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李倅钧访赵嗣恭留饮南园晚衙先归

同李倅钧访赵嗣恭留饮南园晚衙先归朗读

《同李倅钧访赵嗣恭留饮南园晚衙先归》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城南高楼出乔木,下有方塘秋水足。
新霜未变草木鲜,晚日旋催梨枣熟。
雨荒松菊半榛莽,风老菰蒲初瑟缩。
门前大路多尘土,日中过客无留毂。
开门却扫如有待,下马升堂真不速。
劝我一振衣上黄,临风共倒樽中渌。
肴蔬草草意不尽,丝竹泠泠暗相属。
琳宫仙伯自闲暇,幕府粗官苦烦促。
晚衙簿领当及期,后堂车辖要须漉。
令人更愧东宫师,眷恋溪山弃华屋。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苏辙与李倅钧一同访问赵嗣恭,留在南园晚衙的情景。诗中通过描写城南高楼、方塘的秋水、新霜和即将成熟的梨枣等景物,展示了秋天的景色。雨后的松菊、菰蒲的凋落以及大路上的尘土,表现出光阴的流转和岁月的变迁。诗人形容自己的门庭之内有待整理,但宾客的到来却不曾迟延。他邀请李倅钧共同举杯畅饮,借酒消愁。丝竹之音在夜幕中低声相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琳宫仙伯自在闲适、幕府粗官忙碌烦促的对比,并表达了对东宫师的羡慕和对溪山生活的眷恋。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为背景,通过描写细腻的景象和情感的抒发,展示了作者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感悟。

诗词开篇描绘了城南高楼和方塘的秋水,以及新霜下的鲜绿草木,表现了秋天的景色和季节的变迁。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了人生充满了无常和变化,而人应该积极适应和面对这些变化。

诗词的中间部分通过描写雨后的凋落松菊和初瑟缩的菰蒲,以及大路上的尘土,表现出光阴的流转和岁月的变迁。这些景象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诗人在其中抒发了对光阴易逝的感叹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

诗词的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自己的门庭之内有待整理,但宾客的到来却不曾迟延。他邀请李倅钧共同举杯畅饮,借酒消愁展示了作者对友情和宽慰的渴望。丝竹之音在夜幕中低声相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给整首诗词增添了一丝宁静和温馨的氛围。

最后几句诗词描绘了琳宫仙伯自在闲适、幕府粗官忙碌烦促的对比,以及对东宫师的羡慕和对溪山生活的眷恋。这里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生活和功名利禄的厌倦,对自然山水和闲适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情感的抒发和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思考,展示了苏辙独特的情感和文学才华。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光阴易逝、友情和理想生活的思索和感悟,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深沉、宁静的感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朗读
()

猜你喜欢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
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
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
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
干戈汹涌一年间,酒债何时可尽还。
盗起屡煽邻县火,军兴全赭近城山。
天阴体倦金疮痛,岁俭家寒藿食艰。
最苦梅开厌求索,柴扉草舍不容关。
()
子心思犹盛壮,吾光阴已耋耄。
不堪蝥弧先登,尚可鼓旗傍噪。
()
少年不爱万金身,歌舞寻春愁送春。
满眼纷华心寂寞,长安市上酒家人。
()

火浣出炎洲,良酝出淄青。
甘冰饴雪出闽越,芬樗馥栎出厓门。
萋菲出辇道,稊稗出藉田。

()

曾见春笺小韵清,曲中传道最多情。
西江大有多情客,不得江东一步行。

()

万松阴里隐禅扉,一上中峰入翠微。涧口绿萝侵岸帻,林端祗树拂行衣。

春城乞食何人到,沧海浮杯更未归。此度寻僧应不遇,泉声山影思依依。

()
奕奕宗祀,煌煌礼文。
高灵下随,精意升闻。
熙事既毕,忽乘青云。
敢拜明贶,永清世氛。
()
廿载寻师此闭关,秋风今日鬓毛斑。
重来指引看花地,一榻荒凉野草闲。
()

草堂幽寂枉瑶篇,何处尊开白雁前。异地长怀人似玉,良宵几待月初弦。

了无奇字堪相问,莫把新诗更与传。鞭弭中原看此日,预期金石为君镌。

()
爱栽竹树爱栽花,新筑船轩傍石斜。
古庙炷香知某客,半山摇扇望吾家。
閒看红袖穿林去,可着冰纨作画夸。
说似渠侬应未信,诗翁烦恼政如麻。
()
梅边楼阁海边山,银竹初收霁日寒。
看著南州奇观了,人间山水不须看。
()
时序乡心破,烟波眼力催。
城头乌信喜,海上雁书来。
一别壶山月,三看庾岭梅。
天涯椒桂酒,泪堕伯仁杯。
()

池面芙蕖红散绮。鹊噪朱门喜。环佩响天风,香霭杯盘,更约麻姑侍。
尘寰不隔蓬莱水。束带岩廊戏。瘦鹤与长松,且伴F156仙,久住人间世。

()
鬓毛俱白尽,事不补秋毫。
去死今无几,归耕何足高。
已知陶止酒,徒劝屈餔糟。
惟有沧溟去,扬帆观雪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