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端明赴召

送张端明赴召朗读

《送张端明赴召》是宋代周必大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欲驱羸马从金鞍,
顾藉微官进自难。
但愿斯民均暖律,
小儒不叹广文寒。

诗意:
这首诗是周必大送别张端明的作品。张端明是一位官员,他将前往官方的召唤,周必大以此作品表达了自己对张端明的祝福和思念之情。在诗中,周必大希望张端明能够驱使瘦弱的马匹踏上金鞍,意味着他希望张端明能够在官场上顺利前进,克服困难。周必大自谦地称自己的官位微小,但希望张端明能够以此为契机,努力进取,克服自身的困难。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含蓄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首句“欲驱羸马从金鞍”,形象地描绘了张端明在官场上的困境和艰难,驱使瘦弱的马匹踏上金鞍,暗示着他希望张端明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接下来的两句“顾藉微官进自难,但愿斯民均暖律”,表达了作者对整个社会的期望。他希望法律公平,人民能够得到平等的待遇,不论身份地位,都能够追求正义和温暖。最后一句“小儒不叹广文寒”,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地位的谦逊。他自称“小儒”,意味着自己的学问和地位相对较低,但他却不向那些官宦人物的文化冷漠叹息,而是以自己微薄的力量表达自己对社会公平与温暖的期望。

整首诗以简短的四句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期望,寄托了对张端明的祝福和对社会的希望,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自谦和对社会不公的不满。这是一首富有情感的送别诗,通过简练而精确的语言,传达了作者的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周必大

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周必大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

周必大朗读
()

猜你喜欢

昭穆成行胜聚居,慎终追远意何如?徵题编作山庄集,便抵伊川说葬书。

()

千里河南北,忧勤切至尊。兵年兼旱潦,民命急朝昏。

身倚诗书贵,功将抚字论。无忘当宁意,一一在覃恩。

()

临歧约共屠苏酒,及饮屠苏汝未归。
纵使举头瞻日近,可堪返顾见云飞。
索长安米难淹久,回剡溪船果是非。

()
欺万木,怯寒时。
倚阑初认月宫姬。
拭新妆,披素衣。
孤标韵,暗香奇。
()

三槐堂后荔枝丛,六月累累青间红。摘浸盆池松涧水,乘馀石榻竹间风。

别来几载天涯想,归去将秋树底空。胜画君家多后熟,东君留待意无穷。

()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

()

紫霄宫阙五云芝,九级坛前再拜时。鹤舞鹿眠春草远,

山高水阔夕阳迟。每嗟阮肇归何速,深羡张骞去不疑。

()

高升紫极上,独步金阙前。琼佩响灵风,羽服凝紫烟。

瑶池锡嘉宴,济济来群仙。坐我八景舆,授我鸿宝篇。

()
矲矮栏干锦绣筵,栏边仍泊女郎船。
凭栏笑指玄真子,不是诗仙是酒仙。
()

天意吁可怪,无端夏雪飞。纷纷断江路,片片送春归。

愁说临安事,忧闻溧水围。无憀还对此,默坐念庭闱。

()
客恨如云冉冉,风光似水迢迢。
回首十年旧事,令人泪尽魂消。
()

霭霭疏圃,载繁载荣。淡淡天泉,载渌载清。

()

墨阳斩得愁根断,消受东皇太乙春。白水阆风凭策马,洧盘穷石更无人。

()

杖藜乘兴出江头,自挂青钱买小舟。
祈问仙翁餐玉法,便风一日到严州。

()

舞燕翾风,晴霓散雨,一弯浅露蛾眉。准备新晴,明朝去踏沙堤。

影儿满地看都好,喜绿阴、青子离披。望还疑。穿遍闲云,飞上高枝。

()
十片建溪春,乾云碾作尘。
天王初受贡,楚客已烹新。
漏泄关山吏,悲哀草土臣。
捧之何敢啜,聊跪北堂亲。
()

纷吾世网暇,灵岳展幽寻。寥廓风尘远,杳冥川谷深。

山昏五里雾,日落二华阴。疏峰起莲叶,危塞隐桃林。

()

旃檀林,无杂树。拈出片片皆香,收来枝枝显露。门头户底一等打开时如何,吃茶去。

()

尔病犹能赋,挥毫捷有神。浮云愧知己,细雨向吟身。

伏枕谋逾拙,缨冠性岂驯。倘怜长醉意,不减独醒人。

()

万物壮必老,性理之自然。我年垂四十,安得无华颠。

所悲道业寡,汨没无佗贤。深惧岁月颓,宿心空弃捐。

()

世间言笑,天上谁欢聚。河汉涵秋静无暑。望丹霄杳杳,云幄俄开,缘会远,空引时情万缕。彩楼人送目,今夕无变,巧在灵丝暗相许。爽气御西风,众乐难寻,乘槎看、鹊桥初度。过几刻良时、早已分飞,向月下何辞,十分芳醑。

()

鸳鹭差池出建章,彩旗朱户蔚相望。新恩共理犬牙地,

昨日同含鸡舌香。白芷江边分驿路,山桃蹊外接甘棠。

()
川泽升为雨,霈然周四郊。
有水行地中,溉灌亦良劳。
势和固有限,戛哉加分毫。
为义分内耳,谁言薄云高。
()

无灯可看。雨水从教正月半。探茧推盘。探得千秋字字看。
铜驼故老。说著宣和似天宝。五百年前。曾向杭州看上元。

()
天公也自喜良辰,上已风光忽斩新。
点捡一春好天色,更无两日似今晨。
()

凄凄风雨渡头人,又买轻舟出水滨。叶坠老红争送腊,草垂新绿渐知春。

乱离不借文章力,飘泊难逢骨肉亲。归去敝庐梅正好,一尊村酒莫辞贫。

()
楼船御北风,渺渺过齐东。
种秫生涯薄,诛茅结构同。
日沉平野上,人语近村中。
水面看牛斗,星槎似可通。
()

霜后黄花顿不中,独馀白菊斗霜浓。与霜更斗晴天日,斗得霜融菊不融。

()
茅舍疏离出素英。
临风照水眩精神。
娟娟新月又黄昏。
削约寒枝香未透,细看频嗅独消魂。
()

提葫芦遍走,街头无酒垆。田家米价贵,如玉斗酒十。

千无处酤呜,呼客来一笑。茶当酒迩来,风尘茶亦少。

()
花事俱空叶乱飞,孤标强项发枯枝。
溪山的皪无人问,铁石心肠雪冻时。
()

夕阳数峰远,霭霭江南思。
烟外有钟声,山僧独归寺。

()
夜空如监碧新磨,倒影疏星乱素波。
天色水光无别处,为君垂手揽银河。
()
后土祠中二月暮,琼花放后有蜂来。
东君不怕春归去,留待诗人一夜开。
()

孤城寒角噎南楼,黄叶关山过雁秋。忆起滹沱相别处,一窗风雨梦西州。

()

中虚外实木一片,抱向佳人怀里见。玎玎珰珰几点声,细细粗粗四条线。

一声清,半夜天高万籁鸣。一声浊,八月秋风落群木。

()
暂谒明光拂斗槎,杖藜归去赤城霞。
琳宫重启仙人室,金阙新辞太帝家。
祇自运心奔白日,何须掷米作丹砂。
云章赐重崆峒远,还向悬岑炼五芽。
()

当窗织锦字,抛梭声咿哑。阿弟不肯閒,拆我牵牛花。

()

淡烟残照,摇曳溪光碧。溪边浅桃深杏,迤逦染春色。昨夜扁舟泊处,枕底当滩碛。波声渔笛。惊回好梦,梦里欲归归不得。
展转翻成无寐,因此伤行役。思念多媚多娇,咫尺千山隔。都为深情密爱,不忍轻离拆。好天良夕。鸳帷寂寞,算得也应暗相忆。

()
已成霖雨慰黎蒸,圣主斋居尚穆清。
奏许正朝仍玉食,尽回喜色见民情。
衣篝不惜添梅润,签帙从堆乱叶声。
要雨雨来天便许,不须更卜白鼍鸣。
()

玄编检尽蠹鱼残,不载云官与鸟官。未识上真真本末,君行试取藏经看。

()

一本修楠出万蓬,挺生绵邈尚谁穷。胡为壮烈思严老,雅爱甘棠学召公。

怀德自应存庇荫,企贤那不念英雄。要知遗躅传无尽,时听龛崖度远风。

()
江上送君归,灯前凝我思。
源流嗟世远,师友不吾欺。
此道无今昔,人生易别离。
江湖几千里,从此尚心期。
()
身隐山中聊复尔,诗传海外岂其然。
□间日有人携酒,□恼如天亦醉眠。
()

东汉天师直下孙,久依科戒住玄门。寰中有位逢皆拜,世上无人见不尊。

三洞吏兵潜稽首,六宫魔幻暗销魂。可能授与长生箓,浩劫铭肌敢忘恩。

()

晋山迢递隔吴乡,碧树千重雁几行。江上再逢新岁月,箧中时检旧篇章。

名叨启事心常愧,迹阻门庭梦不忘。已恨两京成远别,可堪踪迹更殊方。

()

惆怅别离日,裴回歧路前。归人望独树,匹马随秋蝉。

常与天下士,许君兄弟贤。良时正可用,行矣莫徒然。

()
二更二点二更深。
宫钟声绝夜沈沈。
明月满天如写金。
同光共影无昏沉。
()

去雁来鸿未可迟,使君今拟挂冠期。椷开白日芙蓉老,读罢青天薜荔垂。

大海春声兼鼓角,小山寒色隐旌旗。人间尚有王生在,俯首风尘病不辞。

()

莫作等閒想,人身亦最难。灵台犹未雪,前路尚漫漫。

()

千里长淮古豫州,离离远树接芳洲。伟长一去怜王粲,明月何人共倚楼。

()
玉坛三级接秋空,此是仙家第几重。
羽客有时来驾鹤,王人无岁不投龙。
微吟海月生岩桂,长啸天风起润松。
司马先生何处去,篆碑犹有白云封。
()
过隙光阴还自催。
生朝又送一年来。
宴堂深处强追陪。
眼眩岂堪花里笑,眉攒聊向酒边开。
()
一作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

星月迢迢夜漏分,银河清浅漾成纹。仙人萼绿难追影,帝子苍梧正忆君。

捣药蟾诸依桂树,锁窗鸟了罢兰薰。鸩媒未许天阊叩,一片冰心冷抱云。

()

断送余寒,舜韶声里春风度。九重金户。催进宜春句。道是春来,又候春将去。朝天处。柳花无数。飞满宫前路。

()

几回春雨祝年丰,共说三岐陇麦同。千载惭吾非汉吏,七闽斯地有唐风。

人家废井黄巾后,海岸飞沙白苇中。击壤自须歌帝力,满车谁敢窃天功。

()

种玉新亭下,移来嶰谷中。幽根留宿土,醉日动微风。

杖化龙飞雨,笙吹凤下空。道人参玉板,避世隐墙东。

()

美人梳洗时,满头间珠翠。

岂知两片云,戴却数乡税。

()

遗篇三百首,首首是遗冤。知到千年外,更逢何者论。

离秦空得罪,入蜀但听猿。还似长沙祖,唯馀赋鵩言。

()
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
保安人物一时新。
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
纤笔一枝谁与似?
()
民生自煎熬,煮豆共萁爨。
居然忘本根,光阴不供翫。
藏山夜半失,乌合归星散。
因病见不生,达人果大观。
()

春风澹荡送行舟,花满禾阳得胜游。阖邑桑麻沾雨露,邻封童叟起歌讴。

家传安道源流远,政类中牟惠泽稠。下榻不禁明发去,壮心欲折大江头。

()
颓垣苍苍锁乔木,草满荒庭不容足。
坏檐破壁秋雨余,蛛网萧萧风满屋。
黄衣道人出迎客,野态生疏脱拘束。
围棋尽扫一堂空,烹茶旋煮新泉熟。
()
新秋再宿澂凉兆,间气生才历世稀。
绿发文章惊紫殿,青云事业照黄扉。
力陈社稷安危计,首斡乾坤造化机。
二相鸿图三圣倚,两扶龙德九天飞。
()

东遐寺东遐只在,海门东二月西桥。送远公明月不来,过竹下白云相引。

到山中早时彷佛,三生会何日风流。一笑同少待春晖,野花发新诗还肯。

()

尺水涵空镜不尘,晚秧疏密政亭匀。叶膏微雨潜分润,手栉鲜风不厌频。

万斛堂堂嗟既没,数茎矗矗喜怀新。钵盂只靠家田饭,薄享无功弗愧人。

()
云里仙人不解愁,人间肺渴望凉瘳。
更深倚杖前除立,一见银河认得秋。
()
忆昨偶相亲,相亲如旧友。
虽言我巷殊,正住君家后。
壁里射灯光,篱根分井口。
来邀食有鱼,屡过贫无酒。
()
桑枯隐寒墟,牛羊杂乱石。
林果摇青黄,已纵飞鸟吃。
()

已有纱笼照舞儿,喧喧鼓笛自相随。谁家院落来呼唤,门外天明也不知。

()

几队黄辉与赤鳞,争标齐榜隘河津。五方游术偏能辨,不道丝绳五色新。

()

溪翁爱野客,邀赏撷芳园。竹下憩瑶砌,花前开玉樽。

襟怀舒涑水,气象逼桃源。欲和阳春曲,应惭大雅言。

()

梵字阑干银屈戌,锦瑟欢逢。弹破春风。都在花香鬓影中。

帘前鹊脑烟初散,惜别匆匆。翩若惊鸿。顿隔屏山路几重。

()
月在碧虚中住,人向乱荷中去。
花气杂风凉,满船香。
云被歌声摇动,酒被诗情掇送。
醉里卧花心,拥红衾。
()

拟岘台前黄叶飞,弯弓新射皂雕归。千金装剑骤生武,五品制衣行欲绯。

到此始堪言日近,有方曾试疗吴饥。少年田牧白头将,肯学溪翁老钓矶。

()
天孙应为织云裳。
试宫妆。
问刘郎。
湖上波寒,依旧远山苍。
()

孤儿相失已三年,万死蛮烟觅汝还。日夕牵衣今又散,乱山何处哭苍天!

()
雨过江山丽,春深笋蕨肥。
扶藜苍藓破,移榻乱云飞。
()

曾陈章疏忤昭皇,扑落西南事可伤。岂使谏臣终屈辱,

直疑天道恶忠良。生前卖卜居三蜀,死后驰名遍大唐。

()
句章城郭。
问千年往事,几回归鹤。
叹贞元、朝士无多,又日冷湖阴,柳边门钥。
向北来时,无处认、江南花落。
()

男子四方志,蜀都天下奇。李侯并门豪,杖节镇坤维。

爱此雪山雄,卜宅屖浦湄。锦城既云乐,焉用还家为。

()

地近边秋杀气生,朔风猎猎马悲鸣。雕盘大漠寒无影,冰裂长河夜有声。

白草衰如征发短,黄沙积与阵云平。洗兵一雨红灯湿,羊角魫鱼堠火明。

()

客馆过从少,情亲有数公。关西推任侠,江左得词雄。

禅友天都旧,诗人淮海穷。高谈疑稷下,深隐似墙东。

()

窈窕石屋间,中有仙人躅。说与牧羊儿,慎勿伤吾足。

()

锁断寒蛟亦有神,冷波寒水病残身。
谁收匙钥权相借,略放天池洗白鳞。

()

洛中铮铮。冯惠卿。

()

上方古刻列森森,胜地重游忆旧临。但觉天平苍石润,不知世远白云深。

崖泉寒冽遗韶韵,山木清华结夏阴。厚德固宜孙子盛,修祠长此会簪缨。

()
秋苗五月未入土,行人欲行心更苦。
路逢田翁有好语,竞说宿来三尺雨。
行人虽去亦伸眉,翁皆好住莫相思。
流渠汤汤声满野,今年醉饱鸡豚社。
()

平生不为轻薄游,故亦未作相逢作。
寻常木强畏犯义,直欲端彦规後生。
有客性不羁,谓我何泥固。

()
缥缈神京开洞府。
遇广寒宫女。
问我双鬟梁溪舞。
还记得、当时否。
()
石罅泓渟剑气潜,谁将楼阁苦庄严。
只知暖热游人眼,不道苍藤翠木嫌。
()

洛阳城东西,
长作经时别。
昔去雪如花,

()

菊花山在碧江东,冷酒清吟兴莫穷。四十三年秋里过,

几多般事乱来空。虽惊故国音书绝,犹喜新知语笑同。

()
群蜻海上迎机舞,双雁天边避弋飞。
荦荦此心天与吸,滔滔斯世我谁归。
()
何事感人深,求之无处寻。
两仪长在手,万化不关心。
石里时藏玉,砂中屡得金。
分明难理会,须索入沉吟。
()
波光渺渺浸晴陂。
有亭湖岸西。
芰荷香拂柳丝垂。
升堂献寿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