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二十四首。明代。刘基。古人盗天地,利源不可穷。今人盗农夫,岁莫山泽空。纷纷九衢内,连袖如长虹。共笑沮溺鄙,各事游冶雄。悠悠方自此,衮衮何时终。
《感怀二十四首》是明代文学家刘基创作的一组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感怀二十四首
古时的人窃取了天地之间的宝藏,利益来源无穷尽。
如今的人窃取了农夫的劳动成果,岁月中农田空荒。
纷纷扰扰在繁忙的城市街巷中,衣袖挥动如长虹。
共同嘲笑那些沉迷于低俗庸俗之事,各自奔波于游戏娱乐之中。
悠悠的岁月从此开始,辉煌的事业何时能够结束呢?
诗意:
《感怀二十四首》通过对古今社会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当代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感慨。诗中,作者将古代人盗取天地之间的宝藏与现代人盗取农民的劳动成果进行对比,抨击了当代社会中的贪欲和不公。同时,作者也对纷繁喧嚣的城市生活和人们陷入低俗庸俗之中的现象表示不满,倡导着追求高尚品质和真正的价值。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揭示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通过对古今社会的对比,表达了对当代社会弊端的担忧和对人性的反思。作者以古代人盗取天地之宝为喻,暗示了古代人勇于探索、开拓进取的精神,而现代人却沉迷于私利和低级趣味。通过对纷繁街巷、长虹般的袖子的描绘,揭示了当代社会的喧嚣和浮躁。最后,作者以悠悠岁月的问题结尾,表达了对当代社会状况的忧虑和对辉煌事业的期盼。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味。它呼唤人们从现实的迷失中解脱出来,回归到高尚的道德和价值追求,同时也提醒人们珍惜时光,追求真正有意义的事业。整首诗词用较短的篇幅揭示了当代社会的弊端,让人在短暂的停留中深思,引发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刘基。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唐多令。清代。蒋春霖。枫老树流丹。芦花吹又残。繫扁舟、同倚朱阑。还似少年歌舞地,听落叶、忆长安。哀角起重关。霜深楚水寒。悲西风、归雁声酸。一片石头城上月,浑怕照、旧江山。
奉和裴使君清春夜南堂听陈山人弹白雪。唐代。皎然。春宵凝丽思,闲坐开南围。郢客弹白雪,纷纶发金徽。散从天上至,集向琼台飞。弦上凝飒飒,虚中想霏霏。通幽鬼神骇,合道精鉴稀。变态风更入,含情月初归。方知阮太守,一听识其微。
同刘潜夫登乌石山望海有怀方孚若柯东海栋复。宋代。高翥。念念思归身欲翰,旧题无暇遍寻看。故人尽入黄泉路,远客空登乌石山。休起痴心乘九鲤,莫劳病眼望三韩。神仙未必知吾事,道在何妨两鬓斑。
题胡思斋水禽墨戏四首 其三。元代。刘崧。黄芦风袅袅,相逐下晴矶。却忆秋江上,衔书来去飞。
送于国用编修养病归。明代。杨守阯。清朝贤俊共弹冠,抱病怜君独解官。圣主恩深蒙赐告,故人情厚劝加餐。蕲阳易得三年艾,楚泽还滋九畹兰。征雁飞飞南又北,凭传尺素报平安。
次韵同年杨使君回自毘陵,同泛石湖,舟中见。宋代。范成大。客舫中流下,人家夹岸看。洛花堆锦暖,吴藕镂冰寒。莫厌清欢暂,须知后会难。小诗烦本事,任秃采毫端。
北京送孙曼叔屯田权三司开坼司。宋代。苏辙。人生不愿才,才士困奔走。君为大农属,求暇更能否。自我游魏博,相识恨未久。谁言但倾盖,信有胜白首。清晨坐风观,落日语凉牖。棋精动如律,弓健不论斗。旁观我不能,晤语君见受。秋风起沙漠,凄雨湿征袖。送行欲汲汲,富贵恐君后。将去聊迟迟,已远悲朋友。
送张㠠山明府转户部五首 其三。明代。卢楠。郁郁太行云,离离卫川树。啾啾玄猿啼,䬃䬃惊鸿顾。五月搏长飙,将之千里路。努力黄金台,相期共天步。
子文大丞重午日走贶煮酒,清甚,殆与远水一。宋代。范成大。腊脚清若空,吾闻其语矣。今晨品义尊,公酒正如此。太常家有此段奇,销得不斋醉如泥。但恨今无遏云曲,送我菖蒲一杯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