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昌言喜雪。宋代。韩维。愧无奇策辅吾皇,乞得闲官老故乡。壮志未甘悲白发,欢情犹看舞红妆。长歌不计闲光景,吟苦难滋旧肺肠。多谢同心二三友,每传佳句挹华觞。
《再和昌言喜雪》是宋代韩维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韩维对自己功名未就、壮志未酬的遗憾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老友、美酒和欢乐的珍视。
韩维在诗词中自称"愧无奇策辅吾皇",表达了他没有出众的才智来辅佐国君的愧疚之情。他希望能够获得一个闲职,回到故乡过上宁静的生活。这里的"闲官老故乡"暗示着作者对平淡生活的向往,渴望摆脱官场的纷扰。
诗词中,韩维也表达了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悲叹之情。他感慨壮志未得,而白发已经不再年轻。然而,他并没有被岁月的流逝击垮,仍然能够欣赏到红妆的舞蹈,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喜悦。
在长歌不计光景的同时,韩维也苦苦吟唱着自己的心情。他将自己的苦闷与痴迷融入诗词之中,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忧伤,同时也透露出他对文学的钟爱。
最后,韩维感谢他的二三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因为他们的共同心声和佳句的传颂,使他在欢乐中舒解了内心的压力。"挹华觞"指的是互相倒酒,象征着友谊和团聚。
这首诗词通过对个人遗憾、对生活的向往、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文学的热爱的描绘,展现了韩维内心世界的复杂和丰富。它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的心态和情感,具有一定的时代特色。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夜中对雪赠秦系时秦初与谢氏离婚谢氏在越。唐代。刘长卿。月明花满地,君自忆山阴。谁遣因风起,纷纷乱此心。
越问·良牧。宋代。孙因。自大驾之西幸兮,府遂为於近藩。赐行殿为府治兮,暨泽牧之惟艰。张毗陵首当是选兮,实股肱之旧弼。仍土阶之素规兮,因旧宇以为安。朱忠靖继剖符兮,屹具瞻於岩石。越忠简亦相望兮,凛清风而独寒。忠定王之来镇兮,当乾道之四禩。捐帑以置义租兮,闢宫而祠先贤。谅棠阴之蔽芾兮,思召伯其如憩。宜大封於是邦兮,良天道之好还。后五十余年兮,谁俪美以增饰。维我新安公兮,骛逸驾而独攀。剖滞讼如澌流兮,召雨暘如应响。使百城俱按堵兮,令沧海无惊澜。立吏胆於秋霜兮,洽民气於春泽。出干将於宝匣兮,照沆瀣於铜盘。圜扉鞠为茂亓兮,麦岐蔼其连秀。令修户庭之内兮,民乐湖山之閒。既修政而人悦兮,文书省於幙府。新百废以具兴兮,耸轮奂之伟观。八邑不知有役兮,一道不知有费。若天造而神设兮,岂民力之或烦。化榛莽为宏丽兮,敞隘敝为爽垲。革蠹挠而雄叠兮,易朽腐而垩丹。兹栋隆之规模兮,特於此乎小试。非成毁之相仍兮,数循环而无端。镇越岿乎中踞兮,修廊翼其旁拱。何独敛夫散气兮,所以重夫中权。巨扁揭乎云霄兮,钧笔粲乎星斗。山灵为之呵护兮,珍光赫而属天。前方台之月华兮,后蓬莱之云气。左燕春之凝香兮,右清白之寒泉。绕层城以拂云兮,开屏障於四面。卧林影於云壑兮,栖山光乎二轩。呼平湖於酒杯兮,浮翠峰於茗椀。送归鸿於天外兮,数飞鸥於海门。动秋声之摵摵兮,泊晴岚之蔼蔼。饯崦嵫之夕照兮,宾暘谷之朝暾。上越王之危台兮,诵唐人之杰句。鹧鸪飞而地迥兮,晴烟渺而天宽。飞盖游乎清夜兮,羃轻烟之素练。棹歌发乎中沚兮,浴明月於金盆。丽谯涌乎青冥兮,角声起而寥亮。佳山蔚其照眼兮,洗万里之阴雰。新隄平而拟掌兮,沸行歌以载路。漕渠濬重兮,鼓千艘而骈阗。雄威扁营叠创兮,雷欢声於貔虎。泮宫修贡闱闢兮,遂飞跃於鱼鸢。台府焕而一新兮,岩壑为之改观。他人视之拱手兮,公谈笑而不难。既游刃之有余兮,复善刀而藏用。寂然若无所营兮,湛中襟而靖渊。炷炉香而读易兮,悟至理於泰否。托寄轩之柱刻兮,等蘧庐於乾坤。上方蒇事明庭兮,将入扈於豹尾。如旄倪之借留兮,纷截镫以攀辕。系郢曲之寡和兮,信萧规之难继。民愿公无遽归兮,帝谓吾今召环。虽卿月之暂驻兮,幸临照夫越土。恐使星之迁次兮,迫太阶之魁躔。推治越之道治天下兮,固我公之余事。然越人爱公如慈父母兮,愿托歌而永传。客乃敛袵肃容兮,屏气弗敢复言。孙子於是浓墨大字兮,终夫越问之篇。
长相思。宋代。王之道。花一枝。酒一卮。举酒对花君莫辞。人生多别离。行相随。坐相随。更有何人得似伊。春融胡蝶飞。
送张持国省干归山阴三首。宋代。仲并。稠众相从地,无言意已倾。余方厌藜藿,子肯扣柴荆。短棹起归暮,长亭如别情。回头听羌管,拍拍唤愁生。
游郭希吕石洞二十咏·药圃。宋代。刘过。古文不可卖,未觉卖药非。侵晨荷锄往,暮得芝术归。
题画四景 其四。明代。徐溥。向时载酒江东去,今日山阴载雪回。一片閒情谁解得,晚风溪上破疏梅。
定变难。宋代。文天祥。老兵中变意差池,仓卒呼来朽索危。若使阿婆真一吼,目生随后悔何追。
夏日偶成不复伦次共得廿首复作长山道中故事耳 其四。明代。王世贞。谷秕不如稗成,贵死不如贱生。东家送丧鼓吹,西家嫁女哭声。
点绛唇。宋代。汪莘。数朵芙蕖,嫣然一笑凌清晓。谢家池沼。秋景偏宜少。气挟清霜,似把群花小。秋风袅。湘君来了。一曲烟波渺。
题倪文昌玉湖书院。宋代。韦奇。齐斋老子今安在,一去人间余廿载。白衣苍狗几千回,惟有溪山长不改。吴兴胜概夸玉湖,鹅溪一幅玄晖图。天光上下渺无极,寒玉倒浸清冰壶。晴波万顷莹如洗,一卷石向波心起。先生具眼此结庐,收拾溪山入诗里。渔人艇子时往还,笭箵掷下前溪湾。一声欸乃水天碧,回头却羡沙鸟闲。楼高望极情思远,前揖衡山后苍弁。陌头杨柳几春风,当年曾识齐斋面。我今怀古心悠悠,古人不见今人愁。夕阳收尽暝烟浮,扁舟载月归来休。
过庐山下(并引)。宋代。苏轼。予过庐山下,云物腾涌,默有祷焉。未午,众峰凛然,故作是诗。乱云欲霾山,势与飘风南。群隮相应和,勇往争骖驔。可怜荟蔚中,时出紫翠岚。雁没失东岭,龙腾见西龛。一时供坐笑,百态变立谈。暴雨破坱圠,清飙扫浑酣。廓然归何处,陋矣安足戡。亭亭紫霄峰,窈窈白石庵。五老数松雪,双溪落天潭。虽云默祷应,顾有移文惭。
早行。唐代。郭良。早行星尚在,数里未天明。不辨云林色,空闻风水声。月从山上落,河入斗间横。渐至重门外,依稀见洛城。
始至云安寄兵部韩侍郎中书白舍人二公近曾远守故有属焉。唐代。刘禹锡。天外巴子国,山头白帝城。波清蜀栜尽,云散楚台倾。迅濑下哮吼,两岸势争衡。阴风鬼神过,暴雨蛟龙生。硖断见孤邑,江流照飞甍。蛮军击严鼓,笮马引双旌。望阙遥拜舞,分庭备将迎。铜符一以合,文墨纷来萦。暮色四山起,愁猿数处声。重关群吏散,静室寒灯明。故人青霞意,飞舞集蓬瀛。昔曾在池籞,应知鱼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