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元参政喜雨四首

依韵和元参政喜雨四首朗读

《依韵和元参政喜雨四首》是宋代文人王珪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喜雨的场景,表达了人们对于旱情的担忧和对雨水的盼望,以及雨后大地的生机勃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页旱连春与俗忧,
忽兴嘉雨遍群州。
郊禾薿薿青如积,
宫瓦差差翟欲流。
良弼为霖辜宿望,
神僧作雾应精求。
西成喜有登年修,
況此新晴见黍秋。

这首诗词的诗意表达了人们对于旱情的担忧和渴望雨水的心情。第一句“页旱连春与俗忧”,表明连续的旱情让人们忧虑不安,渴望春天的雨水。接着,诗中突然出现了“嘉雨遍群州”,意味着喜庆的雨水遍及整个州县,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和希望。

接下来的两句“郊禾薿薿青如积,宫瓦差差翟欲流”,通过描绘郊野的禾苗翠绿生长和宫殿屋瓦上的雨水滴落,表现出雨水的丰沛。禾苗翠绿、雨水滴落的描绘形象生动,给人以视觉上的愉悦感。

随后的两句“良弼为霖辜宿望,神僧作雾应精求”,表达了人们对于雨水的期盼与祈求。良弼和神僧分别代表着不同的阶层,都在期待雨水的降临,以解除旱情和干旱所带来的困扰。

最后两句“西成喜有登年修,況此新晴见黍秋”,以“新晴见黍秋”来寄托更多的希望。雨后的晴朗天空见证了秋天的丰收,寓意着人们对于未来的美好展望。

整首诗词通过对雨水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于旱情的担忧、对雨水的渴望和对丰收的希望。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形象的描写和隐喻的手法,让读者感受到雨水带来的喜悦和生机。同时,诗中也融入了社会上不同阶层对于雨水的期盼,展现了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依赖。整体而言,这首诗词既表达了情感,又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关系,具有深远的意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王珪朗读
()

猜你喜欢

相国经邦业,中书出治原。一堂文武并,百辟表仪尊。

自顾微踪远,今符素志存。十年参侍久,喜极复何言。

()

省得前年别,蘋洲旅馆中。乱离身不定,彼此信难通。

侯国兵虽敛,吾乡业已空。秋来忆君梦,夜夜逐征鸿。

()

璜溪亦有钓鱼人,一笑鹰杨扫战尘。
不会先生辞汉祖,投竿深坐此江滨。

()

玉润冰清不受尘,仙衣裁剪绛纱新。千门万户谁曾得?只有昭阳第一人。

()

梧桐瑟瑟竹萧萧,閒捲湘

()

君自汝南裔,家多闽越书。青箱修世业,赤管待公车。

海月帆光里,江花镜彩馀。游邛还建节,人识马相如。

()
邂逅成功一世惊,不知元逐众人耕。
结茅容我庇风雨,识字教儿记姓名。
閒辄吟诗真苦相,醉能遣客即真情。
晚来溪月延微步,浴鹭浮鸥俱眼明。
()

南伐逾铜柱,西征出玉关。不如茅屋底,高枕看青山。

()

要识簪缨尽宠嘉,莫将纨绮事豪华。百年留取丹心在,信是忠臣出将家。

()
贞孝谥已美,何堪复女宗。
一朝下明诏,千载被流风。
()
叹息归来晚,园林亦自都。
疏篁新茁笋,乳燕倍添雏。
喜雨诗成轴,梅卤渍栀花。
臧获修时事,分衣缺布纱。
()
行世安能保不刊,自怜敝帚笑傍观。
熏香未可疏班马,抓痒无过看杜韩。
雷挟六丁来取易,天教两鸟不鸣难。
吾闻海上鲸堪脍,休把鸾刀切蚁肝。
()
何年霜夜月,桂子落寒山。
翠干生岩下,金英在世间。
幽崖空自老,清汉未知还。
惟有凉秋夜,嫦娥来暂攀。
()
红绕高台绿绕城,城边春草傍墙生。
隋家不向此中尽,汴水应无东去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