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直堂六首》是宋代文学家韩元吉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郑虔骨(指郑成功)的事迹和孔子的崇高地位,表达了对英雄和贤者的敬仰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郑虔骨已朽,
孔父天不遗。
他年从事贤,
手板空倒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首先提到了郑虔骨已经朽烂的事实,郑虔骨是指郑成功,他是明朝末年抵抗清朝入侵的抗清英雄。诗人通过描述郑虔骨已经朽烂的遗骨,表达了对他的无尽敬仰和赞美。
接着,诗人提到了孔子,将他与郑虔骨并列。孔父是指孔子,古代中国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诗人追溯到古代,表达了自己对孔子的敬仰和崇拜之情。他说孔子的事迹被上天所珍视,意味着孔子的伟大思想和精神将永远传承下去,不会被遗忘。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期望和愿景。他希望在未来的岁月里,能够与贤人一同从事有意义的事业。手板空倒持的意象表示诗人愿意倒持着手板,以表示自己虚心向贤达学习,获得智慧和道德的指引。
整首诗词通过对郑虔骨和孔子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英雄和贤者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追求智慧和道德的渴望。这首诗词展示了儒家思想中对贤者和传统价值观的推崇,反映了宋代士人对传统文化和道德伦理的重视。
韩元吉(1118~1187),南宋词人。字无咎,号南涧。汉族,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人,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韩元吉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涧泉集》、《涧泉日记》、《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存词80余首。...
韩元吉。韩元吉(1118~1187),南宋词人。字无咎,号南涧。汉族,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人,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韩元吉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涧泉集》、《涧泉日记》、《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存词80余首。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九天汉台。宋代。苏辙。台高天汉近,匹练挂林端。秋深霜露重,谁见落西山。
驾自启圣还内。宋代。王安石。衣冠原庙汉家仪,羽卫亲来此一时。天子当怀霜露感,都人亦叹鼓箫悲。纷纷瑞气随云汉,漠漠荣光上日旗。尘土未惊阊阖闭,绿槐空覆影参差。
白发慈亲福寿终,家山有赋托冥鸿。蓬莱影没仙游旆,泮水声残讲席钟。
萱草生寒愁满眼,蓼莪哀赋泪填胸。儒官归去征衫旧,须记灯前密密缝。
玉山县学教谕苏如愚先生谦恭乐善待予如师在任四年以母丧去职作诗以赠云。明代。郑真。白发慈亲福寿终,家山有赋托冥鸿。蓬莱影没仙游旆,泮水声残讲席钟。萱草生寒愁满眼,蓼莪哀赋泪填胸。儒官归去征衫旧,须记灯前密密缝。
下湖即事。宋代。朱淑真。晴波碧漾浸春空,邃馆清寒柳曳风。隔岸谁家修竹外,杏花斜袅一枝红。
壬辰元旦。明代。释函可。起起今年恰在辰,罪夫幸不是贤人。堂前钟鼓龙天会,被底冰霜骨肉亲。两点尚馀隔岁泪,五更曾梦度江春。龙庭色色还依旧,独有閒愁一片新。
呈游子明二首。宋代。赵蕃。安仁山水县,令君文章伯。林深兰自吐,川媚珠所宅。弦歌导斯民,传舍阅过客。口虽绝雌黄,眼顾分青白。
庚戌秋书事八首。明代。彭年。月满胡天杀气凝,建牙吹角汉家营。五陵霜露松楸近,千里风尘辇毂惊。累日未传青海箭,何人为扫黑山兵。朱门金穴笙歌沸,野哭那闻动地声。¤
棋墅风生为参戎陈启明作。明代。梁元柱。何来蠢动扰荒要,飞将龙旗下绛霄。夜月三军严细柳,雄风一矢贯双雕。敦诗豫有擒王略,挟纩宁无背水骄。岭外殊勋铜柱在,图麟肯让霍嫖姚。
寄宗思睿朱子建。宋代。王绅。虚名被洪恩,一官授国博。才华非所任,廪秩殊不薄。抱经适玄妙,志道忘澹泊。朝对钟阜云,夜听石城柝。怀人千里外,茕然叹离索。岂无停云诗,欲写情思恶。英英默斋翁,闳论抗寥廓。矫矫丹溪英,雄文擅述作。参商忽三载,高谊谅如昨。何时华川湄,从容手重握。
享庙乐辞十八首 其十 始基乐恢祚舞。清代。佚名。祖德丕显,明哲知几。豹变东国,鹊起西归。礼申官次,命改朝衣。敬思孝享,多福无违。
海棠春 海棠。清代。顾太清。扶头怯怯娇如滴,照银烛、千金一刻。叶补翠云裘,花缀胭脂色。华清浴罢疑无力,更生受、东君护惜。亭北牡丹花,试问谁倾国。
布袋赞。宋代。释绍昙。靠布袋坐,听岩瀑笑。手把轮珠,数个什么。内院抛离岁月深,哑,忘却来时道。
减字木兰花。宋代。赵彦端。乱云萦浦。做雪不成还是雨。知我为何。一笑仍添一恨多。不须归去。琥珀杯深能几许。草色如袍。记取从今舞处娇。
夏日村居杂兴十绝 其三。明代。王世贞。晓风微剪绿阴稠,剥啄柴门懒应酬。卿自衣冠用卿法,野人经月不梳头。
吕将军歌。唐代。李贺。吕将军,骑赤兔。独携大胆出秦门,金粟堆边哭陵树。北方逆气污青天,剑龙夜叫将军闲。将军振袖挥剑锷,玉阙朱城有门阁。榼榼银龟摇白马,傅粉女郎火旗下。恒山铁骑请金枪,遥闻箙中花箭香。西郊寒蓬叶如刺,皇天新栽养神骥。厩中高桁排蹇蹄,饱食青刍饮白水。圆苍低迷盖张地,九州人事皆如此。赤山秀铤御时英,绿眼将军会天意。
送徐季公运干罢任。宋代。王之道。羁栖无奈老而穷,又见徐卿马首东。快意一时荷叶雨,增明千里稻花风。高材合在云霄上,胜处能忘涧壑中。法护相从如问我,为言踪迹与君同。
元德皇后升袝一首。宋代。真宗。协矣皇妣,德侔柔祗。升袝太室,协同之宜。耀彼寮册,列之尊线。惟诚是厚,永佑庆基。
经靖安里。唐代。殷尧藩。巷底萧萧绝市尘,供愁疏雨打黄昏。悠然一曲泉明调,浅立闲愁轻闭门。
和杨铁庵送子监镇之任韵五首。宋代。姚勉。去年唱第时,文阵见整齐。万花迎归来,白马黄金羁。及今催戍瓜,步武青云低。风埃溘上征,飘飘乘白鹥。
斋中读书 其一。清代。朱彝尊。周官掌三《易》,以通天下志。卦名或不齐,旅占本一致。岂有先后天,
杂曲歌辞。唐代。刘禹锡。五彩绣团团,登君玳瑁筵。最宜红烛下,偏称落花前。上客如先起,应须赠一船。春早见花枝,朝朝恨发迟。及看花落后,却忆未开时。幸有抛球乐,一杯君莫辞。
对客夜谈。明代。庞尚鹏。鲈肥曾约钓秋风,况复岁晚重相逢。天高夜分北斗转,月明云尽沧江空。斗酒论交忘伏腊,白头忧世笑萍蓬。盘桓徙倚南山曲,回望扶桑日欲东。
奉和郎中游仙岩四瀑布寄包秘监李吏部赵婺州中…十四韵。唐代。李缜。符守分珪组,放情在丘峦。悠然造云族,忽尔登天坛。求古理方赜,玩奇物不殚。晴光散崖壁,瑞气生芝兰。中有四瀑水,奔流状千般。风云隐岩底,雨雪霏林端。晶晶含古色,飕飕引晨寒。澄潭见猿饮,潜穴知龙盘。坐憩苔石遍,仰窥杉桂攒。幽蹊创高躅,灵药馀仙餐。携赏喜康乐,示文惊建安。缣缃炳珠宝,中外贻同官。末调亦何为,辄陪高唱难。惭非御徒者,还得依门栏。
寥阳夜饮。明代。韩鸣鸾。夜饮寥阳殿,明月何娟娟。举杯邀明月,形影似相怜。酒满月在手,酒尽月还天。步月醉欲卧,明月来床前。醉时在交欢,醒后各茫然。
为陈叔庄题画次韵 其二。明代。徐庸。金带横腰幆裹头,荣华迅速等川流。高人独占林泉乐,一片闲心物外游。
年时我亦治行装,曾寄閒葩两种香。一别人犹得相见,再来花更不能忘。
春风披拂依依紫,秋露凄迷冉冉黄。深巷逍遥昔居此,骚吟先后味何长。
比年秩满言归以四季木犀瑞香二花赠徐和卿再来调官和卿有作因次韵。宋代。韩淲。年时我亦治行装,曾寄閒葩两种香。一别人犹得相见,再来花更不能忘。春风披拂依依紫,秋露凄迷冉冉黄。深巷逍遥昔居此,骚吟先后味何长。
别何主臣之金陵兼柬欧水部。明代。多炡。桂树来攀雪满枝,芙蓉去采月临池。凭将蝉雀新团扇,与乞江东水部诗。
以穷藁借全真。宋代。赵蕃。平生不识宋亨伯,老去手将穷藁编。六一家风真好事,要渠行世欲抄传。
寄家书 其二。明代。史鉴。握手相分更少留,渡江休得有沉浮。莫言一纸轻如许,无限乡心与客愁。
任守作醮为民祈福先期而雪是日开霁。宋代。张孝祥。紫府仙人自列真,绿章封事更通神。清尘已作连宵雪,不夜潜回万屋春。玉节朱幡来浩荡,云车风马正纷纶。步虚声彻朝元路,便挈荷囊款帝闉。
送张道士归上清。宋代。虞集。白云旴水上,自古多仙人。手携绿玉杖,头戴白纶巾。袖中出风雨,天上礼星辰。归来庭户静,芳草自生春。
闺情诗。清代。王筠。月出宵将半,星流晓未央。空闺易成响,虚室自生光。娇羞悦人梦,犹言君在傍。
卫生。宋代。刘克庄。卫生草草昧周防,小郡无医自处方。采下菊宜为枕睡,碾来芎可入茶尝。身因病转添萧飒,人到衰难再盛强。旧喜读书今亦懒,铜炉慢炷一铢香。
挽弃水心侍郎三首。宋代。刘宰。忆袖弥衡剌,赏登元礼门。想忘如旧识,一笑等春温。东望山川远,西归岁月奔。遥怜人築室,烟锁暮江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