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八筠州圣祖殿诗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八筠州圣祖殿诗朗读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八筠州圣祖殿诗》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高安在南,分自豫章。
重山复江,鱼鸟之乡。
俗野不文,吏亦怠荒。
礼失不知,习为旧常。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苏辙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礼仪道德的忧虑。诗中描述了高安地区位于南方,与豫章分开,山高水重,是鱼鸟的栖息之地。然而,这里的民风淳朴而不文明,官吏也懒散怠慢。人们对礼仪的重视已经丧失,陈旧的风俗成为了习以为常。

赏析:
苏辙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当时社会的现状,通过对高安地区的描写,反映了朝廷官吏对地方的疏忽和怠慢,以及人们对礼仪文化的忽视。诗中的"高安"象征着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它被分割成与豫章不同的地方,山川壮丽,自然环境优美,宛如鱼鸟的乐园。然而,现实中的高安却是社会风气淳朴却不文明,官吏们懒散怠慢,人们对礼仪的重要性已经模糊不清。这种对现实社会的批评,体现了苏辙对道德伦理的关注。

整首诗言简意赅,表达了苏辙对时代的关切和对社会风气的担忧。它通过对地方风俗和官吏行为的描写,展现了对礼仪道德的思考。这首诗具有历史背景,同时也具有普遍的人文关怀,引发读者对社会价值观念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朗读
()

猜你喜欢

轩昂头角似真龙,偃仰毛锥有许功。
直等主人投笔去,定应腾踏入云中。

()

吾子邑名士,相知十年久。聚星古冶城,屡顾及下走。

翩翩希逸才,所遇无掣肘。美人自怀芳,弗事争妍丑。

()
一春风雨郡斋寒,荒了麻姑老子坛。
吏抱文书排闼至,客携诗卷退衙看。
愁来镜里丝难梁,老去胸中锦已残。
若棹扁舟见安道,为言岁晚习申韩。
()
光尧初御六龙天,上直维参大火躔。
天意分明昌宋德,诞辰三世总丁年。
()

南乐成远别,西郊聊暂留。回裾愁马帐,抽笔指鸿沟。

我亦飧芹辈,今为落叶秋。临岐不相送,江上水悠悠。

()

万里因人作远游,眼明西北有高楼。蛾眉嫁晚贞心在,閒倚春风唱石州。

()

君王钟意抚斯民,不惜朝端屈老臣。连锦麾毫千字宠,黄金横带万钉珍。

长安日近恩光迩,刺史天高惠政新。我愧仙岩旧猿鹤,依然轩冕缚閒身。

()

幽人适野意,崇轩起山隈。
凉风响涧木,晴霞明砌苔。
荆扉夕不掩,多应放鹤来。

()
韶山近日没巴鼻,眼里闻声鼻尝味。
有时一觉到天明,不在床上不落地。
三级浪高鱼化龙,痴人犹戽夜塘水。
()

庐陵难做定何如,请看黟川朱大夫。秋月满怀春满面,视民如子吏如奴。

万艘白粲何曾欠,百雉金城旧更无。归侍玉皇香案了,甘棠便是瑞莲图。

()

乐好株离几百年,知昏汉日暗湖天。周东幸有其戎叹,却在伊川被发前。

()
洪井今真隐,长沙昔谩丞。
余生付岩壑,拙宦愧交朋。
饭菜浑忘肉,囊萤足代灯。
诗成夜将半,云际月腾腾。
()

细雨江城秋澹泊,一樽何处堪携鹤。选胜重来近十年,虚楼视昔还恢廓。

两山矗立谁疏凿,万壑惊趋犹脉络。壮势平吞白帝城,寒光远带湘妃阁。

()

仓庚昨归候,阳鸟今去时。感物遽如此,劳生安可思。

养真无上格,图进岂前期。清节往来苦,壮容离别衰。

()

山葑纤脆袅银丝,饭客虔供行者师。指点云端欧冶宅,剑光中夜白差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