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粹索诗作三绝谢之。宋代。陈造。多谢诗翁肯唱予,挑灯泚笔复踟蹰。龙文虎脊渠皆有,鹤膝蜂腰我未除。
《朱粹索诗作三绝谢之》是宋代陈造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多谢诗翁肯唱予,挑灯泚笔复踟蹰。
龙文虎脊渠皆有,鹤膝蜂腰我未除。
诗意:
这首诗词是作者对诗人朱粹的感激之情的表达。作者感谢朱粹愿意赞美自己的诗作,但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创作中的犹豫和迟疑。他承认自己的作品虽然有些亮点,但仍然存在缺陷和不足。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自我反思和谦逊的态度,展示了作者对自己创作的深思熟虑和对朱粹的感激之情。诗中的"多谢诗翁肯唱予"表达了作者对朱粹称赞自己作品的感谢之意,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喜悦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挑灯泚笔复踟蹰,龙文虎脊渠皆有"表达了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犹豫和迟疑。"挑灯泚笔"意味着作者在灯下吟诗写字,"复踟蹰"则表明他在思考和犹豫是否将这些作品展示给他人。"龙文虎脊渠皆有"形象地描绘了作者作品中的亮点和瑕疵,暗示了他对自身创作的清醒认识。
最后一句"鹤膝蜂腰我未除"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创作中的不足之处的自我批评。"鹤膝"和"蜂腰"都是形容身材修长纤细的词语,这里用来暗示作者希望自己的作品更加完美,但目前仍未达到理想状态。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身创作的审视和对他人赞赏的感激之情,展示了作者的谦逊态度和对创作的追求。同时,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和对自身不足的批评,传达了作者对诗词创作的思考和追求完美的态度。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陈造。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云山图。明代。陈景融。浮世茫茫自古今,红尘不到白云深。挂冠神武归来后,随意看山憩树阴。
书事。宋代。赵崇鉘。东邻老翁寒不寐,百结悬鹑抆悲涕。自云子孙学灌园,不识江湖与风水。大儿里胥缚送州,小儿遁逃卒未休。老夫忍饥特未死,犂耙典尽春无牛。身为王民合徭役,运米操舟操不得。江湖风水未足愁,檝丧樯倾误人国。
再会夏石芝。宋代。宋伯仁。自与君相别,骎骎已数年。一缄书不寄,千里梦徒然。雨店花新长,风棂月几圆。岭梅无恙否,愁满鬓丝边。
贺新郎(生日前数日杨仲博约载酒见访即席次韵)。宋代。魏了翁。风定波纹细。夜无尘、云迷地轴,月流天位。摇裔飞来江山鹤,犹作故乡嘹唳。清境里、伴人无睡。应叹余生舟似泛,浪涛中、几度身尝试。书有恨,剑无气。从渠俗耳追繁吹。抚空明、一窗寒簟,对人如砥。梦倚银河天外立,云露惺惺满袂。看多少、人间嬉戏。要话斯心无分付,路茫茫、还有亲朋至。应为我,倒罍洗。
送衢州崔员外。唐代。薛逢。笑分铜虎别京师,岭下山川想到时。红树暗藏殷浩宅,绿萝深覆偃王祠。风茅向暖抽书带,露竹迎风舞钓丝。休指岩西数归日,知君已负白云期。
八月十五夜承夏仲寅停舟邀饮江上有作和韵。元代。刘崧。断岸荒榛一片秋,驻帆感子意绸缪。几家明月窥瑶席,此夜清风动綵舟。桂影拂云通海色,角声如雨说边愁。多情共对金陵酒,肠断他年独倚楼。
西江月。宋代。朱敦儒。琴上金星正照,砚中瞿鸟眼相青。闲来自觉有精神。心海风恬浪静。且喜面前花好,更听林外莺新。瓮头清辣洞庭春。醉里徐行路稳。
叠韵答学山侄。清代。叶燮。处世应师田子方,马迁《货殖》计宁长?东西鸿爪皆空点,今古峨眉不易防。漂泊未归元亮宅,支离合老管宁床。生涯陇畔驱黄犊,焚砚何心赋《补亡》。
送华户曹。明代。边贡。万卷曾看秘阁书,两骖遥驾地曹车。才通国计人俱羡,名在词林众不如。潞水夕波明画幰,淮山春草映华裾。忘年却话论交晚,执手临岐思有馀。
孤雁。唐代。许浑。昔年双颉颃,池上霭春晖。霄汉力犹怯,稻粱心已违。芦洲寒独宿,榆塞夜孤飞。不及营巢燕,西风相伴归。
郡幕请讲书和药房先生韵。宋代。陆文圭。不为祁寒暂辍冬,肯移莲幕下芹宫。深青岂必从蓝出,美玉何烦就石砻。残雪五更侵几白,一灯深夜照书红。他年共赴长安召,正恐诸儒却诮通。
题达本庵。宋代。陆九渊。孩提无不爱其亲,不失其心即大人。从此劝君休外慕,悦亲端的在诚身。
顾侯寄陈留公砥柱障子并诗予为作歌。明代。李梦阳。东吴顾子相公客,扫绢画水复画石。天冲地击河怒号,嶷嶷一柱当洪涛。突立固知气势稳,鼓荡转见孤棱高。淋漓新题墨犹湿,封缄远寄心诚劳。昔公平章握军国,执义委有排山力。甚哉赣如汉汲黯,老而纯过唐师德。言违谏阻去何决,群倩众怒不动色。同时门客顾最亲,隔绝梦寐怀伟人。峨峨砥柱公实伦,顾也歌之情句真。画者谁子笔更新,数尺绢面开嶙峋。遂令观者重回首,堂上恍忽河声吼。嵚岒若遘虎豹踞,蹙沓似睹蛟龙走。奇怪常虞霹雳夺,孤危定遣神明守。君不见鳌极有时臲,昆崙有时翻,柱乎柱乎永且安。
宋传道挽词二首。宋代。韩元吉。德履无遗恨,弦歌有去思。养亲三釜乐,作郡十年迟。壮志沈黄壤,英游闭赤墀。丰碑颂遗爱,谁为继罗池。
翠楼吟 代送大理蔡太守。明代。杨慎。月晃苍山,风清黑水,花满原鳞城雉。燧松明夜火,歌来暮似城都市。五华楼合,看五马迎恩,双鸿送喜。迟迟晷行春金碧,照春金紫。此邦宜有循良,拥玉麟铜虎,旖旎叶榆难借寇,望登仙香尘遥起。攀轩处、正红颊窥帘,华颠卧轨。画图外、甘棠阴里,心驰千里。
使东川·嘉陵江二首。唐代。元稹。秦人惟识秦中水,长想吴江与蜀江。今日嘉川驿楼下,可怜如练绕明窗。千里嘉陵江水声,何年重绕此江行。只应添得清宵梦,时见满江流月明。
寿王学士秋涧七十。明代。王磐。早岁声华便轶群,学优不辍向来勤。两宫垂顾逢千载,三世读书萃一门。兰省柏台留谠论,玉堂金马焕雄文。平头七十无多贺,会见诸孙子又孙。
初入洞霄。宋代。闻九成。胎仙舞处叠琴心,坛月高时闻佩音。九锁山扉元不闭,对闲诗句为谁吟。长生可学凡成圣,陈迹休令后视今。欲饵流膏种松子,参天会见一千寻。
四月八日饮陆长卿园亭。明代。王鏊。连峰忽地起㠝岏,倒影亭台漾碧湍。宝障傍人云锦暖,玉瓷留客蔗浆寒。梅酸正入调羹用,花好还宜秉烛看。鱼鸟浮沉满池上,我来终日倚阑干。
俞成大送新芋。宋代。洪咨夔。谢三郎女改蓑衣,繿缕中藏玉雪肌。柱上莫愁无乳媪,秋风得此可忘饥。
浮丘八景 其七 挹袖轩。明代。欧大任。珠浦三千里,璇房一万年。河车功已毕,来此学游仙。
春贴子 皇后阁五首 其一。宋代。真德秀。宝胜千春字,琼樽九酝香。六宫齐上寿,地久配天长。
南浦水阁。宋代。华岳。桥横南浦虹千丈,柳护西溪翠一行。佳丽不知滋味恶,插花临水照红妆。
饯许州宋司马赴任。唐代。李乂。展骥旌时杰,谈鸡美代贤。暂离仙掖务,追送近郊筵。地惨金商节,人康璧假田。从来昆友事,咸以佩刀传。
次曾宏甫见寄韵。宋代。曾几。今晨尺书至,令我寸心宽。老去光阴速,人生会合难。竹舆云洞暖,钓艇玉溪寒。小憩饶阳否,吾衰合挂冠。
恋绣衾(赋蝶)。宋代。周密。粉黄衣薄沾麝尘。作南华、春梦乍醒。活计一生花里,恨晓房、香露正深。芳蹊有恨时时见,趁游丝、高下弄晴。生怕被春归了,赶飞红、穿度柳阴。
蚕妇行。宋代。汪藻。树头恰恰晴鸠喜,上巳人家扫蚕蚁。纸窗茅屋春雨寒,买炭添炉中夜起。平明采叶晞露痕,随刀翠缕如丝匀。三眠欲食春已老,旋炊新麦祀蚕神。咽明足紧解丝簇,犹向前溪问茅卜。东邻西里想殷勤,借问今年几分熟。缲车轧轧桑阴凉,主家人立鸿雁行。丝成不得半缕著,一生麻纻随风霜。
挽杜议郎二首 其一。宋代。洪朋。家世唐公子,风流汉议郎。左轓空老大,南纪竟凄凉。畴昔数相见,音容耿未忘。如何欻窀穸,浩叹使神伤。
感兴五首次韵和李希孝一。宋代。晁补之。海鸟御羊角,飘然凌紫清。有背如泰山,未觉毛羽轻。盐阳亦群飞,日景为不明。空仓自苦饥,安得有此名。
许深甫宰分宜。宋代。张镃。峥嵘飞藻妙无前,廊廊披怀万丈渊。久矣愿交嗟迹异,兹焉觌面实心先。雪窗政握持杯手,风溆惊排转柁船。名宦祝君诚长语,安心西去试鸣弦。
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宋代。陆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候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寄同年陆给事。明代。华察。著书经岁掩蓬扉,江左才名重陆机。宅近寒塘黄叶满,窗开远岫白云飞。山中春草轻朱绶,梦里晨钟隔琐闱。自惜蛮荒投窜后,至今朝省谏书稀。
寓羊城寄弟。明代。陈繗。母老居家我出疆,无妻无子总堪伤。阿兄疾病当危地,孩女伶仃托异乡。婢仆晓来无主唤,田园春去有谁忙。许多嘱付惟吾弟,一句言中泪两行。
同苏饶文宿吉祥寺二首 其二。宋代。释净端。与公昔作长城别,一去尘埃六七年。夜静书堂寻旧约,定将生计话林泉。
念奴娇 冬月。元代。洪希文。月华似水,正同云天气,流光如烁。冷气射入寒瘁竦,走下深帘重幕。十二琼楼,三千玉斧,手冻恁谁断。乘鸾女子,为伊再三惊愕。回顾玉露凄清,恐非人世,怎敢轻谐谑。上界神仙官府足,肝胆骤然倾落。冻合关河,光摇牛斗,飞起横江鹤。平明起视,雪封枝上梅萼。
燕归梁·凤莲。宋代。蒋捷。我梦唐宫春昼迟。正舞到、曳裾时。翠云队仗绛霞衣。慢腾腾、手双垂。忽然急鼓催将起,似彩凤、乱惊飞。梦回不见万琼妃。见荷花、被风吹。
上许州吕相公嗣崧许康诗二首·嗣崧诗。宋代。宋祁。彼嶽惟崧,天作其神。嗣生我公,我公斤斤。嘉猷矢陈,柄国之均。帝亲命之,纂成前人。
挽宣化李烈女。清代。缪烜。宣城有女堪励俗,生长闺中严自束。针线惟勤继晷灯,陌阡不涉寻春足。守贞待字怜里争,交口相称遍亲属。前村鼓乐庆秋登,父母偕行俾处独。习惯徒知往赛神,疏防倏已来戎伏。空庭长日阒无人,啖者视为几上肉。乘卢淩弱横相干,兽心乃在常佣仆。仓猝奚奔号莫应,此身可死不可辱。恨漫碧落气烛虹,爪裂奸容奸手毒。石点纷纷星雨飞,血洒桃花躯洁玉。身躯玉洁志冰清,二九春光逝水轻,纲常巾帼千秋名。
颂古三十八首。宋代。释从瑾。无魔无我已降魔,添得时人眼里花。今日镆铘无用处,也知贼不打贫家。
早发邺北经古城。唐代。聂夷中。微月东南明,双牛耕古城。但耕古城地,不知古城名。当昔置此城,岂料今日耕。蔓草已离披,狐兔何纵横。秋云零落散,秋风萧条生。对古良可叹,念今转伤情。古人已冥冥,今人又营营。不知马蹄下,谁家旧台亭。
次韵杨廉夫冶春口号八首 其一。元代。顾盟。姑苏城北桃花坞,日日敲门去问春。自是狂夫被花恼,求之不得亦愁人。
献陵挽歌 其七。明代。李昌祺。宵旰忧勤日万几,岂知犹不忘寒微。恩荣尚在銮舆远,忍抱遗弓泪满衣。
舞曲歌辞 其三。唐代。李白。吴刀剪綵缝舞衣,明妆丽服夺春辉。扬眉转袖若雪飞,倾城独立世所稀。激楚结风醉忘归,高堂月落烛已微,玉钗挂缨君莫违。
太常引·绿衣持节拥亭亭。元代。许有孚。绿衣持节拥亭亭。玉立万娉娉。一见寸心倾。任诗画、无声有声。新篁摇葆,苍梧张盖,山色入帘青。云淡午风轻。看树影、西窗又横。
戏题新栽蔷薇(时尉盩厔)。唐代。白居易。移根易地莫憔悴,野外庭前一种春。少府无妻春寂寞,花开将尔当夫人。
己丑孟冬朔日颁历。明代。区大相。初冬孟月月为阳,宝历欣逢帝道昌。雨露九天随正朔,衣冠万国奉春王。瑶阶蓂应尧年发,玉座云扶舜日长。更喜看来新节序,先从霄汉被恩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