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刘坦见和

次刘坦见和朗读

《次刘坦见和》是宋代胡寅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遭遇困苦和离别之痛,同时也展现了他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君以苛留我罪迁,
乡情相值且忘年。
归心莫共孤云远,
定性当如皓月圆。
沂水舞雩方有咏,
曹溪寻派即无缘。
向来策杖经行地,
不碍如石旧壁烟。

这首诗词的诗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 离别之痛:首句"君以苛留我罪迁"表达了作者因为某种原因被迫离开故乡,受到了严苛的待遇,使他的内心充满了离别之痛。这种痛苦的离别让他思念故乡的情感更加强烈。

2. 乡情之爱:"乡情相值且忘年"这句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情感,即使在外游历,他依然珍视着和乡亲们相互间的情谊。这种乡情之爱超越了时间的限制,使他忘记了岁月的流逝。

3. 对内心宁静的向往:"归心莫共孤云远,定性当如皓月圆"这句表达了作者对内心宁静和平静生活的向往。他希望能够回到故乡,与亲人们团聚,与自然融为一体,拥有宁静如皓月圆的心境。

4. 对文化传统的怀念:"沂水舞雩方有咏,曹溪寻派即无缘"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文化传统的怀念。他提到了沂水的舞雩和曹溪的寻派,暗示了他对这些文化符号的熟悉和向往,但由于离乡的原因,他无法亲身体验和参与其中。

5. 内心坚定和不受外界干扰:"向来策杖经行地,不碍如石旧壁烟"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坚定和不受外界干扰的态度。无论在外游历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他都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前行的决心,如同行走在烟雾缭绕的古老城墙旁,不被烟尘所碍。

这首诗词通过表达作者对离乡困苦和思乡之痛的描绘,展示了他对家乡和内心宁静的向往。同时,他通过对文化传统的回忆和内心的坚定,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和不畏艰难的精神。这种深情的抒发和内心的坚守使这首诗词具有了独特的赏析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胡寅

胡寅(公元1098年~公元1156年),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后迁居衡阳。胡安国弟胡淳子,奉母命抚为己子,居长。秦桧当国,乞致仕,归衡州。因讥讪朝政,桧将其安置新州。桧死,复官。与弟胡宏一起倡导理学,继起文定,一代宗师,对湖湘学派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著作还有《论语详说》、《读史管见》、《斐然集》等。...

胡寅朗读
()

猜你喜欢

溪山何地不蓬莱,绕屋千林翠作堆。金色点穿黄鸟过,练光拖散白云来。

野桥通处逢樵问,石榻阴时为客开。红紫楼头易消歇,莫移花药倚阑栽。

()

净域开丹嶂,精蓝倚碧天。登临迷胜概,徙倚谢尘缘。

幽戺从苔积,长廊信屟穿。阶前流水赴,树杪落霞悬。

()

起来流汗对朝曦,暮雨如秋意转迷。
信是岭南秋半景,不须榕叶乱莺啼。

()
近闻怒发谷冲冠,便有骅骝懒驾鞍。
入洛几年为计密,擎天八柱果谁安。
力排魏阙扶公论,人谡膺门出好官。
犹幸甘陵无部党,不然世事不堪看。
()

入夏可曾晴,阴阴众绿成。但惊春尽去,谁信雨中生。

一月须梅润,千林但叶声。荷边蒲猗傩,桑外笋峥嵘。

()

遮莫花神溷乃公,登楼夜夜问阴宗。密语林花须著意,楼头昨夜月如弓。

()

太乙坛高凌紫氛,宫中夜夜延神君。
金盘千尺泻朱露,茎台五色飞龙云。
撞钟鸣鼓邀百祥,回旌驻跸瞻景光。

()

五月天方暑,端居汗似浆。君行胡汲汲,使我意茫茫。

惜别情难巳,衔恩恨岂忘。先公开棨戟,贱子侍门墙。

()

大风掣水水尽飞,阳侯出波阻我归。况复远山衔落日,轻舟急系燕子矶。

燕子矶前一片石,危亭下瞰江水白。神禹万古开洪荒,蛟龙千里藏窟宅。

()

诸行无常一切空,一切空处合元宗。

如如莫作身边见,法界无他一性同。

()
雪意垂垂体不佳,十年人日寄天涯。
老来只有穷相守,忍使奴星结柳车。
()

新莺啼遍旧皇州,端水无情日夜流。惆怅美人何处所,不堪重上阅江楼。

()

花光连接两台春,中有眠云跂石人。莫使鞭笞鸾凤去,时来重现宰官身。

()
家学开皇纪,流尘暗采衣。
那知长夜去,无复逝川归。
方士言终误,神丹事已非。
出门寻吊客,惟有鹤双飞。
()

四明故旧苦无多,死别生离奈若何。
老泪暗添江汉水,随人去作海东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