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池源庙二首

姜池源庙二首朗读

诗词:《姜池源庙二首》

樽酒源头一拜神,
麕羊瓮茧便青春。
当年旱魃矜余虐,
祷去阳侯失旧津。

中文译文:
酒樽源头向神一拜,
麕羊装满瓮中显青春。
昔日旱魃曾威胁余命,
祷告阳侯失去了古老的泉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邓肃所作的《姜池源庙二首》。诗人以姜池源庙为背景,表达了对神灵的敬仰和对过去的怀念之情。

首先,诗人借酒樽向神明表示崇敬之意,显示出对信仰的虔诚和对神灵的敬畏。姜池源庙是一个重要的宗教场所,对诗人来说,这里寄托了人们的祈求和希望。

其次,诗中提到了麕羊和瓮茧,麕羊象征着丰饶和祥瑞,瓮茧则代表着宝贵的事物。诗人通过描绘麕羊装满瓮中,寓意着源泉的丰富和富饶,也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追求。这种丰盈的意象与姜池源庙作为祈福之地的主题相呼应。

最后,诗人回忆起过去的旱灾,旱魃是传说中的一种恶灵,代表干旱和瘟疫,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威胁。阳侯是水神,失去了旧有的泉源,意味着人们失去了美好的过去,生活受到了困扰。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旧时光的留恋和对变迁的感慨。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抒发了对信仰、丰饶和时光流转的思考。通过描绘姜池源庙的景象和历史事件,诗人通过抒发情感,使读者感受到了对神灵的敬仰、生命的热爱以及时光的无情流逝,展现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希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邓肃

邓肃(1091~1132),字志宏,南剑沙县(今属福建)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六年,卒于宋高宗绍兴二年,年四十二岁。少警敏能文,善谈论。会李纲罢相,上疏争之,干执政怒,罢归居家,绍兴二年(1132年)五月,携母避寇福唐(今福清),五月初九病逝,年仅41岁,归葬于邓墩。肃著有《栟榈集》三十卷,《挥尘后录》传于世。《闽沙邓氏族谱》载:邓肃,字志宏,父祖谷,长子邓普,字寰宇,次子邓慈。...

邓肃朗读
()

猜你喜欢

珠帘乍卷。漏春光一半。廿四桥烟花恨满。久伤故国,鸿雁来稀,吴江畔。

古艳阳琼花观。望隋堤一抹,杨柳依依,明月迢迢隔河汉。

()

浓浓杨柳含娇春,落花细逐锦色鳞。芦芽出水碧玉短,沙嘴激浪跳珠匀。

高樯大舸江之滨,花骢骄嘶踏翠茵。何人解歌沧浪曲,愿将此水沾缨尘。

()

嘉游未斁,誓将离分。

送尔于路,衔觞无欣。

()
舍棹入山村,山深树自繁。
短歌田舍乐,长揖野人尊。
苔老云生石,松高月闯门。
不闻名利语,太古一乾坤。
()

残月朦胧几曲棂,簟波如水烛如星。五更风雨槐花落,何处秋萤上画屏。

()

拂曙星河拥使旌,隋堤花柳报清明。人家烟火寒犹禁,客子衣裳暖渐轻。

夹岸露华添细水,浮空春色抱孤城。东风满地皆芳草,一为多情尽日行。

()

扰扰东来又西去,风霜匽薄不胜劳。请君饮马沂河上,徐看家山万叠高。

()

忆在先朝日,曾沾侍从恩。
鸾舆归寂寞,凤质俨生存。
夕日昏阡树,春风长涧蘩。

()

雁山色如古鼎彝,丹砂翡翠青瓜皮。四十九盘云合离,一百二峰烟芬菲。

客儿游屐独见遗,诺讵那至开初基。沈记薛赋彰希微,閤南北兮谷东西。

()
速速修行,惜取身中,无价□珍。
把金乌玉兔,垆中炼用,阴阳造化,养就阳神。
虎啸龙吟丹田里,顶内时时仙乐声。
泥丸里,烹煎水火,铅汞成真。
()
似虎能缘木,如驹不伏辕。
但知空鼠穴,无意为鱼餐。
薄荷时时醉,氍毹夜夜温。
前生旧童子,伴我老山村。
()

寒流不相待,舟楫定何如。
岁事日已宴,客行谁与娱。
淮鱼将入馔,江酒且倾壶。

()
画饼充餐必也虚。
刻舟求剑决然无。
痴心密数人遗契,妄念重寻兔守株。
先圣迹,古人书。
()
篱落豆花满,阶除苍藓多。
微云翻早雁,轻雨滴寒莎。
负手看青竹,牵衣爱绿萝。
萧条扬子宅,独酌有长歌。
()
归舟莫讶太勿忙,会面何曾累十觞。
孰与持螯霜月下,拍浮酒浪旧陂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