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宋田遇厉风作

泊宋田遇厉风作朗读

《泊宋田遇厉风作》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陈与义。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泊舟宋田港,
俯仰看云移。
造物犹不借,
颠风忽横吹。

逐队避狂寇,
湖中可盘嬉。
洞庭何其大,
浪挟雷车驰。

可怜岸上竹,
翻倒不自持。
老夫元耐事,
淹速无无期。

会有天风定,
见汝亭亭时。
五月念貂裘,
竟生薄暮悲。

萧萧不自畅,
耿耿独题诗。

诗词中,作者描绘了自己在宋田港停船的情景。他抬头仰望天空,观察云的飘移,感叹造物主并没有借给他们平静的天气,突然间狂风袭来,颠簸的风暴突然出现。

为了躲避盗匪,作者逐队船只,来到湖中可以稍事休憩。他感叹洞庭湖的辽阔,巨大的波浪带起雷鸣般的声音,快速奔驰而过。

作者对岸边的竹子感到可怜,它们在狂风中被吹倒,无法自持。然而,作者自己是一个经历了风雨的老人,能够忍受困境,但时间的流逝却没有尽头。

诗人预言将会有天风平息,等到那时,他期待能够见到你那娇美的模样。五月的时候,他念念不忘着你那贵重的貂裘,而此刻,他却陷入了黄昏的悲伤之中。

作者感到无法自得其乐,心情郁闷,只能独自题诗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在风雨中的坚韧和对未来的期待。他面对困难和挫折,仍然保持乐观和坚定,同时也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示了作者对风雨人生的坚强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希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陈与义朗读
()

猜你喜欢

更从何处寄诗筒,浪蕊浮花到眼空。入梦几回寻旧雨,相思一夜起秋风。

看云携屐灵泉寺,醉月飞觞带草堂。回首不堪长太息,愿君高唱「大江东!」

()
月影云光学镀金,好风不肯碎花阴。
人言春色醲於酒,不醉衰容只醉心。
()

三年不见郎,万里梦他乡。江水直到海,寸心如许长。

()

歇轿来磐石,支颐面好峰。道傍秋水净,岭背夕阳红。

()

徙倚郊台酒半醺,千年陈迹草纷纷。风烟又与行春别,秀色平将宝积分。

水落平湖洲乱吐,天垂四野日初曛。春山何似秋山好,红叶青松锁白云。

()
刓方利禄媒,抱道俗不省。
诗书工发家,孰起世儒病。
钱侯挺直节,蛮徼复兰省。
剑气夜星明,鵰翮秋霜耿。
()

宝钗飞凤鬓惊鸾。望重欢。水云宽。肠断新来,翠被□香残。待得来时春尽也,梅著子,笋成竿。湘筠帘卷泪痕斑。珮声闲。玉垂环。个里温柔,容我老其间。却笑将军三羽箭,何日去,定天山。

()
春池深且广,会待轻舟回。
靡靡绿萍合,垂杨扫复开。
()

每向钟山赋草堂,远林佳树色苍苍。石桥夜迥星河澹,仙井潮生雨气凉。

坐见青松将子落,行看老鹤与人长。钓泉拟解尘缨濯,蹑屩还趋千仞冈。

()

漾舟晴川里,挂席候风生。临泛何容与,爱此江水清。

芦洲隐遥嶂,露日映孤城。自顾疏野性,屡忘鸥鸟情。

()
著我閒身短短篱,青山一角压书帷。
黏碑摹得古人帖,涂壁续成前日诗。
有约看花倾竹叶,欲谈挥麈折松枝。
偶然乐意相关处,忘却秋霜上鬓丝。
()

老来多病怯风高,林壑萧森万籁号。有酒不妨开小径,看山何必拉时豪。

情同阳鸟怀矰缴,意类玄猿抱郁陶。因忆往年叨侍宴,归鞍曾带枣亭糕。

()

几年桂馆去人稀,白发怜君独远违。
过海定寻回估舶,出京才脱旧儒衣。
祠羞荔子传巫语,县闭榕阴放吏归。

()
浣花炫春澨,濯锦绚晴浦。
成都信繁会,此水工媚妩。
岂无濠上亭,蹙步难仰俯。
誓言违市朝,卜宅近幽阻。
()

山月皎如烛,风霜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尊虽尽日,白发好禁春。

石角钩衣破,藤枝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

寂寞汀洲春欲暮,数声杜宇帆收。夕阳斜系小孤舟。

绿沉嘶马路,红点榜人头。

()

吾与尔别未及旬,吾家依旧甑生尘。
闭门不出将谁亲,自持介独轻货珍。
盘餐岂有咸酸辛,苦吟辍寝昏继晨。

()

回首河堤望。
眷眷嗟离绝。
谁言旧国人。

()

赫赫穹符迪庆基,巍巍真绪拥繁禧。
控飚灵御传天意,候日珍文告帝期。
奉诣乔丘彰锡祉,胙壤濑乡修茂礼。

()

江上春风底事寒,主张火柜一雷鼾。
不干酒力浓时困,自是人情熟处安。

()
成都共逸为琴心,岂不尝闻赋丽淫。
重聘茂陵今已晚,不须多赋白头吟。
()

断齑画粥向来身,名厕乡书已四旬。汲汲俗情推掇第,迟迟禄仕只居贫。

江门见道程朱侣,琼海回天社稷臣。才气未须论甲乙,梦思何事扰心神。

()

正小春花暖。绣屏开、碧觞乍举,黄眉初展。玄扈干云太宰后,犹见征南季简。

且载酒、闲听丝管。绿野早成江上宅,况采芝、旧日商山远。

()

仆贞良不易,旅琐更为难。已任辞鞲去,还同恋栈看。

敝帷原有待,堕履未应拚;自是无银鹿,犹胜形影单。

()
铭旌归故里,猿鸟亦凄然。
已葬桐江月,空回建水船。
客传为郡日,僧说读书年。
恐有吟魂在,深山古木边。
()

天高气爽露华涵,介寿登筵晋酒酣。胜友歌诗敲砚北,德星聚野耀闽南。

筹添海屋知盈百,祝效华封已得三。来岁知非旋服政,频年矍铄拜恩覃。

()

涉江采芳桂,日暮且徒还。岂无葳蕤色,所往固迷端。

人生多忧患,白露凋朱颜。盛年失道路,皓首空长叹。

()
何处访吴画,普门与开元。
开元有东塔,摩诘留手痕。
吾观画品中,莫如二子尊。
道子实雄放,浩如海波翻。
()

晨鸡两遍报更阑,刁斗无声晓漏干。

暖日映山调正气,东风入树舞残寒。

()

南雪竟为雨,北风增野寒。漏船喧夜语,摊湿搅晨餐。

转苦人烟绝,生憎鸥鹭乾。吾行尚濡滞,估舶尔应难。

()
地气腾,天雨降。
万物生芽,便是天机象。
山顶有泉深数丈。
索短求他,要觅应难望。
()
未过松江去。
被高沙、同盟鸥鹭、暂时留住。
曾共中秋心期定,再上江船容与。
待满载、淮歌楚舞。
()

一舸江湖外,风涛有是非。著身安实地,冷眼看危机。

烟树何曾远,鸥群故自飞。若人能转物,满载月明归。

()

白帢生蕉屦,知君亦悼亡。忧时心耿耿,学道鬓苍苍。

老衲同三昧,稚儿守一床。所惭不共隐,魂魄滞他方。

()

吴兴邑治孰为优,少府才华不易求。独柰别君成企伫,王河残涨晚悠悠。

()
依依杨柳已藏鸦,风递莺声透碧纱。
洗尽春光连夜雨,海棠赢得两三花。
()

突屼孤城古渡头,苍茫独立浪花浮。南通沙岸冈山域,北锁潮门鹿耳湫。

一片閒云奔石磴,三更冷月照岑楼。百年敷化波涛息,陈迹空馀供溯游。

()

羁旅京华,倦登临、悄迎新岁。牵情处、楚弓易觅,杞忧难讳。

国步艰辛民有信,变风怨悱谁之罪。念当年、热血浇鲜花,情无极。

()

金行气已劲,霜实繁林梢。
尺素走下隶,一奁来远郊。
中黄比玉质,外刺同芡苞。

()

天香寺里古松僧,不画枯松落石层。

最爱临江两三树,水禽栖处解无藤。

()
声色头上睡眠,虎狼群里安禅。
荆棘林内翻身,雪刃丛中游戏。
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
()
新岭高,蓬岭高,两山前后争嶆峨。
世途平外多风波,何如岭峤肩相摩。
脚踏实地无偏颇,著身高处不为劳。
新岭高,蓬岭高,勿令此地生蓬高。
()
拥炉可使曲身直,饮酒能回槁面红。
若使金丹真入手,飞腾亦在立谈中。
()
江头言别颇匆匆,暮止荒陂破屋中。
散尽烟云无夜雨,唤惊凫雁有春风。
却思僧舍一少会,坐卷香醪百盏空。
薄禄牵人非得已,相望秋思浩无穷。
()

荏苒韶光每自惊,何堪重忆幼时情。纸鸢线弱东风软,竹马镫红夜月明。

惟我驽骀劳策励,有人霄汉逞飞鸣。吴山楚水归来晚,岁月销磨太瘦生。

()
绝顶朝云散,寒江暮雨频。
楚王宫殿已成尘。
过客转伤神。
月是巫娥伴,花为宋玉邻。
()

卧牛山前春草肥,华阳宫外雨霏霏。主人侵晓踏青去,日暮家童扶醉归。

()
庐山秀在外,华山秀在里。
要识真面目,即彼铁锁是。
铁锁悬当云上头,纵横曲直是谁谋。
吾今判著浮生去,不见神奇不罢休。
()

高秋明月满天凉,露坐风生薜荔裳。蟋蟀近床还独语,蟾蜍离海已深藏。

人间忽敞清虚府,地上平铺雪霰光。笑玩素娥敲药杵,不劳银汉问舟航。

()
忆昔西山亮座主,曾有虚空解讲语。
唤得回头是马师,规鉴丛林照千古。
上人学禅不学教,禅教初无二门户。
一拳打破太虚空,知音不在频频举。
()

望尔扁舟里,蒲帆带雨间。破窗秋在菊,终日坐看山。

引气猿攀槛,收心马就闲。梦时曾结袜,渴想十年间。

()
境堪图。
翱翔云水纵横步。
曲江上、飞鸟乌走兔。
虎绕龙蟠,坎离相会聚。
()

龙蟠幽谷,非时则伏。
蝉蜕高枝,饮露而飞。
进如风行,退若云归。

()
紫薇杰作传千载,物色分留待下车。
老病难陪曳裾客,因来时寄一行书。
()
()
三千世界出弹指,百亿庄严集化身。
寿域无疆同道久,河沙劫数一成春。
()

粉署郎官玉雪清,才华烨烨著能声。考成北上朝天阙,得最南还荷宠荣。

兰棹晴过扬子港,霜鸿寒度石头城。公馀遥想多吟兴,好写新诗慰别情。

()

归去田园乐,春来万物荣。亲交携酒酌,稚子出门迎。

巳觉容颜老,还知富贵轻。东皋足舒啸,登眺日怡情。

()
不爱君池东十丛菊,不爱君池南万竿竹。
爱君帘下唱歌人,色似芙蓉声似玉。
我有阳关君未闻,若闻亦应愁杀君。
()

隐地三弓小,春光一望中。蔬畦相间接,树木已茏葱。

嫩柳园池绿,夭桃夹岸红。几多培植意,爱护比儿童。

()
辜负东风约。
忆曾将、淮南草木,笔端笼络。
后土祠中明月夜,忽有瑶姬跨鹤。
迥不比、水仙低弱。
()

狐埋狐搰已无成,春去春来几度登。

海涌名山真幻出,酒酣看剑已尘凝。

()

西山落叶满长安,把袂萧条一倚阑。霄汉月明双阙迥,胡天风急九关寒。

望中边塞烟尘净,笛里梅花道路难。此夕尊前君且醉,明年秋色共谁看。

()
乞得君王一曲湖,笑他三迳就荒芜。
欲知千古高风在,月落寒山影自孤。
()

其一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无计,思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视之,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

()