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十四首)

感怀(十四首)朗读

《感怀(十四首)》是明代诗人杨基的作品。这首诗通过对璞玉和白雪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于内在美与外在华丽之间的思考。

诗意:
诗中的璞玉象征内在的美德和才华,白雪则代表外在的浮华和虚饰。作者认为真正的美应该深藏于内心,而不是张扬外露。他认为追求虚饰和表面的华丽只会招致祸患。诗中提到刖足者,指的是为了追求美的短暂快感而愿意牺牲自己的人。而退缩不前、怯懦的人则被视为愚昧可耻的。诗人还指出贪图外在的华美只会使人沦为佣人,失去自由和尊严。最后,诗人以山中一尺雪作结,表达了他的回归自然之态度,选择隐藏自己的才华,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真实。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而深刻的语言,对人们对美的追求进行了深入思考。作者通过对璞玉和白雪的对比,揭示了社会上对外在美的过度追求和虚饰的危害。他认为真正的美应该源自内心,而非外表的虚华。诗中的刖足者和退缩不前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作者对于那些为了虚饰而放弃真实的人的批判态度,同时也呼吁人们要勇敢面对真实的自己。最后,诗人以山中一尺雪作结,表达了他对于返璞归真、追求内心平静的向往。

这首诗情感深沉,意蕴丰富,通过简洁而富有隐喻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于真实美与虚华之间的思考。它启示人们要珍惜内在的美德和真实的自我,而不是被外在的虚饰所迷惑。同时,诗中的山中一尺雪也给人以启示,提醒人们在喧嚣的尘世中,时刻保持内心的宁静和纯净。这首诗在明代诗歌中独树一帜,具有独特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杨基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浙江湖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  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杨基朗读
()

猜你喜欢

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

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

()

何年彤管插云霄,域内群峰夜自朝。望去乍疑青玉案,坐来堪与赤霞标。

春深雪颖流云影,日下文光烛斗杓。一自长卿题柱后,千秋彩色满岧峣。

()
诏免延英对,轻装见吏民。
极知忙捄埋,岂是急颁春。
邑为搜空坏,州因献羡贫。
此行休戚击,未敢贺朱输。
()

旧业在东鄙,西游从楚荆。风雷几夜坐,山水半年行。

梦永秋灯灭,吟孤晓露明。前心若不遂,有耻却归耕。

()
直史称诬是诳君,事同罪异愧全身。
谁言矫矫无风节,大胜声嘶股栗人。
()

蔼蔼芳林。有集惟岳。
亹亹明哲。在彼鸿族。
沦心浑无。游精大朴。

()
事事朝朝委一尊,自知无复解趋奔。
试期交后犹为客,公道开时敢说冤。
穷巷住来经积雨,故山归去见荒村。
举头尽到断肠处,何必秋风江上猿。
()
()

夔龙在丘壑,神物发幽秘。森然万琼瑰,参错分位置。

踞地猛兽伏,拿空孤鸟厉。先后相长雄,突怒疑攫噬。

()

月出东山之上。长忆御街人唱。恨我不能琴。有琴心。
徙倚秋波平莹。渐久玉肌清冷。待更下阑干。起来看。

()

四十馀年睡梦中,而今醒眼始朦胧。不知日已过亭午,起向高楼撞晓钟。

()

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

刘郎壁立无担石,少年场中逞颜色。袒跣豪呼众辟易,彭城有客亦摴蒱。

乾坤一掷分枭卢,区区百万何为乎。

()

一入秦宫去,千山陇树秋。
能言依妇女,学语类俳优。
玉销闲拘束,金笼不自由。

()
凤池春晚绿生烟,曾见高枝蔓正延。
常伴兔丝留我箧,几随竹叶泛君筵。
谁言御水传名久,须信睢园得地偏。
缠护灵根便亲植,一番新叶已森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