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君惠温柑荔支二绝。宋代。苏辙。楚山黄橘弹丸小,未识洞庭三寸柑。不有风流吴越客,谁令千里送江南。荔子生红无奈远,陈家晒白到犹难。虽无驿骑红尘起,尚得佳人一笑欢。
这是一首宋代苏辙的诗词《毛君惠温柑荔支二绝》。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楚山黄橘弹丸小,
未识洞庭三寸柑。
不有风流吴越客,
谁令千里送江南。
荔子生红无奈远,
陈家晒白到犹难。
虽无驿骑红尘起,
尚得佳人一笑欢。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柑橘的赞美和思念之情。诗中描述了楚山上黄橘弹丸般的小巧,作者尚未品尝洞庭湖畔的三寸柑。他感叹自己没有像风流的吴越客那样能够将千里之外的柑橘送到江南。荔子虽然能够生长成红色,但由于距离遥远,难以品尝到。而陈家的柑橘则在晒制过程中变得白色,即使如此,也难以品味到。虽然没有驿骑传递柑橘的热闹景象,但作者仍然能够通过佳人的微笑感到欢愉。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柑橘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食的向往和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楚山上的黄橘与洞庭湖畔的三寸柑进行对比,表现出作者对洞庭柑的渴望。同时,通过描述荔子的生长和陈家柑橘的晒制过程,展现了作者对美味的追求和对距离的无奈。最后,诗人以佳人的微笑作为结尾,表达了即使不能亲自品尝到美食,仍能通过美人的笑容得到一种心灵上的满足和欢愉。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柑橘的美好,并通过对柑橘的赞美抒发了诗人的思念之情。诗中展现出对物质和感情的渴望,以及对距离和现实的无奈。整体上,这首诗以柑橘为载体,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幸福的向往。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广倅萧大夫借前韵见赠复和答之。宋代。苏轼。生还粗胜虞,早退不如疏。垂死初闻道,平生误信书。风涛惊夜半,疾病送灾余。赖有萧夫子,幽怀得少摅。心闲诗自放,笔老语翻疏。赠我皆强韵,知君得异书。滔滔沮叟是,绰绰孟生余。一笑沧溟侧,应无愤可摅。
雕栏十二净无尘,绿酒银灯劝客频。持节汝为都水使,乘槎余是问津人。
风生锦树鸣霜叶,露洗瑶台上月轮。莫讶秋宵谈易彻,廿年朋辈各参辰。
闰九月望后抵淮上包稚升水部邀集署中二首 其二。明代。胡应麟。雕栏十二净无尘,绿酒银灯劝客频。持节汝为都水使,乘槎余是问津人。风生锦树鸣霜叶,露洗瑶台上月轮。莫讶秋宵谈易彻,廿年朋辈各参辰。
四月十五游僧寺。宋代。李昴英。今日快逢僧结夏,不刀乘兴扣禅扉。非垂远瀑溪声急,风卷痴云雨脚稀。囊锦诗成僧借看,纹楸棋落鸟惊飞。此来莫讶凭栏久,杰阁新成拂翠微。
次韵朱乔年送山老住三峰二首。宋代。刘子翚。平生耳裹三峰寺,况识峰头新主人。借我一筇扶病去,月林松吹度纶巾。
赠王正己。宋代。潘若冲。两捧歌诗寄,化余即展开。无时惟北望,何日逐南来。梦里得芳草,笛中闻落梅。终朝一携手,江上有楼台。
咏陈和伯母坟嘉禾芝草甘露之祥。宋代。陈藻。慕亲五十叹姚虞,况是行年六十余。方执母丧啼若孺,虽居禫制饭犹蔬。天存屋漏人纯孝,晓到坟头暮倚庐。芝草嘉禾甘露应,少为嫠妇解生雏。
题县崖兰花图。明代。刘基。洞庭一夜西风起,沅湘美人隔秋水。翠蕤玉佩冷不收,怨入苍梧九千里。苍梧之山绝浮烟,上与女娲所鍊之石相牵连。瘦根迸云石为穿,紫茎琼蕊涓飞泉,一开一落三千年。岁晏玄霜白日昃,南山桂枝化为棘,我欲采之无羽翼。月宫青鸾呼不来,卧虎岄明空太息。
沁园春 其二 想想园为坦夫题。清代。吴绮。金谷楼空,玉津园废,恨满铜驼。记据梧南郭,赋成乌有,种花西圃,乡号无何。自为羲皇,不知魏晋,此事凭教春梦婆。苏门路,叹回车腹痛,吾又经过。翟家雀散空罗。生子谁如仲也多。向堂中听雨,徒怜载酒,湖边对月,还忆闻歌。旧业都非,故书犹在,若有人兮带女萝。仍长叹,慨当年结想,未遂岩阿。
渔人。唐代。苏拯。垂竿朝与暮,披蓑卧横楫。不问清平时,自乐沧波业。长畏不得闲,几度避游畋。当笑钓台上,逃名名却传。
咏史十首 其五 蔡文姬。清代。杨浣芬。御赐书成诵,黄金赎魏公。至今边塞上,茄拍和秋风。
戏葛试官。宋代。晃咏之。没兴主司逢葛八,贤弟被黜兄荐发。细思堪惜又堪嫌,一壁有眼半壁瞎。
过倪云林祠。清代。孙宏。玉山池馆已荒烟,清閟祠堂尚俨然。破产放情多难日,无家投老太平年。碧梧修竹骚人节,远岫平林水墨仙。应与所南同俎豆,遗民心事画中传。
彭城杂咏呈廉公亮佥事 其一。元代。萨都剌。亚父冢前春草齐,楚王城上夕阳低。黄莺不解兴亡事,飞过海棠枝上啼。
送车通判守随州。明代。陈洪谟。佐郡吾乡说老成,催科抚字喜兼行。官迁藩刺新承宠,地列春秋旧著名。舜井尚闻光烛汉,随珠何羡价连城。凭君卧治摅成绩,汉傅循良此继声。
避地云山全父弟诗寄梅花。宋代。阳枋。骨中香彻骨中清,着雨问花不作声。一气本同形色异,人花清杰两忘情。
山阴道中。宋代。楼钥。捲上疎帘莫放垂,迎眸景色自淋漓。有云更觉千山秀,不雨争知万壑奇。古道经行尽遗迹,群贤风度想当时。奚囊莫怪新篇少,应接山川不暇诗。
清霜飞入蓬莱殿。别进云裘软。却回宸虑念多寒,诏语日边亲遣。冰蚕绵厚,金雕锦好,永夜缝宫线。红旌绛旆迎星传。喜气欢声远。庙堂勋旧使台贤,领袖坐中争绚。天香馥郁,君恩岁岁,一醉春生面。
御街行·清霜飞入蓬莱殿。宋代。王安中。清霜飞入蓬莱殿。别进云裘软。却回宸虑念多寒,诏语日边亲遣。冰蚕绵厚,金雕锦好,永夜缝宫线。红旌绛旆迎星传。喜气欢声远。庙堂勋旧使台贤,领袖坐中争绚。天香馥郁,君恩岁岁,一醉春生面。
奉和武功学士舍人纪赠文懿大师净公。宋代。徐铉。文似春华铺晓陌,思如泉涌注长江。诗情道性知无梦,频见残灯照曙窗。
绣岭亭。宋代。刘达。绝境隔嚣纷,烟霞张彩绘。远目入无中,高情驰物外。春田发英华,秋林横紫翠。何时杖屦游,利名聊委蜕。
和傅山父小园十咏。宋代。李曾伯。剩种秫秔供靖节,要餐杞菊学天随。不知底事池塘梦,犹到边城月暗时。
寄铅山别驾完颜子忠。元代。萨都剌。我议颜别驾,风度脩且閒。近持五色笔,辉光动南蛮。甘饮石井水,卧治鹅湖山。玉峰露洒洒,风林佩珊珊。表表台阁姿,岂久州郡间。相思不相见,可爱不可攀。海风夜月朗,飞度七闽关。
牡丹百咏 其十六。明代。张淮。谁道元舆赋有神,个中风味语难真。半庭迟日晴薰骨,四座香风暖袭人。枝弱不胜霞朵重,叶疏难蔽露房尘。浩歌日日宜欢赏,积玉如山莫买春。
送张升卿宰新滏。唐代。岑参。官柳叶尚小,长安春未浓。送君浔阳宰,把酒青门钟。水驿楚云冷,山城江树重。遥知南湖上,只对香炉峰。
书雪夜访戴图。元代。廖大圭。万古神交共此心,当时何事下山阴。遥遥一棹言相访,安道门前雪正深。
用前韵书田间晚步。宋代。曹勋。寓居萧寺憩衰迟,得酒宁论浊与醨。闲里风光常自喜,暑中人事弃如遗。一溪烟水渔乡后,万叠苍山月上时。竹杖芒鞋田岸久,稻花细细岁丰姿。
神乐观同年会八章。明代。霍韬。煦彼梧暾,煦彼柳风。梧暾斯曛,太和融容。柳风斯薰,太和谁同。我有朋友,义乐和充。和充和乐,工瞽奏功。曰我友燕以嘉矣,乐畴言穷。良朋萃止,各奏尔忠。式时之忠,时佐治隆。际时治隆,时我武宗。我二三子,蹝趾巨踪。亦遹哲言,如鹏天运。而鹄天冲,龙天衢冲。我二三子,凤阙之东。气义之期,如云如龙,如鹏如鸿。曰遹盛际,大明赫空,葵心时倾。遹越廿年,萍水之从。鸿鸣云逵,鹦鸣谷中。听鸟鸣声,惕我肺胸。庶几今日,豫乐以融。豫乐则那,告闲在公。偕我二三子,偕我两雄。酌言之燕,味臭之浓。醉笑之燕,笑言咙咙。龙言则那,曰今日乐,宁止我躬。同年世讲,世德是崇。古有世恶,世济其凶,我无是同。是同则那,同德为荣。教诲我子,尔子是踪。相彼眇物,亦有駏蛩。誓言嗣人,嗣德令终。
雨中书事。宋代。寇准。一雨起前浦,霏微向暮秋。谁方眠钓艇,我独在江楼。山晦峰峦隐,烟凝岛屿幽。何当见晴旭,一得泛回舟。
太后挽诗。宋代。洪咨夔。德名三后并,母道两朝尊。勇决高千古,危疑定一言。先期还政事,隆礼改山园。哀挽西郊道,云愁昼亦昏。
用长儿韵谢黄长孺酒。宋代。陈著。薄俗方沈溺,亲情自酌斟。雨声书屋冷,春意酒杯深。危世不多话,醉中时一吟。明年如老健,此会得重寻。
不出。唐代。白居易。檐前新叶覆残花,席上馀杯对早茶。好是老身销日处,谁能骑马傍人家。
宝应舟中月夜。清代。厉鹗。芦根渺渺望无涯,雁落圆沙几点排?明月堕烟霜着水,行人今夜宿清淮。
入高州界值雨。元代。刘崧。路入高州石径微,紫崖崩处黑云飞。行人初发青山下,尽折芭蕉作雨衣。
与邵德芳同舍三首。宋代。林景熙。聚散云萍亦偶然,十年曾此系秋船。当时别意芙蓉老,不道相逢又十年。
偶成四绝书寄子坚道契 其二。宋代。黄裳。相见参来道已通,五城曾拆紫芝封。自从龙虎归根后,花簇云攒白玉峰。
子昂竹。宋代。虞集。忆昔吴兴写竹枝,满堂宾客动秋思。诸公老去风流尽,相对茶烟飏鬓丝。
毂毂。宋代。郭祥正。毂毂复毂毂,怪禽安用啼。杏花已烂漫,月色正相宜。提壶取新酒,酌我金屈卮。行恐风雨来,乱红辞旧枝。尚恨碧城锁,阻邀白雪姬。耳边无清歌,素饮方自怡。尔何骋鸣声,弹射不肯飞。初亦厌尔聒,既久不复疑。但能怖愚俗,又足惊童儿。天翁造尔躯,无乃私自欺。爪吻异雕鹗,安能司祸机。又不似群乌,凶报吉亦随。白日窜深棘,夜鸣殊不栖。劝尔勿毂毂,凤凰倏来仪。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
留侯论。宋代。苏轼。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雨中过喷玉岩。明代。黎民表。喷玉岩前山翠飞,千丝披拂近人衣。青林忽乱蛟龙雨,丹磴长连雪霰晖。壶榼动随高士履,桔槔争息丈人机。匡庐日暮何如此,醉卧云松未拟归。
晨起览镜六首。宋代。刘克庄。浪占虚名不切身,机云世故解磨人。情知老态难遮掩,匣了菱花懒拂尘。
题武夷。宋代。赵宗吉。天风吹尽蔽空云,叠嶂层峦势吐吞。铁笛声沉人换世,幔亭宴罢竹生孙。崑阆境界烟霞窟,洙泗源流道义门。分治优游公事了,溪山佳处共清尊。
一落索 积馀以《满江红》喜雪词见示,因作忆梅词答之。清代。刘世珍。本是谢家吟絮。记怀豪素。声声合唱满江红,好倩小红低谱。况值岁华云暮。春风闲度。者回消息到梅花,浑不见花开处。
京都三首 其三。元代。尹廷高。如许山河壮,重来谩寄游。红云金阙晓,黄菊玉泉秋。迂策知难用,颓龄窃自羞。长镵归斸雪,聊复自为谋。
兰陵王。宋代。周邦彦。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感怀三十一首 其二十。明代。刘基。结发事远游,逍遥观四方。天地一何阔,山川杳茫茫。众鸟各自飞,乔木空苍凉。登高见万里,怀古使心伤。伫立望浮云,安得凌风翔?
奚山路。宋代。苏颂。行尽奚山路更赊,路旁时见百馀家。风烟不改卢龙俗,尘土犹兼瀚海沙。朱版刻旗村赐食,青氈通幰贵人车。皇恩百岁加荒景,物俗依稀欲慕华。
圆明园召看烟火恭纪。清代。允禧。银汉星桥不动尘,斜飞火凤入勾陈。一声雷起地中蛰,万树花开天上春。太乙高楼灯似昼,未央前殿月移轮。君王行乐新年盛,先使恩光遍近臣。
过范子宣观王生临帖。明代。黎民表。用意颇精勤,毫芒细细分。春丝抽独茧,惊电出重云。携我青藜杖,书君白练裙。长安应纸贵,馀子但纷纭。
月先圆。宋代。贺铸。才色相怜。难偶当年。屡逢迎、几许缠绵意,记秋千架底,樗蒲局上,祓禊池边。收贮一春幽恨,细书遍、砑绫笺。算蓬山、未抵屏山远,奈碧云易合,彩霞深闭,明月先圆。
天池寺。明代。张时彻。我向空中拾瑶草,翩翩使节来何好。白云迷路合复开,星河挂户夜长晓。朝来风雨暮来晴,曲岭回回碧草迎。芙蓉昼见金银气,宝塔宵看舍利明。文殊台前百尺松,枝枝诘曲盘虬龙。松根云雾须臾起,化作天边千万峰。滚滚长江白练飞,岩石壁青天围。神仙洞口一经过,丹砂却上绿萝衣。夜半山腰震雷起,白龙下饮天池水。俄然吐作山下云,疾风化雨三千里。
雪中燕。明代。杨基。燕雪两差池,相兼拂绣帏。玉楼迷故垒,珠箔见乌衣。斜讶冲花落,轻疑掠絮飞。晓寒人未起,还认画梁归。
放言六首 其一。明代。释函是。从来住处难如意,四十年居大众中。今日退閒犹我造,小楼高出与山同。窗间湖水寒光淼,屋外蔬畦霁色葱。只有一般堪笑煞,或时富贵或时穷。
阍吏。宋代。司马光。弊车羸马犯尘泥,愁到朱门遍遍辞。相国舍人虽骤见,将军马监岂相知。因循岁月劳何补,颠倒风埃辱固宜。惆账东岗旧陂在,素心空负白云期。
江上秋晓。清代。梁启心。一天凉露静江声,望里萧然山色明。帆影欲随初日上,沙痕犹认夜潮生。风清罗刹秋无浪,树暗婆留旧有城。几点眠鸥呼不起,苍茫谁共此时情。
南海子。元代。王霖。野水环流禁苑前,缭垣百丈走平田。风毛雨血呼鹰地,雪暗云黄杀虎天。盛世词章夸羽猎,健儿身手数幽燕。雄文谁道相如似,不献《长杨》又几年。
有怀。清代。夏槐。料峭北风劲,烟尘殷远天。长亭斜日路,残垒暮山边。季子裘原敝,相如病可痊。有怀占梦数,心共客旌悬。
嘉兴社日。唐代。刘言史。消渴天涯寄病身,临邛知我是何人。今年社日分馀肉,不值陈平又不均。
少宰赵公拜相寄贺八章 其四。明代。胡应麟。满目乾坤事,关心社稷臣。八荒悬密勿,九域藉经纶。煖阁调羹夜,平台赐宴辰。好将司马业,传播外番人。
蟹。明代。徐渭。高阳诗酒辈,购尔赏悬城。月黑奔江海,霜肥避鼎铛。涤寒犊鼻短,垆热凤琴鸣。想见临邛妇,蹲鸱醉长卿。
春光好。五代。和凝。纱窗暖,画屏闲,□云□[1]。睡起四肢无力,半春间。玉指剪裁罗胜,金盘点缀酥山,窥宋深心无限事,小眉弯。
梅花十绝追和张文潜韵。宋代。王之道。素艳忽从江上见,清香还向雪中闻。谁能送酒来相劳,为尔开尝对马军。
青山寺。宋代。尤袤。峥嵘楼阁插天开,门外湖山翠作堆。荡漾烟波迷泽国,空蒙云气认蓬莱。香销龙象辉金碧,雨过麒麟剥翠苔。二十九年三到此,一生知有几回来。
送僧大通还山一首。宋代。周麟之。三年虎卧白云关,谁念穷猿失故山。野客已拚花自落,道人今与鹤俱还。厖眉皓首双松老,白氎青丝一室閒。何日得追尘外趣,听君击钵翠微间。
正月二十八日峡外见鷰子二首。宋代。杨万里。不宿青枫学子规,不穿绿柳伴莺啼。双飞只爱清江水,自喜身轻照舞衣。
寄张仲符时得乌石冈地二首。宋代。裘万顷。寸田尺地可长久,此雇刘郎却未传。他日驭风蓬岛去,谩留陈迹在山巅。
题师岩卿蒲中八咏 其三 舜殿薰风。宋代。陈庚。德化当年被海隅,熙熙物性尽昭苏。不知今日吾民愠,一听琴声解得无。
寿刘太守瑞堂。明代。释今无。爱人冬日影离披,两见搴帷慰去思。芳颂喜逢长至候,祥光先结早春时。星辰南极推高步,佳气蓬莱入酒卮。更有閒僧云际祝,此心无尽寿无期。
犍为涂次。清代。顾复初。乍见秋云拥竹关,俄惊凉气到芦湾。一江带雨全吞岸,万树摇风欲下山。苍鹘健蹲僧阁住,白鸥乱趁钓舟还。从知随处皆堪适,祇在从容系缆间。
题伯学斋居。明代。袁宏道。竹子居数梢,且有干云势。斋居足丈馀,迂回有馀地。閒花不用多,一株两株腻。闭户矣沈心,石眼通云气。卷中秋水波,画里春山意。晞影生浪纹,衣光沈冷翠。
浣溪沙三十八首 其十。清代。王时翔。觅藕寻莲好涉江。明星虽烂有惊庞。炉烟消尽拨银釭。梦嚅吹兰闻绣枕,月边和影并红窗。不应犹道未双双。
仆射相公偶话于故集贤张学士厅写得德裕…献此诗。唐代。李德裕。赋感邻人笛,诗留夫子墙。延年如有作,应不用山王。
夏夜泛梁溪。明代。王立道。幽寻极寥廓,理棹清溪长。落日照孤屿,微风生夜凉。须臾远雰净,百里开湖光。渔子相傍宿,月明歌沧浪。采芳不能浴,悄然悲沅湘。
金凤钩。宋代。晁补之。春辞我向何处。怪草草、夜来风雨。一簪华发,少欢饶恨,无计殢春且住。春回常恨寻无路。试向我、小园徐步。一阑红药,倚风含露。春自未曾归去。
渭村雨归。唐代。白居易。渭水寒渐落,离离蒲稗苗。闲傍沙边立,看人刈苇苕。近水风景冷,晴明犹寂寥。复兹夕阴起,野色重萧条。萧条独归路,暮雨湿村桥。
中兴乐(即湿罗衣)。五代。牛希济。池塘暖碧浸晴晖,濛濛柳絮轻飞。红蕊凋来,醉梦还稀¤春云空有雁归,珠帘垂。东风寂寞,恨郎抛掷,泪湿罗衣。
和总幕刘景文题杜立斋遗翰诗韵。宋代。李曾伯。一老风流两社间,至今膏馥尚留残。典刑已矣墨犹润,生死以之盟未寒。淮海属心知士苦,山林投分只儒酸。灯前掩袂空三叹,盍与传诸琬琰看。
以右军书数种赠邱十四。宋代。黄庭坚。邱郎气如春景晴,风暄百果草木生。眼如霜鹘齿玉冰,拥书环坐爱窗明。松花泛砚摹真行,字身藏颖秀劲清,问谁学之果兰亭。我昔颇复喜墨卿,银勾虿尾烂箱籯,赠君铺案黏曲屏。小字莫作痴冻蝇,乐毅论胜遗教经。大字无过瘗鹤铭,官奴作草欺伯英。随人作计终後人,自成一家始逼真。卿家小女名阿潜,眉目似翁有精神。试留此书他日学,往往不减卫夫人。
清湘县郊外杂花盛开,有怀石湖。宋代。范成大。午行清湘县,妍暖春事嘉。柴荆闹桃李,冥冥一川花。故园岂少此,愈此百倍加。我宁不念归,顾作失木鸦。百年北窗凉,安用天一涯。君恩重乔岳,敢计征路赊。乡心与官身,凿枘方聱牙。橘柚走珍贡,何如凿匏瓜?明当复露奏,天日临幽遐。傥许清江使,曳尾还污邪。
鄂溪呈陈汝昌。宋代。陈宓。回雁无来讯,违卿已十程。旅怀宵不寐,归梦晓难成。在处山殊秀,无溪水不清。平生泉石癖,亦足惬吾情。
周氏蔽席庐。明代。卢龙云。六合匪云远,吾庐亦自宽。四时皆乐境,万象纵遐观。架上充图史,床头有镆干。席门多长者,孰与此中看。
秋居五首 其五。明代。王立道。避树营墙短,看山引坐偏。长松盘野鹤,疏叶度寒蝉。蜂坞花成蜜,蜗房露洗涎。村居时易姓,祇畏俗人传。
梅花集句 其七十五。金朝。李龏。子美诗中黄四娘,满身新裛瑞龙香。似嫌时世妆梳浅,故作无情淡淡妆。
歌(一作凉州行)。唐代。王贞白。谁唱关西曲,寂寞夜景深。一声长在耳,万恨重经心。调古清风起,曲终凉月沉。却应筵上客,未必是知音。
区彦斯茂对君玉携酒过中林访平子。明代。李之世。故人载酒至,石榻一开樽。访友来蒿径,课吟傍竹垣。庭兰芳气合,阶树野禽喧。值此秋光好,乘閒共晤言。
十二月二十四日问潭孔昭疾见庭下雨中花云木。宋代。胡铨。幽花卧雨滋溅泪,秀色可人羞冶容。却笑楚人非博物,不知木末有芙蓉。
丙申郊祀斋居次陆廉伯太史韵 其一。明代。程敏政。东风吹冷袭虚襟,芸阁西头接羽林。上界疏钟清客梦,广庭明月空斋心。回惊旧壁题名遍,转觉微官阅岁深。此夕圜丘天尺五,拥衾时听属车音。
奉和许给事夜直简诸公。唐代。崔颢。西掖黄枢近,东曹紫禁连。地因才子拜,人用省郎迁。夜直千门静,河明万象悬。建章宵漏急,阊阖晓钟传。宠列貂蝉位,恩深侍从年。九重初起草,五夜即成篇。顾己无官次,循涯但自怜。远陪兰署作,空此仰神仙。
送雷章秘丞知芮城。宋代。司马光。西伯昔断讼,令名存迄今。南临大河曲,北倚首阳岑。俗被圣贤化,人多礼让心。夫君老经术,终日想鸣琴。
赠翁法师二首 其一。宋代。张嵲。松水为资万事轻,萧然一室寄馀生。劳君回去来相过,可见高人世外情。
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读朱文公年谱至天大明赋十二首 其五。元代。方回。王道浪谈行霸说,儒言阴用佐禅机。贪狼弧矢观星象,天遣吾公辟此非。
题画 其一。清代。罗牧。阅罢楼头策马归,人家双掩夕阳扉。自知不是忘机者,敢怪沙鸥见即飞。
杨参军庄送宇文邈。唐代。姚系。秋云冒原隰,野鸟满林声。爱此田舍事,稽君车马程。离堂惨不喧,脉脉复盈盈。兰叶一经霜,香销为赠轻。灯光耿方寂,虫思隐馀清。相望忽无际,如含江海情。
奉别吴志孚先生。宋代。陈亮。泽国鸿雁集,衡门风雨深。斋居抱行素,恻恻感秋吟。久怀延陵风,高驾幸过临。惠然襟期合,孰云旷难寻。既洁樽中醪,载拂床上琴。无言一会易,赖写千古心。忆昔倾盖时,游集多朋簪。临觞忽不乐,感旧复慨今。盛时不重来,白发苦相侵。斯文恐将坠,勖尔道自任。三江多兰茝,地古饶云林。跂望信修阻,尚忆金玉音。
闲赠赵与槟。宋代。李光。岁岁天寒白鹤来,箧中旧藁为君开。濂伊一脉微如线,力践精思渐可回。
遇史兰溪姑丈。明代。王世贞。萧然归骑单,相顾各汍澜。旅食关愁近,风尘认面难。老能逢盛世,贫且傍微官。旧业桃花坞,春深正耐看。
偈颂五首。宋代。释了悟。倒岳倾湫与麽来,小根魔子谩疑猜。神驹一跃三千界,空说门前下马台。
荆湖望月。宋代。张栻。浩浩湖之源,迤逦衡山下。有月来中天,明珠千斛泻。澂澈一尘无,并辉清不夜。嗟彼泉下人,逝莫挽逸驾。惟有不死心,清光遍华夏。
送章显父推官改官。南北朝。邹浩。高堂夫人九十馀,一子晚方趋仕途。前年封邑非子致,更待子荣新命书。子纡墨绶来汉东,百里气和年屡丰。声名籍籍动群耳,还似当时诗赋中。诸公欲默安得已,争溯日边飞荐纸。拔身左选归尚书,摅发平生从此始。摅发平生从此始,未足为子增欣喜,所喜荣亲有期矣。郡邑疏恩寿齯齿,斑衣儿啼奉甘旨。
上元前二日郑红泉钱百泉约斋汪云壑陈东川过集斋中。宋代。王复。淡宕试镫风,历乱催花鼓。盼春春已来,淑气盎亭午。南荣坐故人,清襟散蘅杜。瓶卉香细浮,幽禽屡窥户。对此景物和,欢言酌芳醑。笋韭愧粗供,厨乏络秀女。笑语粲烛花,暖意尊前煦。惟兹文字交,便拟醉乡侣。中覆暗自欣,战拇纷难数。百斛亦何辞,独醒真徒苦。婵娟月满帘,掩映色殊妩。工巷联臂歌,往来同织组。试教影吟三,未许更催五。狂思买良宵,那辨金如土。
南柯子(七夕)。宋代。陈三聘。月傍云头吐,风将雨脚吹。夜深乌鹊向南飞。应是星娥颦恨、入双眉。旧怨垂千古,新欢只片时。一年屈指数佳期。到得佳期别了、又相思。
怀元度四首。宋代。王安石。秋水才深四五尺,扁舟斗转疾於飞。可怜物色阻携手,正是归时君不归。
减字木兰花。宋代。吕渭老。明眸巧笑。坐久更宜灯烛照。小醉辞归。怀抱明明只自知。琐窗重见。桃李春风三月面。怎不思量。折柳孤吟断杀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