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图咏。明代。唐寅。溪水东流日转西,杏花零落草萋迷。山翁既醒已然醉,野鸟如歌复似啼。六代寝陵埋国媛,五陵车马斗家姬。邻东谢却看花伴,陌上无心手共携。
《落花图咏》是明代文人唐寅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溪水流动、杏花凋零和山中景物来传达诗意。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溪水东流日转西,
杏花零落草萋迷。
这首诗词的开篇描绘了溪水东流的景象,暗示时间的流转不止,一天天过去,光阴如梭。杏花零落、草丛茂盛,给人一种凄凉和迷离的感觉。这种景象与时间的流转相呼应,透露出一种对光阴易逝、生命短暂的思考。
山翁既醒已然醉,
野鸟如歌复似啼。
诗词中提到"山翁",指的是在山中居住的老人。他醒来时已经陶醉于山林之中,仿佛沉醉于大自然的美丽。野鸟在山间欢唱,歌声和啼鸣交织在一起,给人一种和谐的感受。山翁和野鸟的形象对比,突出了山林中宁静自然的氛围,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六代寝陵埋国媛,
五陵车马斗家姬。
这两句诗词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荒诞和悲凉。"六代寝陵埋国媛"指的是历经六代的帝王陵墓,埋葬了无数的贵妃嫔妃。"五陵车马斗家姬"描述了五陵地区车马纷争、家族之间明争暗斗的情景。这些景象表达了封建社会中权力、地位和利益的争夺与消耗,以及贵族妇女的悲剧命运。
邻东谢却看花伴,
陌上无心手共携。
最后两句诗词表现出一种淡然超脱的心境。"邻东谢却看花伴"意味着作者与邻居东谢告别,与花朵作为伴侣一同观赏。"陌上无心手共携"中的"无心"表示无意追求功名利禄,"手共携"则象征着与伴侣相携,共同度过人生的旅程。这种心境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态度,将欣赏花朵与追求名利分别对待,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社会现象,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生命短暂和封建社会荒诞的思考。同时,通过山翁和野鸟的形象,表达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最后以超脱尘世的心态,以花朵为伴侣,表达了对内心宁静和自由的追求。整首诗词以其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动人的意境,使读者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能思索到人生的哲理和追求。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唐寅。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次云松长山道中。明代。蓝仁。人烟萧索石田荒,茅屋低斜倚涧冈。雪里送租冲虎过,雨中乏食学蚕僵。三丁编户衣装急,百敛沿村土木忙。懒共老农谈世事,自搔短发对斜阳。
送兰孝先还广陵。明代。靳贵。正好论心又欲行,江风不尽别离情。十年交谊推平仲,一郡才华重长卿。树绕帆樯隔瓜渚,天低睥睨见芜城。相思有意君知否,九曲亭前看月明。
辛丑正月廿二日述志。元代。刘崧。经年掩扉卧,迹与城市遥。谁为拔茹意,乃以仕见招。本昧平生素,敢劳中道要。公檄临我门,戒命在夕朝。九江今雄州,迈往方迢迢。有母谁与居,念之中心焦。起揖谢来客,我何希市朝。澹然一室内,燕坐风寥寥。
闻机上妇说蚕事之辛勤织未成缣往往取偿债家。宋代。戴复古。荷君问讯蚕家事,此是妇人辛苦媒。典尽衣裳酬叶价,忙无心绪向妆台。缲声未断机声续,私债未偿官债催。织未成缣分翦尽,妾身争得一丝来。
愁(此诗出《湖海耆英。明代。张彦伦。来何容易去何迟,半在胸中半在眉。门掩落花春去后,窗含残月酒醒时。浓如野外连天草,乱似空中惹地丝。除却王侯歌舞地,人间无处不相随。
宿袁州枫林邸。宋代。柴随亨。维舟烟柳外,风健布帆轻。雁过家千里,鹃啼月五更。山川行客梦,风雨故乡情。问宿枫林晚,袁州第一程。
潮阳道中。宋代。王安中。火轮升日路初分,雷鼓翻潮脚底闻。万灶晨烟熬白雪,一川秋穗割黄云。岭茅已远无深瘴,溪鳄方逃畏旧文。此若有田能借客,康成终欲老耕耘。
酹江月(寿松山主人七月十九日)。宋代。方岳。楚天秋早,过中元捻指,蓂飞四荚。怪得千门佳气满,恰值生申时节。蓬矢当年,椒盘今夕,瑞木金炉热。主人情重,酒红潮上双颊。且看戏彩□□,鼎分丹桂,兰玉同班列。更喜萱庭南极老,亲授长生秘诀。养浩颐然,后昌青紫,天报公阴德。年年盛会,祝延椿算千百。
咏柏板。唐代。朱湾。赴节心长在,从绳道可观。须知片木用,莫向散材看。空为歌偏苦,仍愁和即难。既能亲掌握,愿得接同欢。
过张氏耕隐二首 其一。明代。乌斯道。四野茫茫云接地,幽禽嘎嘎水连村。明年学汝鞭牛法,只恐移家入鹿门。
满江红 赠朱亦岩先生再叠前韵 先生楚人。清代。陈维崧。湘入潇波,极望处、楚天碧涨。来领袖、五湖词赋,齐盟无恙。萧帝宅荒葭菼外,昭君村在秭归上。羡风骚、两地仗斯人,从天饷。珠玉走,龙蛇漾。白雪和,幽兰唱。看江花狼籍,班香酝酿。他日定为公子绣,此时敬撰先生杖。谢君侯、未面已怜余,疏狂状。
怀古堂和陈梦斗诗。宋代。陈垲。蛾眉亭下路,舟楫几经过。晚识黄山面,新添白发多。学仙徒化鹤,病偻喜名驼。四上江湖请,金章许换蓑。
盛夏东轩偶成五首。宋代。曾几。涧蒲上九节,不受尘土姿。清泉自澡洁,白石相因依。种蕉水中央,佳处略似之。谁能后雕赏,惟有岁寒知。
白羊。宋代。周弼。路隔一重溪,山深客易危。驿亭惟有额,官堠尽无碑。竹挂黄身虺,林香白面狸。得船争欲渡,先奔槿花篱。
感怀步扇头韵。明代。张煌言。谁复高楼醉月笳,到来天半落青霞?葡萄宛马风尘暗,芦荻惊鸿雪影斜。山寺磬中吟桂子,江城笛里赋梅花。可怜燕赵多游侠,不及投金一浣纱。
经丰城剑池诗。南北朝。阴铿。清池自湛澹。神剑久迁移。无复连星气。空余似月池。夹筱澄深渌。含风结细漪。唯有莲花蕚。还想匣中雌。
次韵吴品三吴叔明游小云栖老石洞。清代。方仁渊。一径穿云上,来寻石洞幽。竹高峰露顶,村远树平头。泉味媚佳客,山容点晚秋。尚书留妙墨,我意与俱留。
黄孝恭失官多作歌诗极于哀丽。宋代。宋庠。秃瓮无版出无轩,清藻千章愬旧冤。可惜骚人能设问,皇天终不答根源。
哀双凤诗连句。清代。范当世。二月江南柳,风条踠绿芜。枇杷门巷在,裙屐酒尊逋。无意逢花落,何缘救草苏。为君数前事,怆我郁嘻吁。碧玉家原小,红儿貌不殊。凤饥梧粒瘦,虫蚀蕙根枯。绛树雕栏出,青螺宝镜摹。弹筝愁浪子,扶酒倚香奴。鬼卦金钱卜,欢情斗帐腴。缬云方共晓,珰月莫难敷。含娣羞团扇,缄盟结绣襦。郎来婴武觉,梦浅碧鸾扶。半臂宵宁冷,双飞愿忽孤。缯绨穷赎蔡,玳瑁独栖卢。岂悔偷灵药,终难并鄂柎。隔帘牛女怨,递简角张迂。强笑成歌舞,华妆泫粉朱。纵摇雕玉佩,未剖黑心符。宓枕惟遗植,苏台誓托吴。露莲秋后苦,霜菊影边癯。一病秦医拙,千行楚泪俱。名驹犹惜骨,灵鸟竟辞笯。宛转卷葹拔,悽凉杜宇呼。命残留钿合,肌煖待襜褕。谁道城南艳,能从陌上夫。百金豪客帽,九鼎美人躯。往者曾平视,今来失彼姝。夫容悭晚堕,蘅芷际春徂。锦瑟鸳弦尽,香泥燕垒无。欲铭罗袜冢,更涕博山垆。沧海填精卫,穷阴种橐吾。天涯感沦落,回首共踟蹰。
四十咏 其九 朱王孙多。明代。王世贞。天潢无浊流,洪都饶国琛。宗良虽晚成,力窥作者林。穷搜自冥合,有造必苦心。飞书渐寂蔑,神交岂在今。垂当忘言际,聊以表知音。
怀悲。宋代。梅尧臣。自尔归我家,未尝厌贫窭。夜终每至子,朝饭辄过午。十日九食齑,一日傥有脯。东西十八年,相与同甘苦。本期百岁恩,岂料一夕去。尚念临终时,拊我不能语。此身今虽存,竟当共为土。
雁山总题此山本朝方显。宋代。戴复古。此地古无闻,谁封万石君。山林才整整,来往早纷纷。两派龙湫水,千峰雁荡云。东西十八寺,纪载欠碑文。
秋夜寄何伯友 其一。明代。伍瑞隆。两夜霜渐白,一山秋尽红。门疏蒋翊客,心忆淮南丛。海气槛前树,雁声天末风。怜君不得见,搔首嗟飞蓬。
北坡梅开久一株独不著花立春日放一枝戏作。宋代。陆游。日日来寻坡上梅,枯槎忽见一枝开。广寒宫里长生药,医得冰魂雪魄回。
云。唐代。李中。悠悠离洞壑,冉冉上天津。捧日终为异,从龙自有因。高行四海雨,暖拂万山春。静与霞相近,闲将鹤最亲。帝乡归莫问,楚殿梦曾频。白向封中起,碧从诗里新。冷容横钓浦,轻缕绊蟾轮。不滞浓还淡,无心卷复伸。非烟聊拟议,干吕在逡巡。会作五般色,为祥覆紫宸。
郡城登故人楼喜张明府使者还自崇阳。明代。符锡。戍也归何处,清风满郡楼。大阿初出匣,小邑有全牛。别意惊秋雨,孤怀忆剡舟。鷡朋翮未铩,肯被楚云留。
偈颂一百四十一首。宋代。释师范。春色依依,花木芳菲。满眼满耳,绝毫绝厘。惟有子规知我意,一声声道不如归。
小金山。宋代。胡朝颍。天光云影碧相涵,百顷玻璃一望间。绿水绕门迷客渡,白云终日伴僧闲。疏钟破晓潜虬动,老木成阴倦鸟还。唤取送陀靡石壁,为渠题作小金山。
解仙佩。宋代。欧阳修。有个人人牵系。泪成痕、滴尽罗衣。问海约山盟何时。镇教人、目断魂飞。梦里似偎人睡。肌肤依旧骨香腻。觉来但堆鸳被。想忡忡、那里争知。
题隐静寺。宋代。喻良能。杯渡已仙去,兹山馀胜踪。傍云开广殿,夹道荫长松。幽洞秋含雾,清溪冷浸峰。老僧如宿昔,一笑喜相逢。
陈宗圣县丞往登州问。宋代。孔平仲。北望登州匹马驰,驼裘孤扇任风吹。才闻使者方相委,事属公家不敢辞。聚落萧条宿山县,波涛浩荡瞰天池。烦君一上蓬莱阁,归说扶桑日出时。
送缪秀才教授真州。元代。赵孟頫。髯生别我将安适,言向真州作教官。但使清风生绛帐,何妨朝日照空槃。东园草木因人胜,北固江山隔岸看。才近中年巳伤别,可堪南望送归鞍。
岁在癸丑年始七十正旦日书事 其二。宋代。富弼。亲宾何用举椒觞,已觉闲中岁月长。不学香山醉歌舞,只将吟啸敌流光。
怀季友梅 其一。明代。龚诩。知己堪怜会面难,久无鱼鸟问平安。遥知风雪虚斋里,人与梅花共岁寒。
谢蜀王赐果十首 其五。明代。方孝孺。九重勤俭恤民劳,锡贡深思道路遥。异味奇珍俱诏罢,皇明家法胜前朝。
宛在堂中即事 其九。明代。郭之奇。秦地渔津日杳,漆园蝶梦时生。非关与世殊俗,聊亦从吾素盟。
题高丽字迹。宋代。牟巘五。片纸殷勤赠跋篇,来从箕子旧朝鲜。六经原不经秦火,好为刊传惠后贤。
芝秀轩词四章 其四。元代。杨维桢。铁之泾兮凤之沼,思公子兮善窈窕。善窈窕兮乐康,聊逍遥兮岁年老。
白香山二十四岁作感时诗余今正其时矣仍次其韵。明代。袁宏道。少年沐新发,郁若青莎地。一朝盆水中,霜缕忽三四。辟如百里途,行行半将至。视老犹壮容,比少已憔悴。是身如肉邮,皮毛聊客寄。微宫复寄身,寄与寄为二。浮云崎太空,种种非作意。鳞鬣及鬘鬟,散时等一气。为乐供朱颜,及时勿回避。青山好景光,花木饶情致。我有战老策,胜之以无累。胸中贮活春,不糟自然醉。虚舟荡远波,从天作升坠。
新楼诗二十首。水寺。唐代。李绅。烟波野寺经过处,水国苍茫梦想中。云散浦间江月迥,日曛洲渚海潮通。坐看鱼鸟沈浮远,静见楼台上下同。闻道化城方便喻,只应从此到龙宫。
和坡公倦夜。明代。李之世。夜长人意倦,展转候天明。帐绽容蚊入,窗虚恣鼠行。渐于乡梦断,翻觉旅魂清。拟作还山计,初衣补未成。
以坡公君如大江日千里我如此水千山底为韵作。宋代。赵蕃。生儿思称家,人孰不欲可。门户冷如冰,其尤莫如我。
登高怀古。明代。冯奕垣。九月九日西山爽,都门车马纷来往。白玉装轮流水飞,黄金作勒游龙上。帝京佳节异寻常,山间满目生辉光。峰头锦绮千层绚,坞里笙歌百道杨。五侯七贵竞繁华,步障行庖处处誇。不分开襟听觱栗,愿言停斝奏琵琶。日拥扶桑翠黛新,行人藉藉动芳尘。登山一望中原色,万里苍茫倍怆神。空传雄迈称宣武,莫叹爽鸠真乐土。风前落帽是何人,花下白衣贤地主。沧海桑田那可纪,紫萸黄菊年年事。斗酒相倾自古今,牛山何必多挥涕。
江行 其三。明代。管讷。催舟三日鼓鼕鼕,千里江程百丈中。两岸青山看不尽,此行未厌石尤风。
送边子出刺卫辉五首 其一。明代。徐祯卿。平生欢爱日,履坦昧前艰。及尔严霜集,方知末路难。畴昔同栖翮,毛羽各摧残。顾影惟尔我,戚戚伤心肝。
片玉山中结草堂,门前流水似沧浪。竹阴覆几琴书润,花气薰窗笔砚香。
四海诗名唐李杜,一时文采汉班扬。近闻高士增新传,好纪淮南老更狂。
西湖酌别便欲过草堂因冗未果小诗二章奉寄稍凉当买舟相晤也 其一。元代。郯韶。片玉山中结草堂,门前流水似沧浪。竹阴覆几琴书润,花气薰窗笔砚香。四海诗名唐李杜,一时文采汉班扬。近闻高士增新传,好纪淮南老更狂。
金山别闵龄。明代。徐熥。古寺钟残暮霭收,人烟起处见瓜洲。长江渺渺愁无尽,况上秦淮万里舟。
如梦令。金朝。王哲。九一初寒有自。朔气任从开肆。是处蛮严凝,正遇中冬节至。藏异。藏异。内隐新阳欲施。
端石砚。元代。宋无。千年岩璞斩新硎,一片琳腴截紫青。云汉带星来玉匣,墨池蒸雨出沧溟。烟开雾敛天晶形,海静江澄地典刑。要与陶泓作佳傅,老磨松液实黄庭。
东风第一枝(壬戍立春日访梅溪,雨中同赋)。宋代。高观国。烧色回青,冰痕绽白,娇云先酿酥雨。纵寒不压葭尘,应时已鞭黛土。东君入夜,怕预恼、诗边心绪。意转新,无奈吟魂,醉里已题春句。香梦醒、几花暗吐。绿睡起,几丝偷舞。酒醅清惜重斟,菜甲嫩怜细缕。玉纤彩胜,愿岁岁、春风相遇。要等得、明日新晴,第一待寻芳去。
诗律输君敢斗严,强摩老眼傍风檐。鹄袍夜散遥持烛,席舍朝开尽撤帘。
久悟物机忘出入,时存神火验抽添。明当唤取弹筝手,与唱新声阿鹊盐。
会试院泰甫兵部既答和拙作且示以佳章仆以汨于校文遂稽貂续仍韵见趣所考既就格辄缀四首录奉一笑 其四。元代。张翥。诗律输君敢斗严,强摩老眼傍风檐。鹄袍夜散遥持烛,席舍朝开尽撤帘。久悟物机忘出入,时存神火验抽添。明当唤取弹筝手,与唱新声阿鹊盐。
雏燕。元代。张弘范。羽毛香润态含痴,睡足云兜力尚微。唤母但能啾唧语,恋巢犹倦往来飞。薰风庭院帘初捲,落日池台人乍归。白凤赤龙浑异事,争如随分著乌衣。
咏水上双白鸟。宋代。张嵲。夜雨山水清,朝晖净崖壁。飞来双白鸟,未省平生识。鴐鹅谢清姿,鸥鸟惭素质。低昂信波涛,顾盼矜羽翮。鲜明潭光有,错乱浪花白。轻舫忽东来,抢飞百余尺。复下水中央,相将讵离析。稻粱岂深谋,饮啄亦自得。空山罗网稀,遂性无惊惕。不学西雍鹭,翻飞近人迹。
信笔。元代。许有壬。造物知余素爱山,一官故调万山间。山深民朴官无事,却为观山日不閒。
誓节渡。宋代。周弼。仿佛经行地,还寻古渡边。山禽多白练,溪药间黄连。漠漠将晴雨,迢迢欲暝烟。恍然惊梦醒,二十有三年。
五七哭桴。明代。陆深。六龄携汝即辞家,能变南音语带华。时向西雍观振鹭,遥从北阙认朝鸦。乾坤有恨容啼鸟,风雨何心妒落花。莫向故园传此曲,年年寒食海西涯。
退朝口号和答祭酒胡公。明代。金幼孜。金阙嵯峨耸巨鳌,庆云五色护龙袍。西山瑞雪浮佳气,太液微风飏碧涛。载笔每闻天语近,退朝还睹日华高。玉堂承诏多清暇,歌咏犹能试彩毫。
已至都梁简介然时介然欲至城北而食言。宋代。吴则礼。击舟落尾端复佳,独恐幽人费招唤。老鼻行参宴坐香,晨炊饱吃连床饭。巾边白发已星星,霜底黄花犹粲粲。从事一事大因缘,截里僧伽为侬办。
李丞相纲生朝三首。宋代。张元干。将坛丙午赞亲征,相印元年佐圣明。贼子乱臣俱破胆,皇天后土实同盟。扶持更係民休戚,进退元知势重轻。舍我其谁公健在,乞身赢得见升平。
立秋日登乐游园。唐代。白居易。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萧飒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奉和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剪彩花应制。唐代。刘宪。上林宫馆好,春光独早知。剪花疑始发,刻燕似新窥。色浓轻雪点,香浅嫩风吹。此日叨陪侍,恩荣得数枝。
四时宫词四首 其四。元代。萨都剌。悄悄深宫不见人,倚门惟有石麒麟。芙蓉帐冷愁长夜,翡翠帘垂隔小春。天远难通青鸟信,瓦寒欲动白龙鳞。夜深怕有羊车到,自起笼灯照雪尘。
元日立春三绝。宋代。秦观。发春献岁偶然同,新历观天最有功。头上两般幡胜影,一时飞入酒杯中。
远如期。明代。刘基。远如期,近别尚云可,远期能不悲。忆昔辞君出门去,手种庭前松柏树。树今成器人未归,洞房白发秋霏霏。高原有梧隰有綍,待君北邙山石下。
德麟以书相招云已与潘仲宝在中庐可自酇来同。宋代。李廌。云外泉声度碧林,浏萦累带作清深。吾缨已分令尘染,欲欲寒光去洗心。
秋日冒雨至圣寿寺僧款予斋饭因赋。明代。李士淳。千山云树昼茫茫,为爱幽期觅上方。钟隐峰头知塔远,水潺涧底识源长。行来雨色连襟湿,坐久炉烟入袖香。报道禅房斋饭熟,閒将食棹论沧桑。
偈颂四十一首。宋代。释普宁。没弦琴,指趣深。尖新曲调,须遇知音。高山流水无穷意,落落断崖千万寻。
相和歌辞 祠神歌 送神。唐代。王睿。枨枨山响荅琵琶,酒湿青莎肉饲鸦。树叶无声神去后,纸钱灰出木绵花。
送人宰浦城。唐代。林宽。东南犹阻寇,梨岭更谁登。作宰应无俸,归船必有僧。滩平眠獭石,烧断饮猿藤。岁尽校殊最,方当见异能。
安溪刘令复任。明代。林弼。杨柳条青渐长芽,刺桐叶绿已先花。河桥送客春将半,山县休衙日未斜。政迹行书循吏传,欢声重动野人家。多情石笋江头月,载酒何时共钓槎。
赏雪四首 其三。明代。林光。诸祠遍祷致无由,农事先贻玉食忧。倏忽琼花铺地遍,庸知天意为谁谋。贪看未许阶前扫,冻压翻疑瓦屋踣。三尺立深供一瞑,程门斯道许谁求。
送汤西崖归西泠。清代。陈锡嘏。马蹄经岁踏京华,忽逐征鸿去路赊。何物关心归思急,孤山开遍早梅花。
过东胜用先君文献公韵二首 其一。元代。耶律楚材。荒城萧洒枕长河,古字碑文半灭磨。青冢路遥人去少,黑山寒重雁来多。正愁晓雪冰生砚,不忿西风叶坠柯。偶忆先君旧游处,潸然不奈此情何。
金陵雪月仲春夜坐邀我不寐也冰几韵之 其一。明代。郭之奇。六朝金粉色,强半入冰壶。素岂为春绚,清宜向客癯。应知魂共濯,独有气相扶。羞杀千红紫,巧容出世沽。
张工部庙。宋代。王安石。使节纷纷下禁中,几人曾到此城东。独君遗像今如在,庙食真须德与功。
荒馆种竹率尔成咏聊寄一时之兴得十二绝句 其一。明代。区大相。拂雾梢初起,干霄意巳长。枝高承月露,节苦任风霜。
妙明归山携一太湖石,因赋三绝 其三。清代。牛焘。由来混沌凿无功,羡尔玲珑穴窍通。石若无情不易老,祗今一个白头翁。
题赵子深秋山风雨图。元代。刘崧。赵君大醉始作画,昔在清江常见之。此图烂漫倒墨汁,木石满眼何瑰奇。高堂苍茫风雨集,虎穴龙湫恍深入。目断东南生远愁,雁鸿塌翼行云湿。
十五夜月。宋代。赵蕃。老至自多感,月圆仍此秋。又成愁里见,都白几分头。酒罄妨人醉,诗穷不易搜。径归掩关卧,还杂候虫幽。
澎湖。清代。谢家树。又见人间大洞庭,罗罗七十二山青。桶盘妥贴凭谁挈,虎豹狰狞唤欲醒。怪石鲛纹添禹贡,花螺贝锦注葩经。黄昏点点归鱼艇,款乃声中月满汀。
既游东山乘月登舟至曹娥江。宋代。喻良能。虞江波上一帆风,天水澄明夜色空。古体诗成岩影里,新醅酒酌月明中。吚哑两桨止还作,欸乃数声西复东。尘滓此时无一点,恍疑身在水晶宫。
黔岭早行。明代。卢龙云。伏尽已多日,炎氛却未清。晓行听木叶,何树着秋声。涧草仍生色,山花不辨名。重重交紫翠,物态转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