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恪郎中知襄州

送王恪郎中知襄州朗读

诗词:《送王恪郎中知襄州》
朝代:宋代
作者:苏辙

魏公德业冠当年,
汝守威名竦汉边。
将相传家俱未远,
子孙到处各推贤。

风流最喜君真似,
符竹连分政得专。
岘首重寻碑堕泪,
习池还指客横鞭。

逃亡已觉依刘表,
寒俊应须礼浩然。
当有郡人知古意,
栏街齐唱接篱篇。

这首诗是苏辙的作品,题为《送王恪郎中知襄州》。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魏公的德业在当年独领风骚,
你守护着威名,挺立在汉边。
将相的名声传承至今未远离,
子孙们到处都推举贤能之人。

风流的人最喜欢你的真实,
你将政务分配得井井有条。
我重赴岘首,寻找那块碑石,流下泪水,
回到习池,看着你指挥着客人的马鞭。

你已经感到逃亡的压力,依附于刘表,
你这位寒俊之士应该效仿礼义的浩然之风。
当地的人们应该理解你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街上的人纷纷唱和你的诗篇,接过你的篱笆。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苏辙送别王恪郎中去襄州任职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王恪的赞赏和祝福。

首先,诗人称赞了王恪的品德和才能,将他与魏公相提并论,认为他在守护边疆时有着威名和声望。

其次,诗人提到将相家族的传承,表示王恪并非偶然之才,而是代代相传的家族中的杰出人物。

接着,诗人赞美王恪的真实和风流,认为他在处理政务时公正无私,将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

然后,诗人表达了对王恪的离别之情。他前往岘首寻找碑石,可能是为了寻找历史的印记和纪念,同时也流露出对离别的伤感。

最后,诗人鼓励王恪要遵循礼义之道,不忘浩然之风,尽职尽责地履行自己的责任。

整首诗以送别的形式,展现了诗人对王恪的景仰和祝福之情,同时也通过对王恪的赞美,表达了对忠诚、才能和公正的推崇。诗人还融入了自己对历史和文化的关注,以及对王恪离别的感伤之情。整体上,这首诗写意深远,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时代和人物的思考和感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朗读
()

猜你喜欢

负暄衡门下,望云归远山。但要尊中物,馀事岂相关。

交无是非责,且得任疏顽。日夕临清涧,逍遥思虑闲。

()
曼線长枝不自收,天姿濯濯与风流。
已随晓珮拖三绶,更伴春旗亚九斿。
尽日舞残芳吹在,此时眠熟暝烟留。
宫中二月多行乐,为扫清尘待翠虯。
()

后衕环村尽遡游,凤山寺下换轻舟。
舟人努力双篙急,引得清溪逆岸流。

()
试说山翁事,诸君且勿哗。
百年看似梦,万里不思家。
夜艾犹添酒,春残更觅花。
却嗤勾漏令,辛苦学丹砂。
()

何劫飞来影,分明鹤上仙。侧身疑面壁,作礼似朝天。

观化兴云雨,凭虚阅岁年。扶桑终日在,几见海成田。

()

仙郎倦去心,郑驿暂登临。水色潇湘阔,沙程朔漠深。

鹢舟时往复,鸥鸟恣浮沉。更想逢归马,悠悠岳树阴。

()

奇山能诱人,既倦复探讨。嵚崟碍芳踪,

()
悬玉微风度曲,熏炉熟水留香。
相思夜夜郁金堂。
两点春山枕上。
杨柳宜春别院,杏花宋玉邻墙。
()

閒居玩编简,萧然罕朋俦。
古士信可佳,欲语不见酬。
岂如平生交,臭味能相投。

()

独上飞来自一天,更于何地觅神仙。石台局面留棋迹,云洞环归带玉悬。

入定禅僧寻定处,明心行者悟心泉。沙门法界轮回转,中有灵岩独峭然。

()
横该竖抹,古路封苔。
圣凡情尽,马腹驴胎。
不用闭门防俗客,爱闲能有几人来。
()

春风百里大河清,酾酒临流欲洗兵。帆影低垂迷野渡,浪花高溅射霓旌。

登舟气夺萑苻魄,鸣镝音连欸乃声。青野尘恬烟火寂,桑麻踏遍话阴晴。

()

凤凰游北极,金风袭郊扃。众秽俱零落,芳草亦不生。

徘徊幽岩中,但见松枝青。托根未得所,叹息此孤英。

()

马蹄轻蹙柳花浮,醉入淮南第一州。不是青楼羞薄幸,自缘无锦作缠头。

()
拾遗遗迹付缁郎,槁叶凝尘欲满堂。
已恨樽罍孤胜践,更堪风雨病幽芳。
兰荪千古有同调,蜂蝶一春空自忙。
马上得诗归绝叹,故园三径久成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