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老子庙应诏诗

至老子庙应诏诗朗读

《至老子庙应诏诗》是南北朝时期庾信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虚无推驭辨。
寥廓本乘蜺。
三门临苦县。
九井对灵溪盛丹须竹节。
量药用力圭。
石似临卭芋。
芝如封禅泥。
毻毛新鹄小。
盘根古树低。
野戍孤烟起。
春山百鸟啼。
路有三千别。
途经七圣迷。
唯当别关吏。
直向流沙西。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游历途中所见所感。诗中以形象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感受,以及对宗教信仰和历史传承的思考。

赏析:
诗的开篇写道“虚无推驭辨”,表达了作者对万物的虚幻和无常的认识。接下来的描述“寥廓本乘蜺”,寥廓指的是广阔的天空,蜺是一种神话中的传说鸟,以此表达了作者对自由飞翔的向往。接下来的“三门临苦县”描绘了一幅县城的景象,暗示了人们在尘世中的苦难和纷扰。

之后的描写“九井对灵溪盛丹须竹节”,描述了田园风光和清新的自然景观。九井和灵溪象征着水源的丰盈,丹须竹节则是诗人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

随后的描述“量药用力圭”、“石似临卭芋”、“芝如封禅泥”则描绘了山中的珍奇草药和山石的奇异形状,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赞美之情。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野外的景象,以及春天山中百鸟的鸣叫,表达了自然的生机和活力。

接着,诗中提到“路有三千别,途经七圣迷”,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离别和迷茫。最后两句“唯当别关吏,直向流沙西”,表达了作者要远离人世的纷扰和束缚,向着未知和远方前进的决心。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的壮丽和人文的繁华,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宗教和历史的思考,展示了庾信独特的感悟和审美情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庾信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北周时期人。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庾信朗读
()

猜你喜欢

叶叶寒清粟粟黄,何年月斧落吴刚。
秋风误到人间世,幽壑难藏天上香。
渺立尘氛群玉府,独餐沆瀣碧云乡。

()

明皇驭寓绥群邦,海宇万里来越裳。蠢尔倭奴不自茹,敢窥惠涘连潮阳。

况乃横戈纵深骛,莞东内瞰罗浮麓。九江水陷铁场摧,杀人如麻满溪谷。

()

竹树迷离密绕村,绿阴深处见鸡豚。人家正在溪桥畔,一路蓼花红到门。

()

城荒秋草遍,天远彩云多。独树连高峡,斜阳撼夕波。

弓裘传旧业,雨露得新和。柔橹乘潮去,长吟一望过。

()

廿载文章动汉京,黄金如土不留情。名山游尽逢僧语,半偈常参气渐平。

()

有美丈夫子,玉质长髯须。
自言五十五代强有力子之孙儒,其母曰陶大家。
大家生儿六月余,丈夫子,即称孤。

()

万木参天古睆睆,□陪□盖此登临。远山雨过千屏画,斜日穿花□地金。

对酒□怀成畅饮,题诗分韵动豪吟。兴阑随意苍苔坐,一曲熏风入舜琴。

()
超然悟道,怡然舍俗。
宁肯泥拖水漉。
决烈回头*了,恩山爱狱。
堪为风邻月伴,与云朋霞友相逐。
()

四序周缇籥,三正纪璿耀。绿野变初黄,旸山开晓眺。

中天擢露掌,匝地分星徼。汉寝眷遗灵,秦江想馀吊。

()

何处清江拥玉华,手题名榜寄仙家。光凝石殿千年雪,影动银河八月槎。

藏药宝函腾玉气,说诗瑶席散天葩。奎章阁吏无能赋,得似新官蔡少霞。

()

风搅长空乱似麻,疏疏密密遍天涯。气清顿觉诗怀爽,寒破方知酒力加。

百亩田畴年可卜,孤舟蓑笠趣偏嘉。夜窗一片松梢堕,惊起巢林几点鸦。

()

万里过从乐未休,花时胡不少淹留。东篱晓色方含雨,上苑天香欲报秋。

岳畔携将三秀草,湖边归去一扁舟。豫愁明夜思君处,别酒初醒月满楼。

()

战胜归来岩穴间,空花落尽闭禅关。大千世势冥心处,恍惚当时坐雪山。

()

一官筹画百重城,锦里犹来早著名。骑鹤未缠腰万贯,听猿先下泪三声。

且将酒醉端阳节,难得诗传蜀道行。傥是淮南遥问讯,为言我辈独钟情。

()
囊无金累贫如故,镜有丝生老柰何。
一事尚堪夸北客,来时诗少去时多。
()

清川永路何极,落日孤舟解携。

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

闻说家书赋鹡鴒,归欤难弟见难兄。
接联本作二年调,解印俄成千里行。
故国一犁春雨足,长江三板暮潮平。

()

安罢储宫便又回,商山高卧白云堆。

刘家大家虽能定,也堕留侯计出来。

()
萧萧疏叶下长亭,云淡秋空一雁经。
惟有北人偏怅望,孤城独上倚楼听。
()

平生爱武林,湖山良可娱。连年兵火作,景物成丘墟。

常愿买一廛,筑室湖上居。开轩苍翠间,手植松千株。

()

数年惊宦海,无日不高吟。冰雪幽人气,琴书侠士心。

世情添白发,交谊冷黄金。留客坐山月,床头话古今。

()

重阳风致落谁家,晚雨疏疏点物华。粤客能无泉石兴,陈山虚耸海天涯。

诗眸自合评秋色,篱菊何为未放花。最爱碧空云尽后,月明香荐木犀茶。

()
拥膝度残腊,攀条惊早春。
陈郎浮竹叶,著我北归人。
()

草屦布裘轻紫绶,角冠纱帽换朝簪。

()

栏干一夜霜华重,梦坠寒烟。鬓老秋蝉。菡萏香残似去年。

朱颜总被寻常误,筝柱慵拈。帘幕依然。碧树当楼更可怜。

()

鷃鹏虽有异,小大各逍遥。

静处安吾分,尘缘坐见消。

()

枫落空江生冻烟,西风羸马不胜鞭。
冰消浙水知家近,春到闽山在客先。
斜日雁边看故国,孤帆雪里过残年。

()
轻红桃杏斗娇妍。
晓来葱茜祥烟。
霓旌绛节下云天。
行地神仙。
()
蓬窗灯火耿疏篱,正是寒沙雁到时。
头少二毛真笃老,口无纵理亦长饥。
朝闻夕死固当勉,幼学壮行嗟已迟。
小竖夜阑私怪我,俨然危坐若深思。
()
真如非字义,绮语道之疵。
未见西亭作,长为北磵欺。
晚因僧媚远,初实客从曦。
多少才名士,沉沦世不知。
()

书幌灯初灭。听孤鸿、几声嘹唳,柔肠已结。苦恨流光如水过,漂泊而今谁惜。

又欲下、寒塘还歇。极目萧条风露冷,最堪怜、旧侣浑无迹。

()

可怜铁鹦武,常鸣五更前。愁人抱瞑卧,声声到耳边。

()

大仙师父。常来救苦。且作凡间人、说些宗祖。地下一声雷,震动山头雨。怎知道、铁牛耕土。坎离并子午。擒龙捉虎。这般事,无一个、与心为主。越斗巧机关,大限数来取。看你得、那个门户。

()

萧墙祸起欲何之,正是蛾眉报主时。一死莫言容易事,误他多少弱男儿。

()
微雨爽晴昊,柔风涣清泷。
空明山四坐,宇静天八窗。
筮言得幽真,此意谁与双。
使家我风调,宾友俱同腔。
()

十亩平田一望赊,桐林叶叶散秋霞。因招太史先生驾,并过茆洲处士家。

冰簟软披三径草,水晶香送六郎花。弄潮自有船如藕,不用虚乘贯月槎。

()

中庭晒服玩,忽见故乡履。昔赠我者谁,东邻婵娟子。

因思赠时语,特用结终始。永愿如履綦,双行复双止。

()
喧卑背城市,旷荡临溪水。
车流溯绝壁,河润及桃李。
居人有佳思,过客得新喜。
中桥一回顾,欲入迷所自。
()

梧桐碧。满院秋声萧瑟。斜掩银屏灯暗泣。小炉香欲爇。

窗外芭蕉露滴。欲上玉楼无力。倚栏只有玲珑月。天淡秋河直。

()
秀亭山下旧吾庐,十二年邻长者居。
近别复经三换历,相疏不寄一行书。
诸郎已了婚姻未,所至堪怜盗贼余。
老我种瓜生事拙,想君更苦食无鱼。
()

晓起望术阡,萱花盈古道。采萱欲忘忧,佩之转纷扰。

岂有壮士怀,听命寸茎草!勿谓百年短,计日不为少。

()

城南昨夜挂孤帆,上客凌风到此湾。春早垄头耕犊急,云迟舟渚引鸥閒。

覆杯虚我赊荒店,院柳牵人未解颜。墙外一枝花色好,江头清兴谢公山。

()

玉立佳公子,哦松始戍瓜。
拳拳饬边琐,寸寸画江沙。
慷慨志忧国,清修僧在家。

()

田头五亩接生涯,半莳茄瓜半莳茶。莫道耕园强种树,荔枝龙眼更多花。

()
昨夜风吹茅苇纷,今朝急雨洗崖痕。
山山霞没江喧枕,树树鸠鸣云到门。
隐几真心开暝照,繙书老膝痹危蹲。
山居染得疏慵病,无复功名皓首论。
()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人间难记定难忘,眼底鱼潜共鸟翔。开户一番飞动意,满檐春雨墨花香。

()

刘君瑚琏姿,温文实天至。避岁时自远,履荣恒若浼。

于物不取赢,苦县有深契。论交何必数,一面亦自慰。

()
玉壶满插梅梢瘦。
帘幕轻寒透。
从今春恨满天涯。
月下几枝疏影、透窗纱。
()

巳作仕途客,相看仍道颜。更期垂色绶,应复会名山。

龙自潭中合,人从日下还。知君过剑水,不道别离难。

()
野水交流自满畦,芳池新涨恰平堤。
花藏密叶多时在,莺占高枝尽日啼。
绣袂窦裙催结束,金尊翠杓共提携。
白头自喜能狂在,笑襞蛮牋落醉题。
()
无禅不参,无道可学。
只责诸人如醉而醒,如梦而觉。
醉既醒,梦既觉。
虽然只是旧时人,却与旧进相辽邈。
()

嵬嵬圣石倚霄汉,障断濉南山一半。荒郊冰柱尽消融,霁日琼崖尚璀璨。

鹤仙剪木飞云端,玉女弄月坐石盘。可怜射猎人物远,瀑凌万壑弓旌寒。

()
发誓游四方,言归多自责。
秋高风浪险,怀家万山隔。
江北与江西,梦寐困行役。
去年病褵褷,客死亦何惜。
()

双阙初开拥内朝,东风满耳度云韶。怪来积雪成春水,尽是皇家喜气消。

()

万国销兵器,天戈落彗星。苗民思帝力,千羽舞王庭。

大漠秋无战,穷阎夜不扃。屡闻宽大诏,风浪静南溟。

()

霜蹄腾踏狮花鞚。天产神骏储神用。一朝事起奋奇功,功成死亦邱山重。

是时秋狝驻鸾舆,小丑仓卒窥皇都。行在肃静寒刁斗,羽书飞报执金吾。

()

人以禄为荣,当知身所重。
禄荣身且劳,岂要权衡用。
达人唯止足,曷顾百锺俸。

()

柳色吴天梦,梅花粤峤情。吏才高汉代,儒术重周京。

雾泽南山豹,云寒北海鲸。无言帝阍隔,咫尺是蓬瀛。

()

于昭开帝则,荡荡协钦文。高辛初缵服,大舜复升闻。

瞻依太古日,怅望春空云。缓策遵墟里,翱翔咏放勋。

()

不利不名空去国,雁飞叶落示归来。
秋风肯待主人至,篱下黄花随意开。

()
休拟议,莫商量。
无朕兆,绝承当。
君不江路野梅无主,自开自落,分外馨香。
一枝横亚清波上,引得游蜂上下忙。
()

今朝忽至前,郭索当炎伏。
也知楚人馋,不待秋霜熟。
()

樟原岭下野山茶,半是红花半白花。
雨里向人俱有泪,花中隐士自成家。
依稀檐蔔稍头雪,彷佛棠梨脸畔霞。

()

晓际风霆上紫坛,夜吹箫管向人间。月明孤鹤三千里,知过吴山与越山。

()

一住行窝几百年,蓬头长日走如颠。海棠亭下重阳子,莲叶舟中太乙仙。

无物可离虚壳外,有人能悟未生前。出门一笑无拘碍,云在东湖月在天。

()
弟过江东得附辞,奠犹乖往冲奚为。
情真未觉幽明负,贫病牢人甚絷维。
()
嗟尔农夫,各敬乃事。
往利尔器,诫尔妇子。
()

旅殡何苍凉,窀穸犹未安。期年议始定,众口徒纷然。

厚薄本寸心,庶免悔吝愆。故乡千馀里,水陆多险艰。

()
龙蛇半灭亭间字,泉壤长埋地下身。
从此世间无玉树,故人三叹泪沾襟。
()

问讯花神谁最贤,群芳梅独在春先。清高品格花中圣,洒落丰姿鹤上仙。

()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

匪亲曷有我,有我能无亲。我当供我职,我情莫我申。

父生母鞠畜,长育我拊循。出入又腹我,反复顾我勤。

()
描不成兮画不就,赞不及佤休生受。
本来面目没处藏,世界坏时渠不朽。
()
骑犊归来浇葑田,角端轻挂汉编年。
无人解得悠悠意,行过松阴懒着鞭。
()

金舆玉辇背三条,水阁山楼望九霄。野外初迷七圣道,

河边忽睹二灵桥。悬冰滴滴依虬箭,清吹泠泠杂凤箫。

()
晓窗初起望春云,天色阴晴未十分。
小雨漫空浑不觉,平湖点点见圆纹。
()

为语路头人,莫采路头花。路花可采不可久,路人未必皆无家。

家中旧花君莫厌,旧花却让新花艳。旧旧新新总是花,何事丈夫心易变。

()

遭时不祥厄阳九,垢面蓬鬓丧家狗。四夷交侵小雅废,率其子弟攻父母。

封豕长蛇亘人域,天子下殿跣足走。凝碧池头乐最愁,连昌宫里花亦丑。

()

广寒宫里盼飞仙,月色溶溶玉有烟。半臂偏怜宋学士,晓风争唱柳屯田。

落花无语归春水,弱絮多情上酒船。听罢筵前《啰唝曲》,不须更忆《想夫怜》。

()

旗亭旧事,记曾经见汝,宝钗楼侧。琼树两行谁最少,第一屏间白晰。

翠滑鸾靴,红香桃绶,绝艺千金直。襄王筵上,缠头众里争掷。

()

春雨和风细细来,园林取次发枯荄。古墙芳草无生处,一滴还成一点苔。

()

雨滴铃声蜀道长,都缘一曲荔支香。宣和无限丹青手,好画当年花石纲。

()

神羊既不触,夕鸟欲依人。

()

张君少小传家学,粉绘新诗何磊落。初仿林良画花鸟,近日白描能间作。

精心苦艺谁得知,下笔翩翩气盘礴。松煤雪茧相映光,势似流云载飞鹤。

()

同学金陵最少年,奏书曾用牍三千。
盛名非复居人後,壮岁如何弃我先。
种橘园林无旧业,采苹洲渚有新篇。

()
枝上叶儿未展。
已有坠红千片。
春意怎生防,怎不怨。
被我安排,矮牙床斗帐,和娇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