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园坐上探题得新杏

北园坐上探题得新杏朗读

《北园坐上探题得新杏》是宋代诗人韩维的作品。这首诗以描绘北园中的一颗新杏树为主题,通过对树叶的观察和想象,传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诗词的中文译文:
红蘤风尽,团枝泣露光。
叶深惊乍见,实小贵先尝。
点缀怜余萼,飘零惜旧香。
不须悲了物,县城喜手中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北园坐上的角度,描述了一颗新杏树的景象和感受。首先,诗中提到的"红蘤风尽"表明红蘤花已经飘落,风光不再,这是季节变迁的自然现象。"团枝泣露光"则形象地描绘了杏树的枝干上露水的闪烁光芒,给人以清新、湿润的感觉。

接下来,诗人观察到树叶的深绿色,表示叶子的浓密让人感到惊讶,"叶深惊乍见"。而"实小贵先尝"则表明杏树上的果实虽然小,但因为它的稀缺性,反而更显珍贵和值得品味。

在描写杏树时,诗人运用了"点缀"和"飘零"来形容树上的花朵散落,以及香气的旧时光的惋惜。这种描写方式富有诗意,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留恋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最后两句"不须悲了物,县城喜手中觞"则表达了作者的乐观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人认为不必为失去的物事而悲伤,而应该在县城中举杯庆祝,享受生活中的快乐和喜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它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珍惜当下、乐观向前的生活态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朗读
()

猜你喜欢

试问飞来峰,未飞在何处。人世多少尘,何事不飞去。

高古而鲜妍,杨雄不能赋。

()
肩发肖人形,言语剧机警。
罝罣不可招,幽旷从驰骋。
胡为所嗜偏,遇醪即首肯。
染指疑含沙,浸淫归酩酊。
()

星轺计日赴岷峨,云树连天阻笑歌。南入洞庭随雁去,

西过巫峡听猿多。峥嵘洲上飞黄蝶,滟滪堆边起白波。

()

政成身没共兴衰,乡路兵戈旅榇回。城上暮云凝鼓角,

海边春草闭池台。经年未葬家人散,昨夜因斋故吏来。

()

邻井双梧上,一蝉鸣隔墙。依稀旧林日,撩乱绕山堂。

难嘿吟风口,终清饮露肠。老僧加护物,应任噪残阳。

()
集云不会禅不会道。
横画不识,竖画不晓。
日里三餐,夜后一觉。
年来老且病,转见不唧{左口右留}。
()

殿前三策献宸旒,人识词林第一流。玉节西分周太史,金符东授汉诸侯。

古城弦诵兼风雪,复壁图书烛斗牛。邹鲁千秋还讲业,归来何异马迁游。

()

唤麴生来,与常娥约,从太守游。把玉箫声寄,萧关短笛,霓裳曲换,清塞重裘。桂影飘摇,桐阴立尽,多少征人霜满头。油幢暇,不掀髯一笑,辜负中秋。斗杓矗处中州。还有解闻鸡起舞不。看鸣弦中鹄,穿杨电激,飞球戏马,策垂星流。绣帽归军,玳簪环客,薄晚同登庾亮楼。浮生事,是几番玩月,何苦多愁。

()

几日赏花天,月淡荼小。写尽相思唤不来,又是花飞了。春在怕愁多,春去怜欢少。一夜安排梦不成,月堕西窗晓。

()

左持鹦鹉杯,右把鸬鹚杓。拍浮酒缸中,生计长不恶。

()

置酒竟长宵,送君登远道。羁心看旅雁,晚泊依秋草。

秋草尚芊芊,离忧亦渺然。元戎辟才彦,行子犯风烟。

()

款段馀生谢伏波,咏归心事竟云何。藕花又趁榴花发,诗债仍兼酒债多。

击壤先生黄色论,卖薪老子翠微歌。吾侪胸次元相似,谁道金章胜钓蓑。

()

雁之荡兮,乃在瓯越之野,瀛海之堧,有万菡萏镵青天。

东南形胜此其最,我尝著屐周览于其间。厥初宰物孕雄怪,元气混沌何由穿。

()

始征晨风息,云流日色展。登陆艰且涩,厉涧一何缅。

维时仲秋交,飒飒林飙卷。绿竹垂我车,丹花映行幰。

()

细柳拖烟,织就乱丝多少。怪掷处、金梭偏小。一枝飞绕。

数声啼了。涩新簧、薄寒犹峭。

()
鸭翎堠前山簇马,鸡踪桥下水连天。
金丹炼成不肯服,且戏人间五百年。
()
雕阑香砌。
红紫妖韶何足计。
争似幽芳。
几朵先春蘸碧塘。
()

西湖感旧梦中过,桥畔秋容近若何。携奕山头皆谢墅,扣舷月下谱吴歌。

星躔太史藏书丽,潮涌钱塘得气多。可忆白门孤啸者,江风萧瑟叹庭柯。

()

休隐何妨额小轩,深垂白发看流年。婆娑不了闲滋味,云在青山水在渊。

()

青松路径白云关,有客来寻半日闲。
十载灞桥驴子上,争如骑马看庐山。

()

烨烨有奇色,紫云无数新。含咀得至理,终属商山人。

()

小桥南北尽僧居,彷佛天花傍镜湖。支遁厩中多养骏,丈人屋上试占乌。

轩窗面面云痕湿,楼观层层水影孤。惆怅门前一抔土,倩谁封殖戒樵苏。

()

已作还乡计,秋风却病躯。清时登片善,华列及吾迂。

岂有温如玉,翻疑暗似珠。由来山鸟性,不愿九韶娱。

()
青鸾庭馆翠重重,雉扇娉娉雍万红。
把似牡丹酣富贵,洛阳今是几秋风。
()

桂潭连菊岸,桃李映成蹊。石文加濯锦,云飞似散圭。

桡度菱根反,船去荇枝低。帆随迎雨燕,鼓逐伺潮鸡。

()
百年三万六千场,风雨忧愁一半妨。
眼里儿觑,心儿上想。
教我鬓边丝怎地当,把流年子细推详。
一日一个浅酌低唱,一夜一个花烛洞房,能有得多少时光?
()

虚名误入蓬瀛选,侍讲常依日月边。云拂翠华开宝扇,香飘御几展缃编。

昌期景运逢千载,周诰虞谟达九天。遥忆秋来炎暑退,定开春殿御经筵。

()
提壶足供杯勺,吹匏可入弦歌。
一瓢濩落无用,无奈夫君拙何。
()

初度今年,遥集句东,丹壶洞天。记京国俊游,筑金台上,乡亭旧话,濯锦城边。

两地萍蓬,十年烟月,欲往从之如绊然。今何夕,又满堂花醉,重对华筵。

()

罗衾梦醒夜三更,一点凝釭万籁清。知是天高霜未降,虫吟犹带早秋声。

()
大枕空床梦不成,草堂悄悄四无声。
月明渐见天窗白,风起忽闻檐佩鸣。
客子未忘悲故里,老人无念到浮名。
江村岁岁先凉冷,且复寻盟向短檠。
()
旗亭风月小披襟,慰我东归听足音。
潮水去来当有信,岫云出入自无心。
酒杯乘兴从妨梦,诗律缘愁乐废吟。
明日扬舲回白首,烟横北固櫂千寻。
()

别来久不见山阴,想象高秋玉雪襟。大手文章劳撰述,百年复见圣贤心。

()

蓍龟不须问,我命只自知。多生堕宿业,世网缠绵之。

骅骝受羁衔,大笑跛鳖迟。跛鳖亦复笑,缩首甘自卑。

()
一尾追风抹万蹄,昆仑玄圃谓朝隮。
回看世上无伯乐,却道盐中胜月题。
()

秋风落叶露为霜,美人去我天一方。只知朔雁翔南去,宁解鱼书可寄将。

分开尺素云生手,濯濯芙蓉倚杨柳。金丹荧荧伏鼎灶,宝剑时时拂河斗。

()
结宇城隅野老同,只将歌咏纪元功。
枯荄亦喜春回早,为在条风振拂中。
()

蜾蠃祝螟蛉,祝之亦相似。有恩须有报,何必出自己。

李君六十馀,尚未有子嗣。内想忽南来,迢递携一婢。

()
水轩宴坐死灰同,一息呼号万窍风。
纵有溪流清似镜,不知何处洗虚空。
()
牡丹松桧一时栽,付与春风自在开。
试问壁间题字客,几人不为看花来。
()

语火是灯,掉头弗应。

惟贼识贼,一问即承。

()
梦醒方床夜四更,纸窗残月弄微明。
数声柔橹过湖去,又是邻家早入城。
()

钜贤如木铎,一振声蓋代。
丈人文曲星,谴谪落下界。
辞源发昆仑,意尽若到海。

()

不出门庭腰脚顽,幅巾短褐称萧闲。墨浓砚石迷雊眼,香暖炉烟起博山。

睡美黑甜便老懒,饮酣白堕息机关。今秋已负登高兴,空想重岩细菊斑。

()

兀地心头似火。愁坐。此后不思郎。思郎空自断人肠。

伤摩伤。伤摩伤。

()

似敛还舒嫩觉羞,隋堤如为古今忧。翠尖管取传春意,莫向长亭管别愁。

()

阴阳寒暑兮运无积,天之成岁兮顾岂一日。
羲和敲日兮声作玻璃,桂魄迎宵兮忽挂之。
流沙兮扬土,檐涔涔兮又夜雨。

()

  有冯虚公子者,心侈体忲,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是以多识前代之载。言于安处先生曰: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此牵乎天者也。处沃土则逸,处瘠土则劳,此系乎地者也。惨则鲜于欢,劳则褊于惠,能违之者寡矣。小必有之,大亦宜然。故帝者因天地以致化,兆人承上教以成俗,化俗之本,有与推移,何以核诸?秦据雍而强,周即豫而弱,高祖都西而泰,光武处东而约,政之兴衰,恒由此作。先生独不见西京之事欤?请为吾子陈之。

  汉氏初都,在渭之涘,秦里其朔,实为咸阳。左有崤函重险、桃林之塞,缀以二华,巨灵赑屃,高掌远跖,以流河曲,厥迹犹存。右有陇坻之隘,隔阂华戎,岐梁汧雍,陈宝鸣鸡在焉。于前终南太一,隆崛崔萃,隐辚郁律,连冈乎嶓冢,抱杜含户,欱沣吐镐,爰有蓝田珍玉,是之自出。于后则高陵平原,据渭踞泾,澶漫靡迤,作镇于近。其远则九嵕甘泉,涸阴冱寒,日北至而含冻,此焉清暑。尔乃广衍沃野,厥田上上,实为地之奥区神皋。昔者,大帝说秦穆公而觐之,飨以钧天广乐。帝有醉焉,乃为金策,锡用此土,而翦诸鹑首。是时也,并为强国者有六,然而四海同宅西秦,岂不诡哉!

()
高楼可岧嶢,一柱西北隅。
横当子午道,峻直参井墟。
曲琼卷飞霞,俨俨仙人居。
上通三重阶,下荫十二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