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乐

襄阳乐朗读

《襄阳乐》是一首宋代苏辙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谁说襄阳苦,歌者乐襄阳。
太守刘公子,千年不能忘。
刘公一去岁已改,唯有州南汉水长。
汉水向南流,岘山苍翠。
种稻耕田,泥土遮没尺寸。
村民种麦满高原,长年让越人在大泽上耕种。
泽中多水,原地干燥。
越人为种植楚国人的粮食。
火耕水耨是古时的常态,汉水中的鱼多得满船。
有些行人知道这种乐趣,前来买槎头和缩项鳊鱼。

诗意:
《襄阳乐》这首诗词描绘了襄阳地区的农耕生活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写景和描绘农耕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襄阳地区的热爱和对农耕生活的赞美。尽管襄阳地区的土地并不富饶,但人们依然乐于耕作,种植水稻和麦子,以满足自己和他人的需求。诗人通过描绘汉水和岘山的美丽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中也提到了人们使用火耕水耨的古老农耕方式,以及汉水中丰富的鱼类资源,进一步突出了襄阳地区的农业繁荣和人们对美食的向往。

赏析:
《襄阳乐》以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襄阳地区的农耕景象,通过具体的描写和细腻的意境,展现了农耕生活的美好和人们对自然的热爱。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襄阳的苦难与乐趣相对照,突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积极乐观的态度。作者通过描述汉水和岘山的美丽,以及农田的肥沃与丰收,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古代农耕文化的怀念,对传统农耕方式的赞美。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襄阳地区的农耕景象,传递出对美好生活和自然的热爱,给人以愉悦和鼓舞。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朗读
()

猜你喜欢

帝念先朝折槛郎,徵书贺色动明光。还将白简酬青琐,不厌清斋守太常。

天峻容台多日月,夜严宣室傍星霜。未须论到波臣事,推案看山也自强。

()

乘递初登建外州,倾心喜事富人侯。让当游艺依仁日,

便到攀辕卧辙秋。容听巴歌消子夜,许陪仙躅上危楼。

()

乘閒访隐君,黄叶路斜分。惊犬知生客,穿篱吠白云。

()

苦死相留不疗饥,再三相送只添诗。
金兰去我方嫌速,襦绔催公莫恨迟。
碧海声名无右者,玉霄歧路合东之。

()
谏垣簪笔接英游,今日华颠昔日尤。
邂逅升沉皆是命,逍遥出处本无愁。
衡门不羡金门贵,藿食焉知肉食谋。
溟海榆枋各安分,蓬莱未必胜嵩丘。
()

一杯瓮头春,持寿丹山客。洗盏置客前,共坐林下石。

酒酣语益真,道合意自适。东风吹醉眼,高兴寄空碧。

()
昔浮洞庭浪,今踏白湖泥。
水陆虽异趣,客程皆嶮巇。
浮身无根株,转徙长路岐。
尝闻昔人言,欲以瓦为衣。
()

兽炭兰肴酒复清,异乡同调最关情。谁怜品竹弹丝夜?已奏离鸾别鹤声。

向暖南枝思庾岭,怀人北斗指秦城。贤书近日多龙种,叹息王孙滞旧京。

()

南山北山树冥冥,猛虎白日绕林行。向晚一身当道食,

山中麋鹿尽无声。年年养子在深谷,雌雄上山不相逐。

()

潞水春深绿似芸,锦帆东去度支君。珂声晓散承明漏,剑气晴披岱岳云。

过鲁未忘倾盖语,入齐犹饷射书军。旧游忆有琴樽侣,谷口风流自不群。

()

下上严婺路,往来苕霅舟。何胜百篇咏,不啻十年游。

志愿终渔钓,经蹊熟鹭鸥。清风慕唐汉,高友得孙刘。

()
大矣孝熙,师民以躬。
奉承实册,钦明两宫。
万乐具举,一人肃雍。
化县上始,四海来同。
()

双莲髻绾。绝胜羊家张静婉。帘影重重。映取冰绡淡未浓。

玲珑骰子。一点芳心堪比似。剪水横波。得近樽前分已多。

()

两年一剑为谁留,古邑重来四十秋。
不是过辞元亮酒,知公偏爱赤松游。

()
真长世誉贤兄弟,棠棣名斋为学诗。
华厦何妨因旧址,春风不老是仙枝。
攀条渐见传芳远,和气先从近本知。
顾我凋零长吊影,感今徒益鬓如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