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药苗二首其一种甖粟。宋代。苏辙。老人气衰,饮食无几。食肉不消,食菜寡味。柳槌石钵,煎以蜜水。便口利喉,调养肺胃。
诗词:《种药苗二首其一种甖粟》
种药苗二首其一种甖粟,
老人气衰,饮食无几。
食肉不消,食菜寡味。
柳槌石钵,煎以蜜水。
便口利喉,调养肺胃。
中文译文:
种植药草的苗木,这是其中一首,种植了瓮中的薏苡。
老人气衰,饮食无多。
吃肉不能消化,吃菜味道淡薄。
用柳槌和石钵,煎煮加蜜水。
使口腔舒适,调养肺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苏辙写的,他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以文采风流和治学严谨著称。《种药苗二首其一种甖粟》是他晚年创作的一首诗词,以自己老年时的饮食和养生经验为题材,表达了对健康的关注和对调养身体的探索。
诗中描述了老人气衰,饮食不多的状态。老年人身体逐渐衰退,消化能力减弱,吃肉无法消化,吃菜也感到味道淡薄。为了改善这种情况,作者用柳槌和石钵煎煮食物,并加入蜜水,以增加食物的口感和滋味。这样的烹饪方法使口腔感到舒适,同时也有助于调养肺胃。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养生的体悟和对保持健康的努力。通过自己的实际经验,作者提出了一种调养身体的方法,旨在改善老年人饮食的困境。诗中的柳槌、石钵、蜜水等形象细腻地描绘了烹饪过程,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对养生的追求。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对健康的关切和对调养身体的探索,展示了苏辙作为一位文人政治家的细腻思考和观察力。它也提醒人们在生活中注重饮食和健康,关注细节,不断探索养生之道。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题宋氏绿野庄。元代。郯韶。莫泊兰陵郡,朝过绿野庄。飞花渡江阔,垂柳荫门长。扫地春阴合,梳头荷气凉。几时重著屐,来此话沧浪。
峡路山行即事十首。宋代。袁说友。倚风修竹叶滋繁,穿石湍流浪吐吞。薄暮柴门人影寂,晓风烟树鸟鸣喧。
观化十五首。宋代。黄庭坚。山回路转水深深,欲问津头谷鸟吟。隔岸野花随意发,小蹊犹忆去年寻。
孤山道中二首 其一。唐代。王翰。一径通村入翠微,岩花清晓正霏霏。崖鸦失侣频相唤,野雉将雏近不飞。晨汲辘轳鸣北室,夜眠袯襫挂柴扉。月高犬吠空林静,多是山人采药归。
和张肖甫司马题王阳德使君阳湖别墅十咏 其二 清凉界。明代。王世贞。从他赤日也清凉,室利南来是道场。不似石家金谷地,热心偏向绿珠忙。
社前雷雨连旬。宋代。曾丰。社到如今已有涯,阴罅阳隙卒乘之。风雷撼夜何相激,桃李催春不自支。鸿狃犹寒忘去计,燕疑未暖爽来期。杜鹃毋怨莺毋喜,春早春迟自有时。
和用明梅十三绝。宋代。胡寅。醉把天葩嚼蕊香,笔端翻水趁诗狂。结成却荐和羹鼎,妙手先从錡釜湘。
谩成四十二首 其九。元代。马臻。北风小雨戒新寒,隔水枫林叶已丹。莫道閒门知己少,白鸥飞去又飞还。
谢颐师见过。宋代。周文璞。云卷道者方昼睡,有僧奚为入桑杞。惠然相过穷壑底,共谈儒流佛宗旨。二家之风亦颓靡,吹而飏之谁为起。寒灰煨芋香透纸,呼童就邻一赊米。作糜煮菜相料理,吾穷于世无比拟。殷勤相觅有吾子,谩书七字聊送似,往供天嫔泣山鬼。
赠王四槐宪长 其二。明代。余继登。岁暮阴云黯欲奔,黄沙涨天白日昏,天关虎豹如云屯。莫言长别辞金阙,且喜生还入玉门。
谢答闻善二兄九绝句。宋代。黄庭坚。公择醉面桃花红,人百忤之无愠容。莘老夜阑倾数斗,焚香默坐日生东。
秋怀 其三。明代。黎民表。玉泉迢递入昆池,百尺阑干俯碧漪。锦缆双维龙凤舸,雕楹深锁柏松枝。侍臣鸣佩丹枫远,宫女临霞彩袖垂。曾预都人誇盛事,周南今日叹衰迟。
湘江夜泛。唐代。熊孺登。 江流如箭月如弓,行尽三湘数夜中。无那子规知向蜀,一声声似怨春风。
梅圣俞挽歌二首。宋代。司马光。兵形穷胜负,史法贯兴衰。落落虽殊众,恂恂不迕时。位卑名自重,才大命须奇。世俗那能识,伤嗟止为诗。
东壁亭纪咏。明代。郑潜。峨峨乌石巅,其阳列兰若。江山称伟观,突兀献台榭。相君多幽兴,登览及公暇。晴空出岩厓,胜槩閟榛槚。予时陪杖屦,攀陟先上下。巨灵开平基,可以搆虚厦。储皇赐珍翰,腾翥鸾凤化。一挥万钧力,什袭连城价。远移剑津石,对峙俨刻画。层檐倏翚飞,崇阶屹雄跨。昭回云汉章,东壁相焕射。重辉继离明,列宿粲华夏。清风洒城堞,秋雨熟禾稼。宝镂镇瓯闽,恩光被民社。夙忝趋春坊,兹恨违鹤驾。惭无吉甫才,诵诗拟陶谢。
人月圆 子昂学士小景 北曲聊乐府续集吴监。元代。张可久。西风曾放蓝溪棹,月冷玉壶秋。粼粼浅水,丝丝老柳,点点盟鸥。翰林新画,云山古色,老我清愁。淡烟浑似,以高祠下,七里滩头。
病起述怀二首 其一。明代。陈镒。居闲无世虑,块独守吾庐。病起方除药,行来暂阅书。秋花慰岑寂,老发任萧疏。何事驰驱者,无心赋遂初。
宫词 其五十四。宋代。周彦质。禁籞承平种植繁,枇杷荔子近移根。地祇应借东南候,养就甘香奉至尊。
除夕二首 其一。明代。王渐逵。几年犹住樾森楼,红叶潇潇旅馆幽。坏辙已灰康世念,蠹鱼长带老生愁。不将诗句题孤屿,欲为仙人赋十洲。隐几焚香惊换岁,慇勤深夜一灯留。
减字木兰花 即席赠歌者夏奴。宋代。陆文圭。香肌玉润。花前忽听流莺韵。移步金莲。斜转清眸踏舞筵。因娇无力。蜀锦缠头拚百尺。安处奴乡。且住容山过夏凉。
拟杨铁厓小游仙(五首)。明代。王鸿儒。酒垆客舍已尘埃,忆与回公旧往来。铁笛一声尘梦醒,岳阳楼下水如苔。
浣溪沙·偕叔高子似宿山寺戏作。宋代。辛弃疾。花向今朝粉面匀。柳因何事翠眉颦。东风吹雨细於尘。 自笑好山如好色,只今怀树更怀人。闲愁闲恨一番新。
酬子安迫岁将事行役书情。明代。皇甫汸。闻君歌赴洛,而我叹游秦。一出江湖远,频惊岁月新。閒云归后意,芳草客中春。不及稽生懒,长辞当路人。
壬午除夕四首。明代。曹学佺。半月之前已立春,春光犹自隔河津。漫言今夜须牢守,放着年光已七旬。
西湖怀古。宋代。张志道。荷花桂子不胜悲,江介繁华异昔时。天目山来孤凤歇,海门潮去六龙移。贾充误国终无策,庾信哀时尚有词。莫向中源夸绝景,西湖□恨是西施。
游东山寺。宋代。韩缜。久有东林约,因乘暇日游。眼明初出郭,神王欲凌秋。野旷骞孤隼,江清飏远鸥。近山青嶂合,多稼绿云浮。鸡犬声相接,沟塍水乱流。度桥喧从骑,环树转鸣驺。问俗惊尧壤,寻僧到活洲。深沈开宝闼,磅礴{左车右尼}华辀。像设严珠殿,经声隐绛帱。仰看香刹直,徐步画廊修。遇物皆周览,逢轩即少留。前庭初显豁,后径转深幽。野岭苍筠丽,霜枫赤叶稠。隔墙闻好鸟,循沼玩游倏。翠干棕缠剥,红芒稻半收。凌虚登陛道,匝境对岭楼。暗谷藏危栈,平沙际别州。川原同聚沫,身世剧浮鸥。回首飘乡思,临尊浣客愁。清闲资善奕,决胜在冥搜。影动稂苴表,风生曲逆筹。归鞍不敢缓,斜日照文揪。
李尧卿挽词。宋代。楼钥。里社久相从,知君阴有功。救人多药喜,持论耻雷同。素业诸郎在,浮生一梦空。凄凉宋清传,健笔愧河东。
记蝎。明代。顾清。读书心二三,耳闻窗蝎走。捲纸濡馀膏,火起蝎在牖。抑首伏不行,翘尾若有候。人言蝎易得,此意殊未究。怀毒乃忘身,祸起遂莫救。柳州怜蝮蛇,释械低予首。因诗戒宵人,阴贼恒反受。
题黎泉山吟卷二首 其二。宋代。萧立之。杜说在山泉水清,泉山诗好称诗名。如今山外正多事,泉出山来应太平。
送刘职方知汾州。宋代。梅尧臣。西河风俗厚,尚翅古所闻。子夏有遗庙,干木有遗坟。太守下车日,当先此二君。不必汾水上,秋风看雁群。
送黄知府还琼州 其二。明代。杨士奇。离居昔不浅,晤语今还促。郡府分南溟,烝黎望贤牧。寒晖动飞旆,浮埃暗驰毂。远举凌冥冥,临岐羡鸿鹄。
寂寂。清代。裕瑞。寂寂萧萧过雨凉,感怀无那酒浇肠。春前种树花成雪,秋后归人鬓已霜。梦误似当临旧址,秋深犹自滞间乡。古今此恨多同调,几处青山野薤芳。
村野。宋代。陆游。村野易过日,闭门心自欣。一身犹逆旅,万事固浮云。病厌诗为祟,闲凭酒策勋。灌园虽旧业,随事不须劝。
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韵赋十首。元代。方回。移石甃缺路,折竹樊疏篱。檐间见一蛛,悬身堕长丝。随风有所罥,罗络纵横施。胸中密经纬,似不过一饥。用意乐许恶,何待网成时。
题草堂雪斋。明代。林文俊。故乡归作雪中游,万里凝华漾素秋。色借旌幢兵气合,光连营垒阵云收。成功岂必调商鼎,料敌何如下蔡州。旧日草堂无恙否,门前时见拥鸣驺。
读陈蕃传。宋代。杨万里。仲举高谈亦壮哉,白头狼狈只堪哀。枉教一室尘如积,天下何曾扫得来。
塞上曲。唐代。李白。大汉无中策,匈奴犯渭桥。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 命将征西极,横行阴山侧。燕支落汉家,妇女无华色。 转战渡黄河,休兵乐事多。萧条清万里,瀚海寂无波。
冯守生日 其二。宋代。赵蕃。报政期年外,里言朝夕间。省郎何太晚,召节看遄颁。屡上薰风殿,行参玉笋班。故应怜末掾,牢落尚群蛮。
南北舟。宋代。黎廷瑞。东流滔滔江似箭,南船挂帆北船羡。阴云黯黯天色变,北船搥鼓南船怨。焚香酿酒争祝愿,一望风长一祈转。世间万事无两便,龙伯应酬毋乃倦。龙伯应酬如已倦,只遣澄江净如练。
送王天粹登第归。宋代。周行己。王氏青箱学,名家千里驹。朝廷求士急,吾子应时须。上第人皆有,高才世久虚。别君谁暖眼,书信莫令疏。
匡公啖荔歌。明代。邓云霄。庐山之精化匡公,平吞彭蠡洗心胸。五蕴吹转法轮风,尾闾归墟洞不穷,其中暗与南溟通。南溟荔熟当炎夏,火珠遍缀芳林下。甘美如割云山蜜,香甜不数扶南蔗。外披绛绡内玉肤,色味双绝天下无。皎然西施并子都,来呈香酥献醍醐。匡公与荔结缘久,一闻荔熟垂涎久。词客园林凡几家,家家荔落匡公手。抛壳纷纷红雪飞,入口滚滚糖槽漏。遗核在地日数斗,翻令见者惊欲走。拍手笑东坡,自矜三百颗。若持饷匡公,日日还遭饿。匡公大嚼更怀归,行住常餐兼坐卧。人言丹荔王百果,封公荔王制曰可。问公腹中何所如,蠡湖溟海趋尾闾。信我前言良不虚。不然啖后茗碗还五十,滔滔荡荡安能储?南人畏荔热太毒,公腹清凉乐有馀。试问甘露门,何如荔中味。我言半偈公须记,色香佛法所最忌。此物曾经驰驿骑,千人万人相枕死。至今犹怨太真妃,玉肤红粉空妍媚。甘口生疾苦口药,芳洁无如蔬笋气。知公心似絮沾泥,勿使香魂入梦迷。满口莲华宣梵呗,本来无物是菩提。吁嗟丹荔休多携。
正月五日与馆伴耶律防夜讌永寿给束赴留别。宋代。王珪。万里来持聘玉通,今宵宾燕为谁同。羌歌自醉天山北,汉节先随斗柄东。半夜腾装吹朔雪,平明跃马向春风。使车少别无多恋,只隔燕南一信中。
沪上杂书。清代。何绍基。新闸才开老闸过,楼台金碧照江波。愁风闷雨人无寐,海国平分鬼气多。
灵乌篇。宋代。释文珦。尝闻有灵鸟,其名为凤凰。九苞信嘉瑞,五色成文章。其宿必丹穴,其鸣在朝阳。有德斯出现,德衰还伏藏。始至於少皞,再巢於陶唐。舜恩被动植,闻韶复翱翔。闵其出非时,见歌於楚狂。仲尼叹不至,是亦为世伤。荡荡二千龄,孰能致斯祥。当今迈三五,君明臣且良。其或一来仪,足以慰万方。凤兮傥不来,吾泪徒滂滂。
夹竹桃。明代。毕自严。竹操一何坚,青青冬不渝。桃夭一何艳,灼灼春华敷。尔且兼得之,绿葩间红跗。三岐依彩槛,五出曜琅玕。竹兮饶媚态,桃兮耐岁寒。回风聊萧瑟,朱翠舞珊珊。余本素心人,常作嘉卉想。兀坐手一编,长日恣欣赏。夜月照前除,对尔更神爽。
八月十三日会葬恪士西湖吉庆山。。陈三立。悬泪三年成觅汝,犹及抚棺依佛所。须臾邪许响荒山,漆光摇摇湿寒雨。夙收灵气指埋骨,临穴四拥岩峦舞。我老亦无世可托,偕亡羡此一抔土。月夜魂出唱新诗,草根和以虫声苦。更待拱柏啼翠羽。
新买得画舫将以为庵因作舟居诗 其六。明代。袁宏道。丝烟丝雨润江湄,又到花娇鸟嫩时。杜宇一身皆口颊,垂杨通体是腰肢。閒观水态思吴壁,暗记方言證楚辞。鸂鶒太文凫太野,就中洁白是银鸶。
答黄公绍闻倭之作。元代。梁士楚。沧海藩离彻五城,竹垣荒舍有枭鸣。清湍半饮胡人马,落日空窥汉将营。豪吏夜呼冯虎啸,美人春怨带鹃声。长缨莫笑迂儒计,试向尊前数甲兵。
安平县。清代。严烺。夜郎西上郁崔嵬,复岭连冈秋色开。雁背黄云穿絮去,马头白雨跳珠来。入山便觉芦笙韵,归路浑忘画角哀。指点疏林茅舍好,边城月出且徘徊。
政黄牛赞。宋代。释智朋。江海归来知几年,却从牛背看风烟。十成一转倒跟语,万象终难举得全。
读书示子遹。宋代。陆游。我生无它营,半世随宦牒。谗波方稽天,忧与愁相接。中间稍自觉,万事付马曹。告归幸见听,泊与淡相遭。日晏突无烟,垢面有爪痕,读书则未置,可笑习气存。造物哀其穷,畀之大耳儿。儿亦好古学,乃不售有司。谓当鸢瑟缩,乃如鹤昂藏,父子共薄饭,忍饥讲虞唐。丰凶有常数,穮蔉当自力;古言不吾欺,岁晚於汝食。
酬礼部崔员外备独永宁里弊居见寄来诗云图书…守山城。唐代。羊士谔。守土亲巴俗,腰章□汉仪。春行乐职咏,秋感伴牢词。旧里藏旧阁,闲门闭槿篱。遥惭退朝客,下马独相思。
远笔铺夜坐待药。明代。顾璘。老境形神减,征途药饵随。长勤应损寿,多病渐通医。公事谁能了,仙人不可期。凭将行止意,清夜叩灵龟。
洞山十咏·中峰。宋代。金履祥。高岩南下走群龙,两小源头合一峰。问道是中人不识,先生信善择中庸。
同敬之裕之游水谷分韵赋诗得荷风送香气五字 其一。元代。刘昂霄。招提有胜践,日暮一经过。何物媚游人,微风动池荷。
和汤倅七夕。宋代。虞俦。目断银河婉娈期,彩云香雾转馡馡。天孙无赖能专巧,世俗由来亦妄祈。穉子唤人占蟢网,老妻怜我泣牛衣。客星若就群肛平卜,更问金穰与木饥。
舟中饯送仲佥宪用前韵二首 其一。明代。林光。送君何处尽吾怀,瞻望天衢未有阶。画舫却嫌流水急,好山多被白云埋。已教酒里传真意,未许胸中著寸霾。趋饯莫言来未远,此心先已傍清淮。
朝阳岩下歌。唐代。元结。朝阳岩下湘水深,朝阳洞口寒泉清。零陵城郭夹湘岸,岩洞幽奇带郡城。荒芜自古人不见,零陵徒有先贤传。水石为娱安可羡,长歌一曲留相劝。
谢中书施舍人宴集。宋代。喻良能。紫微高义笃同年,邃宇开筵近腊寒。绿蚁醅浓粘玉盏,紫驼峰美照金盘。醺酣上颊生春意,文字清谈卜夜阑。更辱盘餐馈黄发,顾惭珍报乏琅玕。
苍梧十景次汪宪副韵 其三 漾月清亭。明代。张吉。一镜了秋毫,孤亭聊共倚。浮荣等泡沫,浪漫流光里。素袜扬玉尘,悠然踏清泚。风波渺难见,澹澹安汝止。
世美归侍政府以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作诗送之 其八。南北朝。邹浩。芜城兆霜雪,颍川凋芰荷。昔别情已矣,今别情奈何。英英二三子,行亦车悬■。后日知谁同,蝉声犹暮多。
又归路。宋代。洪适。风动旌旗熊虎开,喧轰鼓吹隐晴雷。襟裾夹道邦人出,介胄填郛方伯来。按辔传声真烜赫,铺茵呈舞少徘徊。林蛮洞蜑皆心詟,共看威伸讲武台。
终南山双峰草堂作。唐代。岑参。敛迹归山田,息心谢时辈。昼还草堂卧,但与双峰对。兴来恣佳游,事惬符胜概。著书高窗下,日夕见城内。曩为世人误,遂负平生爱。久与林壑辞,及来松杉大。偶兹近精庐,屡得名僧会。有时逐樵渔,尽日不冠带。崖口上新月,石门破苍霭。色向群木深,光摇一潭碎。缅怀郑生谷,颇忆严子濑。胜事犹可追,斯人邈千载。
白玉楼步虚词六首。宋代。范成大。搂阑外,辇道插非烟。间上忧萧台上看,空歌来自始青天,扬袂揖飞仙。
北山之高寿北山何先生。宋代。金履祥。夫子由由,匪诡匪随。匪傲匪求,云受奚为。孑孑干旌,侯伯是将。凤皇于飞,亦集爰止。
当年万里龙沙路。载多少、离愁去。冷压层帘云不度。芙蓉双带,垂杨娇髻,弦索初调处。花凝玉立东风暮。曾记江边丽人句。异县相逢能几许。多情谁料,琵琶洲畔,同醉清明雨。
青玉案·当年万里龙沙路。宋代。赵彦端。当年万里龙沙路。载多少、离愁去。冷压层帘云不度。芙蓉双带,垂杨娇髻,弦索初调处。花凝玉立东风暮。曾记江边丽人句。异县相逢能几许。多情谁料,琵琶洲畔,同醉清明雨。
太平寺水郡人徐友画清济贯河。宋代。杨万里。太平古寺劫灰馀,夕阳惟照一塔孤。得得来看还不乐,竹茎荒处破殿虚。偶逢老僧听僧话,道是壁间留古画。徐生绝笔今百年,祖师相传妙天下。壁如雪色一丈许,徐生画水才盈堵。横看侧看只么是,分明是画不是水。中有清济一线波,横贯万里浊浪之黄河。雷奔电卷尽渠猛,独清元自不随它。波痕尽处忽掀怒,搅动一河秋色暮。分明是水不是画,老眼向来元自误。佛庐化作金柁楼,银山雪堆风打头。是身飘然在中流,夺得太一莲叶舟。僧言此画难再觅,官归江西却相忆。并州剪刀剪不得,鹅溪疋绢官莫惜,貌取秋涛悬坐侧。
送卢郎中汀。唐代。孟郊。洛水春渡阔,别离心悠悠。一生空吟诗,不觉成白头。向事每计较,与山实绸缪。太华天上开,其下车辙流。县街无尘土,过客多淹留。坐饮孤驿酒,行思独山游。逸关岚气明,照渭空漪浮。玉珂摆新欢,声与鸾凤俦。朝谒大家事,唯余去无由。
任安抚挽诗。宋代。项安世。新息任夫子,东坡所父师。只馀盘叟在,犹乃故家诗。閒抚伊吾剑,吟成绿野诗。中原遗老尽,旧事有谁知。
第一泄。明代。袁宏道。踏人肩而行,次第乃得过。射眼风丝飞,置足山毛破。局身缒草移,定踹盘泥坐。五水势高低,千峰身顿挫。路荒雨气腥,树老班皮裹。度岭羡猿轻,投崖愁虎饿。常恐决性命,归来始相贺。
述怀寄衡州令狐相公。唐代。李益。调元方翼圣,轩盖忽言东。道以中枢密,心将外理同。白头生远浪,丹叶下高枫。江上萧疏雨,何人对谢公。
请柏岩俨公疏。元代。耶律楚材。良弼施宅创天宁,却请天宁旧衲僧。为报柏岩休逊让,闲中续出祖师灯。
沙上盟鸥鹭。笑吟翁、梦今不到,草堂深处。金屋重重春睡暖,傍翠偎香步步。已自摘、蟠桃三度。旧日画眉情性在,更君房、妙绝文章语。消受得,乘鸾侣。
楼中燕燕谁家住。又从新、移根换叶,栽花千树。第一信风春事觉,莫遣绿羞红污。早早做、阑干遮护。天上姻缘千里合,喜乘槎、先入银河路。人似玉,衣金缕。
贺新郎(用张小山韵贺小山纳妇)。宋代。赵必{王象}。 沙上盟鸥鹭。笑吟翁、梦今不到,草堂深处。金屋重重春睡暖,傍翠偎香步步。已自摘、蟠桃三度。旧日画眉情性在,更君房、妙绝文章语。消受得,乘鸾侣。楼中燕燕谁家住。又从新、移根换叶,栽花千树。第一信风春事觉,莫遣绿羞红污。早早做、阑干遮护。天上姻缘千里合,喜乘槎、先入银河路。人似玉,衣金缕。
湖堤暮归。宋代。陆游。出郭并湖无十里,我归蟹舍过鱼梁。川云苍白不成雨,汀树青红初著霜。俗孝家家供菽水,农勤处处筑陂塘。乐哉追逐乡三老,半醉行歌咏岁穰。
齐天乐 题竹君六姨母桐阴抚琴图。清代。左锡璇。一痕月色迷人影,亭亭碧阴深处。轻扫苍苔,闲调珠柱,消受园林佳趣。孤怀谁语。算修竹高梧,自成俦侣。林下风清,此中未许俗尘去。流光回首如梦,叹程门雪拥,瑶轸凄楚。病叶惊秋,枯柯耐冷,空剩哀弦几缕。离愁莫诉。且剪烛琴窗,玉徵低抚。一曲清商,碧云晴破曙。
朱廷尉可大南归 其二。明代。游朴。春风绿鬓映垂鱼,独立青霄玉不如。都下竞传司马赋,箧中惊满乐羊书。蛾眉自古难为宠,夔足知谁竟有余。六月天池聊假息,图南九万莫踌躇。
江东歌。明代。汤显祖。三山江上翠崔峨,草绿风烟春气和。天宫缭绕金陵麓,人家映带秦淮河。回廊屈曲通晴雨,驰道流离莹月波。南中富乐风尘少,天下娱游子弟多。悠悠满目经时岁,忽忽盈怀阻啸歌。意气周郎三国尽,文情庾信六朝过。江南丈夫会早夭,春心不饮荡如何。
都下呈叔表兄。宋代。项安世。相望五千里,话别十三年。知我到江左,烦兄来日边。朋游俱健否,须发已卷然。共说儿童事,分明在目前。
晓起。元代。甘复。晨晖澹芳牖,颢气盈幽襟。岩谷有秋意,西风吹满林。独栉高馆罢,畅游南涧浔。漱齿掬寒濑,矫首望孤岑。悠然释百虑,似得静者心。磴转入茂树,众山坐来深。
铜雀台。宋代。耶律铸。铜雀台荒野草花,阿瞒无复示雄誇。愁烟忍锁西陵地,向日须曾属汉家。
九日食糕。宋代。宋祁。飚馆轻霜拂曙袍,糗餈花饮斗分曹。刘郎不敢题糕字,虚负诗家一代豪。
至滇南次答陆进士震韵 其四 住春阁即温泉阁。明代。王缜。杰阁隐温泉,临流倦欲眠。清含云外影,春在水中天。大块浑无迹,洪炉暗有烟。知君豪杰士,高咏自超然。
送陈章甫。唐代。李颀。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东门酤酒饮我曹,心轻万事如鸿毛。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拟夏日宫中行乐词 其二。明代。顾璘。玉面朱唇映月明,影娥池畔绕花行。夫容不耐凋残色,祇恐新凉一夜生。
卸篆引见留别绅耆。清代。吴性诚。滥竽赤紧耸劳肩,礰落风尘海外天。看遍桐花开一纪,笑将楮叶刻三年。犹存直道民风古,欲挽颓波吏治先。无补苍生真忝窃,宝山空返正茫然。
冬日重过西庄。明代。徐繗。背郭云庄净,孤村雁荡清。岸回沙半出,山远雪微明。草户连郊色,寒檐傍竹声。夜深灵籁作,宿处本香城。
罾浦坊。宋代。陈植。疑是分开混沌初,奔奇走秀两相於。等闲开圃多栽竹,行到人家尽读书。宴饮直尝千户酒,盘飧惟候两潮鱼。九华峰顶真仙宅,罾浦坊中出辅车。
次韵僧云岫见寄。宋代。陈著。忆昔宫花压帽檐,如今野褐替朝衫。邯郸梦觉身犹在,安得寒山喝破岩。
阳月饮黄乾斋书楼时菊初蕊得阳字。宋代。林震。吟倚书楼对夕阳,霜株拂槛未全黄。已经重九迟秋节,犹自葳蕤逗晚香。商舸近桥人语乱,女墙如带柝声长。花神九字君家是,冬去春来放未央。
寄仗锡平老借用其听琴诗韵。宋代。陆游。放翁久矣无此客,闯户儿童皆动色。寒泉不食人喝死,素绠银瓶我心恻。千金易得一士难,晚途淹泊眼愈寒。岂知一旦乃见子,杰语豪笔无僧酸。门前清溪天作底,细细风吹縠纹起。倚栏一笑谁得知,爱子数诗如此水。江湖安得常相从,浩歌相踏卧短篷。功名渠自有人了,留我镜中双颊红。
挽王助教。宋代。刘克庄。彼此俱丁未,相逢忆少时。工书有筋骨,嗜句入肝脾。鲁泮郎君秀,唐官助教卑。直须燎黄诰,方慰蓼莪悲。
杜兰香作诗。魏晋。曹毗。阿母处灵岳,时游云霄际。众女侍羽仪,不出墉宫外。飙轮送我来,岂复耻尘秽。从我与福俱,嫌我与祸会。
秋日枕疾 其二。明代。杨慎。风前黄叶树,雨后紫苔墙。肺病知秋早,身閒觉日长。杵声频捣药,烟缕渐消香。遮眼聊书卷,雕虫久已忘。
郊居秋晚五首。宋代。赵蕃。霜雨飞何密,穷秋易作悲。长身竹孤瘦,短发草黄萎。渐迩风霜近,谁无裘褐思。向惟逃夏日,今已念朝曦。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宋代。邵雍。去年桥上凭栏人,今岁桥边骑马身。桥上桥边不知数,於今但记十三春。
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宋代。陆游。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偕彭雅林游翠即席求和。宋代。陈宗礼。往事镌鑱一梦同,游人聊此句从容。神仙已逝境犹在,洞府虽深户不封。阅遍古今云木老,洗空尘土石泉舂。此怀清白堪超世,何必星精特地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