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头圆照堂。宋代。白玉蟾。脱白来求法,披缁去出家。此心如水月,结屋老烟霞。翠长真如竹,黄开般若花。寄言刘铁磨,自识赵州茶。
《泊头圆照堂》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白玉蟾。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脱白来求法,
披缁去出家。
此心如水月,
结屋老烟霞。
翠长真如竹,
黄开般若花。
寄言刘铁磨,
自识赵州茶。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追求和生活态度。诗的第一句“脱白来求法”,意味着作者放下尘世的名利,寻求佛法的真谛。第二句“披缁去出家”,指的是作者舍弃尘世的俗世生活,选择出家修行。
接下来的两句“此心如水月,结屋老烟霞”,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清净和宁静。水月是佛教中常用来比喻心灵的纯净和明亮,而“结屋老烟霞”描绘了屋宇中岁月的沉淀和烟雾的朦胧,与作者内心的宁静形成对比。
诗的后半部分以自然景物来寄托作者的修行境界。翠长真如竹,黄开般若花,描述了竹子的翠绿和莲花的黄色,暗示了作者修行的成果。竹子象征坚韧不拔的品质,而般若花则是佛教中重要的象征,代表智慧和觉悟。
最后两句“寄言刘铁磨,自识赵州茶”,是作者对刘铁磨的寄语。刘铁磨是宋代著名的茶叶制作家,赵州茶则是当时的一种名茶。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刘铁磨的敬佩和对茶道的理解,也可以理解为对自己修行道路上的艰辛和领悟的自我肯定。
整首诗通过对作者修行心路历程的描绘,表达了对佛法的追求和对清净宁静的向往。同时,通过自然景物的比喻,展示了作者修行的成果和对生活的体悟。这首诗词既有禅宗的意味,又融入对自然和茶道的赞美,体现了宋代文人的修身养性的思想风貌。
白玉蟾(1134~1229),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白玉蟾。白玉蟾(1134~1229),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用文叔州字韵和飓风诗。宋代。史浩。西帝风行杀气秋,丘陵草木尽虔刘。要令地轴平如掌,混一车书四百州。
送惠补之昆仲秋试。宋代。袁说友。斑斑兰玉不胜清,长羡于门久日荣。共庆两苏离蜀道,从今二宋到神京。三年刻楮真余事,一日乘槎定策名。想得颐山来岁好,绿袍黄里照溪明。
挽六二弟二首。宋代。刘克庄。叹惜三良尽,龙钟一老存。瓜稀悲摘蔓,豆润惜同根。梦句空遗恨,连床不践言。奈何令杖者,要絰向寒原。
春词二十首 其三。宋代。李纲。花开好鸟晓关关,惊觉幽窗小梦残。宿酒未醒慵起早,透帘红日上三竿。
长安道。唐代。贯休。憧憧合合,八表一辙。黄尘雾合,车马火热。名汤风雨,利辗霜雪。千车万驮,半宿关月。上有尧禹,下有夔卨.紫气银轮兮常覆金阙。仙掌捧日兮浊河澄澈。愚将草木兮有言,与华封人兮不别。
睡起。元代。薛汉。卷帘春色上苔衣,新水相看近竹扉。风动树枝鸣宿鸟,云收山崦放晴晖。举杯竹叶扫愁去,攲枕杨花约梦飞。肠断碧苔溪上路,暖风晴日钓鱼矶。
题长乐亭。宋代。陈与义。远山云迷颠,近山净如沐。客子曳竹舆,伊鸦过山麓。我行一何迟,时序一何速。东风所经过,林水一时绿。疏雨忽飞堕,声在道边木。淑气自远归,光景变川陆。遥知存存子,明亦戒征轴。霁色虽宜诗,不见此清穆。
宫词 其三十二。宋代。周彦质。春昼阴添一倍长,鞦韆娱乐集嫔嫱。綵缯画板高高送,来去随风散异香。
石州慢 咏柳。清代。姚燮。缕缕毵毵,雨织烟梳,月斜风整。陌头消息潜催,楼上韶华谁省。旧家苏小,凄凉一面西湖,年年只有莺来问。不肯系春愁,恁者般消损。闲趁。喧红闹绿,油碧帷车,桃花鞯镫。一例轻狂,未改少年心性。蘼芜天际,又堪玉笛声残,夕阳如画流波暝。乱絮满江南,荡相思无影。
对菊花二首。宋代。张耒。官闲身世两悠悠,种竹栽花一散愁。黄菊丛边对疏雨,一年怀抱此时秋。
赠久轩提刑江东二首。宋代。汤中。晨登鹤岭俯平川,暂辍驶驺看瀑泉。自有此山无此客,愧非真隐枉真贤。精庐岂但荣三顾,憩木犹应咏百年。独愧庵无煨芋老,邺侯虽过莫留连。
水龙吟 城上看桃花。清代。陈维崧。花光扑上春城,曈昽直把人衣染。家家百舌,年年三月,桃花满店。谁酿梨云,更搀柳浪,倍添伊艳。算那家、映水开偏好,胭脂一院门长掩。城下绿芜如毯。不禁风、酒旗轻飐。也应明日,再来寻处,落红万点。嘱付花铃,忍令一片,顿随春减。恰墙头几朵,含情送客,暗颓娇脸。
一符役数卒次杜少陵石壕吏韵。明代。张萱。一符役数卒,日出无人行。缧绁血淋漓,酸嘶不可听。催呼怒如虎,难诉苦中苦。九人饷吏胥,一以饷征戍。一向征戍生,九向吏胥死。能免一日刑,所愿亦毕矣。不复完躯命,何问长孙子。丰年无糠覈,终岁无衣裙。嗟嗟气力衰,逃亡安所归。闻将易子食,岂免拆骸炊。语出肠断绝,饮泣不能咽。愿言来生身,永与博罗别。
一枝花。唐代。何希尧。几树晴葩映水开,乱红狼藉点苍苔。东风留得残枝在,为惜馀芳独看来。
寻故人。元代。黄清老。适兴一寻君,君家在白云。幽花秋后见,落叶夜深闻。随意坐苔石,呼童煮涧芹。不须谈世事,诗思正纷纷。
得乡人邓世珍讣音。明代。苏仲。儒官家远死堪哀,万里天涯榇未回。乡里我嗟囊橐薄,故人谁遣麦舟来。灵前有子供香火,路上何人奠酒杯。五岭倚云天一角,为君挥泪洒荆台。
题壁三首。宋代。和庵主。自从南岳来雪宝,二十馀年不下山。两处居庵身已老,又寻幽谷养衰残。
浪淘沙。唐代。无名氏。村左小溪傍。粉黛宜芳。寒添潇洒冷添霜。清瘦几枝堪入画,竹映苔墙。疏影浸横塘。月暗浮香。当时曾伴寿阳妆。不似东君先倚栏,泄漏春光。
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唐代。王翰。长安少年无远图,一生惟羡执金吾。骐驎前殿拜天子,走马为君西击胡。胡沙猎猎吹人面,汉虏相逢不相见。遥闻鼙鼓动地来,传道单于夜犹战。此时顾恩宁顾身,为君一行摧万人。壮士挥戈回白日,单于溅血染朱轮。回来饮马长城窟,长安道傍多白骨。问之耆老何代人,云是秦王筑城卒。黄昏塞北无人烟,鬼哭啾啾声沸天。无罪见诛功不赏,孤魂流落此城边。当昔秦王按剑起,诸侯膝行不敢视。富国强兵二十年,筑怨兴徭九千里。秦王筑城何太愚,天实亡秦非北胡。一朝祸起萧墙内,渭水咸阳不复都。
春情 苏幕遮。明代。徐熥。篆烟微,灯燄小。罗帐香酣,一夜春多少。钟漏沉沉人悄悄。含醉含醒,梦只巫山绕。枕云浓,梁月皎。笑语叮咛,此意休忘了。无那邻鸡声太早。顾影仓皇,莫待纱窗晓。
用韵写怀。明代。祁顺。不厌清凉不附炎,平生疏懒近来添。尘埃满匣常封砚,日影侵庭未捲帘。京国云山如我瘦,家乡笋蕨为谁甜。壮年作郡今宜免,老大那能共典签。
太常引。元代。许有孚。靓妆仙子谢纤秾。独立水云红。绰约画阑东。似姑射、冰肌雪容。翠盘承月,玉杯擎露,粲粲蕊珠宫。真赏有邻翁。画添入、霓裳曲中。
山中杂兴 十八。元代。王冕。卜宅近山阿,紫门障薜萝。风清闻鹤唳,日暖听樵歌。密树悬青岛,平田浸白波。树船乘暮景,来往急如梭。
送熊都宪巡抚山东。明代。祁顺。南宫开榜识英贤,二十年来看著鞭。廉访才高誇独步,都台恩重喜乔迁。忧民两鬓秋霜点,报国孤忠白日悬。自有烝民诵山甫,菲才惭作赠行篇。
次韵杜安行见寄六首。宋代。郭印。我爱使君直,使君怜我真。短长才自异,劳逸事还均。意在形骸外,人疑手足亲。共嗟征赋急,无术济斯民。
当来日大难。两汉。曹植。日苦短。乐有余。乃置玉樽办东厨。广情故。心相于。阖门置酒。和乐欣欣。游马后来。辕车解轮。今日同堂。出门异乡。别易会难。各尽杯觞。
千一载英杰,百二国山河。提封几半宇宙,万里仗天戈。十乘晋军旗鼓,三岁秦关扃锁,地利属人和。位次功第一,未数_侯何。
建青油,持柴荷,听黄麻。乾坤整顿都了,玉殿侍羲娥。且醉东湖花柳,却泛西湖舟楫,留不住岷峨。谁为语儒馆,浓墨被诗歌。
水调歌头(丙戌寿蜀阃)。宋代。李曾伯。千一载英杰,百二国山河。提封几半宇宙,万里仗天戈。十乘晋军旗鼓,三岁秦关扃锁,地利属人和。位次功第一,未数_侯何。建青油,持柴荷,听黄麻。乾坤整顿都了,玉殿侍羲娥。且醉东湖花柳,却泛西湖舟楫,留不住岷峨。谁为语儒馆,浓墨被诗歌。
卖玉器者诗。南北朝。鲍照。小序见卖玉器者。或人欲买。疑其是珉。不肯成市。聊作此诗。以戏买者。泾渭不可杂。珉玉当早分。子实旧楚客。蒙俗谬前闻。安知理孚采。岂识质明温。我方历上国。从洛入函辕。扬光十贵室。驰誉四豪门。奇声振朝邑。高价服乡村。宁能与尔曹。瑜瑕稍辨论。
次韵十一叔芍药五绝。宋代。杜范。白白朱朱扫地残,尚余红芍带春妍。娉婷自笑成孤语,困倚芳丛背日眠。
秋堂夜集听雨 其一。明代。梁有誉。岸帻坐清夜,冥冥山雨过。微凉生密竹,急响乱衰荷。即事易成感,会心宁在多。不须怜肮脏,客醉且狂歌。
湘中阻风。宋代。刘攽。十月北风不肯回,湘中白浪高成堆。小如飞鸥大奔马,一辈才去群复来。一旬阴云色死灰,划劙掀簸初全开。晨阳照空幸澄澈,蜚廉暴怒犹喧豗。系舟沙渚依曲隈,岁晏永路真悠哉。棹夫卷缩亦何恨,时乎宁有材不材。
崔驸马养鹤。唐代。张籍。身闲无事称高情,已有人间章句名。求得鹤来教翦翅,望仙台下亦将行。
斗室作于两浦铁路中学。宋代。单人耘。养疴斗室负高廊,六合须弥一芥藏。电炬通明疑舍利,心胸开拓即良方。敲窗骤雨淙淙润,插缶疏花冉冉香。更得客来同促膝,笑谈声遏水泥梁。
涌泉。宋代。董嗣杲。山腰溜脉出遥峰,隔断西湖翠几重。叠甃漫依僧刹久,煎茶曾入翰林供。亭心覆雨涂丹凤,石口濡云喷玉龙。何日星驰天使绝,不知谁利湼槃宗。
戊戌早春。明代。区怀年。绿藻沿溪荡暖烟,忽惊衰鬓度华年。风声厌柘循梅事,露处愁荒岛屿天。兰畹旧香迷匼匝,果桥新市旷秋千。孤鶱物外歌黄雀,晦影蓬蒿啄野田。
赠黄长孺奉母还家。宋代。陈著。潘御迓从灵绪乡,箫吟欢动喜还堂。诗书余泽心犹古,桃李春风话亦香。卜筑已投山契合,奉甘先与菜商量。行边好语须听取,去却来时后会长。
金缕曲 送春。清代。宗婉。此恨真千古。忍匆匆、临歧把酒,送春归去。几曲阑干闲倚遍,总是没情少绪。但望里、夕阳无语。残梦一丝风剪断,问谁为、题破伤心句。此别也、嗟何遽。画楼无计留春住。尽销魂、红稀绿暗,美人迟暮。芳草连天天接水,更隔几重云树。君莫问、春归之路。流水落花遭小劫,算人间、天上无凭据。此去也,归何处。
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一 俊雅。南北朝。沈约。设官分职,髦俊攸俟。髦俊伊何,贵德尚齿。唐乂咸事,周宁多士。区区卫国,犹赖君子。汉之得人,帝猷乃理。
再送茂卿还晋陵四绝句同童山人子鸣作 其四。明代。胡应麟。扬子汀洲起暮潮,片帆南下雨萧萧。他年共访苏台月,携手垂虹百尺桥。
陪顾仲瑛祭张贞居回饮湖中分韵得奇字。明代。袁华。连朝风雨不出户,今朝雨晴山色奇。涌金门头买画舫,黎明径度湖之湄。张公学仙灵石坞,藏书瘗剑荒山陲。丹成驭气九天上,长松落日风飔飔。玉山草堂素有期,死生契阔良可悲。刲羊载酒拜祠下,俯仰今古兴遐思。君不见附子冈头师相墓,只今惟有草离离。
次韵公辟即席呈太虚。宋代。秦观。与君邻并共烟霞,乘兴时时过我家。更漏一新闻晓角,门阑数级看秋花。湖山对值全如买,风月相期不用赊。赖有醉毫吟更苦,他年分作句图夸。
早春十咏 其六。元代。王畛。春流溢芳塘,倒影开天镜。漪漪绿生涟,漾漾玉澄莹。閒鸥可寻盟,游鱼乐行泳。清斯清濯缨,鉴心鉴其定。
题古城岩。宋代。邹补之。依然雉堞古城基,开创由来自汉隋。南北两门馀旧日,黔黎百岁话当时。循山㶁㶁陈公堨,凿石岩岩葛令碑。万丈悬崖如削玉,也应容我恣题诗。
东征答朝臣。唐代。陈子昂。平生白云意,疲薾愧为雄。君王谬殊宠,旌节此从戎。挼绳当系虏,单马岂邀功。孤剑将何托,长谣塞上风。
偈。宋代。释惟简。莫离盖缠,莫求佛祖。去此二图,以何依怙。江淹梦笔,天龙见虎。古老相博,月不跨五。
赋得暗尘随马去。明代。徐渭。春夕丽春灯,芳尘似有情。难随罗袜缓,却逐马蹄轻。高缕迷鞍浅,低光影镫平。酒家莫留系,一夜遍都城。
九日偕谭永明钟昌父林培之钟彦理登石楼。明代。庞嵩。气肃风高万壑秋,振衣千仞陟罗浮。金砂东去遗丹灶,玉液西来醉石楼。万里蓬瀛俱浪迹,百年天地祇虚舟。萧疏短鬓从吹帽,却笑牛山空泪流。
雨中送期莲生。明代。郑如英。执手难分处,前车问板桥。愁从风雨长,魂向别离销。客路云兼树,妆楼暮与朝。心旌谁复定,幽梦任摇摇。
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唐代。韦嗣立。乘春祓禊逐风光,扈跸陪銮渭渚傍。还笑当时水滨老,衰年八十待文王。
送元上人过长芦。宋代。释正觉。阿祖江滨插苇枝,丛林蕃茂果臻斯。师门昆仲知名旧,缘法东西得面迟。沙上盟寒鸥怪晚,屋头字草雁来时。月明古渡清铺练,千里同风不隔丝。
飞来寺。明代。叶梦熊。天开巨险碧流通,何处飞来半在空。已恃梯航收海国,更从镜树隐珠宫。澄潭犀去留清影,古洞龙归起暮钟。作客乾坤生计拙,无如峡口问渔翁。
病起二首 其二。清代。徐文泂。瘦损惟馀病骨支,何堪白发繫愁思。家书不敢从头说,犹道平安似昔时。
中秋新桥驿次去年诗韵。明代。吴与弼。何处中秋对月圆,新桥旅泊近人烟。西江皓彩阻千里,北阙清光隔九天。画舫独吟河水曲,银灯高照驿楼前。时逢乡友谈萍梗,华发添明又一年。
梨山庙。宋代。朱继芳。无处著诗名,梨山万古青。人间留此像,天上作何星。祝史祠神醉,骚人谒梦醒。当时青紫楦,曾有许精灵。
念奴娇(七夕,是年七月九日方立秋)。宋代。京镗。扪参历井,恰匆匆三见,西州七夕。怪得骄阳回避晚,犹去新秋两日。天上良宵,人间佳节,初不分今昔。夜来急雨,洗成风露清绝。因为万里飘零,君平何在,谁识乘槎客。插竹剖瓜休妄想,巧处那容人乞。院宇初凉,楼台不夜,漫说经年隔。引杯长啸,醉看天地空阔。
和林宝文吹暑轩二绝。宋代。王炎。木末长风送雨来,田家远近稻花开。披襟燕坐黄堂静,一笑江山爽气回。
设醮洞霄因以古诗记其事。宋代。章承道。鹤鸣在野声闻天,灵坛夜醮朝群仙。群仙乘风驾云軿,一一来自虚皇前。玉鑪不散香凝烟,火中金缕光相连。仙官谓我帝所怜,百拜向帝臣有言,愿乞臣母千斯年。
次陈命美笏斋八景 其六 岸度钟声。明代。李之世。半曳微飔半著捎,飘来清响度林坳。夜长过雨凉无寐,一百八声云外敲。
希道使君入山再有佳句见及复次元韵因简老禅。宋代。张元干。古涧寒泉可枕流,从渠庚伏在炎州。杖藜端欲事幽讨,杯酒未容相劝酬。坐上纵无居士客,山间聊为老禅留。临沧亭外忘归路,他日逢君望旧游。
寄大司空朱公六首 其五。明代。胡应麟。长日东林下,看花自闭关。绿偏裴相野,青占谢公山。啸傲藜床静,登临竹杖閒。独馀忧国梦,时到紫宸班。
九江初识水仙二首 其二。宋代。周紫芝。天香不染麝煤烟,家近龙宫宝藏边。世上铅华无一点,分明真是水中仙。
咏史 其六 介子推。明代。何吾驺。每到清明便黯然,介山风雨政堪怜。人情信宿矜相报,莫问相从十九年。
清心镜 瓜李喻。金朝。马钰。喜浮瓜,恐沉李。说破浮瓜,自然悟理。自今后、休炫文章,更不须讲礼。水云游,远乡里。休修外表,唯修向里。定喘息、永永冲和,饮长
渔者。宋代。郭祥正。从来生计托鱼虾,卖得青钱付酒家。一醉不知波浪险,却垂长钓入芦花。
送不浮赴沿江制参二首。宋代。高斯得。瓶中储粟苦无多,百口张颐剧雁鹅。王粲依刘宁得已,严公待甫定如何。且须省却痴儿事,只好长为醉后歌。瓜熟归来再相聚,阿兄犹自种阳坡。
纪事 其二。明代。倪岳。别院穷居岁月深,重门榛棘已森森。窗前一任春风去,誓不今生负此心。
取道通城留别子佩。宋代。江南雨。梦中芳景醉中身,小客崇川倍觉亲。取道匆匆何所忆,一山一水一閒人。
虞童子七岁能诵书部使者闻诸朝既至京师会更制不果试其归也以二小诗送之 其一。宋代。韩驹。七岁澜翻数万言,饥鹰引子望腾鶱。时平不用甘罗辈,寂寞提书归故园。
唐武宫词。明代。石宝。宜春苑外兔初肥,长从君王射猎归。一色赭袍飞两骑,外人不辨是贤妃。
画堂春。清代。纪松实。秋来正好醉秋光。如何忽理征裳。黄花十里马蹄香,飞过雷塘。囊借白云妆点,梦随红叶飘扬。高堂从此日相望,早整归装。
食后闲步。宋代。郑清之。乞得闲身入钓台,柳眉舒尽见桃腮。山中历日花开落,物外交朋鹤去来。更展书窗延竹影,剩翻隙地长梅栽。春寒无赖欺霜履,健倒应愁破绿苔。
望见卜魁城。唐代。方式济。一片沙昏数尺墙,断埤烟景亦苍苍。怪来战马防秋地,说是书生送老乡。五十三亭燕树隔,六千余里楚天长。劳肩息后寻诗料,雁月笳风拾满囊。
谈风月。清代。洪亮吉。南尚书,奔竞谪,詹事官求不获北。尚书选格裁,洛阳令争不回。停年格,铨选格,羽林夜火尚书宅。南尚书,北不如,宵来风月谈轩渠。
对食有感。宋代。陆游。杯酌以助气,匕筋以充腹;沾醉与属餍,其害等嗜欲。歠醨有余欢,食淡百味足;养生所甚恶,旨酒及大肉。老翁虽无能,更事嗟已熟。勿叹茆三间,养汝山林福。
杂诗,己卯自春徂夏,在京师作,得十四首 其八。清代。龚自珍。偶赋山川行路难,浮名十载避诗坛。贵人相讯劳相护,莫作人间清议看。
重续丽人行。明代。桑悦。洛阳三月春无主,桃花落尽清明雨。名园接叶暗栖烟,可教莺燕无言语。陌头车骑何纷纷,顾盼似空游女群。柔情薄射伊水月,倦思怕领龙山云。就中八姨最年少,上马临风殊窈窕。白日凄迷天暗垂,万姓游魂随一笑。当时宰相名国忠,几回并辔朝真龙。绡裙六幅行委地,峡水拖入华清宫。杜陵老翁惯饥饿,半生只对山妻卧。酸眼惊看绝世姿,错认九天元女堕。此翁向后攒百忧,潼关战骨堆心头。始知昔日眼中见,宝钗银㔩皆干矛。君不见巍巍文武开周国,削义降仁褒姒色。再观青史发长叹,丹脸双刀古无敌。
赋宫人午睡。金朝。李献可。御手指婵娟,青春白昼眠。粉匀香汗湿,髻压翠云偏。柳妒眉间绿,桃嫌脸上鲜。梦魂何处是,应绕帝王边。
湖上隐居秋日漫兴四首。明代。王懋明。寂寥桑柘外,秋日赋闲居。天气清行药,溪声和读书。每于幽事遇,不觉世情疏。近复增颓惰,经旬发未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