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岁七十以人生七十古来稀为韵寄钱大参七首

新岁七十以人生七十古来稀为韵寄钱大参七首朗读

《新岁七十以人生七十古来稀为韵寄钱大参七首》是宋代诗人曹勋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七十岁新年的时候,寂静地坐在幽深的小筑中,忘却言语,凝思独许。心中的百年心事如同一卷古老的仙经,被交付给自由自在的闲云,而自己则回归到了太古的时空。

诗词的中文译文:
新岁七十以人生七十古来稀,
为韵寄钱大参七首。

小筑幽深无伴侣,
默坐忘言时独许。
百年心事付闲云,
一卷仙经还太古。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一种寥寥数语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思和对岁月的感慨。诗人将自己的年龄与人生相对应,表示七十岁的新年在人生中是非常罕见的,暗示着他已经步入晚年。他选择在幽深的小筑中独自静坐,不与他人为伴,这种孤独的状态使他能够忘却世俗的喧嚣和言语的束缚,自由地思考和沉思。在这个寂静的时刻,他默默地做下了某种承诺,虽然具体内容不详。

诗中的"百年心事"象征着诗人一生的思考和忧虑,他将这些心事寄托于自由飘逸的闲云之上。闲云代表着自然的流动和变幻,意味着诗人将自己的心事交托给自然的力量,不再执着于人世间的纷扰和纠结。同时,诗人提到"一卷仙经",暗示着他对超越凡俗的事物和永恒之道的追求。他将自己的心事与仙经相对应,表达了他对超越尘世的追求和对宇宙间永恒真理的渴望。

整首诗意境深远而古朴,通过简洁的词句和隐晦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人生和时间的思考。他以自然景物和超越凡尘的象征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慨和追求,展示了一种超越时空和个人的境界。这首诗通过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和对超越性的追求,引发读者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永恒真理的追寻。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曹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曹勋朗读
()

猜你喜欢

十夜不相见,一见又如初。
兄弟无人在,交朋却我余。
矢弧皆后挂,铭旐竞先书。
有酒堪留客,悲怀且扫除。
()

昔年从宦此维舟,回首重来廿六秋。童稚光阴浑梦寐,壮强功业愧弓裘。

山川不改千春色,世事真如拍浪沤。悟到超然应自得,小舟端坐看江流。

()
古羊人物舜风馀,子姓傅来祗旧庐。
为爱一门能守义,相承五世不分居。
()
元非铸冶自成湾,乌兔烹煎那得闲。
却问黄粮几番熟,不知沸鼎在人间。
()

松际初阳射眼明,窗间海色卷云平。越山驰道千车过,也作风涛拍岸声。

()

方城汉水今犹昔,旧事销磨一梦间。遗爱尚称羊叔子,清风犹说鹿门山。

民穷赖汝勤安辑,俗薄凭谁力挽还。竹马欢迎何足羡,要看去日众号攀。

()
同升吏部曹,往在纪丁未。
别离感寒暑,岁星行十二。
我惭鸡荩谷,子叹天且劓。
空余山梁期,尚不昧初志。
()

如画云岚西复西,梁溪几折入荆溪?

舟师失道隔烟问,山鸟畏人穿竹啼。

()

抬举西风,醉扶一捻鹃魂小。误花疑草。别样伤秋稿。

窥笑东邻,解妒宫妆好。秋娘觉。茜裙颠倒。收拾红情早。

()

忽忆先人涕泗垂,百年骨肉半分离。忍逢今日干戈起,幸抱平生箧笥诗。

地僻云埋松下石,日斜水护竹边篱。痴儿未遂光扬志,何以终身表孝思。

()

蒿里竟何在,死生从此分。
谩传仙掌籍,谁见鬼修文。
蔡琰能传业,侯芭为起坟。

()

我尽日乃倾,独何求於尔星。
煜煜夕日,不尚有朝。
皦皦君子,去谁繇招。

()

亟亟城城城亟成,小儿齐唱杵歌声。杵歌传作睢阳曲,中有哭声能陷城。

()

避暑高楼上,平芜望不穷。鸟穷山色去,人歇树阴中。

数带长河水,千条弱柳风。暗思多少事,懒话与芝翁。

()
奏稿倘能安国步,投荒何敢爱家林。
双湖万顷湖天月,长与先生照赤心。
()
十年不摘洞庭霜,喜见新苞照眼黄。
但对典刑休嗜味,虎贲犹得作中郎。
()

南枝春早为谁容,远供寒香寿乃翁。
不信广平心似铁,能禁索笑倚东风。

()

了知非是不能忘,六十年来梦几场。掩却残书坐深夜,一灯依旧短檠光。

()

豫章之东湖,有公之居。西山荐图,咮凤滴蜍。伊波之馀,而无以昌其书。

呜呼。

()

两岸垂杨映酒旗,扁舟如在画中移。心悬北阙多清梦,路入西藩有故知。

雷雨岂能忘岁旱,芙蓉应不怨秋迟。行装渐比前时减,三尺龙泉数卷诗。

()

簠簋既陈,吉蠲登薦。
洗心防邪,肃祗祭典。
陟降惟寅,笾豆有践。

()

才尽年来怕及春,上人那说是诗人。拨残芋火宁馀事,故欲撩公懒是真。

()

红尘拂面望春门,绿草齐腰金谷园。鹤篆遍书苔满砌,犬声遥在月明村。

春风院院深笼锁,细雨纷纷欲断魂。拾得残红忍抛却,阿咸头上伴银幡。

()
鼓山不跨石门句,嚼碎令人牙齿寒。
亲扣国师问端的,石门无锁亦无关。
()

下罗帏,推绣被。倦态朦胧,已入甜乡里。意象须臾盈眼底。

飞度华胥,又到辽西矣。

()

君歌《梁甫吟》,忽感别离心。客子雨中望,春山云外深。

前村生野水,远树息飞禽。欲去还回首,相期是德音。

()

轻屉来时不破尘。石榴花映石榴裙。有情应得撞腮春。夜短更难留远梦,日高何计学行云。树深莺过静无人。

()

呀呀掠尽碧天寒。墨影满青山。太和门外常相见,乌衣队争点朝班。

应笑西风哀雁,衔芦辛苦榆关。

()

寒宵漏方永,华月生高林。道人有幽抱,起步东岩阴。

悽恻海内事,浩荡平生心。高歌燕台下,曲尽意弥深。

()

沛邑祠原庙,明年启寿宫。真游追柱史,吏隐即冥鸿。

苑路连修竹,儿歌习大风。海凫随步武,笙鹤下虚空。

()

煮海功非细,牢盘有幕司。一轺劳跋涉,万灶问疮痍。

子荔红云宴,官梅白雪诗。时看天仗里,双舄入彤墀。

()
长年肉食定何功,乞汝豚足且慰穷。
猿臂将军应老矣,南山忽忆夜弯弓。
()
诚斋万事悟活法,诲人有功如利涉。
嗟我大类醯鸡然,时复一窥甕中天。
()

玉节朱衣作镇年,金函紫诰荷恩偏。江明组练风烟净,阙演丝纶日月悬。

文武万邦归宪式,燕贻三世见承传。牙旗开府新除近,雨露重看下九天。

()

灵夔竞歇鹗争兴,金镫声中日乍升。到处逢迎笳鼓奏,逢场作戏士商腾。

匡时有志缘知义,拨乱犹人敢曰能。扫尽妖氛归去后,此心依旧玉壶冰。

()

夏届春归花尚红,披襟更喜故人同。烟霞秀色山堪饱,松竹浓阴圃可宫。

盘荐畦蔬无异味,堂开瓮牖有薰风。栖迟自笑真疏放,惭负清时奏最功。

()

暖日纱窗倦绣天,绣床闲伴玉狸眠。鬟欹一面卸花钿。

睡起无人春更寂,沉沉帘影阁炉烟。忽看斗鹊堕帘前。

()

流泉渟处阔,跨石石桥横。题柱无踪迹,茫然薛老名。

()

()

亭亭千万里,三五复秋中。此夕光应绝,常时思不同。

九霄微有露,四海静无风。惆怅逡巡别,谁能看碧空。

()
客子泥涂正可怜,天香国色一枝鲜。
雨中晚敛寒如此,烛底宵暄笑粲然。
自觉玉容微婉软,急将翠掌护婵娟。
江南也有新丰市,未羡宾王酌圣贤。
()

五十又逢初度日,聪明那及少年时。高堂锡福凭黄发,同气增光有白眉。

官久只馀金作带,酒醇何用玉为卮。竹林胜赏须重觅,已幸新民似旧黎。

()

卧病长安愁毒热,雨来爽气满乾坤。西山雷过蛟龙斗,北极云垂海岳昏。

万里乡心还促膝,百年风物谩开樽。彩丝艾叶随时俗,弹剑酣歌怆客魂。

()

十年劳远别,一笑喜相逢。又上青山去,青山千万重。

()
水动花梢动,花摇水影摇。
不知各无意,为复两相招。
()

四海少邻并,况兹东复东。登阶惟鹤迹,挂壁有诗筒。

岂为儿孙计,聊安君子穷。委怀存宋拓,论事据枯桐。

()

寒浦藏烟,小桥堆絮,人与花分清淡。竹压低梢,松培老干,簌簌琼英霏霰。

才试着花气,早望见、朱栏一半。若非群玉山头,月明林下香散。

()

仙才供奉,岂籍寻常科第重。失却珊瑚,只笑唐家结网疏。

知君寄托,扫尽里儿容做作。烂醉沉香,此后谁堪七宝床。

()

海外黄冠旧有期,难教遗老散清时。身随杞宋留文献,代阅商周重鼎彝。

满地江湖伤白发,极天兵甲忆乌皮。重来簪笔承明殿,记得挥毫出每迟。

()

吾生十五犹童孩,胸中胆气摩天开。自怜少年辄有老夫志,恐是天仙犯帝怒,谪在下世驰驱乎尘埃。

壮志若铁石,顽直未易摧。奈何诸侯不荐贤,天子不闻才。

()
红芳蜕兮花似雾,绿阴径兮叶生烟。
独往来兮差自得,心境会兮不可言。
()

拥棹向惊湍,巫峰直上看。削成从水底,耸出在云端。

暮雨晴时少,啼猿渴下难。一闻神女去,风竹扫空坛。

()
一夜东风穿绣户,融融暖应佳时。
春来何处最先知。
平明堤上柳,染遍郁金枝。
姊妹嬉游时节近,今朝应怨来迟。
()

东郎屹立向东方,翘首朝朝候太阳。
一片丹心存万古,谁云坐处是遐荒?

()

内治隆三世,尊临极九年。
神孙克负荷,大业付安全。
有道华夷靖,无心怨恶悛。

()

吾亦爱吾庐,试听谈向背。维南汇平湖,浙水实分派。

两峰屹三塔,形势远襟带。城中那有此,到处怜湫隘。

()

仙人蝉蜕几经年,山水胜处今依然。
长驱九龙叱雷电,高跨九鲤升云烟。
武夷九曲就幻相,灵砂九转成丹铅。

()

竹多千亩馀,卖竹济贫儒。
门掩圭峰影,楼添鄠县图。
蜗涎缘栋有,鹤迹入泉无。

()

事业此生休,遑遑今白头。一年看又尽,数口转多忧。

醉忆山公骑,寒悲季子裘。妻儿重相见,说著也堪羞。

()

巢居不锁仙心,弄远影褊褼,绛霄风稳。素裳缟袂,澄湖十里,翠峰千仞。

圆吭清响递,更两两、瑶笙松吹引。尽恋著、岭畔梅花,肯说玉京飞近。

()

南国调寒杵,西江浸日车。客愁连蟋蟀,亭古带蒹葭。

不返青丝鞚,虚烧夜烛花。老翁须地主,细细酌流霞。

()

黄鹄哀鸣感稻粱,凤毛高举豹深藏。迟回自失因时旨,留滞终迷所向方。

柳下和光宁降辱,云间高论且开张。嘤声伐木诗人意,垂听和平谂报章。

()

绿荫侵檐净,红榴照眼明。主人开宴出倾城。正是雨余天气、暑风清。
别酒殷勤竟,危弦要妙声。年年相见岂无情。后日暮云回首、奈乘行。

()

野鸟春布谷,阶虫秋络丝。
呶呶空过耳,终不救寒饥。

()

老去厌纷华,来寻静者家。
午香飘石鼎,中饭出胡麻。
古树秋生耳,疏枝晚缀花。

()

香径长洲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

吴王事事须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

()
君以苛留我罪迁,乡情相值且忘年。
归心莫共孤云远,定性当如皓月圆。
沂水舞雩方有咏,曹溪寻派即无缘。
向来策杖经行地,不碍如石旧壁烟。
()
层峦稍稍暮云归,乔木森森众鸟依。
再踏石花寻去路,画船十只带斜晖。
()

书记向丘门,旌幢夹谷尊。从来游幕意,此去并酬恩。

雁叫嫌冰合,骢嘶喜雪繁。同为入室士,不觉别销魂。

()

凌厉刚风笑傲间,兴豪不管紫笙寒。独飞明月丹霞佩,遥赴清都玉殿班。

虚室春和融二景,苍精霜气薄三韩。归来羡尔清溪鹤,犹带閒云守洞关。

()

近腊辞精舍,并州谒尚公。路长山忽尽,塞广雪无穷。

讲席开晴垒,禅衣涉远风。闻经诸弟子,应满此门中。

()

前年强寇至,仓忙避空谷。我里数百家,及归半鱼肉。

去年南军来,讵意行杀戮。纵暴与寇等,十家九家哭。

()
嘉祐中,予与子由同举制策,寓居怀远驿,时年二十六,而子由二十三耳。
一日,秋风起,雨作,中夜翛然,始有感慨离合之意。
自尔宦游四方,不相见者十常七八。
每夏秋之交,风雨作,木落草衰,辄凄然有此感,盖三十年矣。
()

垆头作伴未应归,乍立轻盈怯力微。不逐襄王成短梦,空教蒙叟换轻衣。

名高花圃疑乌足,香度星垣侍紫薇。杨柳不须吹玉笛,芳华留取弄馀菲。

()

履道坊西角,官河曲北头。林园四邻好,风景一家秋。

门闭深沈树,池通浅沮沟。拔青松直上,铺碧水平流。

()
梅花屡见笔如神,松竹宁知更逼真。
百卉千华皆面友,岁寒只见此三人。
()

王庭戈壁耸云标,北海层冰郁不销。紫塞烽烟围月晕,缁流经典弱参寥。

近闻新轨穿元兔,时见名王珥汉貂。安得雄藩生戚畹,凯歌重上紫宸朝。

()

闲绕洛阳城,无人知姓名。

病乘篮舆出,老著茜衫行。

()

蜡炬含风夜不寒,得从儿女簇杯盘。粗知万里归犹暮,老觉多情遣更难。

期与青春酬寸草,羞将白发付弹冠。百年尘世同官历,今夕明朝取次看。

()
承平终不处,付托重艰难。
统接神孙正,人依圣母安。
桥山封剑佩,原庙见衣冠。
万国缠哀处,嵩阳桧柏寒。
()
南山春晏蕨生芽,怪得清寒数倍加。
一雪洗将红紫去,高低林树试瑶花。
()

闲钓江鱼不钓名,瓦瓯斟酒暮山青。

醉头倒向芦花里,却笑无端犯客星。

()

凭阑目送几飞鸿,无数归舟趁晚风。一抹夕阳天外挂,潮声似在港门东。

()

象物名台势,琵琶出自然。登临得真趣,所乐类无弦。

()

十月风霜侵病骨,数家针线补残衣。

()

缥缈十二楼,上有仙人居。左据青玉案,右拥鸿宝书。

琼瑶制危冠,芙蓉曳轻裾。欢笑粲玉齿,从容下丹除。

()

亭前春逐红英尽,舞态徘徊。细雨霏微,不放双眉时暂开。

绿窗冷静芳音断,香印成灰。可奈情怀,欲睡朦胧入梦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