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三首

九日三首朗读

《九日三首》是苏辙的作品,他是宋代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河畔的九月即将过去,山阳的秋天渐渐来临。
年老的心情感到惶恐不安,举杯畅饮来安慰一生。
破旧的巷子与墙壁相连已久,长江的水面明亮晶莹。
即将赴任的官员频繁地起诉和函文,应当怀念此时的心情。

诗意:
《九日三首》是苏辙借着描绘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表达了对岁月流转和人生经历的思考。诗人通过河畔和山阳的景物描绘,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更替的感觉。他描述了自己年老的心情,感叹时间的匆匆和生命的短暂,同时寄托了对平凡生活的欣赏和对未来的期望。最后,诗人通过描写官员的忙碌和纷争,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

赏析:
苏辙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对光阴易逝和生命有限的思考。他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将时间的流逝与个人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诗中的河畔和山阳,展现了季节的变化和自然界的宏伟。老怀惊聚散,一酌慰平生,表达了诗人对年老的担忧和寻求内心安慰的心情。陋巷连墙久,长淮照眼明,通过描绘陋巷和长江的景象,突显出岁月的沧桑和光阴的流转。到官纷讼牒,应忆此时情,诗人通过官员的纷争,提醒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要珍惜当下,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整首诗以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珍惜当下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苏辙独特的诗歌才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朗读
()

猜你喜欢

故人千里别,约我仍丹丘。云何一解散,书到令人愁。

此山岂不幽,何必赋远游。

()
颜子之克己,镆铘斫空桑。
曾子毅於仁,重担硬脊梁。
子路勇有行,劲兵赴敌场。
孟呵刚不屈,砥柱立沧浪。
()

独立阶前星又月,
帘栊偏皎洁。
霜树尽空枝,

()

王母梦中,石佛象骨。峰前鳖鼻,僧蓝棋布。闽山神秀,尽钟于是。

提石蛇,与夺出其掌握。居德云,大千乃其游戏。使著书辅教,则联珠贯璧,不作道原作伫灵。

()

临流清溽暑,薄暮一尊同。
林叶风翻白,山梅雨渍红。
惊魂须楚些,缮性赖真风。

()

流出青天月此方,一泓滚滚一春阳。人传苏子门冬酒,天作江门附子汤。

投足岂能忘浣濯,置身端未判玄黄。也知地胜因人胜,井渫何论到寺荒。

()

天悠云际,风辽气爽。

()

金殿传胪起一经,青春为郡引双旌。晴瞻岱岳连齐甸,晚带淮潮过楚城。

千里桑麻相映绿,诸生弦诵有馀清。州侯旧说孙莘老,想见怀贤系远情。

()

舟行淹宿雨,稍霁泛通川。
深雾群山没,长天旷野连。
桃开榆叶小,麦秀菜花鲜。

()

我识文章王太守,不知几日上浔阳。琵琶亭前好明月,香炉峰头多夜光。

吟诗写字午衙静,打鼓劝农春社忙。万一公馀颇相忆,寄诗应到荔枝乡。

()

梅已飘零尚典刑,断魂篱落野烟青。灵均憔悴乃知此,到老可人宁独醒。

()
倾盖即相知,逢君白恨迟。
丘园遽为别,弧矢独何之。
云指真人气,风歌猛士词。
荒台如更上,莫及暮秋时。
()

龙剑风方壮,渔舟浪欲平。未能齐宠辱,端为得鳞惊。

()

越鸟巢林爱向南,霜馀况有洞庭柑。求田问舍君休笑,名利从来颇不贪。

()

华堂开翠簟,惜别玉壶深。客去当烦暑,蝉鸣复此心。

废城乔木在,古道浊河侵。莫虑西游远,西关绝陇阴。

()
我亦思兮天一涯,樊川诗老此曾家。
九夫容隔秋风浦,一独速眠春雨蛙。
竹屋有灯谁与共,秫田可酿不须赊。
何年又赋高轩过,豆粥犹能办咄嗟。
()

古来儒术士,岂为胜籯金。更求紫与青,陋哉徒苦心。

有儿如少翁,但可污儒林。我歌劝学诗,以为邹鲁针。

()

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

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等闲妨了绣功夫,笑问鸳鸯两字怎生书?

()
义理无穷岁月习,有言欢尽易精微。
梅花带雪春将半,龙战爻中辩是非。
()
初无声利想,独有山水癖。
慨然岁月逝,名山喜投迹。
书来拜嘉招,吹火自蜡屐。
戒期西山邑,奔命通书尺。
()

君今拂衣去,我独枕书眠。
一片过林雨,数声当户蝉。
情长空有恨,吟苦不成篇。

()

春意满庭除,红尘半点无。
山川同变化,天地一模糊。
石友耸冰骨,松公掀寿须。
相望王子宅,不见夜篷孤。
()
侬是吴淞钓鱼叟,全家生长吴江口。
迟钝长飞众鸟先,迂疏每落诸人后。
城中父老少相知,乡里儿童亦见欺。
几上细抄《高士传》,壁间大篆《考槃》诗。
()

得个黄牛学种田,盖间茅屋傍林泉。情知老去无多日,且向閒中过几年。

诎道诎身俱是辱,爱诗爱酒总名仙。世间百物还须买,不信青山也要钱。

()

不相见,不相见来久。日日泉水头,常忆同携手。

携手本同心,复叹忽分襟。相忆今如此,相思深不深。

()

不得长相守,青春夭蕣华。

旧游今永已,泉路却为家。

()
五月庐山春未尽,浓绿丛中,时见红成阵。
耀眼好花初识认,杜鹃佳品云锦。
攒叶圆端苍玉润,托出繁英,色胜棠樱嫩。
避暑人来应怅恨,芳时未及观娇韵。
()
弱冠好山水,朅来庐阜阳。
憩涧微雨至,入林春风香。
载经三峡桥,地籁闻铿锵。
解带缘石磴,爱此泉流长。
()

庭前高树欲凌云,扰扰昏鸦漫作群。明月满天人已静,数声犹向梦中闻。

()
诗翁才刃。
曾陷文场貔虎阵。
谁敢当哉。
况是焚舟决胜来。
()
叶落古祠前,村安许宿船。
人声齐到客,月色独归禅。
野火明秋渚,山钟出寺烟。
推蓬不成寐,霜气览江天。
()
积划满春庭,衡门永书扃。
波头何事白,柳眼为谁青。
荣落浮云度,悲欢熟醉醒。
繁华非我物,随意任飘零。
()

长忆西湾系小舟,野人曾伴使君游。夜浮星子邀明月,雨对庐君说好秋。

坐拥红妆磨宝砚,醉歌赤壁写银钩。当时一段风流事,翻作相思一段愁。

()
乌龙潭上泛菰蒲,舴艋三舟酒百壶。
一息尚存犹道路,千秋所恃在江湖。
西京冠剑曾前席,南国莺花入大都。
我始逢君君欲去,柳稊初放听啼乌。
()
我识南屏金鲫鱼,重来拊槛散斋余。
还従旧社得心印,似省前生觅手书。
葑合平湖久芜漫,人经丰岁尚凋疏。
谁怜寂寞高常侍,老去狂歌忆孟诸。
()

不逢星汉使,谁识是灵槎。

()

湘竹炉头细问禅,出山何事更何年。渴心几度生尘梦,旧态常时守净娟。

刺史能留存物意,老僧还结煮茶缘。题诗再读中书笔,千古清风一样传。

()
幽径断行踪,浮图对远峰。
结冰坚碧沼,凝雪老青松。
双树下开讲,千灯中现容。
天空雨花遍,门有白云封。
()
天下名山数南国,岘首首推襄汉域。
前年假节使湖外,道出铜鞮一攀陟。
檀溪西下烟雨繁,梦泽南回云雾织。
绝壁颓岩画障开,阳林杂蘤天光逼。
()

不怨春光去。不望春光住。只愿愁人,一年一度。与花相遇。

纵青霜、白雪总盈头,也为莺燕主。

()

绿鬓又红颜,谁道年周甲子。两婿□□蓝绶,那一儿何虑。
只今卜筑水晶宫,归安好名义。金紫珈笄偕老,备长生福贵。

()

万里为官彻底清,舟中行止甚分明。
如今若有亏心事,一任碧波深处沉。

()

青山来朔漠,绿树杂西皋。残醉驱炎色,新城倚暮涛。

卧便松影密,兴对野人豪。宁复悲歧路,萧疏感二毛?

()

秦女吹箫蹑彩霞,孤茔幽馆掩梨花。
龙盘金写崇真字,犹是宁王赐嗣华。

()
湫隘嚣尘不可居,卜诸清旷亦蘧庐。
虽无傍水梅依竹,喜有对楼人读书。
工雀一枝聊尔耳,战蜗两角竟何如。
西风渐劲未归去,空说张翰忆脍鱼。
()

孤云落日倚西风,历历兴亡望眼中。
山入六朝青未了,江浮五马恨无穷。
客愁已付葡萄绿,迳雨空余玛瑙红。

()

秋水新添一尺波,晚凉处处采菱歌。无家似我虚弹铗,有恨何人共枕戈。

酒户不缘贫后减,风情终觉少年多。鬓毛几缕惊非旧,白日相催马下坡。

()

白头一羽客,何处曾相逢。月下老翁井,云间玉女峰。

蹁跹还似鹤,变化真犹龙。试问渠年纪,山中有古松。

()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