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游氏老人三清堂紫芝。宋代。苏辙。黑龟赤凤早逢师,白发苍颜老不衰。丹鼎一丸深自秘,紫芝三叶却先知。烟熏晴日云容薄,色凝秋霜玉性奇。何日刀圭救羸病,尽芟荆棘种交梨。
《邵武游氏老人三清堂紫芝》是苏辙所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邵武游氏老人在三清堂观赏紫芝的情景。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黑龟赤凤早逢师,
白发苍颜老不衰。
丹鼎一丸深自秘,
紫芝三叶却先知。
烟熏晴日云容薄,
色凝秋霜玉性奇。
何日刀圭救羸病,
尽芟荆棘种交梨。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邵武游氏老人和他在三清堂观赏紫芝的情景。邵武游氏老人年事已高,但依然精神矍铄,他在三清堂中遇到了黑龟和赤凤,象征着长寿和吉祥之兆。他的头发已经斑白,面容苍老,但依然神采奕奕,不衰老。他秘密地研究了一种丹药,只需一颗丸子,便能延年益寿。而紫芝则是一种珍贵的草药,它的三片叶子能预知未来。在晴朗的日子里,烟雾轻薄,云彩稀疏,这也预示着一种神秘的气氛。紫芝的颜色像秋霜凝结在玉石上,奇异而美丽。诗人希望能有一天,能够通过一种名为刀圭的仙草,治愈他的疾病,摆脱病痛的困扰。他希望能够将那些刺人的荆棘移除,种植出甜美的梨子。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邵武游氏老人在三清堂观赏紫芝的情景,展现了老人的智慧和对长寿的向往。诗中使用了丰富的象征意象,如黑龟和赤凤,代表着吉祥和长寿;紫芝的三片叶子则象征着预知未来的能力。诗人通过描写紫芝的颜色和特点,创造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氛围。诗人还表达了对长寿的渴望和对健康的追求,希望能够找到治愈疾病的草药,摆脱病痛的困扰。最后的两句诗则表达了希望能够摆脱困境,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草药的形象,以及对长寿和健康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长寿的渴望,展现了苏辙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自然的独特感悟。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依韵和吴正仲闻重梅已开见招。宋代。梅尧臣。难开密叶不因寒,谁翦鹅儿短羽攒。犹是去年惊目艳,不知从此几人观。重重好蕊重重惜,日日攀枝日日残。我为病衰方止酒,愿携茶具作清欢。
山斋杂咏 其二 霁月。明代。许继。碧霄静风露,纤翳久已灭。清辉满瑶台,素影流银阙。苍茫九万里,皓若冰玉洁。天步夜迢迢,但见疏星列。高怀自无欲,对此方洞彻。
辋川集二十首·宫槐陌。唐代。裴迪。门前宫槐陌,是向欹湖道。秋来山雨多,落叶无人扫。
晚泊流河驿。清代。查学礼。一叶栖何处,黄昏泊浅滩。渔灯穿树细,秋月漾波寒。梦绕关河回,心随驿路宽。棹歌中夜起,离思渺无端。
题赵尚书所藏花鸟四首 其四 梅竹双禽。明代。夏原吉。林木无声雪色残,一枝晴玉倚琅玕。双禽何处栖来晚,重拂金衣度岁寒。
古宫怨。唐代。长孙佐辅。窗前好树名玫瑰,去年花落今年开。无情春色尚识返,君心忽断何时来。忆昔妆成候仙仗,宫琐玲珑日新上。拊心却笑西子嚬,掩鼻谁忧郑姬谤。草染文章衣下履,花黏甲乙床前帐。三千玉貌休自夸,十二金钗独相向。盛衰倾夺欲何如,娇爱翻悲逐佞谀。重远岂能惭沼鹄,弃前方见泣船鱼。看笼不记熏龙脑,咏扇空曾秃鼠须。始喜类萝新托柏,终伤如荠却甘荼。院深独开还独闭,鹦鹉惊飞苔覆地。满箱旧赐前日衣,渍枕新垂夜来泪。痕多开镜照还悲,绿髻青蛾尚未衰。莫道新缣长绝比,犹逢故剑会相追。
送马生游京师。明代。刘基。东山夜雨急,鉴湖春水深。之子远于迈,祖帐清江浔。白日映兰皋,青烟起松岑。艳舞激回风,长歌袅哀音。何以慰离怀,入珍盈釜鬵。何以将素情,赠言比瑶琳。京畿佳丽地,多士纷如林。构厦徯檀楠,去疾须苓参。殷勤治安策,悃款大宝箴。敷陈草茅情,启迪帝王心。斯人邈永矣,继之在于今。勿羡苏季子,自侈多黄金。
日月回环,莽乾坤、又成一岁。自古来、史称董狐,智夸曹刿。
大地沉浮谁作主,诗人歌哭缘何罪。盼叶公、指日驾真龙,翱天际。
满江红·一九八二年元旦夏甄陶同志家小饮漫谈,归志所感。唐代。萧萐父。日月回环,莽乾坤、又成一岁。自古来、史称董狐,智夸曹刿。大地沉浮谁作主,诗人歌哭缘何罪。盼叶公、指日驾真龙,翱天际。管弦杂,咸池美。泥沙混,奔腾水。岂方针二百,卫巫能会。宋玉漫夸风赋好,卞和宁惜荆山泪。待来春、踏雪步荒湖,梅花媚。
谢佛眼师号。宋代。释慧开。皇恩颁自九重城,雨露缠沾草木荣。佛祖门庭增瑞气,四海欢呼万岁声。忠心护国成勋业,君父开臣佛眼睛。寿山福海恩难报,永日寥寥贺太平。
五两歌送张夏。唐代。顾况。竿头五两风褭褭,水上云帆逐飞鸟。送君初出扬州时,霭霭曈曈江溢晓。
出游。宋代。陆游。吴地清明未减寒,梨花初动杏花残。平沙漫漫人争度,微雨萧萧客跨鞍。野寺吹螺作春会,山邮籴米具朝餐。已开九帙吾何觊,时说金丹强自宽。
白丝行。唐代。杜甫。缫丝须长不须白,越罗蜀锦金粟尺。象床玉手乱殷红,万草千花动凝碧。已悲素质随时染,裂下鸣机色相射。美人细意熨帖平,裁缝灭尽针线迹。春天衣著为君舞,蛱蝶飞来黄鹂语。落絮游丝亦有情,随风照日宜轻举。香汗轻尘污颜色,开新合故置何许。君不见才士汲引难,恐惧弃捐忍羁旅。
贺新郎(寿陈新渌)。宋代。赵必{王象}。寿酒浮萸菊。记年年、重阳嘉节,开尊华屋。绿鬓朱颜春不改,彼美人兮如玉。有锦绣、珠玑满腹户外红尘飞不到,受人间、倒大清闲福。数花甲,才八六。十分秋色呈新绿。一簇儿、池馆亭台,左梅右竹。柳下系船花下饮,不减西园金谷。更橘外、安排棋局。独立小桥明月夜,唤莺莺、低唱双飞曲。有子也,万事足。
荐福寺讲筵偶见又别(一作别后)。唐代。韩偓。见时浓日午,别处暮钟残。景色疑春尽,襟怀似酒阑。两情含眷恋,一饷致辛酸。夜静长廊下,难寻屐齿看。
夕次襄邑。唐代。清江。何处戒吾道,经年远路中。客心犹向北,河水自归东。古戍鸣寒角,疏林振夕风。轻舟惟载月,那与故人同。
杂诗二十首 其四。明代。张元凯。吾友好名士,居然抱明哲。硕人赋考槃,圭组良不屑。朝刈中原葵,暮采西山蕨。陟岭高云旋,濯水空潭澈。白璧不可为,宁以青蝇缺。皎皎机上丝,岂同缁尘涅。独有孤松树,苍姿照白雪。异彼夭桃花,甘以色取悦。
寄武川摩诃院圆明老人五首 其五。元代。耶律楚材。一扇儒风佛日明,舍生从此乐馀生。高人编简寻长味,衲子林泉称野情。见道谷绵充廪藏,喜闻流散集京城。自惭无德毗明主,千里虚名浪播声。
游圆通寺。宋代。马仲珍。十步九憩息,行行不计程。径长人未尽,寺近地差地。古井知潮候,重云隔磬声。榴花半零落,碎糁石棋枰。
句。唐代。张籍。韩公国大贤,道德赫已闻。时出为阳山,尔区来趋奔。韩官迁掾曹,子随至荆门。韩入为博士,崎岖送归轮。(《送区弘》。《事文类聚》)。
林平 其二。宋代。沈辽。河边柳眼澹烟浮,腊破春归一岁休。不复平时羁旅恨,离明还泊北城头。
冬日宿弥陀寺览沙河令方豪题壁有感。明代。皇甫汸。古殿诸天近,空门半月悬。佛身金作粟,灯火玉生莲。潘岳当年咏,王维此地禅。微吟重怀往,愁绝不成眠。
假中闭户终日偶得绝句。宋代。陆游。老夫昔是青城客,酒肉淋漓岂本心。还我山家本来面,数拳春笋荐孤斟。
舟次江浒。南北朝。王微。一叶浮空无尽头,寒云风切水西流。蒹葭月里村村杵,蟋蟀霜中处处秋。客思夜通千里梦,钟声不散五更愁。孤踪何地堪相托,漠漠荒烟一钓舟。
和永叔雪。宋代。韩维。浴凤池边雪舞风,题诗高揖杜陵翁。怀人共惜车音断,对酒须论盏底空。授简久虚梁苑候,引舟谁过剡溪中。今朝白雪闻君咏,千载风流未览穷。
次韵孙仲益食豚鱼。宋代。张纲。说食书生费口牙,一杯初捧白瓷花。晨凫夜鲤可亡命,早韭晚菘同世家。毒甚镆铘浑谩语,诗成珠玉且雄誇。腐儒一饱忘粗粝,更索卢仝七椀茶。
九日顾迂客雷阮徒招集吴山登高用昌黎人日城南登高韵。清代。魏儒鱼。令序恣间寻,吴人雅好弄。微风况暄和,次帽不觉冻。群贤欣华至,夙饶济胜用。飞步蹑崚嶒,惭余未能从。彦先载酒来,次宗辄与共。相携升仙槎,空阔随目送。石湖晚更平,绿净绝攒葑。白发演《霓裳》,遏云声四纵。方罄卜夜欢,兹游讵倥偬。词客一流连,山灵亦增重。
十八滩。明代。陈邦彦。章江十八滩,天下闻绝险。急湍怒若号,怪石覃如剡。大者犀象蹲,小者芙蓉飐。轻舟睇两岸,迎眸如电闪。篙师誇利涉,长年有馀歉。谁移鱼腹阵,置此青山崦。我观古赣城,云峰千万点。四藩称上游,丛箐存旧染。所忧或驰突,岂患馀皇餂。何因借秦鞭,驱之执弧檿。
谢王连州送海阳图。唐代。李涉。谢家为郡实风流,画得青山寄楚囚。惊起草堂寒气晚,海阳潮水到床头。
江城子(黄子由少监同内子慧齐奉岳母定齐相遇,席间因走笔次韵)。宋代。张鎡。试霜池面浅粼粼。鹊飞晴。远峰明。蓬岛群仙,来过瑞云清。龙榜当年人第一,黄叔度,是前生。玉堂行见演丝纶。彩毫轻。思难停。醉里长鲸,翻浪吸东溟。谢女风流相称好,金母更,鬓常青。
入林閒作采真游,共对青山绿水洲。沐雨烟鬟娇欲语,迎晴岚黛翠常流。
何来佳客同看竹,可是仙人自好楼。共说春光留一日,新诗浊酒喜交酬。
二十三日喜晴迎诸君子集蓼云楼诗以肃之 其二。明代。张萱。入林閒作采真游,共对青山绿水洲。沐雨烟鬟娇欲语,迎晴岚黛翠常流。何来佳客同看竹,可是仙人自好楼。共说春光留一日,新诗浊酒喜交酬。
登郡楼书事。唐代。刘兼。偶奉纶书蒞旭川,郡楼嘉致尽依然。松欹鸟道云藏寺,月满渔舟水浸天。望帝古祠花簇簇,锦城归路草芊芊。有时倚槛垂双袂,故国风光似眼前。
大德歌·冬。元代。关汉卿。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那里是清江江上村,香闺里冷落谁瞅问?好一个憔悴的凭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