易易。幼读《女孝经》,晨昏殊自愧。幸生贤女后,所学为何事。不见蓬户女,书史未睹记。或投梭表洁,或奉匜养志。至性有馀师,殊途而一致。况综三千年,供我精取弃。贤媛去今遥,精灵简策寄。后先心印心,一一呼欲至。我辈工絮吟,聊以娱亲意。大义重节孝,馀技通文艺。陶孟范犹存,曹庞型未坠。千秋仰止情,盥薇一编肄。
述德上兴元严仆射。唐代。欧阳詹。推车阃外主恩新,今日梁川草遍春。玉色据鞍双节下,扬兵百万路无尘。
明妃曲一首。宋代。王阮。胡尘漠漠风卷沙,明妃马上弹琵琶。琵琶一曲思归谱,明妃泪尽胡儿舞。胡儿不道思归苦,更问汉宫余几许。古来和戎人似铁,汉家和戎人似雪。午窗一抹春山横,万里关河不须设。燕支帐寒秋复春,翠被不禁愁杀人。人生不可尽黄金,无黄金兮死沉沦。明妃也莫怨青冢,死有佳名生有用。君不见秦楼当日卷衣女,一一空随宿草腐。
听鼓琴。宋代。王九龄。至音不传徒按谱,不传之妙心自许。手挥五弦目飞鸿,千载流风如接武。鹑衣百年甘蓝缕,鬓雪浸浸用心苦。我知若人之用心,指下堪为儿女语。神怡志定一齐鼓,和气冲融塞天宇。忽然作间变轩昂,亦不哀吟动凄楚。醉翁已作黄鹤举,君独何为在尘土。琅然清图请更弹,使我三叹首屡俯。人生识意天所予,性情之适适其所。高山流水有知音,莫道吾人不如古。
刘忠宣大夏。清代。严遂成。嘉猷谠论冠诸台,不信阳刚结祸胎。万里团操携仆去,四夷入贡问安来。子孙只合谋农业,科第何当试吏才。为问扶称犁□处,东山书舍没荒苔。
赠秋山道人。宋代。谢枋得。晒衣台上草春深,天遣诗人近士林。宇宙中间千万变,长歌收拾付閒心。
登大行绝顶。清代。田延年。突兀压神州,苍茫据上游。群山皆北向,沁水自南流。地远三川见,天晴万木秋。故乡在何处,回首白云浮。
梅花。宋代。蔡松年。的皪横枝爱老崔,一尊长对画图开。此生端有梅花分,閒远春风入手来。
上乌林天使三首 其三。宋代。宇文虚中。当时初结两朝欢,曾见军前捧血槃。本为万年依荫厚,那知一日遽盟寒。羊牵已作俘囚献,鱼漏终期网罟宽。幸有故人知底蕴,下臣获考敢谋安。
念奴娇。清代。庄棫。流云乍歇。又当空推出,一轮明月。月自多情能照我,怎奈我伤离别。鬓已成丝,眉常蹙黛,此后从谁说。那堪回首,班骓系岸时节。几回远寄鸾笺,深藏怀袖,字字愁磨灭。欲待将书重一读,读又柔肠千结。便得常留,也难相比,携手重亲接。不知今夜,梦魂可化胡蝶。
月华。清代。吴藻。溜碧泉圆,梯青山浅,曲阑随处低亚。点笔倪迂,西子黛痕遥写。绝轻尘、窗眼帘钉,扶软绣、竹垣花架。疏野。胜藏娇金屋,玉人閒雅。俊侣芳时茶话。恰燕子频来,海棠初嫁。微步珊珊,读遍小屏风画。指后约、乞巧针楼,负前度、讨春诗榭。休暇。有银樽先擘,粉香新砑。
次韵沈史君怀冈梅花。宋代。楼钥。玉人迥立山谷里,不有使君谁与怜。毋庸高牙煞风景,为著佳句增孤妍。寒溪照影谩千树,横笛吹残又一年。传闻年后更多在,便思跃马趋平川。
挽蔡子应郎中二首。宋代。黄公度。袭庆名臣胄,栖身世隐堂。忧时多鲠论,疾恶见刚肠。仿佛商楹奠,凄凉汉署香。老成无复见,雨泣路人伤。
拟杜子美体赋夏日间居三章。宋代。韩维。何所为乐夏日间,手把内篇卧且观。香气氤氲满帘间。圆荷贴水雨打乱,青蔓挂壁风吹寒。
泊南牛口期任遵圣长官到晚不及见复来。宋代。苏轼。江上有微径,深榛烟雨埋。崎岖欲取别,不见又重来。下马未及语,固已慰长怀。江湖涉浩渺,安得与之偕。
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似楚江暝宿,风灯零乱,少年羁旅。
迟暮。嬉游处。正店舍无烟,禁城百五。旗亭唤酒,付与高阳俦侣。想东园、桃李自春,小唇秀靥今在否。到归时、定有残英,待客携尊俎。
琐窗寒·寒食。宋代。周邦彦。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似楚江暝宿,风灯零乱,少年羁旅。 迟暮。嬉游处。正店舍无烟,禁城百五。旗亭唤酒,付与高阳俦侣。想东园、桃李自春,小唇秀靥今在否。到归时、定有残英,待客携尊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