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三司蔡君谟内翰麞猿芦雁屏二首

和三司蔡君谟内翰麞猿芦雁屏二首朗读

这首诗词是宋代王珪的《和三司蔡君谟内翰麞猿芦雁屏二首》。下面将为您提供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和三司蔡君谟内翰麞猿芦雁屏二首》的中文译文如下:

麞猿未省京华见,
画笔新传思入神。
绿野春深将戏子,
空山朋午挂吟身。
只应有梦须怀土,
却为无机不避人。
我爱林泉旧时景,
常来此处暂相亲。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自然景色和艺术情趣的场景。诗人王珪与三司蔡君谟一同观赏山水,感叹野外的景色美不胜收。诗中的麞猿(一种美丽的动物)虽然未曾亲眼见过,但通过画笔的描绘,它们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诗人的脑海中,使他陶醉其中。

在春天的绿野中,戏子们在舞台上尽情演绎,给大自然增添了欢乐和生机。而空山中,伙伴们在午后挂起吟咏的身影,静享山林之间的宁静与美好。

然而,诗人也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自己的根源。他说只有怀念故土、保持对故土的思念,才能拥有真正的梦想。尽管他们身处官场,但他们不应该迷失自我,而是要保持纯真和真实,不受功名利禄的干扰。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林泉旧时景色的热爱,并表示常常来到这个地方,暂时与自然相亲相近,感受旧时景色的美好。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艺术情趣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真实之美的追求,表达了对纯真和纯粹的向往。诗中的意象和意境与读者产生共鸣,使人们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内心的宁静。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王珪朗读
()

猜你喜欢

山蛰惊尘已发声,移花移竹正忙生。
相成老子一春事,只费天公几日晴。
何以消忧惟酒可,无能为役以诗鸣。

()

郭外渔樵径,丘中隐遁居。闭门三伏日,堆案数函书。

俛仰岁过半,登临兴有馀。赏心吟不惬,物色画难如。

()

渔翁牵纑渔妇纺,膝上儿看掉车响。溪南溪北趁冬晴,水急船多欠新网。

祝儿休啼手正忙,网成得鱼如汝长。

()

遥峰苍苍松桧色,涧水无声晚烟白。围棋不见商山翁,伐木那逢会稽客。

行人遥指烂柯山,洞里群仙白书閒。石床对奕岂知久,樵子旁观殊未还。

()

銮舆晓出五城东,从狩儒臣载笔同。
日下苍龙随玉仗,道前宝马载雕弓。
苑松承露枝皆白,岛树经霜叶尽红。

()
县山峻绝有新亭,公退时来看洞庭。
天外微茫二湖合,波心缥缈一峰青。
非时爽气生云雨,永夜寒光浸斗星。
千古登临增健笔,投文犹可吊湘灵。
()

共醉流芳独归去,故园高士日相亲。

深山古路无杨柳,折取桐花寄远人。

()
和羹之说昔有闻,岂得不如鲁泮芹。
闻名尚救渴将军,会稽竹箭胡能群。
初花的皪美无度,情事淡泊春空云。
树犹如此人何堪,再三叹息殷仲文。
()

石屏林立逼清流,悬处巉岩俯客舟。半世纸囱疑墨本,也应天遣纵双眸。

()
我避故云辟,东行是谓征。
先王犹可告,岂为伐而刑。
()

山川古今路,纵横无断绝。来往天地间,人皆有离别。

行衣未束带,中肠已先结。不用看镜中,自知生白发。

()
借览青铜镜,香奁出绣栊。
喜看今日面,不改旧时红。
()
积雨荒池水欲平,轩窗长夏有余清。
公余一枕沧浪梦,卧听风荷受雨声。
()
晚来江阔潮平,越船吴榜催人去。
稽山滴翠,胥涛溅恨,一襟离绪。
访柳章台,问桃仙浦,物华如故。
向秋娘渡口,泰娘桥畔,依稀是、相逢处。
()

人物依然吕洞宾,冰霜风骨玉精神。退朝花底千官散,标格如公有几人。

()

杳杳长空敛雾烟,冰输都胜别时圆。风传漏报天将晓,惆怅婵娟又隔年。

()

沙晚鹡鸰寒,风吹紫荆树。忍泪独含情,江湖春欲暮。

()

春风旧邑经过处,城郭依然感客心。眼见故民多识面,手栽新树己成阴。

郊迎父老群相问,地主仙郎日对吟。闻道近来歌杜母,愧无前誉比南金。

()

几日风尘困马蹄,忽瞻孤塔献云霓。双眸已似清江洗,况入亭城见角犀。

()
过了平湖又小溪,却从芜径访多歧。
如何江上乘风鷁,化作泥中曳蚝龟。
谁遣旌旟行沮洳,定知鼓吹宅涟漪。
中桥咫尺末由到,且作吴儿玩水嬉。
()

笔研为谋左,风霜与岁濒。

犬呿如不夜,鸡噤似无晨。

()
一剑随孤影,风霜道路长。
何人忽横笛,有客正思乡。
古驿自芳草,空山又夕阳。
啼猿莫添恨,今夜宿潇湘。
()

入律蕤宾动琯灰,例以夏至后渡海。楼船帆正郁崔嵬。

金章玉节海边出,鼍鼓龙旗山外开。南国屏藩亲祖送,东方陪隶仰昭回。

()
优钵昙花岂有花,问师此曲唱谁家。
已従子美得桃竹,(此山有桃竹,可作杖,而土人不识。
予始录子美诗遗之。
)不向安期觅枣瓜。
()

地荒无处可追游,赖有兹山景颇幽。
远水一隅横雪练,乔松千丈舞云虬。
飘摇霞想生来僻,胶扰尘心老更休。

()

旋沽腊醑供园菜,小簇春盘撷土蔬。老子兴来犹不浅,故人病后肯相疏。

远书每劝加餐食,新学多承问起居。大息吾年馀几耳,閒愁不乐复何如。

()

嘉树生朝阳。凝霜封其条。
执心守时信。岁寒终不凋。
美人何其旷。灼灼在云霄。

()

清润潘郎玉不如,中庭蕙草雪消初。

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

()

樵猎两三户,凋疏是近邻。风雷前壑雨,花木后岩春。

文字不得力,桑麻难救贫。山禽欺稚子,夜犬吠渔人。

()
头拄天,脚踏地。
大宋国裹鼻孔,日本国裹出气。
觉琳持此归故乡,大似婆斯入闹市。
()

梦游山寺有馀清,邂逅来游却自惊。珍重秋风知客意,又吹好梦到江亭。

()

为重南台客,朝朝会鲁儒。暄风众木变,清景片云无。

峰翠飘檐下,溪光照座隅。不将簪艾隔,知与道情俱。

()

插犀头角何峥嵘,紫棠色照长弓骍。不学蠹鱼只浪死,聊因跃马酬生平。

奏书明光觅自试,臣有胆武前无勍。俞音一朝九天下,莹膏瘦铁虬铿鸣。

()
久客心常醉,高楼日渐低。
黄河经海内,华岳镇关西。
去远千帆小,来迟独鸟迷。
终年不得意,空觉负东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