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仁山主兼寄西堂园澄禅师

送仁山主兼寄西堂园澄禅师朗读

《送仁山主兼寄西堂园澄禅师》是宋代陈师道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对禅师的送别和寄语,以及思考虚名和人生的深刻意义。

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译文:
离别仁山主,兼寄西堂园。
澄禅师,未仕宁论马少游。
虚名非复韩潮州,祖师若问西来信,
为说苍头与白头。

诗意:
这首诗词是陈师道送别仁山主和寄语西堂园的禅师澄禅师的作品。诗人表达了对禅师的离别之情,同时思考虚名和人生的真正意义。

赏析:
这首诗词以离别为主题,通过送别诗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仁山主的告别之情。离别之际,诗人将自己的心意和对禅师的思念寄托于这首诗中。

诗的开头,诗人表达了对离别的惋惜之情,将离别的对象命名为仁山主,显示出对禅师的尊敬和敬意。接着,诗人提到了西堂园,这是禅师的所在地,表达了诗人对禅师离去后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诗人提到澄禅师未能在世俗中有所成就,与马少游相提并论。这里使用了“未仕宁论”一词,表达了禅师并不追求世俗的功名利禄,而是专注于修行禅宗。

随后,诗人提到虚名和韩潮州。虚名指的是世俗的声誉和虚荣,而韩潮州可能是指当时的一位有名的文人。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虚名的淡然态度,认为虚名并不重要。

最后两句是诗人寄语禅师的部分,诗人表示如果禅师问起西方的消息,他将会述说关于苍头和白头的事情。苍头与白头可能是禅宗中的一些概念和故事,具体含义需要结合禅宗的修行理念来理解。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禅师修行道路的关注和思考。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送别禅师和寄语的方式,表达了对禅师的敬意和思念之情,同时思考了虚名和人生的真正意义。诗人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融入其中,让读者产生共鸣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师道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陈师道朗读
()

猜你喜欢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

风凄露泫然,明月在山巅。独倚古庭树,仰看深夜天。

叶翻萤不定,虫思草无边。南舍机杼发,东方云景鲜。

()

万顷灵湫带碧烟,源泉混混自山前。
四时每涨空中雨,一片常涵镜里天。
星斗转时银汉近,芙蓉开处彩屏连。

()
食罢雨方作,起行泥已深。
伴愁多楚些,吟病独吴音。
莫怨马蹄滑,须愁蚕事侵。
梅黄时节是,未可决晴阴。
()
白云老翁乐且贫,眼如紫电炯有神。
麻衣纸扇趿两屐,头戴一幅东坡巾。
清晨扣户走过我,谓我旧是诸侯宾。
入门长揖肆雄辩,动引四代卑先秦。
()
高着春山最蔚蓝,截然屹立白云端。
小亭为爱依青壁,野色当窗指点看。
()
抱得琵琶不忍弹,胡沙猎猎雪漫漫。
晓来马上寒如许,信是将军出塞难。
()
半村半郭事林丘,非阁非船榜钓舟。
秋月无边凉细细,江天不尽水悠悠。
谁开图画当前面,绝点尘埃到上头。
我辈不妨频假榻,主人应喜共盟鸥。
()

京廛舆马竞扬埃,何碍骚人独往回。
我住水边奚自识,诗如云外寄将来。
一从风袖携归看,屡向松亭静展开。

()

记摘小园瓜李,七夕年时花底。
呆女嫁痴牛,嫁到良宵十四。
弹指,弹指,好事已成虚事。

()

帝里无成久滞淹,别家三度见新蟾。郄诜丹桂无人指,

阮籍青襟有泪沾。溪上却思云满屋,镜中惟怕雪生髯。

()

堤边杨柳拂晴波,堤上游人衒绮罗。山色湖光浑似旧,采莲人唱采茶歌。

()
十年未就归山计,一日翻为保障翁。
无奈征衣中散虱,可堪行道庶人风。
悠悠秦晋山河在,漠漠金张冢墓空。
回首江湖二三子,长亭寒梦亦匆匆。
()
时违运往岂无才,老气峥嵘隘九垓。
漫仕有声徐偃国,赋归不愧子陵台。
相逢苦雨泥双屐,可及晴湖泛一杯。
忽又趁潮上桐濑,山中春笋正堪煨。
()

野艇几西东,清泠映碧空。褰衣来水上,捧玉出泥中。

叶乱田田绿,莲馀片片红。激波才入选,就日已生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